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老太太的鹹魚人生》第132章
養豬千日, 用在一時。

 咳咳,這並不是準備把豬崽給殺了吃,而是打算讓她提前體會一下生活的艱辛。

 隨著方氏的懷孕, 且還有大夫的那一番話在前,魏家上下可再不敢讓她忙活了。問題是, 老魏家早已不是昔日那個連溫飽都不能保證的窮苦農家了, 一大家子人包括親眷、下人在內,那是大幾十口,又恰逢年關將至,各種瑣碎的事情無數。

 依著方氏原先的打算,正好叫她娘家侄女方梨花,也就是蘿卜媳婦幫襯一把。可問題是,方梨花來南陵郡的時日尚短,她本人倒是勤快能乾,但這裡頭並不包括管家理事。

 於是,在楊冬燕的介入之下, 蘿卜和梨花倆口子管起了外院那攤子事情, 土豆則負責那些親眷, 剩余的比較重要以及內宅的所有事情都歸了豬崽。

 豬崽目瞪豬呆。

 當真是一瞬間諸事纏身啊!

 眼下,內宅這邊有兩樁要緊事兒, 一是小楊氏坐月子, 二是方氏懷孕。其實非要算下來的話,還有豬小弟那頭, 畢竟新生兒的第一個冬日是很難熬的,需要萬分小心。萬幸的是,早在小楊氏生產之前,永平王府那頭就送來了一個奶嬤嬤, 還是帶孩子經驗很豐富的那種,總算是幫著解決了燃眉之急。

 另外,還有窩頭和孟端娘三媒六聘種種瑣碎的事情,包括永平王府在內的,以及剛聯姻的孟家送年禮的事情……

 豬生艱難。

 最氣人的是啥呢?豬崽都已經這般辛苦了,大廚房那頭居然膽敢克扣她的夥食!

 平常每日都有備著的茶水點心,只剩下了茶水,沒有點心了。畢竟,家裡人再狠心也不能渴死豬崽。原先的一日三餐也改為了兩餐,就算早晚兩頓餐點裡,也只有早食能讓豬崽吃飽,暮食基本上能吃個五六分飽就不錯了。

 吃得少乾得多,就這樣,豬崽愣是在年關裡日漸消瘦。

 跟她成反比的是方氏和小楊氏。

 小楊氏就不用說了,她一貫能吃,懷孕時候興許還會顧忌到孩子,略微收斂一些。如今都卸貨了,哪怕有人拘著她,但實際上效果不大的。再說了,月子裡本來就是養膘的時候。

 方氏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這不是被大夫的那一番話給嚇著了嗎?其實,多數情況下,除非是生了重病,尋常人是不會主動往大夫跟前湊的。哪怕方氏早些年就一直很納悶,為啥自己不曾再懷孕。但考慮到大牛時常離家,再說她先前又不是沒懷過沒生過,因此始終認為是緣分沒到,而不曾疑心過其它。

 直到這一次,大夫明確的告訴她,她多年未孕的原因就在於底子虧損太嚴重了,她這才恍然大悟。

 是啊,方氏她娘家的條件就不怎麽好,是沒故意苛待她,可那會兒誰家不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尤其壯勞力是要下地乾農活的,吃喝肯定是先緊著乾活的人,老弱婦孺少吃一點兒也沒啥,只要不餓死就成。

 在娘家時便是如此,嫁到了魏家後日子也沒啥太大改善,甚至還不如在娘家時。尤其是在最初的三四年裡,老魏家可以說是村裡數一數二的窮困戶。

 別說吃好了,連吃飽都是一個難題。

 方氏還記得自己懷窩頭的時候,也是硬生生熬過來的,有時候餓得燒心了,實在忍不住才會燒個小土豆吃。當然,這事兒也不能怪任何人,當時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況且她沒得吃,家裡其他人也一樣的。

 懷孕的時候營養就沒跟上,生完孩子之後就更不用說了,那時候她壓根就沒好生坐月子,生完沒兩天就下地了。

 這也是為什麽,當小楊氏懷孕後,變著法子作么時,方氏會那麽生氣的緣故。

 當然,苦日子已經過去了,如今再提這些也沒意義,撫著微微隆起的腹部,方氏還是很滿足的。

 曾經的自己,哪裡能想到還會有如今這般好日子過?況且,她是沒小楊氏生得多,但她的娃兒有出息呢!

