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星星之火
劍邑縣縣衙之中,新任的縣令望著桌面上的相關的文件,眉頭微皺。
“大人可是在煩惱?”
身邊的幕僚貼心的湊上前,奉上一杯香茗,目光同樣落在那份文件上。
相對於縣令的愁眉苦展,幕僚相對而言就輕松不少。
“是在煩惱啊,那為動起手來可是絲毫的不留余地,如今主動下達文件,要求我的幫助,確實讓我為難。”
“以我來看,縣令無需如此苦惱。”
幕僚手拿折扇,用手撫著三尺長須,笑意盈盈的道:“那位的確是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沙子,但這對我們來說恰恰是件好事。”
“哦?願聞其詳。”
“縣令大人之所以顧忌,是不想和那位有太多的瓜葛,畢竟那位的行事風格得罪的人太多,若是不能夠一次性掃平,後來必定會受到清算……”
劍邑縣新上任的縣令微微點頭,這件事情說的一點也不差。
瑞海行事風格受到無數平民百姓的追捧,被無數人奉為青天。
但在官場之中,瑞海的名聲相對而言就沒有那般的好。
甚至於有相當多的人都在抨擊瑞海。
“愛惜羽毛,蔑視同僚,不和同僚處好關系!”
“只知道維護自身名譽,一切為了政治前途,其他完全不管不顧!”
“不近人情,不通事物,只會埋頭亂乾!”
……
太多的人和物在這方面抨擊瑞海,瑞海在平民之中的名聲很大,但在士林之中的名聲還並未真正的顯現。
畢竟士林之中的人物都是官場之中的人物,瑞海利國利民,不利他們,當然得不到他們的好評,這是從根子上的矛盾衝突。
瑞海清查貪汙腐敗,這一點站在帝國的利益之上,沒有人敢於抨擊他們,畢竟站在了道德製高點,但清查田畝,把當地的世家豪門全都清查一遍,這一點就得罪了太多人。
畢竟為官的諸多人物都是世家豪門之中走出的人物。
或者說寒門之中、貧民之中,當初他們崛起,還在弱小的時期,就受到了本地的豪族資助。
後來功成名就之後當然要投桃報李,這是一種投資循環,大夏立國八百余年以來,這都是一種潛規則。
東南沿海一帶多年以來都沒有經歷過大的戰爭,相當富庶,本地富庶的豪門也願意投資當地的貧苦之人,尤其是願意投資本族分脈之中的有潛力的人物。
多年以來他們之中的人物出人頭地,或許不在本地為官,但各個世家豪門之間彼此也有聯系。
家族聯姻或者利益交換,多年經營之下,整個東南沿海一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從一個世家攀關系可以把整個東南沿海所有的世家都聯系起來。
或許不同的家族之間會因為不同的生意而有所矛盾衝突,互相為敵,但彼此之間都有所克制。
與官場士林之間也有相對的極高的默契,真正的大家族垮台基本上都是因為線路之爭,他們真正的大背景大靠山倒了之後,才會有人去清查他們的罪惡,魚肉鄉裡、侵吞田畝、當街殺人……
至於他們的背景後台還有相關的派系沒有倒塌之前,罪惡一直存在,但沒有人能夠看到。
瑞海打破了這一份默契,因此讓相當多的人物不滿。
他不管不顧,就像一頭蠻牛一般踏在地上,管你什麽關系,管你什麽人脈,直接把相關的證據定死,用大夏的律法掃除所有人。
明面上瑞海沒有任何的問題和過錯,但這些不滿和怨恨卻依舊留存在諸多人物的心中。
光明正大的他們找不到方向,也不敢於公開站出來抨擊,畢竟那是在抨擊大夏律法。
因此就會抨擊瑞海私德,抨擊瑞海家族的貧窮,嘲笑瑞海一身破爛衣裳。
而如果有人公開表明站在瑞海一邊,也會受到他們團結一致的打壓和抨擊。
畢竟瑞海他們查過,是真的一個寒門,三代以前家族之中出過四品大員之後就折戟沉沙,一直都在一個蠻荒之地。
在東南沿海的一座小島上生活,家族勢力大不如前,只能算得上是個寒門。
在為官之前連整體家中吃飽都是個問題,這樣的人物沒背景沒靠山,當然沒有人向他靠攏。
年輕的心中還有諸多熱血的人物,或許會佩服瑞海的道路,但要真正的靠近瑞海大多數人都不會去。
在劍邑圍觀的這位縣令同樣也是頗為清廉,不至於胡作非為的人物,但其本身也不願意和瑞海有太多的瓜葛。
“大人無需太過擔心,這份公文就是明證!”
