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藏國》第759章 梁州論政
  第759章 梁州論政
  次日上午,李鄴來到官衙,召見了軍師李泌。

  不多時,李泌匆匆來到官方,躬身道:“參見殿下!”

  “軍師請坐!”

  李泌坐下,笑眯眯問道:“這次殿下是否要帶一部分人過去?”

  李鄴點了點頭,“這次先把軍部帶過去,下一次政務,轉運,監察再過去。”

  “是否因為安全問題?”

  李鄴搖了搖頭,“和安全無關,主要是官衙和官宅不足,現在正在修建,下次過去,差不多就建好了。”

  “殿下把根基放在金城,確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我們都非常讚成。”

  李泌本來還想找機會好好勸一勸李鄴,把根基放在張掖確實不妥,那裡胡人太多,又遠離中原,容易被邊緣化,除非是想向西域發展,那倒也可以。

  但殿下並沒有放棄問鼎天下,作為李氏宗室,他完全有資格、也有機會繼任大唐社稷。

  沒想到殿下自己選擇了金城縣,著實讓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現在朝中有什麽大事?”李鄴笑問道。

  說到朝中大事,李泌歎息道:“殿下果然所料不差,史思明果然又造反了。”

  在襄陽時,他們就得到消息,史思明主動向朝廷投降,所以天子才急於解決襄陽,但李鄴當時就對眾人說,史思明是假投降,很快會再造反。

  幾個月後,李鄴的預言果然應驗了。

  李鄴笑問道:“發生了什麽事,讓史思明再度造反?”

  “卑職看了史思明發的檄文,是因為朝廷沒有誠意,想置他於死地,他想投降,奈何朝廷不準,他隻得再度造反。”

  李鄴搖搖頭,“當初我說史思明會再造反,有兩個原因,一是史思明罪惡深重,殺戮無辜百姓超過百萬人,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其次便是史思明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本身投降的誠意不足,尤其朝廷把投降安祿山的陳希烈,哥舒翰等數十人公開處斬,實際就已經斷了叛軍投降的後路,史思明又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朝廷不會放過他,他投降朝廷也不過是在虛與委蛇,爭取時間罷了。”

  李泌微微笑道:“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其實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朝廷內部意見不統一,據說天子願意妥協,接受史思明投降,但政事堂堅決反對,最後天子不得不讓步,才假意接受投降。”

  李鄴負手走了幾步,歎了口氣道:“這裡面其實隱藏著一個大問題啊!軍師看出來了嗎?”

  “殿下可是說天子的性格過於軟弱?”

  “天子軟弱,不僅是他的性格問題,這裡面還涉及一個相權和君權的問題,天子得位不正,威望不足,使得目前相權大於君權,最後天子必然會倚重宦官集團和朝廷對抗,現在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得勢,宦官集團的苗頭已經出來了,一旦宦官集團攫取了軍隊,那麽大唐遲早會變成宦官的天下。”

  李泌緩緩道:“三省六部制度本來就是一個君相平衡的制度,政事堂的權力和天子的權力涇渭分明,各有限制,大唐百年興盛,就是源於君相平衡。

  開元後期君相開始不平衡,相權無法再製衡君權,根子就在於太上皇引入大學士制度,用大學士和政事堂抗衡,朝廷政出兩門,破壞了君相平衡,加上土地兼並,府兵製被破壞,朝廷財政惡化,朝廷不得不放權給節度使,讓他們自己解決軍俸,最後才導致了安祿山叛亂。”

  李鄴暗暗點頭,李泌能看到土地兼並導致府兵製被破壞,最後引發安史之亂,這一點很有眼光。

  李鄴笑了笑問道:“九大節度使攻打安陽,現在情況如何?”
    李泌搖搖頭,“魚朝恩成了主帥,結果不問也罷!必然會失敗。”

  “能具體說說嗎?”

