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襄王》434.第434章 王妃之怒
  第434章 王妃之怒

  “你怎麽如此疏忽,聽幾個婆子說了就信,總得查查再理論!”

  “何況那賈芸,走的十三爺的門路,如今很受王爺看中,豈能輕易得罪了他!”賈璉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訓斥。

  這一次,王熙鳳倒沒跟他對罵,而是問道:“那該如何收拾?”

  “一會兒五嫂子來了,你就說是專程找她來問清情況,然後替她出氣便是!”

  “也只能如此了!”

  緊接著,賈璉又說道:“芸兒我是知道的,他做事一向小心謹慎,定不會無故動手,這件事你要查清楚!”

  “若有人搬弄是非,伱正好施以嚴懲,如此既立了規矩又漲了聲威,豈不是兩全其美!”

  “是我的過失,二爺想得太周全了,就依二爺的意思辦!”王熙鳳上前挽住賈璉胳膊。

  或許是選入龍禁衛的緣故,如今賈璉也不似原先那般放浪,多少有了些一家之主的威嚴,此消彼長下王熙鳳也就少了些潑辣。

  “怎麽?我都跟你賠罪了,你還不樂意?人家也是無心之失嘛!”

  誰知賈璉歎了口氣,說道:“我哪是生你的氣,我是歎那賈芸命好,竟讓他走了十三爺的門路!”

  “那又如何?”王熙鳳不以為然。

  “那又如何?今年龍禁衛又要外放一批,據說跟十三爺一起練兵那些人,都要放到親軍裡去!”

  外放升一級這是慣例,關鍵在於外放到了侍衛親軍,未來的路就要好走許多。

  “然後呢?”王熙鳳還是不懂。

  “跟你說了你也不懂!”賈璉已不想再多說。

  沉默幾息後,賈璉突然靈光一閃,說道:“鳳丫頭……如今薛家妹子做了王妃,你也可多去走動走動!”

  沒有辦法,想在龍禁衛混的開,想要在官場上少走彎路,走朱景洪的門路是很劃算的買賣。

  王熙鳳扶額道:“此事老祖宗倒也提過,說是讓姊妹們多去襄王府,一則和王妃敘敘舊,二則也能多見些世面!”

  “這就對了!”

  二人又聊了一陣,卜氏就來到了王熙鳳院中,此刻的她明顯極為忐忑。

  賈芸本想一起過來,卜氏怕他衝動便令其在家等著。

  卜氏本已做好解釋的準備,誰知王熙鳳親自迎了出來,然後便對她熱情的噓寒問暖。

  二人聊了好一會兒,王熙鳳才扯上了正題,詢問起下午發生的事。

  待卜氏說完,王熙鳳便當即下令,會嚴懲不聽管教的丫頭,並再次安慰卜氏別往心裡去。

  事實上,在跟卜氏了解情況後,王熙鳳也知道事情不簡單,於是便如賈璉所言要借此事來立威。

  而王熙鳳的管家之行,也就從這件事正式開始。

  正統十二年正月十四,又來到了上元佳節。

  和以往一樣,今天京城又要舉行燈會,皇帝也會如去年一樣,登上城樓接受萬民朝拜。

  朝廷有朝廷的過法,而此刻的襄王府內,卻也在為上元節做著準備。

  王府後花園的閣樓裡,此刻已有侍女擺好宴席,只等著朱景洪幾人到場。

  閣樓之下,則是二十多名樂工,她們將提供現場演出。

  花園入口處,朱景洪正與寶釵幾人慢慢走著。

  寶釵自是與他並排,楊靜婷則稍微落後一些,然後才是可卿與英蓮跟在後面。

  “昨天婷妹妹作出的那首詩,著實難得的佳句,尤其那句殘荷……”

  聽著寶釵對自己的誇讚,楊靜婷也露出了笑容,隨後說道:“寶姐姐可別再誇了,不過是胡謅的幾句罷了!”

  “真要論起才學,還是寶姐姐更勝許多,詩文丹青無一不精,寶姐姐做個狀元也是夠了!”

  “瞧你這話說得,不過是多讀幾本書罷了……”

  全程,朱景洪一句話都沒說,因為他根本就插不上話。

  至於可卿和英蓮,二人手挽著手走後面,卻是聊著花園裡的景致。

  “王爺,你倒是說句話啊!”寶釵扯了扯朱景洪衣袖。

  徐徐往前走著,朱景洪平靜說道:“你們都是有學問的人,開口就是錦繡文章,我是個粗人……只知道弓馬騎射!”

  寶釵答道:“弓馬騎射……這些三妹倒是喜歡,何時你請她來府上,就有人陪你聊了!”

  “好端端提她作甚!”朱景洪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只聽寶釵說道:“你自己遠遠的躲著倒輕巧,我可是每日進宮請安,笙兒總纏著我說要來府上做客,如今我都快不好意思跟她說話了!”

