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襄王》432.第432章 賈芸升官
  第432章 賈芸升官
  正統十二年,正月十一。

  薛姨媽一大早就起了身,然後便趕到了襄王府,但她今天卻不是第一個來的。

  幾乎每天,寶釵都會接見來訪命婦,這也是頂級權貴之間正常來往。

  因為寶釵有事要商量,所以薛姨媽在廂房等了有半個時辰,才單獨見到了自己女兒。

  此刻她們在王府花園,這裡才是說話的地方。

  “娘今日前來,可是有事?”

  雖然寶釵語氣和藹,卻讓薛姨媽依舊不敢怠慢,跟在女兒身側極為謙和道:“此番前來,不為別的,正是為你兄長的婚事!”

  “兄長的婚事?”寶釵停下了腳步。

  “這些天我去了各家,也見了不少名門淑女,其中最讓我滿意的……便是戶部員外郎張家的女兒!”

  接過魚食,寶釵往池塘裡丟了幾下,隨即應道:“嗯!”

  見寶釵反應平平,薛姨媽雖有些不舒服,但還是接續說道:“結親之事,我請人去找張家談過,可他們卻說女兒愚拙,還需教養……”

  “嗯!”

  “她家那女兒,模樣才學性情是一等一的好,說這些話明顯搪塞我們!”

  聽親娘說到這裡,寶釵隨即轉過身問道:“所以母親的意思是?”

  “我想著……若王妃能出面說和,想來他們會同意這門親事!”薛姨媽小心說道。

  “母親的意思是,要讓我以勢壓人?”寶釵反問。

  小小一個戶部員外郎,對襄王府來說算不得什麽,但寶釵卻沒有直接幫忙的意思。

  “寶釵,只是請您出面說和,並非……”

  “母親可知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婚姻之事重在兩廂情願,人家既不願結親……又何必要強人所難!”

  中華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道理,所以關鍵在於說話者的實力。

  如果寶釵還是薛家的女兒,她說這番話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定然會招來薛姨媽的斥責。

  而如今她是王妃,她的道理就是正確的,讓薛姨媽無可辯駁。

  “兄長的品性,人家肯定也打探過,不願結親也屬正常!”

  這番話,寶釵就差明著說薛蟠不是個東西,然而薛姨媽卻也只能安靜聽著。

  “所以……母親還要嚴加約束兄長,讓他辦好皇差做好為臣的本分,只要他肯上進還缺了好姑娘?”

  “王妃所言有理!”薛姨媽只能如此應答。

  其實關於薛蟠的婚事,薛家和夏家此前本都要談妥,就差正式下聘走程序了。

  然而因寶釵選為王妃,導致薛家眼界高了,回京之後這門親事就不了了之。

  “近日王爺給兄長安排了差事,母親要多督促他……”

  於是寶釵接著講了起來,薛姨媽也只能細心聽著。

  而她口中的朱景洪,此刻卻已到了乾清宮,正陪著皇帝往宮門外走去。

  “爹,您慢點兒!”

  “爹……您看著前面!”

  此時的朱景洪,諂媚之相溢於言表,正常來說不會有皇子如此。

  上了輦轎,朱鹹銘看向身側的小兒子,隨口問道:“小子,我看你是心虛了吧,否則豈會如此謹小慎微!”

  “爹,您這是什麽話,兒子怎會心虛……”

  跟著輦轎往前,朱景洪接著說道:“即便上林苑的槍炮不入您的眼,兒子也不過挨一頓廷杖,又算得上什麽大事!”

  “哦……原來在你眼中,廷杖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啊……這……兒子的意思是……”

  不想跟朱景洪廢話,朱鹹銘又問道:“聽說前兩日……伱媳婦從老六家借了一萬兩銀子?”

  “您說這事兒啊……爹,兒子實打實的說,六哥六嫂心腸是真好,知道我們日子過的緊,眼睛都不眨就借一萬銀子給我們!”

  目光掃向朱景洪,朱鹹銘平靜說道:“你們日子過得緊?若朕估算沒錯的話,你府上現銀都有十萬!”

  “那點兒銀子夠什麽!”

  “十萬銀子還不夠?你想要做什麽?”

  “兒子想做生意!”

  “荒唐,堂堂皇家之地,貴不可言做什麽生意?”

  誰知朱景洪說道:“兒子還不為了您!”

  “為我?”

  “做生意只是幌子,借著做生意的名頭去打探情況,如此我朝才能知己知彼,日後水師才能維護天下太平!”

  聽得此言,朱鹹銘笑著答道:“既是如此,又何須你親自派人,朝廷下一道諭旨,那些海商們不就可以辦好!”

