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老太太的鹹魚人生》第094章
都說萬事開頭難, 這話確實不錯。

 想當年,老魏家打算送窩頭去開蒙,可費了不少勁兒, 光是每天上學放學就夠讓人操心的。尤其那會兒窩頭年歲還小,哪怕鄉下地頭哪家的孩子都是打小撒丫子滿村亂跑的, 但窩頭去的那個私塾卻是在南田村, 隔了不少距離不說,有很長一段路甚至都是沒人經過的。

 好在,就算當年再艱難,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也正因為窩頭熬過去了,老魏家其他人也撐住了,再碰上類似的事情後,就容易多了。

 當年家裡一個娃兒上學都難,如今辦個家學都容易。

 像學舍、課桌椅什麽的,都交給了大牛一個堂弟去折騰,橫豎眼下才正月初七呢, 慢慢來, 趕在春耕之前搞定就行了。至於家學先生的人選, 大牛和窩頭商量了一下,由窩頭先去同窗裡打聽一下, 到時候視具體情況再決定。

 畢竟, 他們也不能直接衝到其他的私塾裡,去挖人家的牆腳吧?

 這事兒辦得相當順利, 他們初七這天就回到了省城,但其實省學開學沒那麽早的,趕回來也是想調整一下,再就是鋪面裡不能完全丟開手, 總得有人鎮場子。

 趁著尚未開學,窩頭跑了幾個本地的同窗家裡,經人介紹找了個屢試不中的老秀才。

 據窩頭所說,那是他同窗的叔祖父,學問挺扎實的,卻僅限於經史子集裡那些擺在明面上的東西。反而,考秀才只需要將先人的東西牢記於心,但考舉人卻是需要自身的感悟和理解的,聽起來仿佛差不多,可實則卻是天壤之別,只能將其歸咎於天賦不足。

 但甭管怎麽說,當啟蒙先生是絕對足夠了。

 兩邊商量好了具體的束脩,以及到時候由莊子上給米糧蔬果,當然也會提供房舍。開學的時間也定下來了,就定在三月初一,先生會同他的老妻一起前往。

 說是老秀才,但其實年歲也不是特別大,實際上的年紀甚至要比楊冬燕都小上五六歲,可看起來卻已是滿頭白發,一副憂慮過度的模樣。

 等事情定下來後,二牛往莊子上跑了一趟,傳話以及確定房舍等一些瑣事。

 說真的,等徹底定下來後,楊冬燕還是挺懵的。

 永平王府自然也是有族學的,但事實上建立的卻是特別晚,像她的兩個兒子都不是在族學念的,直到孫子輩兒時,這才想起來該辦個自家的學堂,好供孩子們念書。

 誠然,跟上輩子比起來,老魏家其實是更晚的,因為楊冬燕曾經的長孫劉修的啟蒙都是在族學完成的。但不能這麽比,在她的倆兒子娶妻生子之前,劉家就已經改換門庭,從一介平民成為了頂級的勳貴。沒辦學堂純粹就是因為沒那個概念,而不是辦不起。

 可這輩子……

 楊冬燕就感覺挺恍惚的,這就開始辦族學了?回頭再整一些田產作為祭田和學田?老魏家就這麽起來了?

 懵就一個字。

 在短暫的愣神之後,楊冬燕倒也沒再在這樁事情上糾結。辦學堂挺好的,像如今的魏家,旁的不說,子嗣還是挺單薄的。就像大牛說的那樣,光靠窩頭一個肯定是不行的。偏生,窩頭沒個親兄弟不說,連堂兄弟都沒有,獨木難支這個道理,楊冬燕還是很清楚的。

 眼下的情況跟當初的永平王府完全不同,說白了,第一代永平王那是武將出身。再說劉家子嗣的出路有千萬條,還真就不一定非要去念書走科舉。

 但魏氏一族……

 楊冬燕靈光一閃!

 “大牛,等二月底你是不是要把先生倆口子送到莊子上去?”

 “對,我想親自跑一趟,免得那頭有什麽不周到的,真要是缺了什麽,回頭我也能再讓其他人捎過去。”

 “那這樣,你幫我給咱們家親眷帶個口信,就說只要能考上秀才的,我做主給獎勵一畝地!”

