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襄王》401.第401章 遲來的聖旨
  第401章 遲來的聖旨

  轉眼又是兩天過去,時間來到了八月三十。

  乾清宮暖閣之內,朱鹹銘坐在禦案後,正在翻開司禮監送來的奏章。

  能擺在他面前令其親自批複的,自然是最為要緊的軍國大事。

  比如此時朱鹹銘手裡,拿的便是藏地安都土司遞來的奏疏,其稱今年糧食收成減產,希望朝廷能減免攤派征收的錢糧。

  朝廷在藏地設立了青海行都司,下轄衛所的錢糧供應事宜,全攤派到了各個土司頭上。

  比如上奏的安都土司,每年要向青海行都司轉運糧食四千石,外加七千石的馬料。

  “安都土司說收成不行,南鎮撫司可有奏報?”朱鹹銘沉聲問道。

  而南鎮撫司對外,各藩屬國和各部盟和土司,他們都安插有密探線人,幾乎每天都有情報傳回。

  此刻被詢問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呂通,對皇帝的問話他早有準備。

  “回陛下,從四月至七月奏報中,並未提及安都土司收成不好!”

  聽得此言,朱鹹銘也不多想,提筆便寫道:“錢糧已有定數,安可隨意更改,你部當竭力供給,此請駁回!”

  批複完畢,朱鹹銘將奏章放到了一旁,緊接著又拿起了下一份。

  “陛下,這是建安伯吳昌輝所奏,其稱狼台吉部盟和恰台吉部盟,所派輪換軍隊多為老邁之兵,難堪大用……”

  呂通口中這位建安伯,乃是正三品威遠將軍,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現任安西行都司都指揮使。

  在呂通介紹時,朱鹹銘也在認真看奏章。

  看完後朱鹹銘得出了結論,吳昌輝已難轄製西北藩屬。

  事實上,在去年他就想過撤換吳昌輝,但因擔憂西北會起戰事,朱鹹銘最終打消了這念頭,畢竟臨陣換將並不明智。

  可如今,吳昌輝已難料理西北之事,便讓朱鹹銘重新考慮起這件事。

  要撤換吳昌輝容易,可換誰上去又成了問題,很快朱鹹銘把能用的人過了一遍,然後他便確定了兩個人選。

  但這件事不能倉促,他還得親自考教兩位候選人,再最終決定誰去上任。

  所以吳昌輝的奏疏,朱鹹銘提筆就批了,內容是令吳昌輝嚴加督促,讓各部盟重新篩選合格士兵。

  批完之後,朱鹹銘又拿起了另一份,卻是應天知府賈雨村所奏。

  應天作為陪都,知府地位自然樞要,故而能夠直接向皇帝陳奏,何況如今賈雨村在負責清丈之事情。

  “主上如天之德,百姓無不感召,今清丈之事推行已深,已有五成民戶上報土地,當前施政順暢……”

  在賈雨村奏章的前半截,把應天的情況描繪得很好,清丈之事亦是進展順利。

  只是在奏章後半截,這廝就開始提出困難,主要是各大家族推諉,麾下部署陽奉陰違……

  當然了,賈雨村的抱怨不是目的,最終是為向皇帝要便宜之權。

  本來朱鹹銘對賈雨村的抱怨不滿,可看完發現這廝是要權時,他的臉上便露出了笑容。

  此人可堪大用……朱鹹銘如是評價。

  願意提起屠刀為皇帝辦事,連自己的名譽都不顧的官員,哪怕此人私德有缺,在朱鹹銘看來也完全不是問題。

  只見他在奏章上寫了“準”字,正當他要將奏章放到一邊去,緊接著他又提筆寫了起來。

  “朝廷名位皆有定論,卿雖為忠正勤勉之臣,亦不可妄稱‘主上’,望爾誡之!”

  “主上”這一稱謂,唯內廷二十四衙門和上直親軍二十二衛可稱,這些是皇帝的絕對信賴的心腹家臣。

  賈雨村在奏疏裡稱“主上”,文官罕見有人這麽乾,也可見此人確實沒下限。

  可越是這樣的人,朱鹹銘也就越是喜歡。

  然而他才將奏章批複完畢,外面就有小宦官進來稟告,稱是皇后娘娘來了。

  幾息之後,不等朱鹹銘傳召,楊清音就進入了暖閣裡。

  “叩見皇后娘娘!”在場一眾內侍盡皆參拜。

  “嗯!”

  應了一聲,楊清音走到了禦案前,看向了正忙碌的皇帝。

  抬起頭來,看向結發之妻,朱鹹銘笑道:“皇后可難得到這乾清宮來!”

  楊清音未接這話,語氣不善道:“陛下日理萬機,當真是辛苦了!”

  在她說話之間,呂通很自然的搬來了凳子,讓皇后娘娘可以安然落座。

  “誰說不是呢!”朱鹹銘應了一句。

  “陛下雖然忙,但有些事卻不該忘!”

