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襄王》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
  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

  炮聲已經停止,負責操作的炮兵們,已經在收拾東西準備撤離。

  火炮是金貴玩意兒,所以他們要在近身廝殺前,將這些東西撤離戰場。

  只見這些士兵配合麻利,有的抬杠有的牽馬,很快便將火炮與拖拽車固定,而後又將其他東西搬運上了車。

  這些東西極重,為保證其快速機動,每一門炮都由兩匹馬來拉。

  當炮兵們牽引大炮離開時,正面戰場交火已經開始。

  京營的軍士舉著火槍,朝著對面衝來的倭寇展開齊射。

  現場持槍軍士有近千人,他們分做三行開展深刻,每次齊射都能打出三百彈丸。

  這些士兵所用的火繩槍,品質雖比此前白蓮教用的要高,但準頭說實話也沒好到哪裡去。

  一輪齊射之下,竟隻擊斃了七八十人,但好在立刻有下一輪槍手補上。

  但對面倭寇也不傻,他們以最快速度飛奔而來,正快速向京營軍陣逼近。

  當然了,面對密密麻麻的火槍,也有許多人被嚇破了膽,停滯不前甚至掉頭就跑。

  這些人雖悍不畏死,但終究屈服於動物本能。

  “射……”

  “第二列上前……”

  “射……”

  雖然雙方間隔百多米,但在京營士兵密切配合下,倭軍推進速度非常緩慢。

  跑得越快的人,即使他們都拿著盾牌,被打死的概率也非常大。

  當然了,兩者距離始終在拉近,所以楊仁忠下令持械士卒準備迎敵。

  聞著空氣中硝煙的味道,山坡上的朱景洪也沒閑著,他正張弓搭箭對倭寇進行點射。

  從戰到現在,倭寇已丟下七八百屍體,損失已是非常之大。

  這種情況下他們還在衝鋒,其實已經證明他們的勇武,可惜今日他們的勇武毫無意義。

  這邊交戰之際,各衛所的軍隊也在行動,速度最快的已出現在倭軍後方,人數大概有兩千余人。

  雖相隔數百米,這些軍隊也卻擂起戰鼓,對正在衝鋒的倭軍造成了干擾,
  “弟兄們,準備迎敵!”楊仁忠抽出佩刀,高聲呼喊。

  拿槍的士兵已退下來,持械士卒頂上前去,他們將迎接一波衝擊。

  而退到後面的士兵,則立刻將火銃放下,並提盾持槍開始接陣,他們也將參加肉搏。

  “殺……”楊仁忠身先士卒。

  他是從底層升上來的武官,血勇之氣常人難及,親自上陣起到了極好的激勵效果,讓士兵們戰鬥意志越發頑強。

  楊仁忠高聲呼喊:“弟兄們,頂住一炷香的時間,我們就勝了……”

  只因各衛所的軍隊,已經陸續出現在各個方位,如今正以最快速度向戰場合圍。

  “殺……”

  軍陣後方,已經重新集結的士兵們,全副武裝加入了戰鬥。

  經過先前拚殺,倭寇雖已折損嚴重,但還是有近兩千人的兵力,比起京營這一千多人仍有優勢。

  然而倭寇體力消耗更大,京營士兵以逸待勞且鬥志昂揚,直接是壓著倭寇們打。

  山坡上,看著前方激烈戰況,朱景洪沉聲道:“京營之兵比之都司,戰力果真高出許多!”

  這幾天朱景洪到處跑,都司各衛打仗什麽樣子,朱景洪心裡是有數的,所以此刻給出了評價。

  只聽朱景洪接著感慨:“京營便已如此,更為精銳的侍衛親軍,又該是何等所向披靡!”

  侍衛親軍,既侍衛上直軍,又稱親軍二十二衛,是由皇帝直接指揮的軍隊。

  這些人待遇更好,武器裝備也更好,而且一樣參與輪番戍邊,所以一直保持著戰鬥力。

  這時張臨說道:“十三爺,這位楊參將,帶兵著實有一套,在京營之中亦算是佼佼者!”

  張臨之父是京衛指揮使,他本人可以說是在軍營裡長大,對京營各部實力有客觀認識。

  “哦?如此說來……楊仁忠還是個人才!”朱景洪沉吟道。

  既然是人才,那就必須收入麾下,他已經在開始想辦法。

  再說此刻戰況,前方交手越發激烈,倭寇一方卻已是強弩之末。

  隨著各衛所軍隊靠近,他們已成了甕中之鱉,負隅頑抗也是死路一條。

  看著前方戰陣,朱景洪聲音低沉道:“傳我的話,今日不留活口!”

  …………

  宜興縣城內,養了幾天的病,朱景源今日已能下地,這讓一幫太子府屬官寬心不少。

  站在廊下,抬頭看著天空,朱景源惆悵道:“但願今日決戰,能夠剿滅倭寇,莫要再有差池了……”

  來到金陵兩個多月,他把剿倭這事兒辦得稀爛,朱景源又如何能不惆悵。

  這次本打算給老爹露臉,如今這卻是露了屁股,回去後還不知被罵成什麽樣。

  正當朱景源黯然傷神時,高書言疾步從外面進來。

  “殿下,欽差來了!”

  一聽是傳旨的,朱景源本能的有些腿軟,好在左右宦官及時攙扶,才讓他沒有倒下。

  沒過一會兒,一名藍袍官員領著侍衛儀仗,腳步沉穩進了院子。

  按道理說,欽差來了朱景源該出去迎接,考慮到朱景源的身體狀況,這些禮節也都別免掉了。

  “太子殿下,聖上有旨!”

  “臣朱景源,叩問吾皇聖安!”朱景源艱難下拜。

  “聖躬安!”

  說完這話,欽差拿出了黃絹包括的冊子,攤開念道:“上諭……”

  “太子身體欠佳,不宜領兵征戰,著將調兵剿倭之事,全權交於金陵都司處置!”

  “爾於應天由太醫診治,待痊愈即刻起程回京!”

  “欽此!”

  諭旨內容比較口語化,沒有朱景源預想中的謾罵,從始至終都只是簡單陳述。

  然而從這裡面,朱景源讀出了老爹的極端失望,這讓他深感自責和無助。

  “太子殿下,該接旨了!”欽差適時提醒。

  “臣領旨,叩謝聖恩!”

  欽差走下台階,和高書言一起將朱景源扶起,同時說道:“如此,便請太子殿下派人,把金陵都指揮使王全義叫來,正式將剿倭之職移交!”

  “剿倭之事,幾日前便交給了金陵都司,今日官軍已與倭寇決戰!”

  從朱景源兵敗到現在,滿打滿算也不過八天時間,這就又第二次進行決戰了?
  欽差有些詫異,於是詢問起了情況。

  朱景源沒怎麽說話,全程是由高書言回答。

  “大捷,大捷……”

  三人談話之際,卻聽外邊傳來呼喊聲,很快便有侍衛進來稟告。

  “啟稟太子殿下,茅山前線傳來消息,剿倭決戰大捷……”

  “被圍倭寇,已被官軍盡數剿滅,無一逃脫……”

  聽得此言,朱景源心裡松了口氣,無論怎麽說剿倭辦妥了。

  倒是高書言面色微變,心裡對朱景洪越發忌憚,只因這兩兄弟間反差太大。

  而一旁的欽差,則是滿臉的錯愕,剿倭進度實在太出乎他的意料。

  隻用七八天時間,肆虐的倭寇就被剿乾淨了,金陵都司有如此厲害將領?
  自己來傳聖旨,貌似來得太遲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