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老太太的鹹魚人生》第120章 (1)
有句話窩頭說的沒錯, 那就是會試的考題實在是太難了。

 自打會試放榜之後,不光好些考生就懵圈了,就連青雲書院的先生們都仿佛活在了夢裡。

 早先, 不止一位先生對窩頭的學識做出了近乎一樣的判斷,那就是他考不上的。

 不是眾人對他不夠有信心, 而是會試的考題當中, 絕大多數都是跟時政有關的,還都是論述題,譬如長篇大論的闡述賦稅制度的利與弊,論水患的防護以及一旦發生大面積潰壩事件後的處置等等。

 像這種題目,真的是太為難小孩子了。

 誠然,窩頭腦子肯定是不笨的,能順利通過鄉試,哪怕只是中不溜丟的成績,那也絕對是屬於擅長讀書的。但像這樣的考題,就算是三四十歲的人去答, 都未必能答得完美, 換成像窩頭這種打小就埋頭苦讀, 壓根就沒經歷過其他坎坷的少年郎去答……

 你讓他怎麽答?

 基於這些個緣由,青雲書院的先生們一致認為這孩子今年就是陪跑的, 還不如好生靜下心來再苦讀個三年, 甚至六年。到時候,窩頭就有二十歲了, 及冠之齡其實還是相當年輕的,但那個時候他的把握就會大上很多了。

 五十少進士呢!很多人二十歲的時候甚至還在考秀才呢,他就已經是舉人,多了不得呢!

 青雲書院的先生們什麽都算好了, 甚至院長都打算回頭將窩頭收為親傳弟子了,親自教導對方進學。等將來,搞不好青雲書院還能出個少年狀元呢!要知道,即便是弱冠之齡考上狀元,那也依舊能稱得上是少年郎。

 結果……

 千算萬算,就沒算到孟老大人抽風了,給出了一份史上最高難度的會試考題。

 假如是正常難度的,那麽就會發生有一部分人會答,或者是能夠答出一部分來,剩下很多人就是單純的陪跑了。但因為本次會試考題難度極為誇張,直接導致近乎所有人都是一臉懵圈的看著考題發呆,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是瞎寫的,這就不存在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了,大家都不會呢!

 莫名其妙的,窩頭就趕上趟了。

 會試放榜之後,因為要應對接下來的殿試,窩頭等這些被取中的人都沒往書院來。先生們倒是知道那些學生的住址,卻也不好在這個時候登門拜訪。

 直到殿試也結束了,名單很快就公布了,看著上頭的名字,先生們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感覺吧……

 人家十四歲就成為了二榜進士,他們十四歲的時候在幹啥呢?考秀才?

 哪怕是這些人,其實都是人中龍鳳了。要知道,能夠進入青雲書院教書的,最差也是舉人了。也有實在習慣不了官場作風的進士、同進士,另外則是一些因為種種原因沒辦法進入官場的,索性來書院裡養老的。

 但不管怎麽說,假如連青雲書院的先生們都懵了,那學生們呢?

 更引人注意的還是窩頭的去處,聖上親自發話去禦學,哪怕事實上禦學的學生從不參加科舉,但總得來說,禦學的地位卻是無可比擬的,連國子監和太學都要甘拜下風。

 人跟人真的是不能比啊!

 這天,永平王世子劉修強製性的押送劉侾來書院上課,他無情的剝奪了劉侾準備給窩頭慶功的想法,更是對秦淮河畔半月遊這種無厘頭的主意嗤之以鼻。

 “別做夢了,接下來他又要準備禮部的考核,接著就要入宮了。禦學是全年無休的,你以後除了過大年能看到他之外,只怕連面都見不著了。”劉修一臉冷漠的打消了劉侾的萬千想法。

 禦學那就是個奇葩的存在,別家學校都是有休息的時候,有些是跟著官員的休沐日走的,也有每個月休息兩三天的,或者攢在一起放秋收假什麽的,過年那會兒更是有長達半個月的假期。還有像三年一次的鄉試、會試,這中間都是會休息的,哪怕學生不用休息,先生們也會有幾天假期的。

 但是!