  “何事?”

  楊清音面帶不愉道:“今日已是老十三成婚第三日,陛下該下詔冊封王妃了吧!”

  雖然婚禮已成,但這隻代表寶釵是朱景洪的妻子,沒有冊封就不能說是大明的王妃。

  放下手中奏章,朱鹹銘徐徐說道:“此事……朕另有安排!”

  “如何安排?”

  似乎知道楊清音會來,朱鹹銘亦是早有準備,便從書案一側拿出了一道諭旨。

  從呂通手中接過旨意,楊清音看完之後面露古怪,而後說道:“這……只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

  順手又拿起一份奏章,朱鹹銘接著說道:“老十三既要犯渾,就不可能不受懲處!”

  “再者朱家的兒媳婦,也不是那般好做,且看那丫頭如何表現,若好朕自當下旨冊封!”

  這話反過來的意思是說,如果薛寶釵表現得不好的話,就要拿掉她的王妃之位。

  見楊清音還在思索,朱鹹銘笑問道:“如何?”

  歎了口氣,楊清音說道:“就如此吧……他倆若真能攜手同心,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朱鹹銘吩咐道:“叫程英來,讓他傳旨去!”

  “是!”

  很快程英喊了過來,接了諭旨後便離開了。

  站起身來,走到了禦案一側,楊清音平靜問道:“陛下為老十三考慮如此周全,想來已經不生他的氣了?”

  “此事既然已經發生,這小子又是一根筋的執拗,我又能拿他如何?”

  端起茶杯,朱鹹銘喝了一口,便歎道:“他雖混帳,但畢竟是咱們兒子,也只能選擇原諒他了!”

  這番話若讓太子跟睿王聽見,那絕對會心生嫉妒,他們臣子的身份明顯多於兒子。

  然而朱鹹銘話音才落,便見他突然變色道:“你們這些混帳,還不趕緊給皇后上茶!”

  因這帝後二人談話,旁人哪敢隨意上來遞茶,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眾宦官膽戰心驚之時,只聽楊清音說道:“行了,我可不是來你這兒喝茶的,伱既如此忙碌……臣妾也就不便打擾了!”

  “陛下,臣妾告退!”

  “皇后慢走!”

  待皇后離開,朱鹹銘思索一番後,最終無奈一笑,搖了搖頭便繼續翻閱奏章。

  …………

  襄王府,存心殿內。

  朱景洪坐在書案後,正趴在桌上搭著積木,這是他從庫房裡淘到的東西,乃是忠順王府送來的賀禮。

  雖說是積木,實則乃是玉石精雕而成,按照圖示可搭成一座宮殿,只是需要格外有耐心才成。

  寶釵一直很有耐心,但今日她卻有些心神不寧,所以沒有和朱景洪一道玩耍,而是坐在了書案一側的椅子上,拿著一本書似讀未讀。

  這時朱景洪說道:“寶釵……是你的跑不了,你又何必著急!”

  “話雖如此,可我總有些不安!”
    “那你得跟我學,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這才是成熟穩重的表現!”

  然而朱景洪話音落下,外面就有宦官來報傳旨欽差來了。

  “你看……這不是來了嘛!”

  只見他站起身來,拿起一旁冠帽戴在頭上,說話就要往外面走去。

  “等等……”

  被寶釵叫住,朱景洪停了下來,目光中略微帶有疑惑。

  便見寶釵走到他面前,踮起腳伸手給他調整了冠帽,而後才說道:“走吧!”

  朱景洪笑了笑,然後就領著寶釵出門去了。

  接旨是在承運殿,這裡早已設好香案儀仗,只等著傳旨欽差的到來。

  朱景洪二人趕到時,程英一行已經到場。

  讓其疑惑的是,程英雖是帶著聖旨來的,隨行人員卻沒有帶其他東西。

  寶釵也發現了這一點,傳旨欽差沒把王妃冊寶帶來,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正當朱景洪要詢問,就聽見程英說道:“十三爺,接旨吧!”

  “兒臣叩問父皇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領著寶釵拜下,朱景洪準備聆聽聖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詔書用以頒布全國通行政令,製書則用來向文武百官宣布重大事件,敕書則是給個人的訓誡或指令。

  “朕久有歸農之意,然則國事纏身,實難稱心所欲,實為此生憾事……”

  聽到這裡,朱景洪抬起頭來,他以為程英是念錯了。

  有歸農之意,皇帝老子想去種地,這不是開玩笑嘛!
  “皇十三子洪,朕之嫡嗣也,當有純孝之心,以全為父之志!”

  啥啥啥?我去成全老頭兒?這什麽意思?朱景洪越聽越覺得離譜。

  “上林苑設有禦田,乃朕親耕之所,望爾入住此間,躬身於農事,周全打理,潛心……”

  聽到後面,朱景洪完全都懵了。

  按照老頭子的意思,接下來他要去上林苑務農,無召不得私自離開。

  “欽此!”