 魏大牛目瞪口呆:“啥、啥意思?”

 楊冬燕這不是想起了上輩子的那些事兒嗎?當然,永平王府辦的族學裡是肯定沒獎勵的,但這不妨礙她私下底給予獎勵啊!

 說白了,就是劉侾這個混帳玩意兒給逼的。

 這孩子打小就是個不省心的東西,吃飯都要人哄的,求爺爺告奶奶的,他才施恩一般的張嘴吃兩口。等到了開蒙的年歲,好家夥,這孩子變著法子的逃課曠課,他甚至都懶得在學堂裡睡大覺,要搞就搞大的。為此,他爹就沒少上手抽他。

 可別忘了,當時的劉侾是楊冬燕的心頭寶,她覺得罵兩句無所謂,但不能老是上手抽啊!就這麽哄著勸著,為了讓劉侾乖乖去上學,許諾了各種好東西,只差沒直接將金山銀山搬來了。

 最後嘛,楊冬燕就不知道了,她後來涼了嘛。不過,單看劉侾直到如今都不曾考上舉人的結果,估摸著獎勵政策對這混帳玩意兒屁用沒有。

 盡管首次使用以失敗告終,但楊冬燕固執的認為,不是她想出來的辦法不好,而是劉侾太混帳!

 楊冬燕整理了一下思路,這才將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大牛。

 不可否認的是,像窩頭這種奇葩是很少見的,多數孩子他就是不愛學習的,當然,能混帳成劉侾那種也是少見,再給楊冬燕一次機會,劉侾被他爹揍的時候,她一定會在旁邊搖旗呐喊的。

 “以前在鄉下地頭,小孩子胡鬧了,當大人的就是二話不說就開揍。我感覺吧,揍當然也是有用的,但咱們可以一起來啊!不好好學習的,揍他沒商量!好好學習考出成績來的,給獎勵!”

 “莊稼人最在乎的還不就是田產嗎?不然這樣好了,考得好的獎勵一塊肉幾斤細糧,要是能考出童生試的,以前窩頭不是考了三次嗎?越往後的獎勵越高,考上秀才的,直接送一畝地,上衙門簽紅契過戶的那種!再不行還能獎勵驢子、牛啊!”

 尚未開學的窩頭,在旁邊聽了個全場,越聽越覺得他奶說的這話相當耳熟。

 低頭思考了一陣子後,窩頭忽的悟了:“奶你說的是獎學金制度啊!”

 “啥意思?啥金子?不,不送金子!”送個屁金子,好東西當然要自個兒摟著。

 見他奶急了,窩頭趕緊解釋道:“省學也有類似的制度,每次月考、季考、半年考、歲考的前幾名都有獎勵的。我有一次運氣好,也得過一次獎勵。”

 一聽這話,楊冬燕頓時來勁兒了:“那怎沒見你拿回家呢?你們先生獎勵了啥東西?驢子?騾子?還是小牛犢子?”

 窩頭:……

 “獎勵了我兩條上好的青墨。”

 其實他是拿回來了,一條留在了學堂裡,一條過年前拿回家用了。但全家上下都沒發現,畢竟沒有人會吃飽了撐著沒事兒乾,跑去他那屋數墨條的,再說本來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墨條。

 墨條……

 噫!

 楊冬燕隻一臉的嫌棄,很快就跳過這個話題,對魏大牛吩咐道:“你這樣,買個小牛犢子啥的,不然驢崽子也成啊,然後就栓在學堂門口。一開始不要把目標定得那麽高,看誰先能寫出來一百個字啥的,就能把驢崽子牽回家!”

 啥墨條啊!墨條能有那麽大塊頭的驢崽子刺激人?

 再說了,驢崽子還能叫喚呢。誰家得了這麽個牲口都得精細的養著,一養就是三五七年的。而且牲口還不能藏著掖著,只要每次外出叫其他人看到,就會聯想到要好好讀書,多麽鼓舞人心啊!

 你家墨條會叫不?更別提墨條還是消耗品,用完了就沒了,不像驢崽子,那還能生小崽子呢!

