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能看到生死簿》第291章 那道光,那團火
  第291章 那道光,那團火

  限制生物學或者說農學物種迭代的因素有很多,物種的挑選是其中很關鍵的一步,但另一步同樣也是讓無數農學生掉頭髮。

  那就是時間。

  無論理論多麽完善,培育的物種多麽優良,都需要等到物種生長發育成熟,然後再進行下一輪物種的驗證推演,這個往往需要以年來單位計算。

  因此頂尖的農學研究所基本上都在上一輩子的海/南。

  那裡氣候條件優越,水稻一年就可以三熟。

  絕大多數對於物種的研究都會搬到那裡。

  其他區域一年只能夠驗證一次他們的理論,而他們可以利用海南特殊的地理條件,一年驗證三次,有很多次試錯的機會。

  而對於玄學世界來說,精通乙木道法,催熟那些靈藥,或許仍然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需要日常精心照料。

  但如果只是催生普通物種,快的話數分鍾,慢的話一刻鍾,超過這一時間,就這都可以說其乙木道法掌握不精了。

  我本以為有這樣開掛一般的能力,直接培育出一個超級水稻,超級小麥來很容易。

  結果……唉,不說了,我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培育出第一顆超級水稻,然後又花了數天的時間才培育出足夠多的種子。

  以此改頭換面,自稱袁立,找到了瑞海,把相應的種子獻給了他。

  瑞海大喜過望。

  並且請手下的在道術這方面擅長的人物親自驗證了一番,發現這種子產量的確高的離譜,是頂尖的良種。

  他主動邀請我入住他的府內,並且上書為我請表,讓我成為地官,主管一地糧食。

  這樣的提升速度,不知道讓多少人羨慕。

  直接就是一步登天了。

  我沒有拒絕,悠悠然的在瑞海這裡住下來了。

  上一世利用科學總結出來的世間很多相應的規律,在這方天地之間有很多應該是不起作用的,但也有很多非常有借鑒意義。

  單單是各個生物的顯性、隱性基因,就可以繪畫出相當多的圖冊,而他們的各種詳細的不同現狀的表現基因,也可以用相應的圖譜繪畫出來。

  當然在這方天地,這一切應當被稱之為血脈圖錄。

  普通物種有很大一部分還是遵循上一輩子的基本定律。

  超能物種的話,我沒有進行太深入的研究,不太確定。

  畢竟上一輩子可沒有超凡因素,只能夠用科學的研究思路來研究相關的物種,那是一門全新的學科,需要我花極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

  而我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研究超凡物種,而是研究普通物種。

  超凡物種大規模擴大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反倒是普通物種對我很有價值。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嗯,我追求的是安得良田億萬畝,使天下人皆不受饑餓之苦。

