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襄王》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
  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

  【艾維巴蒂,從今天起兩章合一起更!】

  此刻煙花還在持續,朱雲笙等人自是不想離開,畢竟這樣的盛景著實難得一見。

  煙花璀璨,而城牆下的提燈行人,也是一副畫卷。

  有了朱景洪同意,朱雲笙領著幾位侍讀,提著花燈在城牆上來回走動著。

  一會兒看看煙花,一會看看人潮,一會兒登上門樓,一會兒追逐打鬧……

  而朱景淳兩兄弟,則一直纏在朱景洪身邊,一邊恭維說好話,一邊提著小要求。

  什麽小要求?那當然是出宮玩兒的事,這本就是他們最真實的目的。

  “十三哥,我們兩個這些年,可是連皇宮都沒出過幾次,更別提皇城了……”

  “是啊,下次哥哥你要是出去,可千萬別忘了我們!”

  “只要十三哥帶我們玩兒,叫我們做啥我們都願意!”

  門樓上的欄杆處,朱景洪看著下方湧動的人潮燈海,耳邊卻不斷有人“嘰呱嘰呱”。

  直讓朱景洪覺得耳朵都要聾了,好好看個景難道就這麽難?

  眼見著倆人還喋喋不休,朱景洪沉聲道:“行了……”

  一句話讓這兩人安靜下來後,朱景洪接著說道:“下次帶你們出去,行了吧?”

  “多謝十三哥!”

  “十三哥我愛你!”

  好家夥,這倆人越說越離譜,直讓朱景洪惡寒不已。

  “滾吧!”朱景洪不耐其煩。

  “是……是!”

  兩個弟弟消失了,朱景洪耳根子也清淨了下來。

  而此刻孤身一人的他,也被幾個女孩給盯上了。

  “十三爺,這個我不敢玩兒,伱可以帶我玩嗎?”

  要說膽子大還得數甄琴,只見她拿著一個小煙花過來,對朱景洪發出了邀請。

  但她的這番話,朱景洪是一個字都不信,剛才他可親眼見著這丫頭,拿著點燃的煙花來回瘋跑。

  “琴丫頭,我累了……先歇歇,一會兒來找你們玩兒!”

  “好吧!”甄琴明顯很失落,然後隻得轉身離開。

  見她這樣子,朱景洪不由得搖頭,暗道這可真是個“直女”,沒點兒手段就敢來來搭訕。

  “過兩天……得去王府看看,真要有不如意之處,得讓他們盡快改正!”

  距他加冠受封已不到兩個月,已完工的王府他隻去過一次,而且只是匆匆忙忙轉了一遍。

  “十三爺!”

  正想著這一檔子事,朱景洪耳邊傳來寶釵的聲音。

  “寶丫頭……”

  見寶釵空著手來的,於是他便問道:“何事?”

  站到朱景洪身邊,寶釵左右望了望,見無人注意到這邊,方才從袖口中拿出了東西。

  “給!”

  寶釵站在圍欄邊,伸手探到朱景洪面前,目光卻掃向了天街之上,那裡人潮湧動熱鬧非凡。

  接過寶釵遞來的東西,朱景洪定睛一看,卻是此前他叫寶釵做的香囊。

  香囊本體是紫色,上面繡著精美的花紋,正面還用金絲繡了個不大的“洪”字,左右還繡了兩句吉利話。

  “平安順遂,稱心如意……”

  念出這句,朱景洪面帶微笑看向寶釵,說道:“雖拖延了不短時間,但還是多謝你了……這禮物我收下了!”

  “若十三爺嫌不好,那就還給我吧!”寶釵再度伸出了手,臉上帶著不滿之色。

  “送出去的東西,哪有再要回來的!”

  拿到鼻尖聞了聞,確認有冷香丸那股奇香,朱景洪便將其收入懷中放好。

  看向寶釵,朱景洪笑著說道:“你給我送了東西,按禮我便該回你點兒什麽!”

  “說吧……你有什麽願望?”

