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老太太的鹹魚人生》第110章
永平王府發生的事情, 就算不曾巨細無遺的傳到宮中,但大致的情況還是傳了回去。

 誰讓聖上先前就吩咐了,但凡有些動靜就立刻稟告呢?於是, 後續的劇情很快就傳到了聖上耳中,驚得他枯坐在椅子上, 愣是半晌都沒有動彈。

 五十來歲的王爺認了一個從鄉下來的不滿五十歲的老太婆當了乾娘……

 這事兒吧, 還真就不能怪別人想太多。

 換成誰都會忍不住想太多啊!

 哪怕是千百年後的後世,聽說過乾爹和乾閨女之間的二三事。當然,換成乾娘和乾兒子仿佛也沒問題。像什麽阿姨我不想努力……

 但這還是不對啊!

 眼下的問題是,永平郡王五十幾歲了,他認的乾娘還不到五十呢。再說了,傻子都知道永平郡王的身價更高,所以他到底是圖什麽呢?

 難不成真是感天動地的絕美母子情???

 聖上懵了,懵得結結實實的。

 講道理,在這事兒之前,聖上還一度進行過陰謀論。道理很簡單, 沒有哪個帝皇是能夠心平氣和的接受異姓郡王的, 別說異姓了, 便是同姓的乃至是同個爹生的兄弟,他都恨不得給懟下去。

 再者, 先帝當初賜封四大異姓郡王, 其實是形勢所迫。本朝建立的時間太短了,底蘊壓根就沒有, 完全沒辦法將八大世家的風頭蓋過去。為此,先帝甚至不惜放棄了北方的都城,改為在南方建立都城,圖的不就是穩定嗎?

 說白了, 四大異姓郡王就是求穩的產物。

 然而,先帝已經過世多年了,此時都是保康十六年的年底了,也就是說,當今聖上繼位十七年了。

 朝廷已經穩固,國家繁榮昌盛,即便偶爾有些小問題,但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總得來說,當初的一些妥協在如今看來就顯得沒那麽必要了。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話雖然殘酷至極,卻很是說明了一個問題。

 四大異姓郡王之首的安平王府是無論如何都動不得的,兩代安平王,包括如今的那位世子殿下,都是實打實的軍功出身。除非是類似於叛國之類的重罪,普通的罪名是沒辦法動他們的。

 而最末的永平王府,按理說問題是不大的,能動他們,只要理由夠充分。

 可那是以前了……

 聖上很認真的在思考一個問題,自己要不要跟一家傻子過不去。往陰謀論的方向想,是不是有可能是永平王府察覺到了他的想法,這才故意裝傻充愣,以此來打消他的猜忌。

 但是,這也太拚了叭!!

 那一家子是完全不要臉面的對吧?

 想事情想到腦殼殼疼,聖上決定去一趟太后宮中,請安順便提一嘴永平王府發生的事情。

 其實以前,在永平王府楊老太君過世之前,太后同那頭多少還是有些聯系的。但自打老太君沒了,王妃倒是世家女,走出來也特別體面,然並卵,她跟太后說不上話,她說的太后聽不懂,太后說的她不愛聽。

 人和人之間的氣場真的很難說,不過也因為如此,包括聖上在內的皇室中人,對於永平王府這對婆媳不和的事情,卻是非常相信的。

 試想想,楊老太君跟太后關系很好,所以她們必然是同一類人。可王妃跟太后卻完全合不來,那王妃跟楊老太君的婆媳關系不好,還能有假?

 順著這個邏輯推論下來,問題必然是出在王妃身上的。不然呢?總不能是楊老太君和太后的錯吧?

 得虧這些話並不曾傳到王妃耳中,宮中對她的態度最多也就是疏離,並沒有其他舉動。要不然,聽到這種神奇的邏輯推論,王妃真能被氣到原地去世的。

 待聖上將永平王府的事情告知了太后之後,太后果然很感興趣,且萬分驚奇。

 但是吧,太后的關注點跟聖上是截然不同的。

 “永平郡王真的是對那鄉下來的老太太一見如故?也對,已故的楊老太君也是鄉下出身,永平郡王大概是從對方身上看到了楊老太君的影子吧。”

 瞧瞧,多麽溫柔善良質樸慈愛的太后娘娘啊!