 聖上說禦學不需要搞這些事兒。

 你說秋收假?不不,皇子皇孫們要什麽秋收假。

 你說官員的休沐日?不不,他們生來就是龍子龍孫,這輩子都沒可能當官,要什麽休沐日。

 你說三年才有一次的鄉試、會試?不不,不存在的,也沒那個必要,生為皇室中人壓根就不需要理會科舉諸事。

 所以,禦學淒慘到什麽地步呢?就劉侾的了解來看,全年無休倒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每年只會休息五天,分別是大年二十九、三十,以及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喪心病狂啊!

 劉侾第一次知道這事兒時,還是三皇子逃出生天那會兒,那時候他就不止一次的情形自己投胎的水準還是非常可以的。既沒投胎到窮苦人家受罪去,也沒投胎到勳貴之家的長房長子身上承擔萬千壓力,更不曾投胎到皇室……

 禦學太可怕了,魏小矮子太可憐了!

 突然間,劉侾看青雲書院這些先生都沒那麽面目可憎了。

 “一樣都是人,看看你,再看看人家魏承嗣……”劉修將人押送到了書院裡還不算,還得親眼看著他進了教室的門,這是搖著頭歎息著離開了。

 劉侾扭過頭斜眼瞥他:“一樣都是柿子,看看我妹夫,再看看你,哎喲喂~!我妹夫一個硬柿子能把你這個軟柿子砸得滿頭包你信嗎?”

 來啊!互相傷害啊!

 橫豎逃不掉了,劉侾這會兒可淡定了,他想的是,聖上還是做了件大好事兒的,這不就如他所願的將魏小矮子給取中了嗎?盡管秦淮河畔之旅是沒辦法繼續了,但因為接下來事情太多太多了,他如願以償的擺脫了魏小矮子。

 他還是幸福的。

 至少比起好胖友三皇子,劉侾由衷的品嘗到了幸福的滋味,他告訴自己,人要惜福。

 但有時候心理安慰其實沒太大的用處,尤其剛開始,看看自己再想著三皇子,就覺得自己這樣也挺不錯的。可只要時間一長,哦不,都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才上了一天的學,劉侾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世上為什麽會有上學這種苦差事兒?

 如今已經是四月下旬了,外頭天氣好極了,正是去郊外莊子跑馬放風的好時候。或是策馬狂奔,或是去圍場裡狩獵,再不濟也能去郊外野炊……

 所以到底是為什麽呢?!

 劉侾陷入了人生新一輪的低迷情緒之中,他覺得再沒有比他更悲慘的人了。

 更可怕的是,青雲書院這邊不知道是受了什麽刺激,先生們一個兩個的,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嗷嗷的給學生們洗腦。他們有志一同的推出了魏承嗣牌指路明燈,讓學生們向他學習,努力讀書參加科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其他人是什麽想法暫且不提,反正劉侾覺得自己真苦。

 劉侾也試圖去找過窩頭,但沒成功。

 窩頭在跟老鄉聚餐之前,就已經來過一趟青雲書院了,他在這邊的學舍裡還有好些東西沒搬走呢。這就看出來他真的是順勢參加了會試,壓根就沒想過自己真的能中。來拿東西,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跟先生們道別,本來說好的投入某位先生門下的事情也作廢了,不過就算當不成師徒也能當朋友的,書院這邊也樂意結個善緣。

 而在窩頭忙活的時候,劉侾正翹著腳休息呢。等劉侾被逼著來上學時,窩頭已經去了禮部那頭。

 禮部的考核還是挺嚴格的,好在窩頭年歲輕記性又好,加之他要學的禮儀本來也不算多,十天光景便已足夠了。當然,前提是,禮部給予了一對一的特殊待遇,好讓他在五月之前通過考核。

 至五月初一,窩頭就正是去了禦學。

 嚴格來說,他是去上班的,而非去上學的。不過,這也沒什麽要緊的,禦學裡授課的先生那可真的是當世大儒,就連這屆的主考官孟老大人都常常出現在這裡。還有好幾位年事已高的內閣學士,各個都是飽學之士。

 窩頭進了禦學,那可真就像是豬崽進了灶屋一般。

 →_→

 三皇子表示熱烈歡迎。

 誰讓三皇子完全不清楚窩頭的威力呢?他曾經聽劉侾提過一嘴,但那個時候,三皇子早就已經離開了禦學。再說了,當他聽說,窩頭就是那個十三歲的少年舉人,本能的就將這人歸類到了非正常人類的類別當中。