 一個頂仨!

 倒是魏大牛這回十分得上心,這也難怪了,方氏懷窩頭的時候,他還不滿二十歲呢,完全沒那個意識,隻覺得娶了媳婦之後就是生娃,順理成章的事兒嘛。

 誰知道呢?有了窩頭之後竟是盼了這麽多年才盼來了這個娃兒,又覺得這娃有眼力勁兒,眼瞅著自家過上好日子了,這才奔著過來,嘖嘖。

 末了,他還跟方氏商量著,說要是再生個小窩頭也不錯,連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饅頭。

 “別人都嫌棄這名兒,我不嫌棄!”

 方氏又不是小楊氏那傻子,她對於孩子叫啥名兒壓根就沒有執念,只是要說擔心也還是有的:“那要是生個閨女怎辦呢?”

 “閨女怎了?你看咱娘多疼豬崽呢!”魏大牛聽見外頭有人喊大姐兒,立馬招呼豬崽進來,“豬崽你來,你大伯娘剛還問我呢,要是生個閨女怎辦。”

 豬崽是過來請教方氏的,畢竟很多事情她也才剛接手,還有些拿捏不準。

 聽到這話後,豬崽好奇的問:“生閨女?像豬崽這樣的閨女,大伯娘你不想要嗎?”

 方氏沉默了一瞬,她倒不是真的不喜歡閨女,只是覺得家裡小姑娘太多了,再說前些日子冬子出生時,老太太多高興呢,這才有了些許擔憂。

 問題是,就算她原先完全不排斥生閨女,聽了豬崽這個話嘛……

 “我覺得還是算了吧,我想生兒子。”方氏選擇了遵從本心。

 豬崽目光幽怨的看著方氏,半晌才道:“其實還有個法子的,大伯娘你生個小窩頭,然後我讓我爹娘把小小妹送給你。”

 方氏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突然伸出手拽住豬崽:“那還是要豬崽吧!”

 行了,也別請教了,愛怎怎地吧!

 豬崽氣哼哼的離開了,她就不懂了,她啥時候變成了衡量標準?

 ……

 新興起來的人家都會遇到的問題,老魏家也無法避免。

 去年這會兒,因為窩頭還不曾參加會試,區區一個舉人罷了,放在鄉下地頭是稀罕,擱在南陵郡卻什麽都不是。哪怕算上永平郡王認乾娘一事,但因為時間太趕了,容不得旁人做出什麽反應來就到了年三十。再一個,當時很多人都是抱著看熱鬧的想法,認為永平郡王只是腦子一抽,搞不好回頭就會後悔的。

 沒想到的是,年後先是窩頭考上進士,又是得了聖上青睞,緊跟著又得永平王府從中牽線搭橋,跟孟家聯姻……

 這一樁樁的事情,無一不說明了魏家遲早會成為南陵郡的新貴。

 一年的時間,自然也足以其他人家做出反應,其具體表現就在於年禮。

 年禮這玩意兒不是用來發財的,畢竟人家送了你,你也得回個差不多價值檔次的禮物。但年禮同時又相當得重要,假如一戶人家到了年關裡,都不曾有人主動送上年禮來,只怕是頹勢難擋,日落西山了。

 老魏家今年就收到了無數年禮。

 像永平王府倒是沒啥問題,楊冬燕會處理的,她還順便給安平王府送了一份,也不管對方會不會回禮。不過,興許是因為劉二太太提前同劉韻說過了,倒是很快就收到了年禮,東西還不差,看得出來是用了心思的。