 不像聖上在聽說了這樣的事情後,就一腦子的黃色廢料,人就不能單純一些嗎?一個人認另一個人為乾娘,就不能是特別單純的從對方身上感受到了最純正的母愛嗎?

 說實話,聖上再度受驚了。

 他沒有反思自己,他覺得太后太單純了。

 “楊老太君過世時,已是六旬老人了。照這麽說,永平郡王應該也找個六十來歲的當乾娘啊!”

 太后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楊老太君還能是一下子就六十歲的?她就沒有年輕的時候?身為她的兒子,肯定不會想她纏綿病榻那幾年的模樣,想的必然是她身體還康健那會兒的樣子,那不就是五十幾歲?”

 “可那位老太太據說不到五十。”

 “鄉下婆子自是比勳貴人家的老太太更顯老的,她這會兒不滿五十,像極了已故的楊老太君五十幾歲時候的模樣,怎麽了?”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這會兒,聖上也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了,他幹嘛要跟太后爭執這個呢?太后說是就是唄,他就算爭贏了,怎滴禦膳還能多一口肉呢?

 醒悟過來的聖上很快就放平了心態,微笑的點頭稱是。

 結果,見他這般,太后又有話說了:“那鄉下來的老婆子,真就那麽像楊老太君年輕時候?”

 聖上:……

 這他怎麽能知道呢?再說了,也沒人跟他說那老婆子像楊老太君啊!這不都是您老人家在叨逼嗎?

 “可能是真的像吧,朕估計至少也有五六分相似。”

 太后更來勁兒了:“那還挺像的,回頭給安排安排,我也見見這個老婆子,親眼瞧瞧是不是跟聖上您說的那麽像!”

 聖上再度茫然了,心說我說啥了?我啥都沒說呢!怎麽就變成……

 從太后宮中離開後,聖上的內心裡充滿了茫然無措,於是他將三皇子喚到了跟前,罵了一通出氣後,還給人家無辜的小可憐安排了一個任務。

 “你去瞧瞧那永平郡王新認的乾娘,看是不是跟已故的楊老太君有相似之處。”

 如此這般,陷入迷茫之中的人就變成了三皇子。

 這個任務不是一般般的離譜您造嗎?

 首先,楊老太君她已經過世十年了。其次,在她過世之前的好幾年裡,她都是纏綿病榻的,也就是不曾離開過王府。最後,三皇子他今年二十有二……

 往前推算十幾年的話,他上一次見到楊老太君,保守估計得是他十歲之前的事情了。

 你丫的能記住你十歲之前在你奶跟前曾經見過的另外一位奶奶級別的人物嗎?你們已經十幾年沒見面,尤其那老太太還已經涼了十年之久了。

 說真的,非要說的話,三皇子對楊老太君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他十年前替聖上去永平王府的靈堂之上,在棺材前上香那一幕上。

 對三皇子來說,楊老太君等同於棺材。

 太迷茫了。

 就算是當聖上的,也不能這麽糟蹋人吧?

 盡管天色已晚,但三皇子是早已出宮建府的皇子,他在好幾年前就娶了妻納了妾,孩子都好幾個了。因此,他當天晚上就跑去找了他的好胖友。

 不是別人,正是永平王府的混世魔王。

 劉侾在聽到了三皇子的問話後,露出了奸笑:“像啊,特別像。反正你要是問我的感受的話,簡直就是我家老太太投胎轉世回來了一般。”

 “你扯吧,你繼續往下扯!你家老太太走了十年,那鄉下老太太都四十好幾了,眼瞅著就快五十歲了!”

 “我這不是在說我自己的感受嗎?反正你要問我像不像,我的回答就是特別像!”

 三皇子大概明白了,他決定就這麽回復他老子。

 像不像的,本來就是主觀的感受嘛,完全可以是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反正他覺得像就成了,至於萬一聖上看了不像……那你要是不想知道我的看法,還特地問我幹嘛?