  在普通的生物研究上面,我出成果相當之快,雜交水稻有過淺顯走出來的一條道路,我直接就能夠走通。

  這是一條全新的路,但我能夠做的並沒有太多,時間不夠。

  何止是時間不夠,時間是太短了。

  沒有足夠長的時間去消化,再好的技術也是虛無。

  我之所以創造出這樣的技術,只是為了未來的我或者說為了過去我服務罷了。

  京都那邊,三皇子一事塵埃落定,沒有泛起多少波瀾。

  京都給的官方通報,三皇子意外因病身故,事情直接被這樣蓋棺定論。

  大皇子不久之後登基,其目標果然也沒有繼續放在東南沿海上,但同時企業沒有在北地邊關動手。

  而是直到兩年之後才突然間派出兩位武聖過去監督,在兩位武聖的監督之下,北地邊關的權力交替變得平穩而有序,沒有出現大問題。

  嗯,敢於反抗,敢於抗爭的人都在武聖轟擊之下,轉眼成煙。

  而兩年之內大皇子派過去的諸多人物,已經把北地邊關相應的核心地帶的區域都掌握,留在北地邊關的人犯不起多少波瀾。

  事情就此塵埃落定,若以帝王心術而言,大皇子做得足夠好。

  可惜,於我而言,都一樣。

  我在這兩年的時間內,找到了俞志輔,俞志輔仍然在修改《武經》,書寫自己的劍經。

  他已經快要成功,但不算那麽成功,我給了他一定的幫助,幫他梳理了各個過程之中的問題。

  同時與他共同討論之中,終於把最後的龍蛇九變完善成功。

  不過由於我已經成就武聖,再想把龍蛇九變修行圓滿也不現實,即便是有三皇子給的那一顆曾經真龍留下來的內丹也沒有辦法改變我體內的血脈和狀態。

  俞志輔對於我這樣的狀態都大為惋惜,認為我的天賦才情古今無雙。

  我只是搖搖頭,對於這樣的讚美並不在乎。

  無論是多麽美好,多麽宏偉的存在,不久之後都會成空,天賦再高也沒有意義。

  何況我表現出來的諸多超凡的智慧,很多都來源於你啊!

  江南西道,瑞海的改變出乎我的預料,我以為他會直接把相應的良種推行下去,解決部分問題,結果瑞海硬是壓了一段時間。

  他與多個原本賦稅較輕一些的縣市達成了協議,在他們縣內大規模的推廣良種,稅收他甚至可以仍舊降低,只需要按以往的糧食分量交就夠了。

  唯一一個要求,瑞海需要當地按照田畝的所有者來交,而不是按人來交。

  我不知道瑞海怎麽具體的把這份協議推行下去的,即便良種能夠讓畝產提升極大,但那些一毛不拔的地們得到了良種也不會輕易的同意攤丁入畝這個政策。

  但毫無疑問他成功了,一手大棒一手甜棗。

  花了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先是由偏遠地帶試行,在確實證明了糧食大豐收之後,一下子整個江南西道推廣。

  這期間遇到了極多的主力,起碼瑞海在一道之地的核心地帶隆興府都遇到多次刺殺,差點死於非命。

  不過瑞海挺了過來,而且下方的排斥雖然仍然很嚴重,但兩種帶來的產量提升可不是一成兩成那麽多。

  後來的攤丁入畝雖然對於當地的世家豪門有不小的損傷,畢竟他們沒有辦法把稅負攤薄到下方的佃戶、長工或者說那些流民身上,給他們還是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不過他們獲得的更多,兩種對於良田的提升可不是一層兩層,而是起碼五成以上如果有專門的人員精心照料給予足夠多的肥力的話,甚至可以輕松翻倍。

  嗯,因為肥料我沒有做出來,良種推廣之後,產量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不過問題不大,稍大一些的世家豪門門下都有相應的修行道術的人物,只要他們簡略的部下一個倒數,聚集一定的乙木之氣,相應的產量就會提升。

  而且提升的幅度大的嚇人,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十分有益的一件事情。

  整體事件就這樣平穩的度過了。

  我創造出來的兩種的確是一個良策,如果在固定的蛋糕沒有變得更大的情況下,想要從他人的手裡得到部分蛋糕,那比登天還難。

  但如果蛋糕變得更大,對方分到手的蛋糕和原來的蛋糕相比,沒有變小還變大了一些,實行一些相應的改革就會變得容易很多,對方的排斥和抗拒也不會太大。

  不過在這其中還少不了瑞海經濟的操作,以我個人來說的話,我去操作肯定沒有瑞海這樣完美。

  我估計我會直接憑借武力平推過去。

  直接一手大棒,一手甜棗。

  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一切都直接推平,相對而言瑞海這種操作比我的操作要更精細化一些。

  甚至於瑞海在做出這些決定之後,肯定請示過上方。

  因為不久之後上方就決定推行此方政策。

  重點的實驗地點就是在東南沿海一帶,同時北地所在的區域也要大規模的推行。

  整體而言,在大夏帝國連續經歷了多重磨難之後,突然出現一方這樣奇特的良種,對於大夏而言是一件好事。

  我在瑞海那裡改頭換面幻化出來的老者形象居然被人立在廟堂之中,當做仙神來供奉。

  此方世界的很多人物有供奉仙神的傳統,但更多的供奉的是自己曾經的祖先,而不是那些天地生成的神明。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大俠立國八百余年都是從各種抗爭之中走過來的,心中自有一股驕傲和不屈,因此他們崇拜強大的人,但更多是崇拜於從自己種族之中走出來的強大的英雄,強大的傑出人物。

