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向東流[重生]》第28章
在少司命的誠摯相邀之下,鍾離朔就這麽成為太一門的道人。準確地說來,是歸入了太一門中入監天司的那一系中。

 少司命特意挑選了一個良辰吉日,與鎮北侯一家陪著鍾離朔前往太一門,舉行入門儀式。

 鎮北侯夫人原先就有樂正溯歸入太一的心思,隻太一門正式弟子不僅要有心,還要講究緣法。在此之前,樂正溯與太一無緣,故而便在家做個信太一的弟子。如今心願得以實現,樂正夫人也為孩子感到開心。

 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

 太一觀的觀主親自為鍾離朔舉行結發禮,老者將屬於稚兒那縷纖長的赤子尾發剪下,放在了玉盤中。隨即將鍾離朔披散在肩頭的長發一一拾起,一絲不苟地盤在頭頂,結成了道髻。

 東皇恩澤過的神水在頭頂沾過三次,如此一來,禮便成了。

 年老的觀主示意跪在堂前的鍾離朔站了起來,原本束著玉冠散著尾發的俊俏少年,此刻將所有的長發都束進了太一門的畢方冠裡。她露出飽滿光潔的額頭,遠山一般的長眉,身穿青色道袍的少年看起來比之前要成熟了不少。

 鍾離朔望著面露欣喜看著她的婦人,微微一笑,無比的清俊儒雅。

 觀主將鍾離朔的長發鎖進了一個焚過香的香囊裡,交到了樂正夫人說上,笑著說道:“這是令公子的凡思,他日若是嫁娶,將這縷凡思交給配偶,無論是束發還是散發都自由了。”

 嫁娶,是東皇與信徒是否繼續侍奉的約定。

 樂正夫人點頭應承下,又聽觀主說道:“入了太一門,便要日日身穿戒袍,每日晨昏焚香念經,初一十五還要準備素齋,逢祭到場,還望公子能記住了。”

 “記下來。”鍾離朔一一應下,觀主又問:“既如此,我再多問一句公子,可否想好自己的道號了?”

 太一門對信徒向來十分散漫,連道號這種事都隨著信徒自取。

 鍾離朔倒是沒想過這件事,一時之間竟猶豫了起來。她的見鹿公子,是知音人從林深見鹿那裡取來的名號。入東宮之後表字昭明,是生母刺帝給她賜下的。

 傳聞東皇之前,還有另一名號,謂曰晟君。晟君,便是光明的君主。昭明,即是光明之君。刺帝希望她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光明之君。當然,這是朝臣對刺帝賜字的解讀。可鍾離朔卻知道這個字是怎麽來的,無非是自己那張與刺帝一般的容顏,長得好看罷了。

 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應該取什麽字,如今要想自己的道號,一時讓她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她轉頭,看著身旁少司命殷殷期盼的眼神,將目光落在不著一絲塵埃的東皇像上,福靈心至道:“道號無塵,觀主覺得如何?”

 觀主一愣,接著一笑道:“無塵,無塵,人世多塵埃,無塵乃善求。無塵若有此心,想來也能通透地過完一生了。如此,甚好。”

 由此,鍾離朔的道號便定下了。

 她歸入太一這件事,很快就低調地了結。只是次日一身道袍束著道髻入學館之時,免不了又引來同班那些孩子好奇地打量。好在弘文館中有不少歸入太一的俗家弟子,故此這打量也就少了些。

 身穿道袍的清雋小道捧著太一經書從走過學舍,恰好遇到了下學返回公主府的小公主。公主偶然瞥到少年那張熟悉之際的臉,一時怔忪。

 怎麽才過了一年,覺得這少年竟然長大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她又在這少年身上瞧到了似曾相識的影子。公主搖搖頭,將心中虛妄的念頭驅散,私下暗自嘀咕這樂正溯何時成了太一門的小道士了。

 末了,小公主哎呀一聲,恍然想到正月初一答應長姐的事情,如今都快月末了還未辦好。這要送樂正溯的曲譜還沒找人問到手,回頭得找人去尋林夢蝶要一份了。

 心有所思的鍾離朔在入了太一門之後,每日都會在弘文館接受少司命的授課。而忙碌於朝政的禤景宸則在諸多要事裡忙得脫不開身。無論是昭帝的死因,或者是兵部的事情,都因為牽扯到前朝而遲遲沒有結果。這一日早朝,拖延了大半個月的兵部武庫案,終於有了些許動靜。

 “回稟陛下,這一批出現在源州武庫的前朝軍備,有大批乃是十年前刺帝時期,從雲州製備的軍備。微臣幾經探查,發現此一批軍備,應該就是當年雲州武庫失竊的那一批。”穿著緋色官服的樂正穎,從百官之中出列,望著殿上坐著的女皇鏗鏘有力地說道。