 問完了官方問題,三皇子又問起了其他事情。

 他是將飯局安排在了一家酒樓裡,當然是非常正經的酒樓,不然回頭他老子能打死他。這會兒,小酒喝著小菜吃著,他就關心了一下他的好胖友。

 “你是什麽情況?鄉試沒考過真就對你打擊那麽大?又是關在府上懸梁苦讀的,又是讓你哥去青雲書院找門路塞你進去……你來真的?”

 聽到這些個問題,劉侾隻覺得酒肉都不香了。

 關鍵吧,他還不能反駁。

 在很多不了解劉侾的人看來,他就是最典型的勳貴出身的浪蕩子。當然這個說法也沒錯,但有一點,他卻是看得比誰都透徹的。

 當結果無法改變的時候,倒不如坦然接受,這樣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個結果,說的就是年後去青雲書院讀書一事。

 與其鬧出什麽是世子劉修逼迫他前去的,倒不如他主動一些,說是自己非常樂意去,甚至是對青雲書院仰慕已久等等。反正到時候肯定要去的,態度好一點兒,以後的日子也更容易熬過去。

 想到這裡,劉侾隻長歎一聲:“我想過了,我既不是襲爵人,又不是我們那一房的嫡長子,將來就算家產會分我一份,想來也沒多少的。唉,我要是再不努力一把,以後可怎麽辦呢?”

 三皇子:……

 胖友,你這個劇本是不是拿錯了?

 講道理,就永平王世子劉修的那個態度,想也知道,哪怕是劉侾父母作古以後,他的日子也不會差的。即便不提世子劉修,單說他們那一房好了,二房的嫡長子劉仁對這個親弟弟也是掏心掏肺的,只是因為前頭有個劉修頂著,身份地位才能都遠不及劉修的劉仁,就顯得沒那麽出挑了。

 還有啊,別忘了劉侾還有個大美人妹子,那可是已經跟安平王世子定親,並且來年開春就要成親的。

 等於說,劉侾不光有個未來的永平郡王堂哥,還有個未來的安平郡王妹夫。

 再不濟,這不是還有他這個發小嗎?三皇子當然不是太子殿下,但太子是他嫡親的哥哥啊!哪怕現如今他只是區區一個郡王殿下,還是沒實權的那種,但想也知道,等他老子百年之後,他怎麽著都能混個親王當當的。

 怕啥啊?

 三皇子很是認真的打量著劉侾,但因為劉侾是真的滿臉複雜,就感覺吧……

 反正挺微妙的。

 試想想,混世大魔王劉侾準備頭懸梁錐刺股的用功讀書,這本身就是個天大的笑話,對吧?

 這個時候,三皇子還沒意識到,他的好胖友即將從人人畏懼的南陵郡第一混世大魔王,轉型成老少皆宜笑口常開的諧星了。

 幸好他還不知道,不然估計這場酒宴,他倆就準備割袍斷義了。

 **

 永平王府裡發生的事情,沒幾日就傳遍了南陵郡的大街小巷。

 其他人的消息鐵定不如聖上靈通,但沒關系,早晚的事兒嘛,反正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永平郡王認了個鄉下來的老太婆當乾娘。

 這消息可比永平郡王認了個小姑娘當乾閨女刺激多了。

 興許香豔程度遠遠不及後者,但從趣味性、可談論性而言,卻是要強上太多太多了。

 很快,南陵郡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那些個酒館食肆裡,就開始了多個版本的同人小說演繹。什麽樣的解讀都有,乃至最後上升到了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

 反正就挺上頭的。

 可別忘了,今年就是科舉年,來年二月裡就要考會試。

 又因為南陵郡是位處南方,在江南這一帶,冬天冷歸冷,但下雪這種事情就是傳說,十年都不帶攤上一回的,就算攤上了也不用擔心,雪下來了,然後就沒有了。

 既沒了大雪封路一事,就很方便其他地方的學子往南陵郡趕。像楊冬燕這樣早不早的就趕來的,到底還是少數的。尤其本來就在南方的一些學子,他們都是慢悠悠的過來的,考慮到年後出門到底還是有些趕的,多半都會在過年前趕到南陵郡。