  念完之後,程英笑著說道:“十三爺,請接旨吧!”

  “程公公,此事我娘可知?”

  但問完朱景洪便知說的是廢話,這件事就不可能瞞得住皇后。

  “此事娘娘知曉!”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改變的可能,顯然選妃這事還沒過去,這是老頭子給的懲罰……朱景洪如是想到。

  “兒臣領旨!”

  待他接過聖旨之後,程英便立刻上前來將他扶起。

  “程公公,我爹真讓我去種地?”

  “臨走時主上還說,如今快到播種的季節,希望您不要誤了農時!”

  現在是播種的季節,那說明種的是麥子,今年九月種下來年六月收獲。

  換句話說,即使隻乾這一次收成,他都得在上林苑待近半年。

  我可不能被老頭兒限制住,得想辦法脫身才行……朱景洪暗暗想到。

  訓練軍隊和製造武器,是朱景洪兼領的兩件差事,偏偏都在上林苑內進行,他想要脫身其實很不容易,因為連像樣的借口都還找不到。

  而且他還不能耍賴,否則讓皇帝老頭兒消不了氣,後面還能設法整治他。

  種地嘛,種出花兒來不就行了……朱景洪暗暗想到。

  在孤兒院時他沒少乾農活兒,種地經驗大致也有一些,何況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各種亂七八糟的知識點都能學到。

  見朱景洪面露思索,程英又說道:“主上還說,接旨之後即刻出發,萬望十三爺不要誤了時辰!”

  就在這時,跟在朱景洪身側的寶釵問道:“敢問公公,不知王爺此行,可否有人隨行!”

  程英答道:“既是歸農,便不可帶人服侍,且禦田那邊已安頓妥當!”

  寶釵又問道:“我可否隨王爺一道?”

  “這……主上並未吩咐!”程英答道。

  老太監知道這是皇帝設下的考點,如果寶釵不主動提一起過去,那麽她直接會被定為不合格,後期找個借口就能將其罷黜。

  “那我隨王爺一道過去!”

  按照皇帝授意,程英說道:“此去禦田,勞作艱辛,王妃不必受此苦楚!”

  其實當寶釵提出一起去時,一旁的朱景洪也意識到了,這很可能是給他們兩個人的考驗。

  寶釵神色莊重道:“勞煩公公轉奏父皇,所謂夫妻同心同德,兒臣既已嫁於王爺為妻,豈可獨享尊榮坐視王爺辛勞!”

  “娘娘這是何苦……”程英繼續套話,他也在完成自己的任務。

  “我心意已決,還望公公轉奏父皇!”

  點了點頭,程英徐徐說道:“娘娘既有此行,老奴豈敢置喙,如此……就與十三爺一道去吧!”

  說完這話,程英看向朱景洪問道:“十三爺以為如何?”

  朱景洪面帶笑容,看向寶釵道:“寶釵……你可得想好了!”

  寶釵笑道:“夫唱婦隨……這難道還用想?”

  朱景洪笑容更甚,隨後說道:“那咱們就去上林苑住幾天!”

  程英當即說道:“十三爺,既然如此……現在就啟程吧!”

  “現在?”

  “正是!”

  雖然有些驚訝,但朱景洪還是說道:“待我收拾一番!”

  程英笑著答道:“十三爺,一應吃穿用度,上林苑那邊都已備好,您直接過去就行,馬車已在外面候著!”

  事出反常必有妖,現場這種情況已顯得詭異,讓朱景洪有非常不好的預感。

  “我們總得帶些換洗衣物!”

  程英當即答道:“都已準備好了,十三爺隻管去就行!”

  “那好……我們走吧!”

  於是朱景洪與寶釵一道出門,便上了程英帶來的一輛馬車,在大批軍卒護衛下朝皇城而去。

  半個時辰後,坤寧宮內。

  襄王府的消息已傳回來,得知情況後楊清音滿意點頭,看向一旁皇帝問道:“若薛家丫頭自己不提同去,真就要廢了她?”

  朱鹹銘沉聲道:“她若不提,便失了為妻的本分,如此還留她作甚?”

  “只是你設下的起居飲食,未免太過於嚴苛艱苦了些!”楊清音面露心疼,那畢竟是她親生的兒子。

  “艱苦?不就是吃點兒苦而已,算得了什麽?”

  看向發妻,朱鹹銘坦言道:“當初我起事,拴著腦袋奪位,你不也舍了命追隨,與此相比他們吃的苦不值一提!”

  當著楊清音的面,提起當年東華門的事,朱鹹銘從來不藏著捏著。

  “行了行了……當年之事少提,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楊清音神色黯然,她想到了自己那兩個兒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