 楊冬燕就覺得她這個想法特別棒,魏大牛不愧是娘控,如此之瞎的點子,他居然也覺得相當不錯。

 其實仔細想想,哪怕孩子還小不懂事兒,那大人呢?本來可能孩子放學後還要被大人使喚著喂雞喂鴨生火做飯啥的,如今被這傻驢子一刺激,不得督促著好好學習?

 乾點兒家務活能夠什麽?能變出驢子來不?

 就很棒!

 魏大牛得了法子,高高興興的去完善具體內容了。

 楊冬燕也是一臉的興奮,她還是很期待結果的。因為,她想證明並不是她的法子不好,而是劉侾那熊孩子太混帳!

 至於窩頭……

 他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曾回神。

 在學堂門口栓一頭驢崽子什麽的,光是腦補一下那個場面,就覺得特別上頭。

 對,就是上頭!

 要的不就是這個效果嗎?

 等二月底,魏大牛親自送先生夫妻倆,包括後來采買的一些普通筆墨紙硯,前往莊子上。到了那頭,他一面讓人安頓好先生夫妻倆,一面就將楊冬燕的決定告訴了在場的親眷們。

 場面一時有些失控。

 是這樣的,因為楊冬燕一開始就舉了個不太恰當的例子,而恰好魏大牛又是個娘控,且他是沒有能力創新的。所以,當他將獎勵制度完善之後,幾乎所有的獎勵一面倒的呈現出土味兒來。

 首先是好好上學的,就那種不遲到不早退的,當然更不能逃課曠課,請假就看具體情況,如果是先生批準的,那就例外。反正就這麽連續一個月,那就能獲得兩斤肥豬肉作為獎勵。

 每個月都有,且不設人數上限。

 其次,就是考試了,內容由先生來決定,取頭三名。獎勵分別是一隻肥母雞、兩隻肥母雞以及三隻肥母雞。當然,肯定是第一名拿三隻雞的。

 就單從這個獎勵看來,魏大牛的腦子確實不是那麽好使的。

 還有就是每年的大考了,畢竟啟蒙的學堂不可能像省學那樣的,每個月都考的話,會把這群小孩子烤糊的。如果是年終大考,就獎勵豬崽子、羊崽子、驢崽子。

 再就是考秀才了,一應的路費全都由魏大牛包了,但凡能考過的,哪怕僅僅是區區一個縣試,都獎勵一頭小牛犢子!

 府試就加碼,獎勵一頭剛成年的耕牛!

 院試就乾脆用楊冬燕的說法,但不是給一畝地,而是給三畝地,還保證是上等的好田!

 至於鄉試啥的,魏大牛打從心底裡覺得不太可能,但沒關系啊,不就是畫大餅嘛!

 畫!

 “如果咱們族裡有人能通過鄉試考上舉人,我做主,獎勵他三十畝肥田!”

 這他娘的場面能不失控,才叫奇了怪了。

 像他們這些剛從鄉下過來還不到一年的莊稼人,其實是想不到舉人有多金貴的,因為這已經脫離了他們能夠想象到的界限。但三十畝肥田卻是實實在在的,光聽大牛這麽一說,就深深的烙刻在了他們心中,刺激著他們的大腦。

 哪怕舉人太遙遠了,那眼前最簡單的一個事兒,一個月不遲到早退不曠課逃課,容易吧?轉眼就是兩斤肥豬肉啊!

 ……

 魏大牛跟族親們實行的是雇傭製。

 眼下的佃農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從東家那頭租賃田產來種,按照事先的約定,在秋收後給予東家幾成的收獲,這種是最為常見的,對地主來說也是最省時省事的。

 還有另外一種則是雇傭的,像他們給魏大牛做事,魏大牛會出房舍給他們住,也會給他們口糧,到了年底會分一些肉和部分錢。這種法子是需要互相信任的,不然就會出現莊戶散漫不已,橫豎東家就是包他們食宿的,乾不乾活也無所謂。

 老魏家采用後一種法子,更多的是考慮到後續還會有人搬過來的,要是直接將所有的田產都賃出去了,以後就該抓瞎了。

 再一個,也是楊冬燕建議的,她想趁著自家尚未真正的發達,看看族親裡頭,哪些是人哪些是鬼,也方便日後區分開來。

 說白了就是,老魏家不靠這百畝良田來吃飯,再說以後日子長著呢,用一時的小利看透人心,是再劃算不過的買賣了。

 但那是以前了。

 以前或許真的會有人打著偷懶的小心思,那些人倒不一定是壞人,就是懶唄。別以為鄉下地頭就沒懶貨,只是因為以前沒機會偷懶罷了。

 但如今……

 忽的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大牛叔,我能去學堂念書嗎?”

