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老太太的鹹魚人生》第086章
安平王世子雖然走了, 但他永遠活在濟康郡老百姓的心目中!!

 這是真心的。

 在九州大地多個郡城裡,濟康郡原就是屬於很不起眼的小郡城。這裡既沒有歷史古跡,也沒有珍貴資源, 還不是交通要道,甚至連土質也就一般般。前些年只是仗著年景好, 風調雨順之下, 老百姓們才能吃上飽飯,一旦有個什麽意外,那就難說了。

 對此地的百姓而言,能招來安平王世子這種大佛,絕對是祖宗顯靈了,尤其世子殿下不僅將貪官捉拿歸案,更是為本地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減稅免稅的政策,屬於實實在在的大好處,可比平日裡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瞎逼逼幾句實惠多了。

 如果說,這還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那麽對於廣大學子而言, 就更是恨不得給安平王世子供長生牌。

 安平王世子是個天大的好人啊!

 就是因為他不分青紅皂白, 將所有相關人士一網打盡,直接導致大量的空缺出現。要知道, 這年頭的讀書人, 從根子上來說,讀書就是為了科舉走仕途, 說白了,最終目的就是當官。

 但哪朝哪代都是人才多過於官職的,這才導致了很多人哪怕考取了功名,卻等待多年也輪不到自己當官。於是, 退而求其次,進了官學成為了一位先生。

 學官嘛,在普通百姓眼裡自然是地位崇高的,且各項福利待遇也相當得不錯,幾乎是比著縣太爺拿的朝廷俸祿,甚至做的事情卻要比縣太爺輕松太多了。

 輕松悠閑還有錢拿,不好嗎?

 這裡頭有個謬論,科舉這個難度,但凡是不具備上進心的,那幾乎沒辦法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考取功名。反過來說,能最終考取功名的,無一不是天分過人卻肯下苦功夫念書,且具備極強上進心的人。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但這種小概率事件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絕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官老爺,享受那種權利帶來的爽感。

 安平王世子往濟康郡來了一遭,成功的成為了萬千百姓以及學子們心中的男神。

 沒人知道,他們心目中的男神世子,是帶著悲憤的心情離開濟康郡的。他本來認為自己年歲也不大,再說男兒跟女子本就有所不同,相較而言,在親事方面年歲也不是那麽重要的。他是琢磨著,等再過幾年,朝廷的局勢穩定下來了,他爹也能卸下重任回到南陵郡,再……

 總之就是一句話,他原先沒打算這麽成親的,但如今卻是改變了心意。

 等他回到南陵郡後,第一時間就是讓他老祖母為他安排相親,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娶一個媳婦。

 然而,他一面在腦海裡想著娶媳婦的事兒,一面卻忍不住回憶起了濟康郡那倒霉老太太說的那句……

 ‘你哭得震天響,偷跑到永平王府說要帶走你的世子妃’。

 怎麽形容這種感覺呢?安平王世子覺得他已經不能好了。

 幸虧啊,那倒霉老太太人在濟康郡,此生不見叭!

 “時辰還早,今日便若趕二十裡路,爭取早日回到南陵郡!”安平王世子朗聲吩咐下去。

 他手底下的兵差自是順勢應下,對他們這種原是邊疆守衛軍的人來說,不過是區區趕路,完全不懼的,可對於那些不幸的倒霉蛋兒而言……

 這日子可真苦啊!

 作為對照組的濟康郡卻是一派熱鬧景象。

 時間已經進入到四月裡,就算是北方城池,四月裡那也是陽光明媚的,眾人紛紛脫下的夾襖,換成了輕薄舒適的春裝。若是那些家裡有余錢的人家,還會特地喚裁縫來家裡,給家人新做一批吸汗透氣的夏杉。

 又因為冬裝更注重保暖,顏色方面不是特別得亮堂。可春裝、夏杉卻正好相反,要的就是色彩鮮豔。

 更有那十來歲的小姑娘家家的,穿上新衣,戴上頭花,再喚上三五個手帕之交,嘰嘰喳喳的就往街面上去了。

 豬崽也想去,可她卻要上學堂。

 萬幸的是,女學的學業相對而言還是比較輕松自在的,又因為梁家那頭欠了楊冬燕的人情,對楊冬燕的這個大孫女別提有多在意了。饒是豬崽這個大大咧咧粗神經的娃兒,都忍不住回家叨叨著,說她們先生對她可好了,昨個兒的功課沒完成都沒訓她。