 除此之外,孟家那頭窩頭親自過問了,還有就是窩頭在青雲書院裡結交的同窗、先生,以及他在禦學裡的同僚。這些都由他親自準備,當然帳目還是從公中走的。

 ——畢竟窩頭窮,禦學是個真正的清水衙門。

 但此外還有其他的人家,自家親眷好辦,可其他不算親近又不能不送年禮的人家,卻是差點兒就將豬崽給逼瘋了。

 關鍵時刻,她認真的感謝了梁家的祖宗十八代。

 幸虧她當初在濟康郡時,被送去了梁家的女學讀書。其實,就算梁家在當地還是有底蘊的人家,但女學嘛,可想而知。與其說是去鑽研學問的,不如說是多學幾樣本事,方便日後嫁人來得更妥當一些。

 在梁家女學時,豬崽也是學會了認識常用字的,聲韻啟蒙、三百千這種書籍也都是學了的。再往後,便是算籌了,像管家理事之類的,也都是有所涉獵,再譬如針織女紅梳頭打扮等等,亂七八糟的都學了不少。

 像豬崽這樣的半吊子,其實放在真正的高門貴女跟前,那真的是啥都算不上。旁的不說,劉韻跟前的二等丫鬟都比豬崽要強。

 但有句話說得好,沒什麽苦是白吃的,沒什麽東西是白學的。

 冷不丁的一大堆事情找上門來,換個人就該抓瞎了,豬崽卻是一面崩潰一面將事情一一處理好了。等方氏坐穩了胎後一過問……

 咦?居然沒出岔子?

 那行了,接下來就由豬崽來管家吧。

 可憐的豬崽完全不知道就因為她關鍵時刻穩住了,直接導致來年所有的事情也都要堆在她身上了。

 要知道,方氏是十月上旬或者中旬懷孕的,基本上明年的前半年她都沒辦法抽出太多精力來。甚至更誇張的是,等方氏生完孩子後,肯定是要坐月子的,她底子虧得厲害,搞不好就會坐雙月子。

 豬生危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等到了小年夜後,豬崽終於吃上了飽飯。

 沒辦法的,鄉下老家的習俗就是,年關裡必須要吃飽。要是過年都挨餓的話,那麽來年就完蛋了。

 像這種鄉俗在有些人看來就是無稽之談,但老魏家畢竟富貴了沒多久,多數情況下還是願意遵守鄉俗的。

 隻這般,豬崽又活過來了。

 “餃子餃子餃子!姐姐來了!”絕大多數事情都已經做完了,且又吃飽喝足心情舒暢的豬崽喲,她決定去騷擾一下豬小弟。

 小楊氏惡狠狠的懟她:“你再叫他餃子,我就告訴你奶去!記住,他叫冬子!冬哥兒!”

 哥兒姐兒這個說法是跟南陵郡其他人家學的,畢竟總不能讓丫鬟婆子都喊冬子吧?

 可豬崽權當沒聽到。

 更過分的是豬小妹,跟著她姐跑過來後,張嘴就道:“胖子胖子胖子……”

 小楊氏給氣傻了,這啥閨女呢,不要了啊!

 老魏家再度重現當年豬崽名字事件。

 具體就是,你取你的,我喊我的,咱們誰也不妨礙誰。

 豬崽跟著大房走,學大牛和方氏喊餃子;豬小妹喜歡喊胖子,已經兩歲半的小小妹會用口水音喊胖胖,明顯是跟著學了嘴;就連看起來一本正經的窩頭,他都是堅定不僅的喊豬小弟的。

 就很絕望……

 不過,像這樣各人都喊自己的,倒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至於讓某個名字定下來。像當初豬崽小時候,就因為豬崽這個名字太洗腦了,以至於所有人都忘了她真正的小名叫福姐兒。

 對此,楊冬燕的反應是……

 莫得反應。

 她最近被永平王府的大戲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已經徹底懶得管束自家的那一群傻子了。