 於是,就出現了相當神奇的一幕。

 當那些外地的舉人終於趕在年前到了南陵郡後,才找了個地方落腳,就聽到了各種版本的認乾娘故事。而且,甭管是哪個版本,有一點是不會變的。

 那就是主角。

 故事裡有兩個主角,其一便是認乾娘的永平郡王,其二便是那個乾娘。

 嚴格來說,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為認了乾娘的除卻永平郡王之外,還有劉二老爺。甚至於整個永平王府都被拖下水了,包括世子劉修在內的第三代,全都認了乾祖母。

 但是,等消息傳開後,卻發現在整個故事裡,沒有自己的身影。

 我的故事裡沒有你。

 這是多麽令人慶幸的消息啊!

 反正幾乎所有的說書人,都是針對永平郡王展開的故事,對於永平王府的其他人來說,那是真的非常慶幸,尤其是王妃等人。但在劉二老爺聽來,卻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兒。

 為什麽故事裡沒有他?

 是他不配嗎?

 配不配的那不重要,反正就在一團熱鬧之中,楊冬燕她進宮了。

 消息傳到魏家小院……

 哦不,如今已經換成大宅院了。想住上類似於永平王府這種府邸,沒有爵位和官職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但假如僅僅是普通的五進宅院,還是相當容易的。

 楊冬燕那壓箱底的三萬兩銀子已經還給王妃了,但她一點兒也不虧,就那個地段的五進宅院,還是裡頭都修繕裝飾好的,別說硬裝部分了,那是連床鋪被褥都安排好的,甚至還包括了一宅院調教好的仆從等等。

 算下來,只怕三萬兩還不夠,翻倍還差不多。

 這時候就看出來底蘊的好處了,哪怕頂尖的勳貴圈子裡,很多人其實是瞧不上永平王府的。但在其他人看來,永平王府還是高不可攀的。他們很快就歸整好了一切,從頭到尾沒叫楊冬燕操心半分,還趕在了年前,恭請老太太搬家。

 因為老太太不願意在永平王府裡過年,但王府那頭也不能忍受自家老太太在那種破破爛爛的宅子裡過年吧?

 這像話嗎?

 用劉二太太的話來說,那個小破院子還沒她家老爺給外室置的宅院好呢!

 劉二老爺莫名挨了一記冷刀子,還沒臉反駁。

 盡管過程多少還是有些坎坷,但總歸趕在年前,楊冬燕一家搬家了。

 搬家也不需要他們動手,有仆從幫忙呢。

 結果,在新家還沒住上幾天,方氏的尾椎骨都還沒好利索呢,宮裡傳旨了,讓楊冬燕入宮一趟,說是太后娘娘想見一見她。

 就很慘。

 說的當然是方氏的尾椎骨。

 楊冬燕都無奈了:“我給你出個主意,你要不然就讓下人做個厚實一點兒的墊子,直接給你綁在腰上,這樣往後你再摔了,就能一屁股坐在墊子上,摔不出個好歹來了。再不然,你也可以跟你弟妹學一學,跟她似的往死裡吃,吃成一頭肥豬樣兒,怎摔都摔不到骨頭上。”

 方氏哎喲哎喲的叫喚了半天,最終還是忍著疼請楊冬燕趕緊滾蛋。

 “太后娘娘還在宮裡等著您呢!您倒是趕緊梳洗打扮換身鮮亮的衣裳,去宮裡頭啊!”

 楊冬燕長歎一聲:“你知道你這個行為叫什麽嗎?不知道吧?那我教教你,你這是呀……皇帝不急太監急!”

 莫名其妙就成了太監的方氏,被氣到翻白眼,卻愣是不敢跟楊冬燕較勁兒。

 這個時候,方氏就想起了曾經說過的玩笑話。

 什麽裡長娘,縣太爺他老娘,老王妃……

 娘呀!她屁股疼!