 這話一出口,豬崽就成功的挨訓了。

 求仁得仁,求訓得訓。

 除了讓豬崽頗感吃力的文化功課外,最讓她高興的是,今年又增加了烹飪課程。

 其實,像大世族的姑娘家,理論上是不需要親自下廚操持家務的,但事實上幾乎每個姑娘都有一手絕活兒,當然不至於親自動手,可一定要嘴皮子能說。像做精美的糕點,以及煲湯等等,梁家都談不上是世家大族,卻也存了不少秘方。

 這些秘方都對豬崽開放,隨便學!

 等終於盼到休假時,豬崽就忍不住在家裡人面前漏了一手。

 她先得了楊冬燕的允許,把她娘小楊氏使喚得團團轉。

 小楊氏氣哦,罵罵咧咧的殺雞抹脖,然後燒水燙毛,把另外一些需要提前準備的食材都收拾妥當了,這才去喊豬崽。

 “哪兒有你這樣下廚的?買菜、洗菜、切菜,前頭這些繁瑣活兒都叫別人做,還得給你收拾好灶台面,就等著你下鍋?連火你都不燒?像你這樣的下廚,怎就那麽輕松呢?”

 氣歸氣,關鍵活兒還得乾。可就因為活兒沒少乾,小楊氏就更氣了:“我怎就生了你這麽個討債鬼呢?”

 豬崽從小就挨罵,早就已經被罵皮實了,聞言頭也不抬的道:“娘你得去跟我們先生說,反正她是這麽教的。”

 那不然呢?還能指望那些千金小姐們去菜市場跟人家菜販子討價還價的買菜?那幹嘛不直接讓她們去地頭上摘菜呢?更有甚者,讓她們從耕種開始啊,從一顆種子到澆水施肥再到長成收獲……

 嘖嘖!

 “娘你看好了,我今個兒要做的是梁家的拿手絕活!”

 “啥拿手絕活?燉個老母雞湯也能叫拿手絕活?我看你能不能燉出個花兒來!”小楊氏才不信,不就是燉個雞湯嗎?誰還不會了!

 但事實證明,有沒有配方是相當重要的一個事兒。

 其實,在鄉下地頭,哪怕幾乎人人都會生火做飯,但沒有哪個人敢說自己做的飯菜有多好的。稍微手藝好一些的,就能幫別人掌杓多少掙幾個錢。可更多的情況卻是,大家夥兒只是簡單的將飯菜燒熟了,吃不死人就成,至於味道如何……

 缺油少鹽的飯菜能有多好吃?更誇張的是,直到如今,很多人的主食還是拉嗓子的粗糧,甚至是連殼一起吃下去的。

 沒辦法呀,要是真的將殼去得一乾二淨,那一鬥米面還不得少了十分之一?更精細一些的,少掉十分之二三都是有的。因此很多人都是連殼一起吃的,橫豎都是地裡長出來的吃食,最多也就是難吃一些,能吃飽還不好?

 方氏和小楊氏的廚藝就是如此。

 哦不,她們不配談廚藝二字,就是把吃食煮熟而已。當然,食材的好壞也會關系到入口菜肴的美味程度,再就是佐料了。

 自打楊冬燕發威以來,家裡就不再缺油少鹽了。要知道,光是管上輩子的兒子要豬油,都發生過好幾次了。

 一般來說,只要舍得放豬油,那麽做出來的菜肴就基本上脫離了難吃的范疇。假如是豬油炒肉的,那麽對於老魏家這些人而言,就是難得的美味佳肴了。

 但這基本上就是方氏和小楊氏廚藝的巔峰了。

 再往上,甭管食材有多好,佐料有多豐富,她們都沒辦法將兩者完美結合。幸好,家裡人都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如今每日飯食都是細糧,且幾乎頓頓都有肉,日子過得已經很好了。