  “魚朝恩下令圍而不攻,給了城內安慶緒喘息之機,城池反而攻不下了,聽說安慶緒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率大軍抵達魏州,魚朝恩想圍城打援,史思明偏偏就不援助,在魏州和唐軍對峙,唐軍士兵現在疲憊不堪,人馬困頓,怨聲載道,這一戰唐軍必敗。”

  “軍師看得很透徹,天子重用宦官是失敗的根源,如此下去,大唐將越來越腐敗,如果我沒有猜錯,太子也危險了。”

  李泌點點頭,“殿下說得對,宦官一旦得勢,他們絕不允許威脅他們利益的新君出現,太子確實危險了。”

  這個問題再說下去就有點微妙了,大唐出現一個英明強大的君主對李鄴絕不是好事,出現亂局他才有機會,宦官專權才是他所期待的。

  李鄴扯開了話題,他笑了笑道:“這次出征隴右,我發現吐蕃軍並沒有我想象那麽強大,軍師覺得這是為何?”

  李泌沉吟一下道:“這個問題其實我也考慮過,我覺得有三方面的原因。”

  李鄴讓從事給李泌換一盞茶,笑道:“願聞其詳!”

  李泌組織一下思路,緩緩道:“第一個原因是得益於歷代隴右軍前仆後繼和吐蕃軍作戰,到天寶十三年,大唐已經把整個大非川佔領了,殿下在西域應該也有感受,吐蕃軍的兵力不多,殿下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李鄴點點頭,“你說得沒錯,無論是攻打且末城,還是尕斯草原,還是大小勃律,吐蕃軍都是出乎意料的少,都只有一兩千軍隊,之前可都是有上萬軍隊。”

  李泌笑道:“這就是重要原因了,吐蕃軍隊基本上枯竭了,吐蕃也就一百多萬人口,從武則天時代就大唐和吐蕃發生戰爭,延綿六七十年,就算最後征服吐谷渾人,得到一部分兵力補充,但也不可能一直和大唐對抗下去,所以在天寶十三年,吐蕃已經兵力枯竭,開始全面戰敗,從隴右、安西到劍南,都在收縮。”

  李鄴想了想道:“那現在吐蕃怎麽又忽然派出二十萬大軍來爭奪隴右、河西和朔方?”

  “這就是我要說得第二個原因,直屬於吐蕃朝廷的軍隊在天寶十三年基本上打光了,但吐蕃貴族還有軍隊,只是之前吐蕃軍屢戰屢敗,這些貴族不願意出兵幫助吐蕃朝廷。

  但安祿山叛亂,隴右河西軍全部調走,這些貴族發現有利可圖,就願意派兵協助吐蕃朝廷,包括吐蕃軍在內,他們控制的吐谷渾人和吐蕃漢人都大量出現了。

  但這些貴族絕不會把真正的精銳之軍派出來,肯定是派老弱之軍,所以這些士兵的戰鬥力都遠不如從前的吐蕃士兵。”

  李鄴想想還真是這麽回事,雷萬春率領的一萬荊襄新軍都能戰勝五千吐蕃軍了,足見吐蕃軍隊戰鬥力下降得厲害。

  “軍師繼續說!”

  李泌笑了笑又繼續道:“這幫吐蕃貴族的意圖是掠奪人口和財富,並不是要佔領並經略隴右河西,所以他們點狀部署軍隊,這就是典型的各部落分散掠奪式部署,這就和吐蕃讚普的意願相違背。

  所以吐蕃讚普找到機會撤銷了尚結息的主帥之職,任命馬重英來隴右,但馬重英剛上任不久,還沒有來得及改變,或者說他找不到理由改變。

  殿下這時候出現了,利用對方點狀式部署兵力的缺陷,用各個擊破的方式消滅了兩萬吐蕃軍,馬重英趁機抓攏軍權,把所有軍隊都捏在自己手中,集中於鄯州。”

  李鄴歎息一聲,“軍師看得非常透徹,從目前吐蕃軍的表現來看,確實就是這些問題。”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李泌賣了個關子,笑道:“殿下不妨猜一猜,應該猜得出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