 等好不容易送走了楊冬燕,當然肯定是有人領著她一起去的,世子劉修主動請纓,屁股後頭還墜著混世魔王。這事兒跟魏家就沒太大關系了,畢竟其他人就算沒跟方氏似的直接摔個屁股墩兒,那狀態也好不到哪裡去。

 就說小楊氏好了,她平常最煩別人說她胖啊肥啊的,可方才楊冬燕就說了呀,說她是個大肥豬,她有說什麽嗎?

 人都傻了,還說個屁啊!

 隻這般,楊冬燕攜帶倆孫子,順順利利的進入了宮門。

 皇宮她熟悉啊!尤其是去太后宮裡的那一路,別提有多熟悉了,等進入了正殿,看著那些個伺候的人,楊冬燕立馬就將人和名字對上了號。

 這當然也是因為太后是個念舊的人,人嘛,越是上了年紀越是不想換新的。東西如此,伺候的人也是,尤其是貼身伺候的人,都是至少十幾年的老人了。

 也就是在太后宮裡了,這要是去聖上宮裡,只怕有個一年半載沒去,除了太監總管外,一個都認不出了。再有個三年五載的,只怕整個后宮都能翻新一遍。

 還是年歲不夠啊,等再過一些年,貴為聖上也該明白,何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了。

 見到太后時,楊冬燕對比記憶裡的太后,還是覺得對方老了好多。這是當然的,哪怕平日裡吃穿不愁,但歲月這種東西,是不會放過任何人的。況且,太后到底不比那些需要靠寵愛傍身的後妃,在保養方面,也是更注重身體的調養,而非容貌的。

 楊冬燕在觀察太后,太后一樣在抬眼看她。

 “嗯,像!確實有幾分相似。”品了一下後,也算是安慰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後太后就對楊冬燕不太有興趣了,她喚了劉侾到跟前,上上下下的打量著。

 劉侾啊,小時候也是被楊冬燕帶到過宮裡來的,太后還抱過他,也賞賜過不少小玩意兒。但那畢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三皇子有多久沒見到楊冬燕,那麽劉侾就有多久沒見到太后了。

 完全不熟啊!

 那太后顯然不是這麽認為的。

 人老了就念舊,還愛回憶從前。這不,貴為太后亦不能免俗,她就將這次的見面同上一次聯系到了一起,然後自個兒就樂開了。

 劉侾一臉懵圈,完全不明白太后怎就能上下打量了自己後,突然就自顧自的笑開了呢?

 怎滴?他長得很好笑嗎?

 考慮到那是太后娘娘,膽大包天的混世魔王也不由的慫了,尤其他哥他奶都在場,他要是真敢搞事的話,只怕不用聖上出手,他就涼了。

 “侾哥兒是吧?想當年,楊老太君帶你入宮時,你才那麽點兒大。”太后拿手比劃一下,大概也就是椅子那個高度,“你呀,當時還尿褲子了呢!”

 劉侾:……

 不,這種事情可以不講嗎?

 “那會兒,我還記得老三常往我這兒跑。也是沒辦法,聖上忙於國事,皇后又要管著東西六宮,哪怕這倆人能抽出空來,更多的也是關心太子。對喲,這麽看來,三皇子跟侾哥兒你還挺像的,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主兒!”

 劉侾:……!!!

 我告訴你,你要不是太后你就涼了啊!

 會不會說話啊?誰忒麽是爹不疼娘不愛的主兒了?

 太后年輕時候,也是個宮鬥小能手,她並非先帝原配,而是寵妃上位的。曾幾何時,她的智商情商都是爆表的,典型的走一步看十步,真可謂是女中諸葛了。

 可自打先帝駕崩後,大概是生活太安逸了,她逐漸忘了該怎麽說話。又或者說,是怎麽討好別人,畢竟確實沒那個必要了。眼下都是聖上登基的第十七個年頭了,太后慢慢的,就變成了如今這副一開口就扎冷刀子的畫風了。

 問題是,連聖上都讓著她,你能怎麽辦呢?

 反正侾哥兒是肯定沒辦法的,他只能在內心咆哮著,面上還得做出一副乖巧聽話的好寶寶模樣。

 會這麽表現,當然是基於他對老人家的了解,哪怕他並不了解太后,但沒關系的,他了解他家老太太啊!