 直到這一天,豬崽大發雌威。

 她完美的運用到了在女學所學到的秘方知識,燉出了一大鍋老母雞枸杞湯。

 那香味,毫不誇張的話,就是香飄……二裡地。

 反正就以老魏家為圓心,像四周的街坊鄰居輻射,好大一片地方都聞到了那令人口齒生津的香味。

 隔壁家的小孩兒都被饞哭了。

 這還不算,豬崽又不是隻學了一道菜。理論上來說,千金小姐們需要學的僅僅只有做糕餅以及煲湯,但別忘了,豬崽的身份特殊,只要她主動討教,大廚師傅是不會對她藏私的。

 於是,繼老母雞枸杞湯之後,她又來了個水煮肉片。

 她舍得放好料,畢竟家裡窮的時候,她還太小了,到如今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因此,對比方氏和小楊氏做飯菜時的束手束腳,她是放開了糟蹋好東西的。

 事實證明,放開手一搏……反正色香味都是俱全的,只要不去計算成本,那吃起來肯定是香的。

 這還僅僅只是個開端。

 再往後,豬崽還跟人家大廚師傅討來了餃子餡兒的秘方。一開始,家裡人還嗤之以鼻,直言餡料有個見鬼的秘方啊!誰不知道肉餡兒好吃?這以前還待在鄉下老家時,大家夥兒過年能吃一頓白面餃子都是日子過得紅火了。假如能吃上豬肉白菜餡兒的餃子,那就是富貴人家了。哪怕是白菜多,肉少……

 那也很不容易了!!

 結果,豬崽說有秘方就是有秘方,不單是餃子餡兒的秘方,她還騙來了蘸醬秘方。以前吃餃子就是單純的蘸醋蘸醬油,她卻是格外得麻煩,又是拍蒜又是做蒜泥,反正被她一折騰,還真別說,那味兒簡直絕了!

 方氏還嘀咕著,這也太糟蹋東西了。

 小楊氏就特別實誠,哪怕先前她給豬崽打下手的時候,叨逼叨逼個沒完,但等吃食上桌了,她就直接沒聲兒了。悶頭大吃都來不及,哪兒還有心思瞎叨逼?

 唯有楊冬燕,在吃了幾頓豬崽放假時做的飯菜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

 家裡該添人了。

 說真的,她都快忘了她上輩子過得是啥錦衣玉食的好日子了,習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像當初,她剛借屍還魂的時候,那是成天挨餓啊,餓得兩腿發軟,兩眼發綠。哪怕一顆蔫巴巴的蘋果,她都是吃得津津有味的。

 後來,家裡的日子好過了一點兒,那也是吃一口白面饅頭都能湧起滿腔的幸福感的。哪怕再往後,家裡也不缺細糧了,也能每天都吃上肉了。

 但還是那句話,習慣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情。

 楊冬燕都快忘了,她曾經是王府老太君,一頓菜至少八個肉菜,各種精致小炒好幾碟,還有用高湯燉煮出來的大菜等等。

 老太太啊,她以前也是個體面人。

 “大牛,你不是給街面上那些小食肆送食材嗎?幫我問問,有沒有啥不想幹了的大廚師傅,讓來家裡掌杓。放心,工錢方面不會虧待的。”

 大牛:……

 不是,咱們是做小食肆送食材的買賣,但您覺得您這話合適嗎?跑去人家主顧跟前,問他們家的大廚要不要換個地方做活兒?會挨打的吧?

 楊冬燕話一出口,大概也意識到不太對了,想了想又改口道:“也不用大廚本人,像學徒啊,或者家裡的兒女啊,反正能學到幾成本事的,會做幾道拿手菜的,都成。”

 這話聽著還像樣一些。

 要知道,這年頭的大廚師傅幾乎都是男的,起碼在外面食肆、飯館、酒樓裡做活兒的,肯定得是男人。因為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職業廚師不光是需要技能的,還需要足夠的體力。

 但如果只是給一家人做飯,那就沒這些講究的,請個手藝不錯的廚娘就成。

 大牛點頭答應了,算是將這事兒放在了心上。又因為正好提到了自家買賣,他當下就說起了另外一樁事兒。

 他打算結束小縣城裡的買賣,將所有的人手都集中到省城裡。

 “去年遭災對小地方的影響是最大的,縣城那頭,以往瞧著倒是還不錯,一年四季都有鋪子開門,哪怕農忙時分,也是很熱鬧的。可來了省城以後才發現,縣城還是太小了,不適合做買賣。”