 那個時候,三皇子怎麽都不會想到,自己居然還能跟窩頭在一起念書。

 其實也還行,窩頭並不是一上來就把人往死裡逼的,再說了,他對授課大儒的興趣明顯要遠勝於三皇子本人。名義上,他是聖上親自賜下的三皇子專屬侍讀學士,但實際上,窩頭從一進入禦學,一雙眼睛就黏在了先生身上,連一個眼神都沒給三皇子。

 三皇子表示,很好,就這麽辦,莫挨老子。

 不過,禦學總歸也有下課的時候,待授課大儒一走,窩頭就回過神來了,緊接著他就想起了楊冬燕的叮囑。

 楊冬燕曾經對他叮囑再三,讓他進了禦學之後,想辦法在三皇子耳邊打打邊鼓,好叫劉侾也跟著進來沾光。

 沾光是肯定的,這裡可是禦學啊!

 就算青雲書院在南陵郡的地位極高,每年都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學子,但無論如何,禦學的地位都是至高無上的。

 沒法比。

 要比就是登月碰瓷!

 窩頭面露遲疑的看著三皇子。

 三皇子是不愛讀書,可他又不是真傻。事實上,打小在宮裡長大,哪怕他爹是聖上、他娘是皇后、他哥是太子,那他也不能是個傻子。

 “有什麽難處就跟本皇子說!看在你是劉侾拜把子弟弟的份上,但凡不是太離譜的事情,本皇子都能替你辦到。”

 聽到三皇子這番保證,窩頭的腦子先後閃過了兩個疑問。

 首先,他什麽時候跟劉侾成了拜把子的兄弟呢?

 其次,把人塞到禦學裡算是很離譜的事情嗎?

 不由的,窩頭再度陷入了沉思之中,並久久無法回神。

 三皇子就納了悶了,他都已經說得那麽明白了,這魏小矮子非但不直接開口,還做出了這麽一副為難的模樣,總不能是……讓他幫著調個職位?不想待在禦學了,想去翰林院或者其他地方?

 打死三皇子都不會想到,窩頭這會兒在想什麽。

 好在,努力的思考了一陣子後,窩頭決定聽聽三皇子本人的意思,他撇開了第一個疑問,小心翼翼的試探著道:“三皇子殿下,您覺得把另外一個非皇室宗親的人塞到禦學裡念書,算是一個很離譜的事情嗎?”

 三皇子愣了一瞬,隨即面露痛苦:“我覺得禦學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特別離譜的事情!”

 說到這裡,他重重的歎了一口氣,那表情那眼神,仿佛在訴說無盡的哀傷與憂愁。

 太苦了,他都投胎當了皇子,怎麽就還這般苦呢?

 窩頭也跟著沉默了,他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麽說了。

 好在,三皇子犯病也是一陣一陣的,都不需要別人的安慰,稍片刻後他就調整了心情,好奇的問道:“誰托你問的?還有人想進禦學來讀書不成?”

 “是劉侾。”

 “你說什麽?!”

 三皇子給窩頭表演了一個三步上房。

 確切的說,他本來是坐在椅子上的,甭管姿勢有多吊兒郎當,但起碼他確確實實是坐下來的。但在窩頭的話音落下之後,他整個人就從椅子上一躍而起,然後飛快的跳到了椅子上,最後更是直接蹦躂上了桌案。

 窩頭仰著腦袋看向他:“不同意也沒啥,我就是隨便問問。”

 他奶跟他說過的,只是讓他試一試罷了。若是行得通自然是最好的,哪怕實在是不成,其實也沒啥。盡人事聽天命,左右他已經幫著問過了,三皇子不同他有什麽辦法呢?

 “別別,你別著急,慢、慢慢說。”以為窩頭又改了主意,三皇子急得說話都打磕絆了,又從桌案上跳下來,著急發慌的衝著窩頭又是搖頭又是擺手的,“你說,你繼續說劉侾想幹什麽?”

 “就是問問看,能不能讓劉侾也來禦學裡念書。”窩頭也知道這事兒並非三皇子說了算的,因此他很快就表示,只是隨口一問,成不成都無妨的。

 不想,聽他這麽一說,三皇子反而來勁兒了。

 “什麽叫做‘成不成都無妨的’?讀書明事理,做學問更是人生頭等大事,怎麽能這麽隨便呢?”