  “額……過些日子再說吧!”

  說話間,她們一行已來到了閣樓下,隨即便一同上樓入了座。

  他們這一大家子,也就中午能夠簡單聚一下,晚上又得入宮去陪帝後二人,以及參加今晚舉行的燈會。

  “對了,這兩天找個時候,把王府屬官的夫人們召來,一則和她們聊聊天,二則問問家裡有什麽難處!”

  寶釵點了點頭,這話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即是收買人心。

  “夫人們?除了王長史的夫人,還有其他人?”

  嚴格來說,王府的屬官還就王培安一人。

  “侍衛百戶總旗的夫人,也都一並請吧!”

  “明白了!”

  侍衛們有多重要無需多說,可朱景洪把他們擺在王培安同等地位,還是讓寶釵有些意外。

  下一秒,朱景洪給楊靜婷碗裡夾了菜,同時說道:“婷丫頭,你來吃這個,應該合你口味!”

  隻這麽個小動作,就讓楊靜婷心裡甜滋滋的,覺得生活就這樣過下去倒也不錯。

  “多謝王爺!”

  見此一幕,寶釵心如古井無波,思索著何時召見屬官之妻。

  而可卿與英蓮,卻是單獨坐了一個小桌,根本沒資格參與進飯局。

  這場家宴隻持續了半個時辰,便隨著小宦官的傳諭而終止,皇后除了叫朱景洪和寶釵入宮,也沒忘了自己的親侄女。

  他們三人皆換上了正裝,然後便乘著一輛馬車進了宮,一路上還是寶釵和楊靜婷聊得多,朱景洪很少有插嘴的時候。

  進了坤寧宮,便是陪著皇后說話,毫無意外朱雲笙又冒了出來,纏著朱景洪非要出宮去玩。

  這段時間,湘雲和黛玉都告假出宮,讓她的寢殿冷清了許多,日子過得是格外的無聊。

  沒辦法,朱景洪只能答應,過些日子就帶其出宮,反正能拖一天是一天。

  入夜,朱景洪三兄弟陪著皇帝,再一次登上了大明門的城樓,今晚的燈火依舊格外的輝煌。

  今太上皇也在此登上城樓,接受了天下萬民的朝拜,也再度證明了皇帝大孝子的身份。

  在朱景洪看來,若是老頭子再多演幾年,或許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很孝順。

  ………………

  正統十二年,正月十八。

  襄王府東側便門處,幾名婦人臉上帶有局促,正站在門外等候著宣召。

  這些人便是王府屬官之妻,寶釵選在了今日召見,為此她還專門退掉了其他訪客。

  現場一共九人,其中當屬王許氏最沉穩,只因她的丈夫是王培安。
    眾人在外等了有十幾分鍾,裡面才有宦官小跑出來,傳話說王妃要召見她們。

  好家夥,本來這些人就緊張,聽了這話就更緊張了。

  除了王許氏這位五品誥命,其他百戶總旗的夫人,那基本上就是尋常婦人而已,簡單來說就是沒見過啥大世面。

  親王正妃,是她們無法仰視的存在,甚至於說是兩個世界的人,此刻要相見這些人又豈能不緊張。

  當然緊張也分程度,有些人只是心裡難受,嚴重些的是口乾舌燥,最嚴重的則是連路都走不穩。

  這當然有些好笑,但也非常真實。

  好在人可以調節自我,這幫婦人相互安撫鼓舞之後,總算在表面上恢復了正常。

  很快眾人被引到同心殿外,而此時殿內的王妃寶釵,正在提筆安靜的作畫。

  “啟稟王妃,人都已經到了,就在殿外候著!”

  “嗯……請進正廳吧!”

  “是!”

  吩咐完這些,寶釵放下筆後提起畫來,上面描繪的是前兩天家宴的情形。

  聽到外面正廳的動靜,她便將畫紙放回了桌上,然後邁步走了出去。

  今日她穿得比較淡雅,相對而言顯得平易近人。

  且說正廳這邊,一眾婦人雖已站定,可多數還是有些驚慌失措,以至於額頭上冒出了汗珠。

  不論其它,單隻王府裡的富貴氣象,就讓她們顯得格外寒酸,以至於連抬頭多看的勇氣都沒有。

  “王妃娘娘到!”

  聽到丫頭的吆喝聲,在場眾人盡皆參拜。

  “都起來,不必拘束!”寶釵聲音格外的溫柔。

  這時眾人紛紛起身,卻還是不敢多看寶釵一眼。

  落座之後,寶釵便再度開口:“你們都抬起頭來,今日找你們過來說話,低著頭算怎麽回事,不知道的……還以為我這王妃要吃人呢!”