  如今朝廷禁海,只有拿到市舶司批文的海商,才能在大海上做生意,這樣的商戶如今已有百余家。

  對這些海商們,朝廷自是苛以重稅,所以這些人想方設法逃稅,所以這幫人走私也在乾。

  當然了,攪得海面不得安寧的倭寇,背後也有這幫人的手筆。

  其中利益牽扯複雜,涉及沿海數省官民,要查清楚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爹,兒子就是想掙錢,給您分憂而已!”朱景洪憋出了這一句。

  “狗屁!”朱鹹銘嗤之以鼻,心裡卻覺得很暖。

  聽到這話,朱景洪便知老頭子算是默許了,接下來他就可以給市舶司打招呼,那邊給出批文就能開幹了。

  且說這父子二人出乾清門,外面已有幾十名高階武官候著,他們來自五軍都督府和侍衛親軍。

  顯然這次觀摩,朱鹹銘非常重視,所以才把這幫人叫來。

  眾人一路往上林苑去了,今日觀摩是在其中一處校場,此時場地已經布置完畢。

  賈芸和一幫工匠,二十幾號人被安置在校場西側,此刻他們每個人都很緊張。

  尤其是這些工匠們,他們完全不敢想象,自己造出的東西皇帝會親自來看。

  那可是皇帝,如神明一樣統治人間的皇帝!

  而無論他們心情如何,此刻都是格外恭順站著,否則定會被侍衛斥責。

  眾人等了有近半個時辰,腿都軟了才聽見外面有動靜,緊接著他們就看見儀仗鹵簿出現,顯然這是皇帝來了。

  不需要有人提醒,賈芸等人都跪拜了下去,此刻他們和皇帝隊伍相隔有近五十丈。

  沒錯,他們這些無關緊要的人,根本沒有資格靠近皇帝。

  且說朱景洪這邊,他陪著皇帝下了轎子,而後在一幫將領陪同下走在了校場中。

  他們先是看了擺放好的槍炮,然後又親自走向了測試場地。

  測試場上,擺放有紙做的人型靶子,這些將用於測試火槍實戰效果。

  而更遠一些距離上,則是用豬和羊來模擬敵軍,一會兒這些豬羊將遭受炮擊。

  這些東西,自然是朱景洪的主意,所以參觀時也是他在介紹。

  只是看場地,一趟走下來就花費了半小時,之後朱鹹銘才來到觀摩專用的高台。

  此高台專為今日搭建,能夠提供更好的觀察視角。

  坐到龍椅上,朱鹹銘喝茶潤了嗓子,然後才說道:“開始吧!”

  皇帝說開始,那當然就得開始。

  隨著朱景洪傳令,負責演示的士兵動了起來,他們拿著新式火槍開始擊發。

  現場一時間槍響個不停,十名士兵一共進行了三輪射擊,然後才有宦官將靶紙取了回來。
    先是朱鹹銘看了靶紙,然後才是一眾武將們來看。

  事實證明,這批槍性能確實提升大,讓這一眾武將都交口稱讚。

  東西是自己做出來的,而非是從洋人手中購得,故而此刻眾人都很高興。

  緊接著又打了幾輪槍,結果都顯示出新槍性能優異,然後皇帝才命正式試炮。

  幾輪炮擊下來,殺傷效果同樣的好,這一次朱鹹銘笑出了聲來。

  到了這一步,事情就跟朱景洪基本沒啥關系了,此刻朱鹹銘正與眾將實地觀摩。

  看著被炸得稀爛的豬羊,朱鹹銘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很高興。

  手裡拿著新式步槍,將領們也都順道打了幾發,朱鹹銘雖想體驗卻還是被勸住了。

  雖說到目前為止,這些火銃表現很好,可誰不能保證他下一槍不會炸膛。

  為了朱鹹銘的安全,他今日也只能看別人玩兒。

  又是十幾分鍾過去,所有人都體驗完畢後,朱鹹銘才把眾人召回來,詢問起這些人體驗的感覺。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只有得到這些將軍們的認可,朱鹹銘才會真正認可新槍。

  雖然知道會通過,但此時朱景洪還是有些緊張,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有驚無險。

  一番商討,眾人讚不絕口之後,朱鹹銘便問道:“這一支火銃,造價幾何?火炮又要價幾何?”

  “回稟父皇,如今造價約在十五兩,擴大產能或可降至十到十五兩,而火炮造價在五百……”

  老實說,這個價格有點兒貴,甚至比向洋人買還貴一些。

  聽完介紹,朱鹹銘極為爽快道:“北四衛有兩萬人兵馬,其中火銃兵有近一萬五,那就先造兩萬支出來吧,火炮先造八十門……”

  火銃到底行不行,還是得靠實戰檢驗,很明顯北四衛又要當小白鼠了。

  “至於北四衛現有火銃,待新火銃配發後便移交兵部,再讓兵部轉到京營!”

