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紅樓襄王》416.第416章 臣飄零半生
  第416章 臣飄零半生

  雖然看似很慘,但吳昌輝已經很滿足,結局比他預想的要好一些。

  雖沒了職務,皇帝還是給他安排了差事,讓他根據準噶爾軍和草原軍隊實情,來看看北四衛的練兵之法可有疏漏。

  今日看了,吳昌輝著實大感震撼,更驚訝於朱景洪在軍事上的天賦,否則豈會想出這些花樣來。

  “確實練得好啊,就是不知真到了戰場上,能有多厲害……你說是吧?”

  在吳昌輝思索時,他身後的永寧衛指揮使孫紹祖,目光卻看向了哨樓高處那位布衣。

  見他沒有回應,吳昌輝便回過頭來,順著孫紹祖的目光望向了哨樓。

  “大將軍,那位就是襄王殿下?”孫紹祖問道。

  雖然才進京兩天,但朱景洪的那些事跡,孫紹祖已然聽了不少,對這位爺也越發好奇起來。

  “你沒見江慶盛像奴才樣跟在後面,不是這位爺還能是誰!”

  吳昌輝的這番話,明顯對江慶盛有譏諷,由此也可看出同為實權勳貴,相互之間也總有些恩怨。

  “昨日我聽人說……襄王殿下是因選妃之事被貶,觸怒聖上只怕連……”

  說到這裡,孫紹祖停了下來,顯然接下來的話太犯忌諱。

  “連什麽?”吳昌輝問道。

  “只怕連王爵都保不住!”孫紹祖低聲說道,即使周圍沒有其他人。

  “真要是如此,你覺得江慶盛還會見他?還會如此諂媚?”吳昌輝笑著問道,對孫紹祖的說法嗤之以鼻。

  在吳昌輝看來,朱景洪不斷大錯小錯,如今還被封為親王,還能代替皇帝在上林苑親耕,其聖眷簡直深厚得令人發指。

  更多的吳昌輝不願多說,但他告誡後輩多與這位爺接觸。

  他吳昌輝雖被罷了官,但還是堂堂建安伯,嫡長子已在京營為指揮僉事,孫子去年才補入龍禁衛,家族傳承依舊如故。

  “每日五軍府垂詢,該說的伱都如實說,不該說的打死你也不能認……”

  “你放心……我在五軍府還有些顏面,不會讓你太難辦!”

  吳昌輝在實權勳貴中有交惡的人,自然也有與之交好的一夥人,替孫紹祖過關問題還不算大。

  而且這件事他還必須上心,否則孫紹祖出事很可能牽連到他。

  “多謝大將軍!”

  “下午繕國公家有約,我就先回去了……咱們走吧!”

  孫紹祖雖是平步青雲,但說到底也就是個從四品武官,暫時還沒資格摻和上層勳貴圈。

  “大將軍先請,卑職想再看看!”孫紹祖極有自知之明。

  “也好……你們年輕人,是該多學多看!”

  送別了吳昌輝,孫紹祖的目光轉回了校場,但他卻仍注視著哨塔上的朱景洪。

  他這人精明強乾,剛才說朱景洪會被削爵,不過是在吳昌輝面前藏拙而已。

  該聰明的時他會聰明,該笨的時候他也會笨一點,所以他總能把握機會青雲直上。

  因西北局面崩壞,孫紹祖自覺前途渺茫,現在迫切希望找個靠山,如此光耀門楣的路才能繼續走。

  而前方的朱景洪,便是他認為最好的靠山。

  一則這位爺喜好武事,他孫紹祖也算專業對口;二則這位爺坦(年)率(輕)耿(好)直(騙),他巴結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孫紹祖覺得朱景洪好“騙”非常正常,因為朱景洪這十幾年都是莽過來的,沒有人會覺得他從孩童時就在裝。

  所以朱景洪很感激前身莽了十來年,充分立好了人設讓他可以輕松接棒,十幾年始終如一的“莽”不會讓人懷疑他,這才是真正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看著一身布衣,卻仍意氣風發的朱景洪,孫紹祖覺得自己該進去見禮。