 窩頭一臉懵圈的看著他,這些話聽著就特別有道理,窩頭也相當得讚同,但總感覺有些怪怪,反正從三皇子口中說出這些話來,怎麽聽都覺得很是違和。

 三皇子還在正義凜然的發表著他的演講。

 “四大異姓郡王當初是跟我祖父一起並肩作戰的,雖不是親兄弟但勝過親兄弟,那可是真正過了命的交情啊!眼下,永平王府的嫡出小少爺想進學,像這樣的夢想,怎能不替他完成呢?”

 窩頭:……

 遲疑了一會兒,窩頭覺得他雖然無法理解三皇子的腦回路,但他隱約還是弄明白了三皇子的想法。

 因此,他陪著小心道:“那三皇子殿下您的意思是,願意替劉侾圓夢禦學?”

 “對!圓夢這個詞兒用得就很好,他做夢都想進入禦學來念書,又怎能不圓他一個夢想呢?”

 三皇子說得慷慨激昂,他完美的代入了一個夢想進學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失學少年,就感覺到心如絞痛:“我一定要讓劉侾圓夢禦學!”

 窩頭再三猶豫之後,到底忍不住提醒他:“但能不能進禦學,三皇子殿下您說了不算的。”

 三皇子:……

 噢。謝謝提醒。

 但沒關系啊,以三皇子對他老子的了解來看,假如這事兒是反過來的,誰誰不想上學,那他老子絕對不會同意的。可現在的問題是,劉侾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一心向學,基於這個大前提,怎麽著都應該再給人一次機會吧?

 浪子回頭還金不換呢,南陵郡第一混世魔王突然上進了,身為聖上不應該幫人家一把嗎?

 至於說禦學這邊,一貫都是學生少先生多的,再多一個完全沒差的。甚至三皇子暗搓搓的想了想,希望拿自己的名額給了劉侾,讓劉侾留在禦學好好學習,而他則是含淚揮別……噢哈哈哈哈哈!

 窩頭眼睜睜的看著原本好端端的三皇子突然就瘋了。

 就是那種,從一臉扭曲到滿臉悲痛,最後則是紅著眼圈放聲大笑。

 這一刻,窩頭只能慶幸這位是三皇子,而不是太子。

 攤上這麽個腦子不太好的兒子,聖上和皇后真的是太辛苦了。不過,萬一這貨成了太子,那麽全天下的黎民百姓可要遭罪了。

 幸好幸好。

 完全不知道窩頭在慶幸個啥的三皇子,這天一放學就馬不停蹄的跑去了禦書房。窩頭沒管他,但也提前叮囑過了,讓千萬別為難聖上,總之這事兒的原則就是,能成最好,不成也無妨,反正青雲書院也不差嘛。

 三皇子不聽的。

 什麽青雲書院?民間的破書院還能跟堂堂禦學相比?

 成,必須成!

 不成他就一根繩子吊死在他爹書房門口!!

 興許就是因為三皇子的決心下得太堅定,盡管聖上多少還是有些遲疑的,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允許劉侾入禦學讀書。

 永平王府的嫡少爺嘛,那也不能完全算是外人。再說了,其實每個皇子當初在上禦學的時候,那都是有伴讀的,一般都是四人,也有比較像太子這種比較特殊的,當初是安排了六個伴讀的。

 但問題是,三皇子是回鍋肉啊!

 哦不,應該說他本來都已經從禦學畢業了,那麽他當初的那四位伴讀當然也是跟著離開了禦學。就算他本人不學無術,人家伴讀還是很好學的。現如今,當年的那四位伴讀都已經娶妻生子了,也都有了各自的差遣,沒的說因為三皇子犯錯就讓他們跟著連坐的。

 再說了,聖上也沒打算真把三皇子往死裡逼,原先就是打著磨磨他性子的打算。也因此,才會讓窩頭成為他的專屬侍讀學士,正好把兩人都打磨一下,過個三五七年就放過他。

 得虧三皇子不知道聖上的想法,他要知道的話……

 三五七年啊!

 這就是親爹啊!

 不過,在這一刻三皇子還是很愛他老子的,因為聖上允許了劉侾入學。

 劉侾年歲要比三皇子小上挺多的,年齡差大概在四五歲。聖上盤算著,等劉侾娶妻生子再把人放出去也來得及。再不濟,多讀兩年問題也不大的。

 試想想,連三皇子今年也才二十三歲呢,哪怕再在禦學念個三五七年,往長了算,七年好了,那也才三十呢!