  有了寶釵這句話,在場眾人才稍稍抬起頭,而後看向了面帶淺笑的寶釵。

  原來王妃如此慈祥和善……這時是眾人不約而同的想法。

  到這時候,她們心態逐漸平複下來,而後寶釵便示意她們落座。

  就這一下,便讓眾人再度緊張起來,只因這禮遇未免太過了些。

  可在寶釵強力要求下,眾人也隻得極為忐忑落座,而後聽寶釵說些關心的話。

  從柴米油鹽到老幼供養,寶釵方方面面都問到了,讓在場眾人深切感受到了王府的關心。

  這其中最讓寶釵禮遇的,便是王培安的夫人許氏。

  “你們是從外地而來,一應家什都得填購,京官俸薄……你家比他們還艱難許多!”

  “多謝娘娘記掛著,臣婦一家有王府照拂,如今生活已是極好!”

  王許氏侃侃而談道:“去年除夕王府賞的三十兩銀子,到如今我們還有結余呢,且家裡還領著朝廷俸祿……”

  “除夕王府賞賜了你們三十兩?”寶釵突然問道。

  她對數字非常敏感,給王培安一家賞一百兩,這是她格外吩咐的事。

  “是啊……這幾個月王府賞賜頗多,臣婦一家不但寬裕了許多,甚至還有結余呢!”王許氏露出了真誠而感激的笑容。

  跟著王培安到處做官,這十幾年她就沒有一天舒心日子。

  她原以為,京城物價高會過得更艱難,剛來時她還向鄰裡打聽過,看能不能找點兒洗衣縫補的活兒貼補家用,這些年她都是這樣過來的。

  哪知安頓好後,王府這邊逢年過節都有賞賜,不但吃喝不愁還能做新衣服,比之以往反倒好過了許多。

  “你們過得好,我跟王爺也就放心了!”寶釵面露笑容。

  接下來,她與眾人又聊了一陣,才讓眾人告辭離去。

  臨別時,寶釵又吩咐每人賜錦布兩匹,便讓眾人再次感恩戴德。

  待這些人離去,寶釵便問鶯兒:“派人去庫裡查帳,當日賞賜給王長史一家的,是不是一百兩!”

  “是!”

  府裡那些亂七八糟的勾當,寶釵一直都有了解,也存有整治的想法。

  可前面因未曾冊封,加之後來就過年了,她便將整治家風的想法暫時壓住了,畢竟這重要時節還是以和諧為主。

  然而,今天遇著的這件事,便讓寶釵起了發作的心思。

  左右現在上元節都過了,整治府裡這攤事便順理成章。

  大概十幾分鍾後,便有侍女前來報告,說府庫記載確實除了相應銀兩。

  這一點寶釵能料到,庫裡的銀子只會多出,絕沒有少出幾兩的可能。

  也就是說,賞給王培安的一百兩銀子出了庫,但他卻隻領到了三十兩,余下七十兩不見了。

  端起茶杯,寶釵徐徐說道:“命人把當日領取銀兩,還有分發銀兩的奴才帶到殿外!”

  “是!”鶯兒答道。

  跟在寶釵身邊這麽久,她當然格外了解自家姑娘,眼下這情形表面是風輕雲淡,實則已經是怒火中燒了。

  這些事情,自然不消鶯兒親自去做,她把話傳給了殿內當值侍女,後者便會直接傳給殿外當值宦官,而後再傳給分管此事的鄧安,再由鄧安向主管此事的人問責。

  一座王府,牽涉宦官侍女數百人,做起事程序就是如此複雜。

  可不巧的是,今日鄧安不在府上,而是奉命去了下面莊子巡視。

  這偌大的王府,自然也有許多產業,除了在王府裡分管事務,如今鄧安和張平安都負責巡視。

  當然了,不是說鄧安不在事就沒法辦,畢竟在他之下還有幾位管事太監。

  可更不湊巧的是,主管此事的陳衝也不在。

  最終,灑掃太監管事丁立平接了令,一面命人去把陳衝找回來,同時篩出了當日分發賜銀的宦官。

  負責此事的一共六人,在寶釵下令之後不到兩刻,就被帶到了同心殿外。

  幾人跪在原地,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等會了一會兒才見一女官走出。

  待來人走到近前,便有人問道:“董姑姑,卻不知傳奴才們過來,所為何事?”

  此人是王府四位女官之一的董芳,府上小宦官們都尊稱其為董姑姑。

  “除夕那天的賞銀,是由你們幾個分發?”

  幾名小宦官面面相覷,其中一人便答道:“回稟姑姑,正是!”

  董芳冷哼了一聲,緊接著問道:“給王長史的賞銀,是由何人轉送?”

  聽得此言,幾名小宦官皆是神色一緊,然後都看向了左側第二名宦官,便是此人給王培安送的銀兩。

  “回稟姑姑,是奴才送的!”

  “送了多少?”

  “一百兩!”

  “是嗎?可王長史夫人卻說,他們隻領到了三十兩!”董芳語氣變得嚴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