  他雖是堂堂指揮使,可面見朱景洪這等親王,對他而言也不是容易的事,今日這機會著實不能放過。

  只是此刻朱景洪周圍人多,直接前去招呼又顯得太突兀,孫紹祖只能靠邊見機行事。

  大概過了幾分鍾,朱景洪動身往哨樓下走去,自有侯璟與江慶盛等人陪著,根本沒有孫紹祖單獨說話的機會。

  對江慶盛一番勉勵後,朱景洪便帶人離開了羽林左衛,下一站他打算去羽林右衛看看。

  在他於上林苑到處轉悠時,乾清宮裡的皇帝看完了今日奏章,終於起身開始活動起來。

  西北局面仍舊複雜如亂麻,讓他不得不考慮另一件事,該派何人前去西北總督戰事。

  西北戰爭一起必為大戰,除了安西行都司的兵馬,青海行都司也會派兵參戰。

  甘肅、陝西、四川幾個都司,外加京營抽調的兵馬也要投入戰鬥。

  這麽多的兵力要協同作戰,得派級別高階武將才能鎮得住場,簡單來說只能從五軍都督府的都督裡選。

  雖說左右都督加起來有十人,可除去年紀大的身體差的,以及另有差事的幾人,備選的也就四五人而已。

  能力,履歷,家族關系……總督的人選要綜合考量,著實不是能輕易下決定。

  相比於西北局勢的重要性,金陵一個縣鬧出亂民的事,就顯得不那麽的重要。

  梁潛巡撫金陵,如今正大刀闊斧的查案,已有二十多家士紳被問罪拿下,近日陸續都有消息傳來。

  至於行凶的亂民,如今也已抓獲數百人,連帶家人差不多有千人,金陵都司正著手將其押赴安南。

  亂民當然不止數百,可如果真照實了抓,只怕溧陽得少一半人口,無論溧陽縣衙和當地士紳都不會願意。

  而且真把溧陽人口搬走一半,確實也是非常麻煩且複雜的事,梁潛非常清楚其中的分寸。

  抓亂民要適可而止,但深挖背後搗亂的士紳,卻是必須要認真辦的差事。

  梁潛每日都會遞上奏章,一方面說明當下的情況,同時請示下一步辦事的分寸,突出的就是一個慎重。

  因金陵與洛陽相隔甚遠,所以請示和批示時間很長,這也拉低了辦事的效率,年前這案子根本不可能審完。

  雖然案子進展慢,但也讓天下士紳都看到了,朝廷推行清丈的決心,那絕不是鬧事就能阻止的,除非誰扯旗子造反來阻止。

  造反……如今朝廷實力強橫,造反完全等於找死,真有這勇氣乾別的豈不更好。

  “你是說……老十三還穿著布衣?”

  皇帝喜歡聽什麽,程英就會給他講來解悶,今日自然又是朱景洪的事。

  但程英沒想到,皇帝關注的重點在衣服上,而不是今日北四衛訓練的事。

  “正是!”

  “他的冠服前日不是送了去?”朱鹹銘反問道。

  “是送了去,只是這兩日十三爺並未更換,還穿著此前的服飾!”

  聽到這話,朱鹹銘頓時冷笑:“他是什麽意思?這混帳什麽意思?”

  “奴才不……不知!”程英結巴答道。

  “明天一早派人,把他那些衣服全收回來,免得他丟人現眼!”朱鹹銘冷冷道。

  “是!”

  穿布衣不丟人,但如果在皇家正式場合穿,那就顯得丟人了。

  後天就是臘八節,皇家會有例行的家宴,朱鹹銘就怕朱景洪彼時“亂來”,所以才命人收了他的衣服。

  衣服被收了,意味著朱景洪的親耕結束,這也是皇后強求而來的結果。

  如果讓太子和老六知道,皇帝老爹連朱景洪穿衣服都要管,他倆一定會泛酸嫉妒。
    對此朱景洪當然不知,他在忙碌了一個上午後,才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自有侯璟陸育新等人相隨,眾人將其送到了親耕處附近,才被朱景洪招呼著離開了。

  他那住處有寶釵在,這些人去了著實不便,自然是早早的趕走為妙。

  背手吹著口哨,沿著土路走向前方,兩側都有各種倉庫建築,時不時有宦官來往經過,見了朱景洪都要行禮問安。

  “見過十三爺!”

  看著出現在眼前的這人,朱景洪感到很奇怪,隻覺得此人面生且陰鷙。

  孫紹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只是頭一次出現,就讓朱景洪看不順眼,第一印象格外的差。

  看著眼前行禮的漢子,朱景洪問道:“你是何人?”

  “回稟十三爺,臣安西行都司永寧衛指揮使孫紹祖!”

  “哦……嗯?你說你是誰?”朱景洪瞪大了眼睛。

  即使他對紅樓不熟,卻也知道孫紹祖這三個字,曉得這位是有名的家暴男。

  “臣……臣永寧衛指揮使,孫紹祖!”

  “哦……原來是孫指揮使,你找我何事!”朱景洪平靜問道。

  孫紹祖答道:“久聞王爺威名,今日幸而偶遇,故而出來拜見,實在唐突……還請王爺恕罪!”

  偶遇,能在這地方偶遇,朱景洪會相信才怪。

  念及此人別有用心而來,朱景洪便答道:“威名?我如今都活成笑話了,那還有什麽威名!”

  “王爺此言差矣,軍中上下誰不稱讚您有情有義,如今您之威名直比往常更甚!”

  聽到這話,朱景洪只是笑了笑,軍中之人的表面稱讚,說實話直接用處並不大。

  “孫指揮使自西北而歸,想來對當地局勢多有掌握,不知可能與我說說?”

