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老太太的鹹魚人生》第029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遙想以前的日子, 就算手頭上沒幾個錢,挨餓受凍也是家常便飯,可勝在一家人整整齊齊的。

 不像眼下, 明明已經入了年關,可大牛二牛卻絲毫感受不到過年的喜悅, 滿腦子都是年後又要出遠門的事兒。

 過完年就要出門, 出門一趟起碼月余時間,還不能離得近了,得往遠處走,沒事兒乾還必須捱夠時間……

 兩頭牛齊刷刷的唉聲歎氣。

 大牛歎息的是人心不古,連自己如此善良本分的弟弟都開始學壞了。二牛則感概,什麽兄弟情深都是假的……

 就很羨慕隔壁的堂兄弟們。

 一想到他們能夠下地乾活、挑糞施肥,大牛二牛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

 年關對於莊稼人來說,可以算是一年中最清閑的時光了。當然,各家各戶的活兒還是有不少的,不過多數人在小年之前都會將所有活兒都安排好, 好讓自家過一個松快的年。

 沒活兒了怎辦?當然是走親訪友、吹牛打屁了。

 作為今年才剛發財的大牛二牛, 就算他倆不善言辭, 也無疑是大家閑談之中的焦點。

 就有親戚問他們來年的打算,大牛二牛覺得沒啥好隱瞞的, 就將早先編好的說辭告訴了大家。

 總結一下就是, 帶上五兩銀子的本錢,去縣城那頭進些貨來, 再賣到周邊的一些村鎮上。一來一回,怎麽著也能賺點兒辛苦錢。

 道理是說得通的,縣城裡好東西多,旁的不說, 就早先大牛二牛買的那些細棉布,就是鎮上所沒有的。他們這一帶沒有那麽高明的紡織技術,自家紡的也只有土布了。

 不光如此,但凡想買略好一些的東西,都得往縣城去。鎮上賣的多是自家產的,連酒都只有一種,味道也就那樣,談不上有多好。

 大牛二牛的解釋,引起來了不少羨慕的目光,尤其隔壁魏大嫂家的兒子們,在自家為了那點兒錢鬧個不休時,看到大牛二牛這般舒坦,可不得羨慕嗎?

 人呀,就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就這樣互相羨慕著,村裡終於迎來了小年。小年一到,整個村裡過年的氣氛就一下子濃鬱了很多,到處都能看到各家殺雞鴨的。老魏家也不例外,狠了狠心,將後院裡僅剩下不多的幾隻雞全都殺了。

 動手的當然是大牛二牛,別看這倆平常悶聲不吭,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傻氣,一旦乾起活來,那股子利索勁兒,可別提了!

 兄弟倆也不搞內訌了,配合默契的給雞抹了脖子,將雞血一碗碗凍起來,隨後燒水拔毛……花了一上午的時間,總算將剩下的幾隻雞都收拾好了。

 全程,楊冬燕婆媳三人都沒沾過手,隻待在堂屋裡,邊閑聊邊嗑瓜子。

 感謝大牛二牛的不著調,上次出門時,因為不知道該買啥東西,他們亂七八糟的都買了一些,包括瓜子花生糖塊都買了。結果,窩頭是很喜歡糖塊花生沒錯,可他對於炒瓜子毫無興趣。

 於是就便宜了楊冬燕婆媳三人組。

 嗑瓜子是有癮的,邊嗑瓜子邊閑聊更是打發時間最好的法子。不過,楊冬燕主要是聽的,她說得很少,當然瓜子沒少嗑。

 其中,方氏就能叨逼多了,她將自家親戚都叨叨了一遍,重點提到了早先相看親事的老叔家的孫女,說親事差不多能定下了,不過年前太趕了,據說也沒啥好日子,最快也要等年後才能嫁出去。究竟是春耕前還是春耕後,那就說不準了。

 “前兩天,老叔家的一個嫂子就跑來問我,問我家大牛啥時候出門,還說要是時間來得及的話,托我家大牛扯一塊紅布回來。我就說來不及。”

 不是方氏不想幫這個忙,而是她真不知道大牛二牛這趟出門要多久。

 “娘啊,我先前算了一下蓋房子需要的東西,估摸著,這一趟還是乾脆讓他倆跑遠點兒,在外頭待久點兒。”

 楊冬燕衝她抬了抬下巴,讓她細細說來。

 “橫豎都要蓋房子,不如一氣多蓋幾間。咱們家的院子大,緊挨著大伯家的這三間屋不用拆,往那頭蓋一排,起碼也該蓋五間屋吧?堂屋氣派一點兒,後頭還是給娘住。兩邊各兩間,正好咱們一房兩間。”

 “那還不如蓋六間屋,像大牛他爺奶那樣。”楊冬燕嫌棄的看了方氏一眼。

 大牛二牛的爺奶當初確實是蓋了六間屋的,在兩個兒子都娶了妻成了家後,又因為自個兒的身子骨本就不是很好,生怕哪天突然走了,倆兒子會鬧矛盾,索性在生前就主持分了家。

 六間屋,一家三間,院子也是一家一半。

 當然,這都是大牛出生之前的事情了,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老魏家這邊是真沒錢,多年以來也只能修繕一下房屋,再就是往側翼搭建了灶屋、柴房、茅房。至於隔壁魏大嫂家,早就已經陸續蓋了好幾間屋,畢竟他們家兒子多,娶妻又早,不蓋房子根本住不下那麽多人。

 自然,宅基地也是有所擴充的,好在村裡的宅基地很是便宜,比最劣等的田還要便宜一大半。老魏家是沒錢置辦田產,不過湊錢買個半畝宅基地倒是完全沒問題。

 這也就是方氏說的,他們家院子大,不需要扒掉老房子就能起新房。

 當然,灶屋、柴房、茅房這些肯定還是要扒的,後院的雞窩也得拆了重新搭,方氏還特想要個豬圈,被楊冬燕否了。

 喂豬太麻煩了,一頭豬絆住一個人是很正常的。偏生自家人丁還不夠興旺,等開春以後,小楊氏生了娃,就她那能耐,能自個兒管住娃兒不給家裡添亂都很不容易了,還能指望她幫著乾活?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假如家裡決定養豬了,那麽除了豬和娃,旁的屋前屋後所有的家務事兒,就都是楊冬燕的了。

 楊冬燕:……

 做夢!

