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史書
大軍再一次得勝歸來,並且將整個吐谷渾、西海、且末納入大唐的范圍,大唐通往西域的道路徹底貫通了。
並且攻滅了吐谷渾,大唐河西河湟,以及關中隴右擺脫了如芒在背的危險。
太極殿中,得勝歸來的將領正在這裡暢飲。
這一次輝煌的勝利讓大唐上下都歡欣鼓舞,李世民於是改封李靖為衛國公,食邑萬戶,乃是大唐上下,除了親王宗室外食邑最高之人。
李靖得到封賞之後,表面上看很高興,心中確實憂心忡忡。他現在的地位太高了。
要知道李神通和李道宗的食邑也沒有他高,如此高官厚祿,又非皇家宗室,可以說,李靖就是一個天生的靶子,自大乾之後,外姓將領官爵之高者,無出其右也。
無數人盯著他,甚至這些人還會以告其謀反,想要以此為功勞以作進身之資。
聽到這話,王玄景立刻就知道,出事了,當即也不客氣,直接跟著內侍匆匆趕往後殿。
因此在看到李靖已經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後,高甑生以及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因為和李靖有私仇,就串通起來誣告李靖謀反。
王玄景進獻了大量史書,李世民認真翻看過一遍,在看到前朝以及劉宋、大乾、春秋戰國的歷史後,很有感觸。
從大乾滅亡後的數百年時間裡,君臣之間反目,功高震主或者權臣自立的情況出現了不知多少。
其中攻滅DTZ、攻滅吐谷渾更是以主帥來指揮的。雖然李靖不是李世民秦王府元從舊臣,但是自從李靖歸唐以來,一直都是跟著李世民的。
雖然這些人一直沒有說,但是暗地裡一直都有些模棱兩可的留言。
最近的一次就是楊堅以丞相之位,總覽朝政,最後登基稱帝,因此這些年來,功高震主的功臣們,下場幾乎都不怎麽好,除非是走上了那一步。
他不願意看到朝堂變成這個樣子,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打壓。
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李靖謀反的證據,並且兩人給的所謂的證據也不過是捕風捉影。他們敢這樣做的原因就是李靖功高震主,猜測李世民想要處理李靖,他們這次上書,正是給李世民借口。
王玄景快速翻看了一下奏疏,很快就明白了這次的事情,然後說道:“陛下,朝廷自有法度,誣告反坐,那就光明正大的辦好了。”
“陛下!”
晨曦的光輝灑落在長安城上,伴隨著鼓樓的開市鼓響起,沉睡了一夜的長安城頓時煥發生機。
他憤怒的是,有人居然誣告朝廷重臣。
王玄景一直維持朝廷穩定,推行新政,並不想要朝廷出現什麽變故。而李世民則是對李靖非常看重。
李靖現在可以說是李世民手中的頭號王牌,幾乎大唐立國之後,所有的關鍵戰役,李靖都有參與了。
對於李靖的忠誠他並不懷疑。
李世民對於這些人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這種人很難抓到他的把柄。
但是這種情況在李世民這裡卻不一樣。
李靖雖然功勞卓著,在軍中也很受擁戴,但李世民也是馬上皇帝,聲望更高,根本不怕李靖造反,更何況軍中除了李靖外,其他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他的元從。
等到王玄景進入大殿中,就看到李世民臉色陰沉,顯然很是生氣。
在這個時代,書籍一直都很珍貴,更何況是史書。也只有王氏能夠保存這麽多的史書了。
同樣他也很快就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一旦李靖被治罪,那麽朝中武將勢力必然會被打壓,甚至可以通過李靖牽連很多人。
“正好給這些人一個教訓。”王玄景對那些世家門閥並沒有什麽好感。
但是讓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根本沒有除掉李靖的想法。
“朕前不久才封賞了衛國公,這些人居然上書告發衛國公謀反!”
畢竟李世民以前沒有做過皇帝,一開始並不擅長朝堂政治,這些史書都是王氏特意挑選出來的,專門用來讓李世民看清楚朝堂政治鬥爭以及各種問題。
王玄景來到皇城,剛一進門,玄武門旁邊早就有一名內侍等候,看到王玄景到來,連忙一溜煙跑過來,諂笑道:“拜見王中書,陛下有令,說讓您到了立刻就請您前往後殿面君。”
只要認真學習了,皇帝是正常人,就算做不成一代明君,千古一帝的地步,也能是一個守成之主。
李世民一見到他來,立刻說道:“玄景你來的正好,這些人好大的膽子!”
這一次這些人對李靖進行誣告,那麽下一次他們是不是要對秦王府,天策府舊將出手?
一直以來,朝廷中,就有不少人並不那麽順服李世民,畢竟李世民上位並不是那麽光彩。
王玄景不想要大唐朝堂以後會出現上書誣告成風,朝堂不講對錯,不講國家利益,隻論黨爭。
李世民同樣清楚,雖然在當皇帝之前,李世民不喜歡讀書,但是在王玄景來到長安之後,可是從王家帶來了不少史書的。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比李靖年輕了整整二十八歲,年輕就是優勢。
說著李世民直接將一摞奏疏遞給王玄景。
看著手中這一疊奏疏,王玄景表情凝重,這告發李靖謀反的都是什麽人,會不會有人想要趁機掀起一場政治風波,從中謀取好處。
可以說,王玄景進獻的這些史書,就是皇帝治國的基礎版本,皇帝學習治國的基礎教材。
畢竟,現在朝廷遇到的很多問題,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有這些史書上的前車之鑒,治理大唐就會做的更好。
王玄景上前行禮。
但是又不得不用他們。
王玄景自然要抓住機會給他們一個教訓。上書彈劾是正常的,朝廷也要鼓勵這種行為,但是誣告是必須要嚴懲的。
也正是明白了這些之後,李世民特意不在讓孔穎達等人擔任太子少師這些官職。他看過孔穎達的等人的教育方式,其所學也不過是四書五經。
在看過王氏送來的史書後,他明白學習這些並不能治理好國家,因此加封王玄景為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