 總之,假裝乖巧保持微笑就可以了。

 然後他就差點兒翻車了。

 侾哥兒的演技實際上是不過關的,楊冬燕生前吃他這一套,完全是因為她對侾哥兒是有濾鏡的。如今,濾鏡碎了,楊冬燕就不愛他了。

 太后雖然沒那麽誇張,但很顯然她對侾哥兒也是沒有濾鏡的,看著眼前假裝乖巧的侾哥兒,換個別的老太太,譬如安平王府的徐老太君,那興許還會配合一二。但太后是誰呢?

 扎刀小能手啊!

 “你瞧著沒有小時候好看了呀!”

 “哎喲你是不知道,你兩三歲的時候,長得那叫一個粉雕玉琢喲!真就像那個菩薩跟前的小童子一樣,把整個宮裡的皇子公主全給比下去了。”

 “我還記得,那會兒你家老太太喜歡給你做小裙子穿,那種粉粉嫩嫩的顏色兒,我還賞賜過你一身藕荷色的小裙子,你穿上別提有多好看了!”

 “對了對了!老三啊,三皇子你認識不?他那時候來我這兒請安,一看到穿著小裙子的你,那眼神喲,簡直就跟小狗盯著肉骨頭一模一樣!還哭著鬧著要娶你當皇子妃呢!”

 侾哥兒:……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為什麽要來這裡,活著的意義在哪裡?

 論如何把人逼死,太后娘娘絕對是個中翹楚。

 最可怕的是,話題都進行到這一步了,侾哥兒還是不敢反抗,他慫。這個時候,他就指望他哥和他奶了,然而這倆人好似沒聽到似的,眼觀鼻鼻觀心,愣是沒有出手相救的意圖。

 太后還是繼續回憶往昔,這會兒她已經說到了三皇子長大以後準備相看親事的事兒了。

 皇子成親一般都很早,而且都是有固定流程的,多半都是趁著大選之際,將合適的閨閣少女挑選出來。假如是給太子選擇太子妃,那流程只會更複雜。相對而言,三皇子這邊就好很多,畢竟不需要那麽謹慎。

 又因為三皇子一貫極為受寵,在選妃之前,他是有話說的。

 “老三喲,他就說要找個跟你一樣好看的媳婦兒!”

 侾哥兒一口老血哽在嗓子眼裡,他跟三皇子認識好多年了,因為那倆都是愛喝酒玩鬧的主兒,還都是無法繼承家業的,他倆就特別投緣,玩得特別開。

 結果,如今突然告訴他,你的發小好胖友原來一直拿你當成擇偶標準?

 這個世界能不能好暫且不提,但是侾哥兒的世界已經就此崩塌了。

 求救沒用,他哥他奶都是良心已泯之人,他只能絕望的看著太后,內心祈禱著太后能夠注意到別人。

 一起入宮的明明就是三個人,為什麽非要逮著他一個人薅呢?

 頭禿!

 這個時候,侾哥兒還沒有意識到,他跟三皇子的友情已經走到了盡頭。畢竟,在知道了這些內情後,誰他娘的還能跟那混蛋做朋友了?

 尤其是……

 太后仿佛想起了什麽,高興一拍巴掌:“最後老三看上的皇子妃,不就是他那個表妹嗎?其實不是正經表妹,是他母族那邊沾親帶故的,中間隔了好些呢。”

 侾哥兒倒是知道三皇子妃家世不顯,對外宣稱是皇后娘家侄女,但其實頂尖的勳貴人家都是明白的,那人其實出身不高,父親祖父也並非高官,跟皇后娘家最多也就是算是個族親。當然,倒是一個姓氏的。

 三皇子成親那會兒,侾哥兒還納悶呢,怎麽找了個出身普通的皇子妃。

 這會兒聽到太后這些話,他就想起來了,一個嘴欠,他問道:“三皇子是自個兒看中三皇子妃的?”

 “那可不?他就是看那姑娘長得像你!”