 大牛瞅著這個已經十五六歲的大小夥子,陷入了沉思之中。其實,這個年歲開蒙肯定是已經晚了,且基本就無緣仕途了。但要是單純的學幾個字,脫離睜眼瞎的范疇,卻還是可以的。直接將人家的希望掐滅,就不太適合,但直接同意也不行。

 “魏家主可否聽老夫一言。”

 先生其實已經站在旁邊挺久了,只是在場的人太激動了,完全沒注意到他。

 直到他開了口,魏大牛……

 “先生您說。”家主啥的,聽得大牛都懵了。

 “針對那些已經錯過開蒙年歲之人,老夫覺得可以通融一番,倒不需要逼著他們每日來學堂上課,只要他們能私底下用功,參加考試即可。當然,老夫也會為他們額外出一份卷子,考認字考數籌,魏家主意下如何?”

 你問大牛意下如何?他隻想求你別喊他家主了。

 不過,先生提出的法子確實可行。

 將孩子跟少年郎區分也是有好處的,免得給這幫小毛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再說兩者的教育范疇本身也不是重疊的。至於獎勵嘛,完全可以另外再想嘛!

 “就照先生說的這麽做,獎勵就取考試前三名,就獎……”大牛掃視了一圈,目光落在了不遠處小河裡正在戲水的肥鴨鴨身上,“獎勵鴨子,第一名三隻,第二名兩隻,第三名一隻!”

 就很土。

 將土味兒貫徹到底的那一種。

 偏偏,這些族親們就是吃這套!

 大牛在莊子上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才離開的。在他離開莊子前,就已經不止一次的看到爹娘訓孩子了,讓他們好好學,爭取給家裡添牛羊豬。

 再就是,方家人當晚偷偷的來找過他,漲紅著臉搓著手心不安的問他,家裡孩子也想念書,問能不能少一些束脩,他們希望自家所有的孩子都能念書,但家裡確實供不起。

 “全部免費,方家的孩子跟咱們老魏家的一個待遇,考得好也有獎勵,要是能考上舉人,那三十畝地的獎勵我也給!”

 大牛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話,嚇傻了方家人,忽的他們差點兒沒給大牛跪了。

 當然,大牛也差點兒給他們跪了。方家是他的丈人家啊!瞅著老丈人和大舅哥要給他跪下,你說他慌不慌?

 於是第二天一早,他就立馬開溜了。

 等回到了省城,大牛將事情跟家裡人一說,全家老小都覺得很完美,包括承諾方家人跟魏氏族人一個待遇的事兒。

 乍一看,考上舉人白送三十畝地,確實是挺離譜的。但其實,考舉人的難度真心不亞於上青天啊!

 換句話說,還能承諾考上狀元給一千畝地呢,關鍵你能考上嗎?

 這不是祖墳冒青煙,這是炸了啊!

 連楊冬燕都誇大牛乾得漂亮,誇在畫大餅一事上,簡直就是天賦異稟。

 隔了好久,等窩頭再度回家時,這個獎勵制度已經實行了一個多月了,也就是說,起碼第一個月的全勤獎是發下去了。

 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不曠課,滿一個月就能得到兩斤肥豬肉喲~!

 窩頭:……

 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獎學金制度在各個學堂都挺常見的,省學是因為本身就全部免費,還有朝廷格外的錢糧補貼,連帶四季衣裳都是有的。再就是,考上了舉人後,省學會專門出一筆錢,作為去南陵郡會試的路費。

 也因此,正常情況下省學是不發錢的,他們嫌掉份。

 但像下一級的府學、縣學,因為各種補貼遠不如省學,所以每季的季考前三都是乾脆利索的發銀子,從二兩到五兩不等。

 不過更多的學堂,獎勵給學生的都是文房四寶,或者其他書籍。也有那種,允許謄抄一份先生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等,像給獎勵雞鴨牛羊豬驢……

 世界真奇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