 三十而立,沒啥的。

 到時候,窩頭也及冠了,劉侾也該娶妻生子了,就連三皇子的嫡長子都該入學了。

 就挺好。

 聖上很滿意,並表示這事兒不需要三皇子操心了,他會派人去永平王府通知的。

 三皇子也是相當得滿意,讓聖上出馬是再好不過的,免得他的好胖友打死他。

 是啊,三皇子猜到了,甭管這裡頭到底存在著多少誤會,反正他的好胖友肯定是不喜歡念書的。所以,劉侾接到恩旨一定會哭死的,但這又有什麽關系呢?說好的好胖友一生一起走,同甘共苦風雨同舟!

 盡管眼下無風無雨,但咱們可以人為的製造狂風驟雨嘛!

 因為這會兒窩頭已經出宮了,宮裡是定時落下宮門的,除了除夕宮宴這等特殊情況下,每天都是固定要清場的。也因此,窩頭並不知道劉侾入學一事已經辦妥了。

 當然,劉侾也不知道。

 及至第二天,聖上特賜的恩旨這才送達到永平王府,那會兒早朝都下了,畢竟聖上這人是相當明白輕重緩急的,得將朝堂上的事情全都處理好之後,才會顧得上那些小事兒。

 但沒關系的,反正等到第二天晌午時分,闔府上下包括還在外頭上衙的永平郡王和世子劉修,劉二老爺和劉仁等等,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全都知道了。

 咳咳,這話是有點兒繞沒錯,但就是這個意思,所有人都非常高興,畢竟這是天賜的恩賞。

 要知道,哪怕理論上皇子皇孫的伴讀都是無品無階的,但事實上卻是實實在在的香餑餑。

 而且,通常情況下,所謂的伴讀都是從皇子皇孫的外祖家挑選的,全都是一個家族裡的精英,不光要求本人根正苗紅,連帶其父兄都要審核,人品才學都無可挑剔,還得看年歲以及跟皇子皇孫能不能合得來。

 總之,再怎麽挑選,皇子皇孫伴讀的位置都不可能落到永平王府頭上。

 除非永平王府先出個妃子,再生個皇子,然後再鼓搗出一個裡外都完美無缺且正好年歲相仿,並跟皇子趣味相投的兒子來。

 反正就是超高難度,沒可能的那種。

 可誰知道呢?像這樣大好事兒居然落在了自家身上!

 尤其啊,三皇子本人是不怎麽靠譜,那他也是皇子殿下,還是除了太子之外,地位出身最高貴的那個。最要緊的是,太子跟這個弟弟感情極好,外人都認為,將來哪怕聖上百年之後,太子繼位了要施恩也肯定是逮著三皇子一個人施恩的。

 最最重要的是,神獸就要進籠子了!!

 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

 ……

 等劉侾垂頭喪氣的從青雲書院歸來後,看到的就是整個府上一片歡慶。

 說真的,上次看到這個場景,還是他妹子嫁人的時候。

 其實,本來劉侾是住在青雲書院的,那邊地方大得很,也不缺學舍。但問題是,原先是有窩頭幫著盯梢的,王府這邊還是挺放心的。可既然窩頭離開了青雲書院,其他人暫且不說,世子劉修第一個反對,寧可劉侾晚上不用功,也要讓他天天回府。

 用劉修的話來說,沒人盯著,天知道他會不會把書院給掀了。

 於是,劉侾就從住宿生變為了走讀生,每天早出晚歸的。

 也不是很晚,青雲書院那邊是有晚間挑燈夜讀的,但他們顯然不會強迫劉侾跟著讀。因此,哪怕回到府上時,也不過才堪堪夕陽西下之時。

 隻這般,劉侾一臉懵逼的看著闔府上下撒花歡慶。

 考慮到他大伯永平郡王都已經是個郡王了,升無可升了,世子劉修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所以應該不是大房的問題。

 於是,劉侾有了個大膽的猜測。

 “我爹升官了?哎喲那可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他都在那個位置上坐了二十年了,我還以為他這輩子就到頭了,沒想到啊……”

 嘴欠的下場還用說嗎?當然是挨打了。

 好在,劉二老爺到底還是存了理智的,考慮到明個兒劉侾還要入宮,因此沒敢下重手,往他腦殼殼上拍了一記後,就笑眯眯的看著劉侾。

 劉侾脊背上的冷汗都滲出來了,他覺得他爹瘋球了。

 “好兒子……”

 完了完了,這下真完了,早知道會把他爹直接逼瘋了,他怎麽著都會悠著點兒了。

 “明個兒你就要進宮了……”

 等等!