 侾哥兒:…………………………

 再見吧,這個糟心的世界。

 整個入宮會面,太后的關注點都不在楊冬燕身上。當然,楊冬燕若是想要搶回關注點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兒,可她不想。

 怪力亂神這些事兒,是典型的屬於信的人非常信,不信的人就會異常抵觸。

 皇室跟普通人家又不同,聖上又稱天子,老天爺的兒子啊!要是讓聖上知曉這裡頭的事兒,大概有兩種可能性。要麽就是刨根究底,派那些審訊高手一審問,她肯定招架不住啊!要麽就是相信了,還是一陣刨根究底,希望能用此事牟利,那她依舊會涼涼。

 所以就算了吧。

 抱著這樣的想法,楊冬燕舍棄了她曾經最愛的小孫孫。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侾哥兒忽悠不了太后。

 如此這般,等他們離開皇宮時,侾哥兒已經不是曾經的他了。他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往的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人生啊!

 “裝個死樣兒給誰看呢?那是太后,太后願意跟你說話,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楊冬燕開口就懟,完全不顧忌侾哥兒的心理承受能力。

 侾哥兒非常痛苦:“老祖宗啊,就算你已經有了那個魏什麽來著?但起碼我還是您曾經最疼愛的孫子啊!”

 “什麽魏什麽的。”楊冬燕翻了個大大的白眼,隨後語氣一變,變得溫柔無比,“他大名叫魏承嗣,小名叫窩頭。我的金孫孫呢!”

 呵呵。

 本來倒是無所謂的,侾哥兒其實已經脫離愛吃味兒的年歲了,尤其他奶那個新孫子確實比他要強多了。

 但是!

 甭管什麽事兒就怕來個轉折。

 侾哥兒以為他是無所謂的,哪怕年後就要跟對方在同一個書院裡念書,他也沒太放在心上。道理很簡單,舉人肯定是獨立班級的,且不說編外學生不需要每天上課,哪怕上課也不會去初級班的。

 根本就不需要打交道的,又怎會發生矛盾衝突呢?

 反正,在去青雲書院之前,侾哥兒是打定主意不跟窩頭對著乾的。

 萬萬沒想到啊!

 混世魔王是消停了,架不住對方要搞事。

 在正月十六那天,青雲書院開學,劉侾捏著鼻子認命的來到了書院裡。他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因為多數人看到他不是嫌棄就是厭惡,再不然便是懼怕。

 沒啥的,反正他來這兒也是混日子的,又不是來交朋友的。

 結果,青雲書院上至先生下至學生,看到他時,第一反應就是同情。有些感情豐富的,還能看出一絲絲心疼。

 劉侾非常迷茫。

 就算他像太后說的那般,是爹不疼娘不愛的,但也不至於淪落到令人心疼的地步吧?他堂堂永平王府的嫡出小少爺,南陵郡赫赫有名的混世大魔王!

 你們憑啥同情來著?

 再然後,他就明白了。

 就仿佛是永平王府的世子和世子妃聯手給王妃樹立了孝感動天的好兒媳婦的人設一般,窩頭也給劉侾立了個人設。

 那個人設叫做,醋壇子。

 簡而言之,就是當初劉侾來書院裡找窩頭麻煩,之後不是世子劉修過來救場了。因為這個事兒,很多人都擔心窩頭沒辦法繼續在書院裡待下去了,甚至一度懷疑他不日即將被趕出南陵郡,從此以後仕途無望。

 那可是堂堂永平王府的小少爺啊!他要搞你,你還有什麽前途可言?

 但窩頭不怕的,他一開始還好好解釋,後來因為大家都不相信,對此保持懷疑態度,他索性就豁出去了。

 窩頭是這麽說的。

 劉侾之所以千方百計的跟他作對,完全是因為世子劉修對他產生了惜才之心。看著曾經對自己最好的哥哥,對另外一個小孩兒這般好,劉侾吃醋了。

 知道真相的劉侾:……

 想他堂堂混世魔王,愣是變成了一個醋壇子。

 作者有話要說: 劉侾:我他娘的是個諧星嗎??????????????????

 作者:你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