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貞觀之始
李世民對於這種方式很支持,為了鼓勵這些僧道,李世民在長安城舉辦了一場法會,並且獎勵給這些僧道不少東西。
在朝廷支持的情況下,大量僧人、道士開始前往邊疆、蠻夷之地。
這些僧人和道士都由大唐皇帝陛下下發皇家文牒,若是這些僧人道士在其他地方受到威脅,可以用皇家文牒向附近的駐軍求援。
李世民已經下令了,邊疆駐軍要保護這些僧人、道士的安全,不允許塞外胡人、蠻夷殺害他們。
甚至王玄景擔心這些和尚道士不知道怎麽傳播信仰,怎麽讓那些塞外胡人、蠻夷信奉他們,還特意舉辦了一場培訓。
一些裝神弄鬼的把戲就不必說了,這些不過是小道耳,絕大多數的和尚道士都知道,甚至有不少人都會。
這些東西他們自己交流便是,除了這些外,朝廷開始培訓他們野外生存能力,開始教授他們簡單的醫術、耕種技術、養殖技術,雖然不怎麽精通,但是都要學。
到時候他們完全可以借助醫術、耕種或者養殖技術來獲得胡人、蠻夷的信任。
當然,這也不是直接讓他們教那些蠻夷胡人技術,而是讓他們將這些包裝一番,用他們那些裝神弄鬼的把戲來搞。
借助宗教的演示,讓那些胡人、蠻夷更相信他們擁有超凡的神力。
在剛開始知道王玄景的打算時候,李世民都被他的這番操作給震驚了。
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王玄景這個世家高門子弟怎麽會如此精通這些騙人的把戲。實際上這些東西在王氏海外開拓的時候總結出來的。
王氏在開拓海外的時候,因為遇到了很多幾乎沒有什麽文明的土著部落,他們根本禮儀,難以溝通,但是一旦用宗教、神明來和他們溝通,效果就會變得特別好。
看到這種情況後,王氏特意研究了大量傳教的手段和各種障眼法。
這些東西在那些文化及其落後的土人部落中,發展的非常好。
如今王氏又將其中一部分教給了這些僧道。經過王氏改良總結之後的傳道之法,比他們自己教派中的可是先進了不知有多少。
一番培訓下來,那些僧眾道人看向王玄景的目光都變了,那眼神似乎在說,你身為朝廷宰相,怎麽比我們還要精通發展信徒?
同時這一番培訓,也將那些和尚道士們心中的不服氣徹底打沒了。有這樣一個精通傳道手段的宰相在,他們這些和尚道士就別想再發展起來。
人家都將你的底子摸的清清楚楚了,你一動手,人家就知道你要幹什麽了。這還怎麽鬥?
所以這些人徹底沒了在大唐中爭鬥的心思,只能老老實實的在朝廷的命令下前往邊疆胡人、蠻夷之地。
經過朝廷升級的傳道僧眾道士,同時又有邊疆駐軍的保護,用不了多久,這些人就開始在那些蠻夷之地生根發芽。
接下來對於留在中原之地的僧眾道人,朝廷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王玄景特意寫了一封《宗教事務管理奏疏》。
規定了僧眾道人的行為規范,違反這些禁令,是要受到懲罰的。
同時強調了僧眾道人需要忠誠愛國。
這些僧眾道人也不能讓他們閑著,吃齋念佛有什麽用?王玄景向李世民請求,在各地佛道寺廟道觀中設立英烈祠。
對於為國犧牲之人,要供奉在英烈祠中享用香火。
各地寺廟道觀都必須增設英烈祠。同時朝廷也會設定一個官方的英烈祠。
每年祭祀天地太廟之後,還要前往英烈祠進行祭祀。
因為很多寺廟都佔地廣闊,在清退了大量僧眾之後,很多寺廟的房屋都空置了下來,這些房屋質量都不錯,朝廷於是將一部分寺廟空出來的房子改成了書院。
大唐和前朝一樣,同樣成立了國子監、太學、書院,各地縣城也會興辦學院。這些學院就是用寺廟的空房子改造的。
還有一些小寺廟或者不適合改的,則是被分配給了周圍的百姓。
李世民和王玄景交流過,他一直想要推行科舉制度。
對於楊堅開創的科舉制度,王玄景還是比較讚同的,雖然這科舉制度不糊名,錄取人數少,有各種各樣的缺點。
但是這科舉制度還是比以前的察舉製要先進。
察舉製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到了現在能起到的效果已經越來越差了。
很多時候察舉製已經成了一個擺設,並不能為國舉才。
科舉製一經出現,王氏就發現了這種制度的好處,有沒有才學,考試一下就知道了。雖然考試並不能考出來所有的人才,但是總歸是可以將大量人才選拔出來。
王玄景對於科舉制度是支持的。
前隋時期,科舉制度每一次錄取的人數很少,同時門檻也很高,這一次王玄景準備擴大人數。
增加科舉人數,增加通過的人數。
前隋時期的科舉幾乎就是開卷考試,王玄景這一次自然是不打算開卷,而是推行了閉卷考試。
考生的試卷也需要進行糊名,等到審核完成之後,再將試卷拆開查看,以盡可能的給與公平。
只不過科舉制度剛提出來,就被不少人反對。世家門閥對於科舉制度很不爽。
要知道他們以前想要做官,只需要找親朋好友舉薦就好了,出現科舉後,想要做官就必須要考試,而且還是和那些寒門、平民一起考試。
實際上科舉制度,從一開始的時候,錄取的士子九成九都是世家子弟。因為這個時代知識依舊處於半壟斷狀態。
那些寒門士子、平民怎麽可能讀書讀得過那些世家子弟。
也只有等科舉制度發展了一兩百年之後,寒門和平民子弟才會一點點佔據上風。
那些世家門閥即便是心中很不情願,但是在面對李世民之後,他們也不得不低頭,畢竟這位可是一個馬上皇帝,真要是和他對著乾,他要是殺起來可絕對不會手軟。
另一方面,他們也明白現在科舉,他們是佔據絕對優勢的。
所以在李世民的堅持下,科舉制度還是通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