  袁立算是一個。

  令我覺得奇異的是,隨著良種的推行,地藏菩薩本願經修行也越發的圓滿通透。

  不過我沒有被人當地藏菩薩供奉在廟裡,反倒是被人當做一代農業之神供奉在寺廟之中。

  我並不覺得這件事情有何不好,地藏或許是神話傳說之中某一個強大的武道修行者,意念也足夠超凡但,論真正扎根於土地,或許農業之神才更加的超凡,能夠將目前這個如同地獄一般扭曲的世界,稍稍變得像人間一點。

  即便真的有地藏王菩薩見到這樣的場面,應當也是更願意當上一位農業神,而不是所謂的地藏。

  大夏將良種推廣天下,而我的廟宇也因此遍及各地。

  各種各樣的形象不算統一,但我都隱隱有所感受。

  那是一件十分讓人喜悅的事情。

  不過有喜悅就會有悲傷,因為時間已經來到了最後一年,我已經看到了頭頂的沙漏,其最後一點點沙子都要漏光。

  那道光,要來了!
  以往面對那一道光,要麽因為懵懂無知無意間看到,要麽就是走在遠處,沒有在最前沿,如今我悄悄的去往了帝都。

  各地的寺廟讓我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更一步的提高,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我真的如同地藏菩薩所發的那句宏願一般,地藏不空誓不成佛。

  我真的有在一點點的改變,這個如同地獄一般的世界,整體環境都在變得更好。

  不知有多少怨念在這過程之中被消融瓦解,各地寺廟之中樹立的雕像,我隱隱有所感應,並且能夠將那些怨念化解,讓我精力充沛到極點,體內的罡氣好似無窮無盡。

  這一次我在我所有的兄弟之中都是利於最巔峰的,無論是實力境界還是精神。

  我決定正面迎接那一道宏偉的光。

  而我來到京都的時候,京都早已經嚴陣以待。

  在尋常人眼中,京都仍然是那個京都沒有多少變化,但在強大的修行者眼中,這裡早就固若金湯,恐怖絕倫。

  懸空山上有鋒銳衝天的劍意引而不發,淨土宗內,無窮的佛光噴湧,將半邊天地都染成金色。

  京都最中心的地帶那一輪永不墜落的天空之中,更是有連綿成一片的仙霧,內部一條真龍仰天咆哮,散發無窮無盡的威嚴氣息。

  他們三方積蓄的力量,任何一方全力轟擊,如果武聖也選擇正面抵抗的話,都會直接陷入重傷,甚至於死亡。

  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已經是最高規格,對於天底下任何力量來說都是無敵的,

  無論是懸空山淨土宗還是那片天空之中,都有武聖級別人物負責主持大陣。

  天下無敵的力量,可惜天上來敵!

  大夏歷,845年,我看著那沙漏之中最後一粒沙子都流乾。

  一道純淨神聖到極點的光,從天穹之上垂落下來。

  那道光至神至聖,純淨到無邊,但落下來的速度也是快到超越人的思感。

  在令人驚歎的變化之中,以無聲入有間,插入懸空山那龐大的法陣之中,驚天動地的劍陣還沒有爆發,就因為那妙到極顛,快到極點的速度而擊潰。

  在那急速的崩塌之中,我看到了那一道光從最為脆弱的法陣切入點切入,最快的速度,繞著那法陣行了一圈把懸空山最強大的法陣瓦解,穿過的過程之中有強大的人物前去阻擋,有武聖級別人物發力。

  用技巧對抗的人想必力量會弱,但下一刻那光芒就跳出一縷小小的火光,把那武聖從頭到尾燒到精光,隻留下一縷灰燼。

  技巧無敵者,力量同樣無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