  白了朱景洪一眼,寶釵扶欄轉過頭去,看向了下方的人潮。

  我有什麽願望?難道做王妃的事?也能親口告知?

  還別說,這真就是寶釵唯一的願望,偏偏這些話她還只能憋在心裡。

  抬頭看向皎皎明月,朱景洪感歎道:“今晚月色真美啊!”

  寶釵也跟著看向天空明月,心中卻是越發的憂愁了。

  “寶釵……”

  “嗯?”

  “告訴你一件事!”

  “何事?”

  此刻,二人四目相對。

  “我有個小道消息……”朱景洪面帶微笑。

  “是何消息?”寶釵有些好奇。

  “再過幾天……禮部就要頒令,面向京畿及周邊府縣良家,采選王妃!”

  一聽這話,寶釵就不淡定了,甚至可以說是焦慮。

  采選王妃她當然想參與,可家中父親早亡這件事,卻成了橫在她面前的攔路虎,讓她想去而又不敢不能參選。

  見寶釵不說話,朱景洪接著說道:“你不做侍讀了行不行?”

  “不做侍讀我去哪兒?”

  “去選王妃吧!”

  聽到這一句,寶釵更是驚了,她沒想到朱景洪竟這般大膽。

  去選王妃吧……這話等於明著說“嫁給我”,在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無異於是天崩地裂之言。

  寶釵本能的想跑開,可她終究不是尋常女子,此刻佯裝淡定說道:“十三爺這玩笑話,不知對多少女子說過!”

  對此,朱景洪淡定且正經說道:“我沒跟你說笑!”

  “承蒙十三爺厚愛!”

  說到這裡,寶釵再度看向人潮,停頓幾息後說道:“可我……只怕選不了王妃!”

  “為何?”朱景洪反倒好奇了。

  寶釵答道:“只因我年少失怙,非有福之人,如何配得皇家!”

  朱景洪不以為然,說道:“我還以為是何大事,誰說失怙便是無福之人?你未免擔憂過頭了!”

  “我爹年少失恃,不也一樣做了皇帝!”

  見朱景洪是這般態度,寶釵心中擔憂便少了許多,但此事朱景洪的看法並不重要。

  自古婚姻,皆從父母之命,若皇帝皇后不允,朱景洪說啥都是白搭。

  寶釵無奈歎道:“小女子卑賤之人,如何比得天潢貴胄,既以十三爺之勇武,卻也難堵悠悠眾口議論!”

  和寶釵的憂愁不同,朱景洪爽朗笑道:“你這話說得好,可我這人……就喜歡做不同尋常之事,若娶自己喜歡的都做不到,那活著未免也太無趣了!”

  這是他的心裡話,事業要乾家庭也不能枉顧,他也要像某人一樣做十全十美,反正重活一世他本就是賺的。

  略微思索後,朱景洪便說道:“這件事……你可去找太子妃幫忙!”

  “有她替你說和,加之我娘喜歡你,參選王妃不成問題的!”

  太子妃元春乃是寶釵表姐,幫這點兒忙她肯定願意。

  最要緊的是,太子一家正拉攏他,如果寶釵真選上了王妃,對太子一家肯定是好事。

  這一點寶釵不是沒想到,可她一個女兒家的,也不好去主動張羅此事。

  可聽朱景洪這麽一說,寶釵膽子也大了起來,至少她心中勇氣更足了,因為這是一場雙向奔赴。

  其實,朱景洪本可自己跟皇后說,但他把自己當成了最後“底牌”,不到關鍵時候絕不會動用。
    “十三爺,緣何如此……屬意於我?”問出這話,寶釵可謂耗盡了勇氣。

  誰知朱景洪並不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姑娘又緣何如此傾心於我?”

  “你……”

  寶釵氣得跺腳,而後便小跑著離開了,今晚這番談話能持續到現在,寶釵本就頂著極大的壓力。

  看著姑娘離去的背影,朱景洪不免失笑:“這就走了?我還打算告訴你呢!”