  如今京營雖也大規模裝備火器,可燧發槍數量也不是很多,所以北四衛淘汰下的依然是好東西。

  “爹,這新的火銃,總得有個名號吧!”朱景洪適時提議。

  新火炮已有名號,此前被朱鹹銘起名“威遠炮”。

  點了點頭後,朱鹹銘問道:“諸位怎麽看?”

  “正是如此,如此好東西,該有個威風名號才是!”

  眾將皆點頭稱是,同時在想著該叫什麽。

  因是朱景洪提議,朱鹹銘便看向他問道:“老十三,你覺得該叫何名?”

  “爹,不如就叫十二式步槍吧!”

  這話聽得眾人一愣,緊接著他們就笑了出來,紛紛認為朱景洪是隨口亂說。

  只有朱鹹銘問道:“為何起這麽個名?”

  “如今是正統十二年,所以起名叫十二式,而這是步兵所用之武器,故而直接稱其為步槍!”

  “額……”顯然朱鹹銘還有疑慮。

  但朱景洪說完這番話,在場將領便有人出言反對,並給出了“神威”“天罰”等響當當的名號。

  “十二式步槍,十二式步槍……”

  沉吟了好幾遍,朱鹹銘終於拍板:“就依你所言,便稱其為十二式步槍吧!”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馬屁,很得朱鹹銘的喜歡。

  剛才反對這個名字的人,此刻變臉比翻書還要快,立時跟其他人一樣口稱“陛下聖明”。

  到了這裡,今日觀摩就算結束了,接下來就到了返程的時候。

  朱景洪自是跟在老爹身邊,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引起了朱鹹銘的注意。

  “有屁就放!”

  “爹,參與鑄造槍炮的工匠,您是否該給予賞賜?”

  點了點頭後,朱鹹銘便說道:“有多少匠人?”

  “共有七十余人,其中洋人有三十五人!”

  坐在輦轎上,朱鹹銘淡淡道:“所有匠人賞銀五十,外加錦布十匹糧兩石!”

  “是!”朱景洪答道。

  其實這點兒小事,朱景洪自己都能拍板,之所以他要多此一問,是為了接下來的話做鋪墊。

  “爹,您可還記得負責工坊的賈芸?”

  聽朱景洪這麽一說,朱鹹銘才想起有這麽一號人,隨即微微點了點頭。

  “此人辦事還算得力,可到如今還是個白身,著實有些不太方便,所以兒子的意思是……您老是不是能給他個官身!”

  “嗯……”

  點頭之後,朱鹹銘便說道:“就給個……工部主事的職銜吧!”

  “是!”

  既然只是職銜,賈芸就無需去工部上班,性質跟薛蟠的戶部主事差不多,主要是方便與各官署衙門對接。

  小小的工部主事,對他父子而言就是小事,所以朱景洪又聊起了閱兵的事。

  他們父子閑聊之時,有關皇帝賞賜的消息,也已傳到等候的工匠這邊。

  得知皇帝賞賜銀子布匹和糧食,所有人都高興得歡呼起來,隨即面向皇帝離去的方向叩拜。

  “賈小爺,主上知你辦事勤勉,下諭賜你工部主事之銜!”

  本來賈芸還有些失落,聽到這話卻比匠戶們更激動,向著皇帝離去的方向又多磕了幾個頭。

  但他心裡卻知道,自己能夠得到封官,其中定是有朱景洪提攜,否則皇帝陛下豈會知他這無名小卒。

  “多謝公公提前告知,小小心意……還望公公不要嫌棄!”

  起身之後,賈芸從懷裡掏出了一錠銀子,不露聲色將其塞進了傳話宦官手中。

  在上林苑待了這麽久,賈芸可沒少跟這些宦官來往,規矩他自然是懂的。

  “這怎麽好意思!”

  “您要是不收,那我可就不好意思了!”

  “你這人不錯,那我就不客氣了!”

  送走了這小宦官,賈芸便領著一幫工匠離開,回了工坊他還有許多事要安排。

  等他忙完之時,太陽都已經西斜了,於是賈芸才滿懷激動回家去了。

  工部主事乃正六品銜,得了這樣天大的恩典,賈芸自是要向母親報喜。

  等他回了府中,卻發現母親卜氏不在家,一問才知是去寧國府幫忙去了。

  如今賈珍死了,寧國府要大辦葬禮,各方面人手都比較緊張,於是卜氏就被叫了過去。

  “府裡那麽多丫頭,何須我娘過去幫忙!”賈芸頓時不高興了。

  於是他便直往寧國府去了,想看看究竟什麽情況。

  賈芸住處離寧國府不遠,巧的是他剛進寧國府,迎面就碰上了小紅。

  “芸二爺!”

  小紅一行有三個丫頭,其他兩個卻當沒看見他,直接撇下小紅就走了。

  “小紅姑娘,可見到了我娘?”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