幕僚笑盈盈地把那份公文拿出來。
公文上方用清晰的白紙黑字寫明了,讓劍邑縣縣令配合瑞海行事,推行良種。
“有公文在此,我們只是配合那位行事,任誰也挑不出問題,官大一級壓死人呢,我們還敢直接頂撞上官嗎?”
縣令微微點頭,之前是他過於敏感,畢竟劍邑縣的縣令就是瑞海查辦的。
他能夠被提升到這個位置,還沾了瑞海一份光,如今如果再配合瑞海行事的話,他擔心同僚們誤會。
而有著幕僚的分析,這位縣令心就安定了許多。
“那麽我們就公事公辦,就這麽配合那位?”
“非也非也!”
幕僚主動搖搖頭,目光之中閃爍著光。
“大人可曾仔細看過這份公文?”
縣令點點頭,又搖搖頭:“看過,就是配合瑞海推行他所謂的良種,往年都有這種事情,想來是治粟內吏下發的相關文件要求。”
“不!”
幕僚目光亮晶晶的:“大人未曾看過那良種,在下是看過的,那良種比之尋常的產量提升了數成,遠非尋常作物能夠比較。”
“若是真的能夠大規模的推廣,而且我們這裡是最先的實驗場所的話,於大人而言是一場大的功勞,不能夠公事公辦。”
“嗯?”
縣令的眉頭皺了起來,他之前聽過這所謂的良種,但不太在意,每年治粟內吏都會有相關的要求,但多數時候所謂的改良都不會很行。
接到公文的時候,他更多的是在考慮瑞海是否要建立一個派系,是否要把他拉攏,讓他更靠近瑞海,成為瑞海那一系的人。
畢竟現在他這個位置的天生就和瑞海有一定的聯系。
“這樣的好事,瑞海不給他的親信為什麽要給我?”
劍邑縣縣令第一反應不是驚喜,反倒是眉頭緊皺。
官場之上平白無故拿到他人的好處可不是一件好事,都有相應的流程。
只有同派系,同派別之類的人物才會這樣瓜分好處,而且事先都會經過磋商,經過細細的分配。
幕僚隱藏在陰影之中的半邊嘴唇,忍不住扯了扯,但還是盡心盡力的道:“大人想的太多,是擔心陷入瑞海之派系?”
縣令沉默不語,但沉默就代表他已經默認。
幕僚主動晃了晃折扇,笑道:“之前我也與大人有著同樣的擔憂,但看過相關的良種之後,擔憂取消,反而我想祝賀大人。”
“哦?”
縣令來了興趣,他這位幕僚出生於貧寒,加上左足跛了一點,即便才華出眾,文采過人,中過秀才,但繼續往後考卻很難為官。
有殘疾,在面試那一關就過不去,即便考中也不可能真正的為官。
加上其年歲漸大,身份背景又不算出色,找不到好的老師與考官沒有太多聯系,很難高中,漸漸就放棄,乾脆給他當了幕僚。
論智慧和文采,縣令自認是不如這位幕僚的。
幕僚從懷中掏出那一株良種,目光尤其注視在那飽滿的穗粒之上,甚至於有些癡迷。
縣令者看著他的動作有些不解,不能夠明白,不過就是一株稻田裡的稻谷罷了,有何特殊的?