  當然了,剛才他倆這長時間談話,而且還有東西收授的情形,全都被門樓下的楊靜婷看在眼裡。

  雖不知朱景洪二人說了什麽,但僅此一幕已讓她極度傷心。

  ………………

  正月十五上元節,非常平靜而安穩的度過了,白蓮教的反賊確實沒掀起風浪。

  除東廠和錦衣衛抓了一批人,仿佛什麽都沒發生。

  但無論東廠還是錦衣衛,都知道此事只是告一段落,白蓮教是剿不盡的,早晚會有再挑事的時候。

  當然,這些和普通人關系不大,正月十五上元節一過,朝廷各部院便恢復了正常運轉。

  開始的幾天,積壓的各類事務都及時處理,官員們也到了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

  然而正月十六發生的一件大事,卻讓這些京官們震撼不已。

  內閣首輔大臣謝長恩上奏,向皇帝告老返鄉被準。

  為表示對老臣的愛護,皇帝還特意下旨加為正一品特進榮祿大夫,並加太子太傅銜。

  無人在意謝長恩超高的退休待遇,在京官員更關心的是,誰人將繼任內閣首輔職銜。

  謝長恩離開後,內閣還剩兩位大學士,分別是武英殿大學士陳錦昀,文淵閣大學士趙玉山。

  這兩人雖同在內閣,實際上卻勢同水火,一人上台都會收拾另一人。

  至於他們誰會晉位,按慣例該是次輔陳錦昀,這叫做依次進位。

  但前些日子朝堂上掀起的大案,卻讓多數人對此表示懷疑。

  但在謝長安致仕告老第五天,也就是正月二十的常朝之上,皇帝發布了內閣成員變動的諭旨。

  原從一品榮祿大夫,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少師趙玉山,升階為從一品光祿大夫,文華殿大學士加封少輔。

  而文華殿大學士,便是內閣首輔。

  換句話說,皇帝直接讓趙玉山越過次輔,從三輔成為了首輔。

  雖然百官已有預料,可當這件事真的發生了,他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從三輔一躍而成首輔,可謂開創了大明三百年的先例。

  由此可見,皇帝對趙玉山是何等信重。

  聯系到此前朝廷掀起大案,罷免流放和誅殺的那些“守舊”官員,更可看出皇帝對於改製的決心。

  在這樣的大事之下,其他人事變動就顯得不起眼,禮部所奏采選良家女的事,就更是微不足道了。

  沒錯,關於王妃采選的批答,已經通過司禮監披紅後下禮部,並開始發各府縣開始執行。

  按禮部的計劃,采選王妃投告(報名)是在正月二十至二月二十,只要是在京畿及相關府縣居住,且家事清白便可參選。

  沒錯,這裡只需要家世清白,理論上來說佃戶家的女兒都可參選。

  但經過兩百年的發展,現在形成的慣例便是,唯功名在生員和舉人之家才可應選。

  京畿及附近府縣,舉人秀才自是非常至多,但家中有適齡女子者卻不太多,有適齡女兒願意參選的也不太多。

  畢竟文人士大夫和皇家結親,三四代便無科舉入仕的機會。

  最關鍵的是,參選後有極大可能落選,卻會被扣上攀附皇家的帽子,很容易被同窗舊識疏遠,於仕途更是大大的不利。

  有人能參選而不願選,也有人想參選而怕不得。

  自從上元節之後,寶釵就有些魂不守舍,每日都在不安與焦躁中度過。

  和她一樣的還有楊靜婷,只因如今禮部已頒了選妃令,皇后卻還沒與她提起此事。

  楊靜婷屬於勳貴之家,直接被排除在參選范圍內,情況比寶釵還要糟糕一些,非得皇帝降旨才能參選。

  最關鍵是,她倆如今是公主侍讀,要想選王妃都得征求皇后同意,自作主張那是悖逆之舉。

  如何跟皇后表明心意,成了兩個女孩兒的難題,導致她們都挺難受。

  但寶釵已拿定主意,還是打算讓母親走元春路子,以太子妃的名義向皇后推薦她,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強。