 劉侾整個人都懵了,這話茬不太對吧?明個兒就要進宮了?對哦,每次科舉年之後就是大小選的年份,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小選且撂在一旁不管,好像每回大選就是在五月裡吧?

 是五月?還是四月?反正差不多就是這個日子,然後過上兩個月,仔細教導宮廷禮儀,趕在中秋節前讓聖上以及眾多皇室宗親們抱得美人歸……

 啊呸呸呸!!

 “我為什麽要入宮?爹,您還記得我是您兒子嗎?您要是打的這個主意,倒是別把我妹子嫁出去啊!”

 劉二老爺斜眼看著他:“你在做什麽夢?我是說讓你進宮讀書去!”

 噢,不是大小選的事兒呀,原來只是讀書……

 後知後覺的領悟到這話意思的劉侾,發出了一聲慘絕人寰的尖叫聲,然後兩眼一翻,厥過去了。

 見狀,劉二老爺一口血哽在嗓子眼裡,上不去下不來的,差點兒沒跟著一起走了。倒是劉二太太一臉淡定的命人去拿薄荷膏,還故作驚訝的看向王妃:“莫不是當初咱倆生孩子的時候弄錯了?”

 王妃一臉茫然,心說我倆哪個孩子都不是同歲的,這要怎麽弄錯?

 沒等王妃想明白,劉二太太就輕笑著揭開了謎底:“瞧瞧我家這侾哥兒,厥過去的樣子簡直同王妃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剛好世子也待他如親兄弟,倒是不如索性送給你們算了。”

 王妃呵呵噠。

 誰要啊?!

 都沒必要請大夫,抹了薄荷膏的劉侾就醒過來了,因為再不醒過來,他娘就打算讓婆子含一口涼茶水噴他一臉了。

 總之,劉侾選擇直面人生慘劇,也好過於被噴一臉涼茶水。

 第二天,世子劉修送他去上學。

 嗯,去宮裡上學。

 在宮裡上學是有個極大好處的,那就是無需準備任何東西。宮裡什麽都有,文房四寶書籍等等,你想要啥就有啥,而且不限量供應,起碼禦學那頭肯定是不限量的。

 對於窩頭來說,這樣的待遇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他還記得自己年幼時候,家裡不像後來這般有錢,哪怕在村子裡算是殷實人家了,但面對高昂的筆墨紙硯,他還是選擇先用沙盤寫字,練熟了之後才提筆寫字。

 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寫的字不是那麽美觀,畢竟書法嘛,除了那種極為特殊的天賦超群之人,多數人還是要勤學苦練才能達到那種程度的。

 而自打前個兒進入了禦學後,窩頭太開心了。

 禦學啊,非但完全不限量供應筆墨紙硯,還都是上等的好東西。在問清楚了可以隨便寫怎麽用都成後,窩頭抓緊了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連午休都省掉了,就想多寫幾張大字,還有種寫得越多賺得越多的感覺。

 這個待遇其實並不是針對窩頭的,而是所有人都一樣。

 也是保證了宮外的人不會攜帶東西入宮,自然劉侾也是如此。但劉侾並不高興,說不高興都是輕松的,他整個人如同丟了魂一般,渾渾噩噩的走進了宮門,由著引路小太監帶往禦學。

 太苦了,他覺得自己上輩子壓根就不是什麽黃連成了精,他就是個黃連地吧?

 很快,劉侾來到了禦學。

 三皇子一臉熱情的迎了上去:“侾哥兒你高興不?你終於圓夢了!”

 圓夢?

 噩夢嗎?

 他來得還是很早的,而禦學這邊考慮到其他伴讀以及侍讀學士都是住在宮外的,哪怕皇子們上學普遍都早,但同樣的做法用在三皇子身上那就太殘忍了。

 三皇子啊,平常還是回府上住的,所以聖上特許他五更天來上學。

 總之,劉侾到的時候,先生尚未開始授課,倒是窩頭已經迫不及待的鋪開了紙,研好了墨,這會兒已經寫了好幾張大字了。

 聽到三皇子的話,窩頭微微一頓,不過很快就又繼續寫了下去,及至寫完一張大字後,他才轉身走向劉侾:“是啊,圓夢了,我今晚回家就告訴我奶。”

 “告訴你奶……”劉侾隱隱察覺到了什麽不對勁兒,沒等他開口細問,窩頭就從善如流的將所有的一切都講了出來。

 讓劉侾進入禦學的確是個夢想,只是它不是劉侾本人的夢想,而是楊冬燕的夢想。

 楊冬燕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逼死自己曾經最愛的寶貝孫砸!