  要想讓人追隨得給人利益,什麽利益能讓人追隨?那自然是升官發財了。

  武將兵卒如何升官發財,那自然打仗且打勝仗,而眼下西北就要開啟大戰。

  孫紹祖既在西北待過,找他了解情況自是再合適不過。

  聽到朱景洪詢問,孫紹祖喜不自勝,他正愁沒辦法搭話呢。

  “回稟王爺,臣卻也知曉一些,如今西北……”

  孫紹祖講述起來條理分明,讓朱景洪感受到他一流的業務能力,暗道若有機會此人或可一用。

  幾分鍾後,待孫紹祖簡略講述後,朱景洪方說道:“孫指揮使,你對西北形勢如此明晰,見解獨到……如今西北戰事將起,想來定有你建功立業之時!”

  然而朱景洪這番話,卻說到了孫紹祖的痛處,因枯樹堡被全殲且西北動蕩,他這指揮使很可能被罷黜。

  至於接替者,其手下指揮同知和僉事,都可以順利接班任職。

  可這些話,孫紹祖又豈能說出口來,那樣無疑是心有怨懟,被皇帝知道他就是找死。

  “臣飄零半生,一生蹉跎,今得王爺誇讚,實是如逢知己……”

  飄零半生,這次朱景洪覺得有些耳熟,一時間卻想不起誰說過。

  只不過誇了這廝一句,他就感動成了這樣子,未免過於輕浮不穩重,這樣的人怎麽做上的指揮使?

  其他地方都司的武將,或許會有酒囊飯袋登上高位,但安西行都司底下的位置,絕不可能會派草包蠢貨去,除非兵部的人都瘋了。

  所以孫紹祖的行為,讓朱景洪深感疑惑,搞不懂眼前這人是不是到京後就瘋了。

  朱景洪把孫紹祖當瘋子,他哪會知道人家也再把他當“傻子”,所以才如此直白的表達感情。

  只聽孫紹祖接著說道:“如今臣逢變故,只怕是再難為朝廷效力!”

  “是何變故?”朱景洪隨口問道。

  果真好騙……孫紹祖心中暗道。

  “臣在西北,一月之前……”

  接下來,孫紹祖將此前經歷和現在的難處講了一遍,最後感慨道:“聖上之怒,猶如雷霆,臣下何以克當!”

  此刻,朱景洪大概明白這廝的目的,找上自己只怕是想給他求情。

  既然目的明白了,那就得看對方的價值,值不值得給他說情。

  “你也有你的難處!”朱景洪回了一句,等於是向孫紹祖拋鉤。

  一聽這話,孫紹祖心中大喜,暗道眼前這位爺上鉤了,此刻他倆都把對方當了魚。

  孫紹祖面帶愴然道:“臣並非貪戀權位,只是恨於一身所學荒廢,無法向朝廷建功……”

  “是啊……你這一身的本事,確實可惜了些!”說這話時,朱景洪看向不遠處靠近的幾名小宦官。

  正當孫紹祖要趁熱打鐵,那宦官已來到朱景洪面前,稟告道:“王爺……公主來了,王妃命奴才等請您回去!”

  “嗯……知道了!”朱景洪應道。

  而後他看向孫紹祖,說道:“孫指揮使……今日就到這裡吧!”

  眼看朱景洪要走,孫紹祖當即答道:“恭送王爺!”

  表現得太過,其實也不是啥好事,如今朱景洪要走了,孫紹祖只能選擇“徐徐圖之”。

  目送朱景洪遠去,孫紹祖才轉身離開。

  而已經走遠的朱景洪,心裡卻記住了孫紹祖這人,暗道往後或許會用得上這廝。

  至於給這人說情,朱景洪暫時沒有想過。

  一則他本人都還“身陷囹圄”,幫別人不但顯得可笑,而且手也伸得太長了。

  二則即便要用此人,也得將其全面了解後,在必要且關鍵的時候出手,如此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且說上林苑茅屋處,朱雲笙帶著兩位侍讀,以及一大群侍女宦官過來,把這裡裡外外都擠滿了人。

  站在朱雲笙面前,寶釵笑問道:“三妹,今日你又偷跑出來,就不怕母后罰你?”

  這時湘雲插話道:“娘娘這話說錯了,公主今日可不是偷跑出來,而是奉了皇后娘娘之命前來!”

  待她說話之時,朱雲笙面上帶有幾分得意,讓寶釵也不免有些驚訝。

  “十三嫂,我奉母后之命前來傳話!”朱雲笙說道。

  “不知母后有何吩咐?”寶釵問道。

  “後日臘八節家宴,母后說請你們也過去!”

  “多謝母后抬愛!”寶釵鄭重拜謝。

  緊接著她問道:“如此差遣,只需讓宮人傳旨即可,三妹何苦來跑一趟!”

  緊裹鬥篷的黛玉走上前來,說道:“王妃娘娘豈會不知道,咱們公主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就你聰明!”寶釵寵溺般點了黛玉額頭,她當然知道朱雲笙是借機出來玩。

  看著寶釵布衣荊釵,朱雲笙問道:“十三嫂,昨日母后不是已經派人送來冠服,你何故還是這般裝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