 她是楊太君,才不是粗使婆子!

 因為楊冬燕堅決反對養豬,那豬圈就不必搭了。至於到底是蓋六間屋還是五間屋這種事兒……

 那必須是老太太說了算啊!

 方氏很快就調整了計劃,並提醒楊冬燕:“娘,那樣的話,大牛二牛最少也要‘掙’回來三十兩銀子才可以。”

 在鄉下地頭,若是蓋泥牆土坯房,那是真花不了幾個錢的。那玩意兒就是費工夫,得自家人去挖土挖石頭。

 可若是蓋的是青磚瓦房,就有萬磚千瓦的說法。通常情況下,蓋三間青磚瓦房,需要準備上萬塊青磚,上千塊瓦片。當然,這個主要還是看房屋大小,只是粗略的估算一番。

 照楊冬燕的說法,她想要蓋六間青磚瓦房,那需要準備的材料就要直接翻一番了。

 這其中,還得算上途中的損耗,畢竟礁磬村附近可沒磚窯。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材料,要麽耗時間自家人提前準備好,要麽就花錢買。

 “吃食也要準備,泥瓦匠、木匠啥的,得花錢去請。親朋好友幫襯倒是不用花錢,可咱們得包兩頓飯,需不著太好的,但得讓人吃飽了。最好隔三差五還能有點兒葷菜,不過這個倒是沒啥問題,等開春以後,我讓我娘家兄弟下河摸魚去。”

 方氏不愧是老魏家的智商擔當,雖說跟外人比有點兒丟人,但放在家裡,卻是當之無愧的智囊。

 她大致的算了一下,一氣蓋六間屋,光是磚瓦就要花二十貫錢,這還不算中途的損耗。再算上其他亂七八糟的花費,三十兩銀子確實是要的。

 楊冬燕聽得差點兒打瞌睡。

 她上輩子住的宅院,不是說整個永平王府,而是她居住的榮壽堂,那是個院套院的宅子,裡頭不光有五個二進小套院,還有好幾處小巧精致的園林景觀。其實,王府就是典型的南方園林構造,風景無限好的那種。

 而就是她所住的榮壽堂,每隔三五年就會修繕一次,每次修繕的費用都在兩萬兩左右。

 所以啊,聽著方氏在那兒可勁兒的算著青磚要多少錢,瓦片要多少錢,工匠要多少錢……

 就很困。

 完全提不起勁兒來。

 她上輩子啊,蓋個狗舍都不止三十兩。

 對哦,她要養狗。

 “記得回頭蓋房子的時候,順便搭個狗舍。然後問問這附近,誰家母狗要生小狗了,我到時候給買個小狗回來。這玩意兒我會養,再不濟還能讓窩頭帶著狗出去瞎跑呢,不用你們操心。”

 楊冬燕小算盤打得啪啪響,養家畜家禽都太累了,養狗就很棒,不費勁兒還能當看門狗用。

 “對了,記得我要土狗啊!那種養大了塊頭很大的土狗!看門狗!”

 醜話必須說在前頭,楊冬燕可受不了家裡再來一祖宗。尤其想到上輩子的倒霉兒媳養的那隻名叫富貴兒的繡球犬,那可真的是比她養孫子精細太多太多了。

 那就是個活祖宗,吃個肉都要將骨頭剔掉,生怕被骨頭噎死了。

 結果,有些人就是經不起念叨。

 堂屋裡,楊冬燕才叮囑完,方氏盡管不明白為啥婆婆非要強調土狗,難不成除了土狗之外還有別的狗?好在,方氏還是點了頭,表示會記下來的。

 與此同時,院子裡就傳來了一聲招呼:“大牛、二牛!我帶我家富貴來你們家拜年了!”

 聽著這一聲喚,堂屋裡的楊冬燕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突然覺得,上輩子那隻叫富貴兒的繡球犬……挺招人喜歡的。

 “喲,正殺著雞啊!我的乖乖,你們家這日子過得可真滋味啊!一氣殺那麽多隻雞,吃得完嗎?唉,姑家就沒這麽好了……”

 楊冬燕給方氏使了個眼色,讓她出去瞅瞅。

 方氏才剛起身,就聽到院子裡的大牛帶著滿腔的怨念開了口:“姑啊!姑你快別瞎說了!富貴表弟命才好!家裡有那麽多地給他種……種不完的地,挑不完的糞!”

 二牛也甕聲甕氣的跟著道:“種地多幸福啊,挑糞……唉,我怎沒那麽好的命呢?”

 等方氏走出堂屋,就看到他們姑一臉受到了巨大刺激的表情,神情扭曲的指著兩頭牛控訴道:“老叔還說你倆最憨厚最老實了,真該叫他也來聽聽你們這話,反話說得可真好!”

 “啥叫反話?我魏大牛就喜歡種地!”

 “我就喜歡挑大糞!”

 大牛和二牛梗著脖子嚷嚷得老大聲了,氣得魏阿薺當場跳腳:“大牛娘你給我出來!瞅瞅你這兩個好兒子!”

 楊冬燕:……

 勞駕把“好”替換成“蠢”,我謝謝你家祖宗十八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