  可惜,寶釵不好直接向元春表明心意,一則她去說自己婚事會很尷尬,二則也顯得不夠正式。

  最好的辦法是,由薛姨媽代表薛家向元春表明意圖,如此元春才算是正式幫忙,外界也會認為是她促成薛家結上皇親。

  事實上,即使寶釵想跟元春表明心意,最近一段時日也絕無可能。

  上元燈會結束太子便病倒了,皇后特意給元春下了懿旨,太子痊愈之前她可不必進宮請安。

  前天,是寶釵最後和元春當面說的機會,可惜她今天才下定決心。

  “還是傳話給母親,讓她請賈家老太太說話,元春姐姐定會幫忙!”寶釵定下了計策。

  通過這一過程,賈家和薛家聯合會更緊密,這也是姻親結盟的正常操作。

  給家裡傳信,對寶釵來說並不困難,只因她在宮裡結識了不少宦官,這些人都是可以出宮去的,帶一封書信毫無問題。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可以出宮,也給京城許多人帶來了麻煩,畢竟這幫宦官很喜歡找人“借錢”。

  在寶釵為自己終身大事奮鬥時,此刻南城的某處院子裡,可卿在最後回望宅邸。

  三日之前,秦業父子便去了流放之路,好在朱景洪一番運作之下,秦可卿得以見了親爹一面。

  臨別之際,秦業反覆囑托可卿,讓她要設法搭救秦鍾。

  至於可卿有無此能力,秦業其實一點兒不擔心,可卿沒有襄王殿下有就行了。

  “姑娘,咱們走吧,外面公公還等著呢!”

  見可卿怔怔出神,寶珠在一旁提醒道。

  秦家原本的仆婢,如今真的遣散一空了,唯寶珠瑞珠被留下。

  “走吧!”可卿轉過身來。

  兩個丫頭一左一右陪伴下,可卿走出了垂花門,這裡已有一頂轎子等著。

  這時一名小宦官出現,勾著腰說道:“姑娘您請!”

  可卿也不遲疑,邁步便進了轎子。

  “啟程!”

  一行出了門去,便往北面方向趕去,他們的目的地是王府。

  沒錯,為保證可卿的安全,他把人安置到了王府。

  再過不到兩個月,朱景洪就要出宮居住,屆時便能與其“團聚”。

  換句話說,可卿是第一個進王府的女子,只是暫時沒有名分而已。

  因為此前大案,襄王府匾額已被撤下,原先匾額處用紅布遮掩著。

  可卿如今的身份,自然不能從正門進王府,轎子被抬到了西側便門,然後她才得以進了王府去。

  如今王府亦有兵卒守衛,他們隸屬於五城兵馬司,再過些時日就會被撤下,自會王府侍衛來替換。

  襄王府很大,裡面可居住的房間院落很多,可卿被安置在後王府以北花園,這裡面有幾處別院可以居住。

  “姑娘,此地一應供應,自會有人打理,姑娘不必憂慮……若沒別的吩咐,奴才就回去複命了!”

  看著眼前的小宦官,可卿說道:“替我轉達十三爺,愛護之情,小女子感激涕零!”

  “小人明白!”

  這時可卿看了瑞珠一眼,後者會意拿出了一個銀錠,塞到著小宦官手中說道:“往後啊……可得勞煩公公多加照拂,這點兒銀子公公拿去買茶喝!”

  銀錠不大,但也要十兩左右,對這小宦官來說也算巨款,後者心中可謂萬分的高興。

  “多謝,多謝了!”

   關於“上元十二時辰”,本來作者是想長寫,劇情也都設置好了。

    但大家都說太水了,所以只能刪減去了。

    一則遂大家的心意,畢竟在這裡在水十幾二十章,大家非得罵死我;

    二則作者自己也覺得,在如此完備嚴密的防范下,白蓮教本來也沒有起事情的機會,真這麽寫了反而不太真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