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襄王》第119章 朱景洪和將校們
  第119章 朱景洪和將校們

  且說薛蟠出了行宮,他那懸著的心才落下。

  事情比較緊急,他是半分不敢耽擱,於是立刻就上了馬,帶著親隨往府邸趕去。

  一路回了府中,薛蟠找了最信任的管事,讓他們立刻去辦這件事。

  和西洋人談生意,薛蟠雖也親自參與過,但還是沒下面具體執行的人熟。

  “都聽清楚了,一定要找手藝好的,人是要帶給十三爺的!”

  “若是辦砸了差事,小心你們的腦袋!”

  聽到這話,薛家幾位管事豈敢不重視,紛紛表示會盡全力而為。

  待這些人離開,薛蟠才去見了母親,把行宮發生的事講了一遍。

  “十三爺說了,妹妹參選的事,他打個招呼就成了,讓咱家不必擔心!”薛蟠笑著說道,實則為自己表功。

  薛姨媽雖高興,但轉而發現了不對勁,於是問道:“那你怎麽沒提補缺的事?”

  “額……兒子忘了!”

  “忘了?這你都能忘?”薛姨媽頓時怒急,恨不得又請出家法來。

  這時寶釵勸解道:“娘……總算不是壞事,您又何必埋怨大哥!”

  “進京的兩件大事,如今兒子已解決了一件,母親不誇也就罷了,又何苦加罪於兒子!”薛蟠顯得有些委屈。

  事已至此,說再多也無用,薛姨媽隻得說道:“十三爺交的差事,伱可一定要辦好!”

  薛蟠答道:“娘你放心,此事兒子親自盯著,必能保證萬無一失!”

  三人又說了陣子話,薛蟠就帶上親隨離了家,這件事他也要親自參與。

  確定今日不走後,薛姨媽下令家奴各歸其位,收拾好的行裝亦是被搬下了車,等待著下一次再拿出來。

  陪母親又說了陣子話,薛寶釵才回了自己閨房,兩個貼身的丫鬟正坐桌前下棋玩。

  “姑娘,可是要走了?”鶯兒起身迎了出來。

  薛寶釵答道:“過幾天再出發,行李先放著!”

  “是!”

  這時文杏端了茶過來,問道:“姑娘,去了京城我們住哪兒?”

  坐到椅子上,薛寶釵徐徐答道:“京中舊宅久未修繕,暫時不能住人,母親的意思……是先投奔姨母家!”

  “便是京城裡的榮國公府?聽說他們家富貴至極,這下可以去開開眼界了!”

  文杏滿是歡喜,年少的她保留著天真,對新環境充滿了期待。

  鶯兒瞥了她一眼,隨即罵道:“你這小蹄子,我看就該把你留在府裡,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去了豈不讓人看輕咱家!”

  “我哪有?”

  “就有,你還不承認!”

  兩個丫頭鬧了起來,薛寶釵隻得出手壓製,讓她們各自做事去了。

  …………

  太陽逐漸西斜,朱景洪也沒閑著,他在校場練習射箭。

  距離大戰勝利,到今天已過了十來天,嘉獎的旨意已到了金陵。

  有人升了官階,有人得了恩蔭,士兵們得到賞賜,陣亡的士兵將得到撫恤。

  一切善後事宜,都在欽差的主持下井井有條,各方勢力都十分的滿意。

  按照皇帝的旨意,再過兩天太子將啟程返京,朱景洪自是隨行返回。

  所以在今天,要在行宮開慶功宴,太子將代表皇帝犒賞文武官員。

  朱景洪正瞄準箭靶,卻聽身後侍衛提醒:“十三爺,有人來了!”

  “誰來了?”

  “好像是……金陵都司的人!”

  射出一箭正中靶心,朱景洪滿意點頭後,這才轉過身看向來人處。

  “十三爺,到處找你不見,臣猜您就在這兒!”

  開口說話的,乃是金陵都指揮使王全義,在他身後跟著一眾金陵武官,其中還有陸育新的父親。

  朱景洪面帶笑容,說道:“你們倒是來得早,慶功宴還有一個多時辰!”

  孔金山跟著答道:“臣等不敢誤了時辰,所以提前到了!”

  有都司的大佬在,其余一眾指揮使,指揮同知和僉事,此刻根本插不上話來。

  被眾人簇擁著,朱景洪徐徐說道:“提前到了,也該去跟太子說話,過來尋我是何道理?”

  王全義無奈道:“太子那邊兒人正多著,臣等也擠不進去,無故還遭人白眼兒,所以……還是不自討沒趣的好!”

  為了今日這慶功宴,金陵各府縣衙門的官員,那可一早就在準備,許多提前三天四天就到了。

  先前他們不配合太子辦差,是因清帳關系到他們的烏紗帽,眼下剿倭勝利了他們湧過來,同樣是為了頭上的烏紗帽。

  朱景源是皇帝嫡長子,是性格溫和的國之儲君,這幫官員又豈會不來露臉。

  已經到場的文官,至少也有上百號人,他們自己都還不夠“分”太子,又豈會給一幫丘八面見太子的機會。

  文官編排譏諷,自讓一幫武將憤懣不平,不願受這鳥氣直接離開。

  於是他們就來到了校場,找上了朱景洪這位脾性相投的皇子。

  “那般酸秀才,眼高於頂自以為是,你們堂堂大丈夫……何必跟他們計較!”

  坐到椅子上,接過張臨遞來的茶水,朱景洪又說道:“他們總說治國平天下,自以為讀了些書就無所不能!”

  “要我說……他們治國興許有點兒用,可平天下這種事,還不得靠咱這些武人!”

  這話說得解氣,眾人對朱景洪更多了些好感。

  這時有一指揮使開口道:“十三爺說的對,咱們不跟他們計較……”

  緊接著又有人說道:“剿滅倭寇,是咱們舍生忘死打的仗,那些人卻圍著太子爺表功,臉皮也是夠厚的……”

  眾人吵吵嚷嚷,朱景洪聽得也煩,當即提高了聲音:“行了……”

  隻一句話,一眾武將立刻噤聲,可見朱景洪威嚴深重。

  朱景洪抱拳虛行一禮,而後說道:“功也好過也好,吾皇聖明燭照,自有明斷……不是誰巴結幾句,就能淹沒真功實勞的!”

  孔金山第一個出言附和:“十三爺說的是,聖上英明睿斷,豈會被那幫人蒙蔽!”

  一時間,眾人都稱頌起皇帝的聖明,一派良將賢臣的模樣,似乎太子身邊的都是奸佞小人。

  在場都是武夫,此地又是校場,眾人閑聊一陣之後,便開始比拚起了武藝。

  眾人世代武職,雖已做到衛所高官,但從小練的本事卻沒丟下,習練起來倒也有模有樣。

  或許是有了事做,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太陽便落山了。

  “十三爺,前面已要開宴,太子爺已派人來請!”

  余海匆忙前來稟告,也讓校場裡的歡笑時光結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