 永平王府在鬧分家。

 嚴格來說,這也談不上分家,因為被迫分出去的是三房,而三房是庶出,依著南陵郡勳貴圈子裡的慣例,庶子娶妻之後就可以分家單過了,當然會看情況得一筆安家費。

 反正多數人家都是這樣的,哪怕是像王妃的娘家,身為八大世家之一的蔣家,雖號稱已經有六百年不曾分家了,可事實上卻完全不是這樣的。

 蔣家只是保持著嫡支,幾乎每年都會有個別庶出離開蔣家另謀生路。

 兄弟分割家產祖業那才稱得上是分家,讓庶子離家怎麽能算是分家呢?

 本來這談不上什麽大消息,只是因為三房不依不饒,加上被惹惱了的永平郡王一怒之下勒令他們年前就離開王府,這才引起了頗多注意。

 年關呀,最適合走親訪友以及看好戲了。

 連楊冬燕都沒忍住湊了熱鬧,不過相較於當年魏大嫂鬧得分家風波,楊冬燕倒是沒啥犯愁的。

 主要是永平郡王劉諫不是那種會吃虧的人,她決定信任一把倒霉兒子。

 確實不會吃虧。

 剛開始傳出來的消息是永平王府翻臉不認人,愣是要將勞苦功高的三房轟出去。可緊接著事情就有了反轉,啥勞苦功高呢?分明就是王府多養了三房十年,換成別家,哪個不是庶子一成親就分家單過的?

 多過了十年好日子啊!

 也有人覺得奇怪,為啥王府要這般好心。結果就牽扯到了已故的老王妃。

 本來,劉三老爺成親之後是要分家單過的,可因為那時老王妃已經病重了,總不能在老人家彌留之際鬧出將庶弟轟出去的事兒吧?哪怕老王妃本人不介意,王府到底還是要顧忌一下名聲的。

 等後來,老王妃過世了,那不是在守孝嗎?孝期未過,就將人轟走?好像也有些不妥當。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不過就是因為王府那頭不在意多養幾個人。

 結果就一晃,十年都過去了。

 確切的說,翻過年後該是十二年了,就在三房以為他們能長長久久的在王府住下去時,永平郡王突然就發飆了。

 人都是這樣的,倘若從一開始就不曾得到的東西,便是失去了也無妨。可若是先給了,還是長期的好處,冷不丁的斷了這份好處,那無異於當頭一棒。

 三房上下都傻了。

 偏生,在心慌意亂之下,他們又出了昏招,愣是將自家的事情捅了出去,希望借由外界的輿論壓製一下。

 但永平郡王真不是什麽好脾氣的人,他興許在楊冬燕跟前老實得很,面對自家妻兒、弟弟也願意忍讓,可一旦觸及了他的底線,卻是誰也勸不了的。

 本來是允許三房年後搬離永平王府,就因為他們的昏招,小年過後的第三天,三房就被迫離開了。住處肯定還是有的,一個四進的院子,地段不好不壞,房舍也起碼有九成新,仆從也允許他們帶走,包括這些年來的財物都可以拿走,還額外給了他們五千兩銀子。

 說真的,已經算是很寬容了,換成其他人家未必就有這般優待,尤其還是在開罪了家主的前提下。

 但三房卻不這麽認為,哪怕搬進了新宅子,多年的積蓄都還在,心裡卻是拔涼拔涼的,更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

 ……

 楊冬燕追了五六天,得到了她想要的結局後,就心滿意足的表示想吃炭烤全羊,還特地吩咐多準備幾個菜,完了就讓人去喊劉二太太。

 年關裡,王妃是很忙的,這個忙碌不光是府上的事情,還有宮裡的。身為超品的郡王妃,她每個年節都要入宮磕頭、領宴,哪怕不是全天的,可入宮跪了半天后,也沒辦法再東奔西走了。基本上從小年後到正月初七前,她都很難抽出空來。