 哦不,應該說,楊冬燕還是希望劉侾能夠上進的。假如說,劉侾真的是個笨蛋,像豬崽那樣的,那麽楊冬燕還是會對他寬容的。但事實上,劉侾一點兒也不笨,相反他特別聰明,只是聰明沒用對地方。

 再考慮到,永平王府現如今倒是光鮮亮麗的,但遲早有一天還是會分家的。

 到時候,世子劉修是肯定不用擔心的,按照本朝律法,他非但能夠承襲郡王爵位,還能繼承祖宅以及至少七成祖產,包括大房那邊,他肯定也還能得到不少財產。

 二房的嫡長子劉仁,也就是劉侾的親哥哥,其實也無需犯愁的,但凡是嫡長子就能繼承多半財產,再說劉仁本身也是有能耐的,只是聖上不願意放他去外任而已。

 就連長房的另外兩個嫡子,也都是有能耐立足的,唯獨只有劉侾……

 楊冬燕有時候想起來都犯愁,隻歎為啥劉侾不是個女兒身,不然甭管是嫁給安平王世子,還是嫁給三皇子殿下,或者其他人都成。南陵郡啊,從來不缺愛無腦美人的勳貴子弟。

 可惜呀可惜,劉侾偏生是個餓男兒身。

 那就必須得為他打算一二了,饒是楊冬燕口口聲聲說愛過,但其實她還是將劉侾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

 用心良苦啊!

 苦……苦了劉侾啊!

 等劉侾從窩頭處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後,他徹底不好了。

 最氣的是,三皇子完全不知道這個事兒,邊聽窩頭說邊大驚小怪的附和著。

 “真的嗎?”

 “原來是這樣啊!”

 “你怎麽不早說呢?”

 “也是,我跟你家老太太又不熟的,不可能特地為她圓夢的。如今也不錯啦,你看大家都很高興。”

 劉侾:……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高興了?

 不過,三皇子也沒說錯,等當天傍晚,窩頭回到了家中後,將劉侾順利入讀禦學一事告訴了楊冬燕,楊冬燕頓時樂得合不攏嘴。

 “侾哥兒也去了?真好,太好了。明個兒我去一趟永平王府!”

 請問這兩個事兒是怎麽聯系到一起的?

 窩頭想不通的,一則他的腦回路本身就異於常人,二則楊冬燕也是個奇葩,還走得跟他不是一個風格。

 於是,等又一天之後,窩頭高興的去了禦學,楊冬燕則在吃過早飯休息一會兒後,才坐著馬車去了永平王府。

 你問她去幹嘛?

 當然是去顯擺啊!做了好事兒不得宣傳宣傳?那要是一聲不吭的,她折騰那麽多做什麽?

 不是說為劉侾做了一點兒事情就要討好處,而是做了事情得讓別人知道。

 楊冬燕說遲了,昨個兒晚間劉侾生無可戀的回到了府裡,就跟身邊的人透露了始作俑者。

 這不,等楊冬燕過去的時候,劉二太太正張羅著要搞一桌上等祭品,往祠堂那頭送去呢!她甚至還準備了一荷包的金銀錁子。

 也因此,看到楊冬燕的那一瞬間,劉二太太懵了。

 “對喲!老太太您……您要不要吃一頓?反正本來就是為了您準備的。”

 楊冬燕斜眼看著這個倒霉兒媳婦。

 在沒相認之前,也就是她還在北方時,每次被方氏和小楊氏這兩個倒霉兒媳婦給氣到的時候,她都會真情實感的懷念起她曾經的兒媳婦。

 想想王妃蔣氏,再想想二太太孟氏,總感覺她們非常得完美,渾身都是閃光點,竟無一絲一毫的缺點。

 基本上,這個想法從年前相認的那一刻開始,就徹底涼了。

 所以說人跟人之間還是需要距離感的,距離產生美,這話真的沒錯。

 “你還打算給我送紙錢對吧?”

 “不不不,我準備的是金銀錁子,您看……對了!老太太,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麽給您的供品,有些會消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