他平時吃飯都不會吃這種低等級的稻谷,會有專門的人給他做好,添加了靈氣的靈米。
對於這種下等人才特殊注意的稻谷,他基本上沒花多少心思,能夠認出稻谷來還是當年考試,農學方面有這方面的要求,他特意記了一下。
幕僚對於這一切心知肚明,眼底深處閃過一絲厭惡,但還是深吸一口氣壓下所有的情緒。
“此等良種,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增產三成,在天下都可以算得上是絕頂,若能大規模推廣,所有涉及此次事件之中的人物都會有極大的收益。”
“那為真正研究此等稻谷的人甚至會被稱為農家聖人……”
說到這裡,那幕僚心中也不由生出羨慕,同時又覺得合理。
或許唯有瑞海那樣的人物才能夠得到農家聖人的垂青,專門給其一株這樣的稻谷,把這樣的功勞分給瑞海。
“那瑞海何不在他所統轄的九江郡推廣,他可是九江郡知府。”
縣令不解。
而幕僚搖搖頭,道:“以知府大人的行事作風,其去往九江郡,九江郡上上下下,不一定會與其戮力同心,多數人都只是完成工作,九江富庶,天下有名其勢力錯綜複雜也是出名的。
“直接推廣良種,即便是極大的好事,也有很多人會不願意。”
畢竟流水的知府,鐵打的家族。
幕僚在心裡默念一句,然後繼續道:“相對於人生地不熟的九江郡,劍邑縣諸多事例都已經被清理乾淨,人人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知府大人在此地的威望極高,無人反抗,加上當初諸多田畝被官方收集,以官方來推廣詞的兩種,不會遇到多少阻礙,多處配合,很快就能夠播種到整個劍邑……”
“等到真正的相關的產量出來,到時候就已經形成大勢,名聲傳播出去,其他人也無法抵擋,到時候再在九江郡以及相應的地方推廣,自然無往而不利。”
縣令仍然有些懵懂,但面上不顯,只是點點頭。
而幕僚望著手中的良種,眼中多是興奮,他是真的挨過餓的,即便後來成為秀才之後,大大的改變了家族在村中的環境,但他真的知曉當地的情況,也知道更加廣闊區域的情況,知道這一株良種有多大的能量。
劍邑縣落實大規模推廣種植,相應的產量出來之後上報上去必然會有京都之中的天使下來。
到那個時候就一錘定音,無人可以改變。
功勞屬於瑞海,也會屬於劍邑,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也不會發生。
沒有人敢於在這種情況下胡亂的摘桃子。
做這件事情,對於瑞海的利益收獲極大,同時對於天底下諸多貧窮之百姓,對於如他這樣的人收益也是極大。
當然在這期間若是真的有識貨的人過來,風險也是極大,良種都有可能被毀。
但幕僚願意冒這個風險。
他絕大多數話都沒有說謊,分析了對於縣令的好處和利益,唯一沒說的就是可能有一定的風險。
“或許學生不敢站於台前,不敢說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但在暗地裡為先生做一些事情倒是可以的。”
幕僚在心中自語看著,縣令批下文件,要求所有官方田畝大力推廣良種,心頭也是微微一笑。
瑞海的行政措施,還有相關的方針,尤其是他的政策,對於諸多東南沿海的世家豪門來說,他是在撅世家豪門的根。
但對於那些扎根於泥土之中,每日靠土地刨食的貧寒之家來說,瑞海是一道光。
諸多貧寒子弟的力量並不如何強橫,他們只會在郡縣一帶有力量,繼續往上在州,道甚至是京都,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力量的。
但不代表他們一點作用都沒有,在那浩蕩的光明之下,他們也會如同那微弱的燭火一般,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盡自己的一點可能改變當前的時局。
他們每日奔波勞碌,隻為溫飽,看不到太遠,沒有目光,沒有遠見。
但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壞,他們卻可以清楚的看到。
瑞海到了,因此當地的世家豪門對他們就客氣了。
因此他們就能夠吃得飽飯,穿得上衣,服了這一點,肉眼可見的改變,他們清楚的知道是由誰帶來的。
不是因為世家豪門突然就知道禮儀,學會了感恩,而是瑞海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