 她話音剛落,便引來諸多質疑。

 要知道,鍾離幕的父親也就是老雲中王,實打實的是一位喜歡風花雪月的閑王。但因著雲州靠近南疆,歷來都是楚國南邊的屏障,故而亦為軍事重地。

 可就是如此一個軍事重地,在當年中州王打著“除妖道,清君側”的名號造反時,卻連一個月都擋不住,讓中州王破下雲州直攻宛州,險些攻入了源州。

 若不是當時在瀾州駐守邊疆的禤景宸及時回援,只怕中州王早就稱帝了。這場發生於刺帝時期十分嚴重的一場叛亂,導致了雲州王夫婦戰死。而那個被刺帝當玩笑一般送到雲州沒有封號的皇女,於戰亂之中流落街頭。

 中州王能攻下雲州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雲州的武庫失竊,大批新式軍備不翼而飛,留在庫中的均是老式軍備故而不敵敗退。

 這次叛亂令原本就殘暴的刺帝變本加厲。叛亂平息之後,她下旨將所有參與叛變的鍾離王族不管男女盡數斬殺。除了雲中王那個只有十三歲在弘文館為質的幼子,以及六歲以下的孩童,鍾離一族近乎滅亡。

 在此之後,她下旨令禤景宸與監天司的司命一起尋回鍾離朔,將她迎回帝都之後按照大臣的請求迅速冊封鍾離朔為太子,以固國本。而雲州武庫失竊一事,在幾經調查之後確認乃中州王所為。刺帝下令將主諸王的屬臣徹查了一番。

 至此,諸王叛亂才算了結。

 這件事只要有底蘊的家族,或認真閱讀前朝案例的人都會知道。因此吏部侍郎舉起了玉牘,朗聲質問:“陛下,眾所周知,十年前雲州軍備失竊一事乃中州王所為。中州王被處死之後,所有財物都被楚朝收取了。樂正侍郎說這是前朝雲州的軍備,也未免把責任推遠了些。”

 樂正穎看了他一眼,接著說道:“這的確是雲州的軍備,臣找到了當時在雲州軍工的一位軍備大師求證過。且雲中王亦承認,那是他家的軍備標志。”

 乍然聽到鍾離幕的名號,眾人皆將目光落在他身上。禤景宸望著垂首立在百官中的鍾離幕,等著他的回復。

 白白淨淨的雲中王,有著極其軟綿的性子。他猶豫了一會,才從百官中出列,細聲細氣道:“樂正大人所言極是,那的確是我家的家徽。”

 “陛下也知,前朝為了避免諸王栽贓陷害,各州皆有自己獨特的軍備辨識標志,這標識只有各州各自的王與皇帝知道。臣幼時便得家父教導,故而認得。”

 這位前朝遺留的王族瞧著就是與他的皇姐一般,是個做不來大事的人。看著他這副怯懦的模樣,想要恢復楚朝的遺老都在心中歎了口氣。

 不過也好,這樣的人,也好掌握。

 鍾離幕話音剛落,朝中便起了爭執。一說就算是雲中王軍備的事,那也是前朝的。一說樂正穎辦事不利,直至今日,還未將武器是如何被調換的查出來。

 吵來吵去,女皇出言製止:“此事既然已有了眉目,樂正大人就繼續查下去。一月之內,還望有新的進展。好了,此事就先到這裡了,還有什麽事嗎?”

 “陛下,臣有一事。”話音剛落,禮部侍郎赫然出列。

 “哦,卿有何事?”該不會又是來催她大婚的對象吧。

 “稟陛下,近日臣在街頭行走,偶然聽聞諸多百姓到河邊祭祀。臣仔細打聽了一番,聞說乃是昭帝的冤魂不散,日日在涼水岸邊徘徊。為讓百姓心安,莫被亡魂驚擾,還望陛下能讓監天司與太一觀做法,將昭帝的冤魂送回歸墟。”這位禮部侍郎很年輕,是去年年末的時候,從黎州升上來的。

 他一口一個冤魂,一口一個歸墟,顯然在他的口中亡國之君乃是不詳之魂。

 坐在高位上的禤景宸霎時間凝了臉,卻聽對方還侃侃而談道:“我朝信奉東皇,將驚擾百姓的亡靈送往歸墟乃是監天司歷來的職責。可百姓已因為擔憂昭帝侵擾,到河邊淫祀多時,而監天司卻遲遲未有動靜,這於禮不合……”

 他漫長的話語被一句冷笑打斷,卻見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殿前,穿著緋色祭袍的少女斥聲道:“昭帝自神國而來,大人教我監天司如何送往歸墟。”

 百姓祭拜的是神靈,你卻說是祭祀鬼魂的淫祀,罵的又是何人呢?

 作者有話要說: 諸位大臣:看,傻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