 也不是不適合做買賣,而是不適合做大買賣。

 要不怎麽說見識到了大城市的燈紅酒綠之後,不願意回到鄉下老家呢?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大牛的意思是,留著那頭的生意沒太大意義了,假如有親戚願意接手當然無妨,免費轉讓都可以。可問題在於,那些有能耐的,都跑來省城找他了,寧可繼續在他手底下做事,也不願意留在縣城裡。

 再一個……

 “娘,你跟那個安平王世子到底是啥關系啊?”大牛遲疑了許久,最終還是問出了這個藏在心裡許久的問題。

 楊冬燕斜眼看他。

 他滿臉的無奈:“本來因為去年收成不好,好些小食肆都關門了,我和二牛好不容易聯系到的主顧,有起碼一小半都關門了。我還琢磨著呢,等回頭情況好轉了,再跑出去聯系其他主顧,還盤算著就算有人關門,那肯定也有人願意盤下鋪子重新開張的,結果……”

 說到這裡,大牛明顯得停頓了一下,倒不是故意賣關子,而是他也很懵圈。

 像去年那種突發情況,受影響最大的其實就是小食肆。相反,像一些家大業大的酒樓飯館,反而完全沒影響。因為收成減少,糧價上漲,是普通的百姓日子難捱了,那些真正的富貴人家完全是以前怎過如今還怎過,區區這點兒糧價上漲,對他們是毫無妨礙的。

 萬萬沒想到的是,沒等大牛去聯系其他小食肆,就有大酒樓主動找上門來,讓他提供食材。

 楊冬燕其實不懂生意上的事兒,聽到這裡,她還是沒反應過來,隻納悶的問道:“這不是挺好的?”

 “是挺好的,但也很奇怪啊!”

 “哪裡奇怪了?”

 “那些大酒樓需要的食材是很多的,而且好些都是珍稀食材。我這麽說吧,小食肆是沒辦法直接收一頭豬的,好些小食肆每天也就賣掉半頭豬的肉菜。收一頭豬吧,怕肉壞了,零散著買呢,又覺得不劃算。”

 所以才有了大牛從中牟利,他可以一口氣從鄉下收購好幾頭生豬,拆分好了賣給小食肆,價格要比城裡的肉鋪散賣便宜,卻也比直接收購整豬來得貴一些。

 賺的就是這個差價。

 但大酒樓來湊什麽熱鬧?尤其是後續的發展很不正常,本來人家一天需要十頭豬的,也有專人去鄉下采買收購的,如今莫名其妙的找上了他。讓他往酒樓裡送食材,卻不拘數量,隻道他有多少就送去多少,甚至不挑種類,說啥都要。

 這要不是有病就是有陰謀!

 “那你送了不?”楊冬燕問道。

 “送了啊!他敢收,我為啥不敢賣?我索性就將那些賣不掉剩下的,全部打包賣給了他。”大牛一臉的迷茫,“他就真的要了啊,都不讓我抹掉零頭,用早市的價格收的啊!”

 確認過眼神,對方是真的有病。

 早市的價格本來就是一天裡最貴的,事實上那些窮苦人家,都是習慣了晚市去菜市場的。人家菜販子也是要回家吃飯的,瞅著天色都暗了,蔬菜也都蔫巴巴了,就會以很低的價格一口氣賣了。

 但如果說誰想在晚市的時候,將食材賣出早市的價格……

 這不瞎扯淡嗎?

 “還有啊,咱們家做的食材買賣,其實都不是最好的。我聯系的那些主顧,都是開小食肆的,他們是圖便宜的。可酒樓不一樣啊,他們是瘋了嗎?”

 大牛一臉的不敢置信,還說以後就算有錢也不上那些酒樓去吃飯。

 用便宜的食材做出來的菜,能有多好吃啊?還賣出個天價來,真的欺負食客不懂行啊?

 然而,楊冬燕卻不是那麽認為的。

 她就算不懂生意場上的事兒,可她懂人性啊!