 因此,楊冬燕直接將她撇開了,反正劉二太太肯定知道事情的原委。

 劉二太太隔天就應約赴宴了。

 同樣都是老二婆娘,可劉二太太對吃喝半點兒興趣都沒有,隻捧著一盞茶跟楊冬燕巴拉巴拉的。

 說的自然就是三房的事情。

 這次的事情,要說對永平王府完全沒影響是不可能的,不過影響還在可控范圍內。畢竟,對庶弟苛刻是勳貴人家的常態,假如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二房身上,那搞不好連聖上都要驚動了。

 嫡庶有別,有時候真的蠻殘忍的。

 劉二太太告訴楊冬燕,她和王妃密謀很久了,就想把三房給搞出去。最開始,是她記仇,因為劉韻嫁得極好,又有些太好了,弄得三房無所適從。本來,但凡劉韻選個真正門當戶對的,哪怕對方也是王府少爺,只要不是世子,那問題就不大。甚至於,三房那頭盼著劉韻選一門略低一些的親事,方便三房的姑娘嫁出去。

 假如僅僅只是個想法,劉二太太還不會在意,結果就在她忙著給豬崽牽線搭橋時,三房的兩個姑娘屢次貿然過來,三太太更是話裡話外的指責她寧可偏幫外人也不幫親侄女。

 可在劉二太太看來,豬崽怎能算是外人呢?這不是老太太這輩子的親孫女嗎?偏這話還不能明著說,她就索性沒作過多解釋,隻讓對方別瞎鬧。

 單這般還不算啥,真正的矛盾衝突卻是發生在後來。

 “我呀,幫大房的姐兒……就是馮姨娘生的那個,說了一門親事。就還行吧,家境不是很般配,可勝在本人相當不錯,也是今年進士及第的,因為頭些年給祖輩守孝的緣故,一直未曾婚配,年歲倒是有二十五了,不過總得來說,就還湊合吧。”

 那是大房的庶女!又不是嫡女!

 劉二太太也是順口這麽一說,王妃尋思著這樣也還行,庶女想找四角俱全的親事很難的,要麽嫁給勳貴之家的庶子,要麽就只能讓低處找。又讓人打聽了一番,得知對方祖上也是勳貴,只是這些年沒落了,據說還出過好幾位進士,也是書香門第,便應允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哪怕並未過明路,其實也相當於是定下來了。尤其王妃也同王爺支會了一聲,王爺也同意了,還高興的拿了幾樣私房準備到時候添到女兒的嫁妝裡。

 結果,被三房截胡了→_→

 講道理,大房的庶女長相其實挺一般的,因為她長得像她爹。也因為如此,王爺平常挺疼這個女兒的,尤其他又沒嫡女,多在意一些也無妨。

 萬萬沒想到,親事都快定下來了,還能遇到這樣的事兒。

 “我倒是理解那家人,他們其實也被哄騙了,以為三房也是嫡出,想著長房的庶女到底是不如三房嫡長女的。再一個,相貌身段也不能比,馮姨娘生的那個確實是差了一些的。”

 永平王府的姐兒裡面,最出眾的肯定是如今的安平王妃劉韻,她不光是相貌極佳,氣質學識也相當出眾。其次,便是三房的兩個嫡女了。

 至於大房、二房的庶女,也不知道是出了什麽鬼了,要麽就是相貌一般,要麽就是性子畏縮,總之就是平平。這也是為什麽王府沒打算讓庶女嫁高門大戶的根本原因。

 不然,有個絕世姿容,就算是庶女又如何?

 隻這般,大房的庶女輸了,倒不是有多傷心,面都沒見呢,傷心啥呢?但丟臉卻是實實在在的。甚至不是說庶女丟人,而是王爺這個當爹的叫人打了臉。

 再聯想到王妃不止一次的在他耳邊吹枕頭風,目的就是想把庶出三房趕出去,他每次都以府上多養幾個人無妨為由,愣是將事情拖到了現在。

 假如說,他當初答應了……

 行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就這樣,劉三太太成功的把自個兒給作沒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