 “你回頭得閑了可以托人打聽打聽,那些把你賣剩下食材都包圓了的酒樓飯館,看他們把食材送到哪裡去。我敢跟你打賭,絕對不是酒樓飯館裡。”

 “那還能是哪裡?”

 “家裡啊!”

 大牛不相信:“他們都不給客人吃,反而拿給自家人吃?”

 “那不是還有下人嗎?”楊冬燕服氣了,怎滴她家裡人一個比一個蠢呢?事情不都是明擺著的,人家想通過老魏家,來討好背後的安平王世子。再說了,買菜的錢放在那些人眼裡算個啥呢?至於食材一般般這個問題,下人又不會逼逼的。

 考慮到自家人的腦子不太行,楊冬燕只能掰碎了講給他們聽。

 費了好大的勁兒,家裡人……只有大牛、方氏並豬崽聽懂了。

 也行叭,總歸不至於是一家子蠢貨。

 方氏還有些擔心:“那他們要是回頭知道,跟咱們家交好並不能討好安平王世子,會不會來報復咱們啊?”

 為了幾個菜錢去得罪背後“可能”有大靠山的老魏家?

 楊冬燕忍不住懟道:“你當他們都跟你一樣是豬腦子?”

 交好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是百分百的,說白了就是一種隱形投資而已。

 別的不說,梁同窗不就是?

 當初,他也是看了窩頭出身低微,但年歲輕學問不錯,就想著順勢幫一把,給自家女學添一個學生是完全不費勁兒的事情,萬一將來窩頭出息了,也能多個朋友多條路。反過來說,就算投資失敗了,他也不會損失什麽。又或者說,損失了也不怕,投資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具備有一定的風險性的。

 像這種金錢方面的往來都算是小事兒,楊冬燕告訴家裡人,很多富貴人家都習慣了拿兒女的親事作為投資,萬一虧本了,損失的不過是個孩子,萬一賺了呢?

 當然,像嫡長子的親事還是非常重要的,娶個好媳婦是旺三代的,自是要慎重。可像庶出子女,尤其是庶女,不就是個為家族牟利的工具嗎?

 “你那邊就幾個菜錢罷了,你不用管,人家買你就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說破天去都是公平交易。正好,你不是說想把縣城的生意結束了嗎?那就關了,再把人手都往這裡調。然後啊!”

 楊冬燕教了大牛一個好法子。

 趁著年景不好,拿錢去城郊置辦一些田產,越多越好。哪怕沒有田產,也可以買個莊子,不種地就養雞鴨豬羊。試想想,去鄉下地頭收購食材,哪裡有自家鼓搗出來的食材便宜?

 正好,安平王世子才走了沒多久,趁著他的余威還在,趕緊利用一把。要知道,省城城郊附近連成片的好田以及莊子,那是很搶手的,富貴人家輕易不會賣這些東西,就算想出手了,也是放出風聲去,由同等人家收購的。

 反正普通人想買是不可能的,你有錢人家也不會賣給你的。

 楊冬燕語重心長的告訴大牛:“人情這種東西,得趕緊用,時間久了誰還會記得?人走茶涼聽說過沒有?趁著安平王世子剛走不久,趕緊用了!拿到手的東西才是最實在的。”

 買了田產置了莊子,接下來就是雇人種地養殖。家畜出欄是慢,養豬起碼得要大半年時間,但雞鴨出欄快啊,用不了幾個月就能供應上來,還有各種蛋類。再譬如蔬菜瓜果一類的,只要年景還湊合,就不用擔心蔬菜的收成。

 但大牛還有問題:“咱們家沒有這麽多的人手。”

 “回老家啊!找你叔爺爺啊!找裡長啊!人手還有不夠的?橫豎在哪兒都是種地,他們幹嘛非要待在禿頭山腳下種那不出糧食的地啊?來省城附近種地多好啊!”

 “你出地,你負責把所有的出產都賣出去,他們就只要悶頭種地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就是蠢成你弟妹那樣的,都不帶把好處往外頭推的!”

 楊冬燕:……哎喲老天爺喲,她怎就攤上這麽一群傻子啊!!!

 小楊氏:……我幹啥了你又逼逼我?!

 作者有話要說: 楊冬燕:咱們得趁著安平王世子剛走沒多久……

 安平王世子:你好好說話!本世子怎麽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