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皇后是朵黑心蓮》第062章
大選的結果第一時間在京城裡傳開了。

 而隨著前頭那一批人被送出宮回到家, 一時間京城各大世家別提有多熱鬧了,哪怕理論上來說宮中發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可對外言, 但實際操作上並沒有那麽嚴格,畢竟這些人入宮一兩個月裡,除了儲秀宮外,哪兒也沒去。

 是的, 就連被安雪蓮一見鍾情……哦不, 一見如故到直接撇開自己娘家親侄女,指明要她當自己兒媳婦的安平侯大姑娘, 其實也沒能離開儲秀宮去別處逛逛。

 安雪蓮啊, 當日說得好好的, 說回頭得空了會喚傅家姑娘去鸞鳳宮裡坐坐, 然後……她就把這事兒給忘記了。

 然而, 傅家姑娘出宮回府後, 卻是一疊聲的說著皇后的好話, 簡直就是瞬間化身成了安雪蓮的小迷妹。

 對了,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宮規。

 在大選之中, 若是留中為皇帝宮妃的, 那是立刻被安排好住處,稍作休整後, 綠頭牌就會呈到皇帝跟前去。也因此,這一批人年歲最小的是十三,最大的已經有十七歲了。她們一旦入宮,就幾乎沒可能再離開皇宮了, 哪怕運氣好升了份位,那也不過是逢年過節在得到皇后允許的前提下,傳娘家女眷入宮一見。

 不過,像另幾位留中為皇子、宗室子正妻的,那規矩可就繁瑣多了。

 要先出宮回府備嫁,宮中娘娘會賜下教養嬤嬤,仔細認真的學上至少一兩年的規矩,再等十二監備好嫁娶一應事宜後,還要等禮部呈上最近合適嫁娶的好日子,由皇帝或者皇后做主挑好日子,這才舉行盛大的嫁娶儀式。

 當然,相對而言,宗室子那頭會簡單很多,還有慣例是直接交給各家府中自辦,美其名曰體諒為人父母的心情,實則不過就是懶得多管閑事。

 而皇子之中,自然是太子的婚事最是不同一般。

 傅家姑娘離宮回到安平侯府後不久,府上就迎來了正式的賜婚旨意,同聖旨一並前來的,還有皇后賜下來的兩位教養嬤嬤以及數箱賞賜。

 幸好,安平侯侯這邊一早就得了信兒,是隔房晉平侯府的大太太特地過來傳話的,說是替宮裡的宸妃娘娘帶信,先說一聲恭喜了。

 那會兒,安平侯府雖高興,卻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們家是侯府沒錯,可侯府啊,京城裡的王公貴族還會少?區區一個侯府,放在平頭百姓跟前自是龐然大物,可擱在宮裡的娘娘眼裡又算得了什麽呢?

 尤其是,安家那頭……

 就這麽提心吊膽了幾天后,自家姑娘回府了,緊接著賜婚旨意也來了,還有教養嬤嬤和諸多賞賜。整個安平侯府都沸騰了,第一個來恭賀的,自然又是隔房的晉平侯府。

 一門雙侯不是說著完的,擱在別家,都分家近百年了,就不說關系有多疏遠,肯定是親近不起來的。不過在傅家,兩個侯府平素還是多有來往的,是實實在在的守望相助。

 隻這般,安平侯府成了眼下京城裡最炙手可熱的人家。

 他們其實已經盡可能低調行事了,傳承百年的世家,自是深諳低調的好處。可他們本身就是侯府,同族的晉平侯府出了個宸妃娘娘,還育有一子,他們安平侯府如今又出了個太子妃。

 在這種情況下,過分的低調就是不近人情。

 一時間,京城裡的風向又變了。

 萬幸的是,除了太子妃外,二皇子妃也定下來了。雖說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可誰讓二皇子妃是魯國公府的二姑娘呢?

 魯國公府按說是比安平侯府能耐的,但這個是理論上來說的,或者卻確切的說,應該是祖上之間的差距。

 可惜,祖宗能耐不代表後輩也能耐,魯國公府傳到現在,最出名的就是他家嗜酒如命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大公子,其次便是厭惡官場作風成日在脂粉堆裡吟詩作對的二公子。

 唯一靠譜的後輩就是他家大姑娘了,多年前就嫁給了翊王當側妃。

 這麽個沒事都要瞎蹦躂的人家,如今得了天大的恩賞,頓時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在安平侯府一再告誡家裡人要低調要平和之際,魯國公府的大公子手筆極大的包下了京城一整條街面的酒樓飯館,大擺流水宴,慶祝他妹子成為二皇子妃。

 像這種鬧得驚天動地的消息,根本就用不著瞞,魯國公府中午大擺宴席,到傍晚宮裡就聽說了消息。

 不單謝晝知道了,皇子所、后宮等等,反正甭管該不該知道,都知道了。

 二皇子氣得差點兒吐血。

 他是不清楚魯國公府的二姑娘本身如何,可他現在太清楚他未來的大舅哥是個什麽玩意兒了。

 這二皇子知曉了,沒道理太子會不知道。

 太子很高興,具體表現為他當天晚膳直接吃多了,撐得他在房裡連連打轉,最後還吃了山楂丸,這才略微好受了一點兒。

 貼身伺候的小太監還在那兒叨逼魯國公府太張揚,相較而言,出了個太子妃的安平侯府卻是□□生了,安生到給人一種慫慫的感覺。

 可太子毫不在意。

 慫就慫唄,別說安平侯府了,身為皇后娘家的安府,這些年來不都是慫著的?說好聽點兒就是韜光養晦,說難聽點兒就是膽小鬼,沒本事膽子也小,又覺得自家的前程本就不在於本朝,而在於太子登基之後……

 總之,慫沒錯,囂張才是錯。

 與此同時,后宮各處也得了信兒,安雪蓮實力演繹懵逼。

 她完全不清楚魯國公府是個什麽情況!

 努力搜索原主記憶,僅有的印象大概就是魯國公府的大姑娘嫁給了翊王殿下,也就是謝晝唯一一個同胞弟弟。因那位是親王側妃,以往逢年過節也是會入宮向皇后磕頭請安的。其實別說往年了,去年她就曾隨宗婦們一起入宮過。

 只是,她是側妃,沒資格在皇后面前露正臉,連磕頭都是正妃們在前,她們這些當側妃的跪在最後頭,行完禮就離開了。

 反正對於安雪蓮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印象。

 這身為親王側妃的大姑娘尚且如此,待字閨中的二姑娘就更別提了。安雪蓮已經很努力的去想了,記憶裡好像就是個模樣清秀的乾煸豆芽菜。

 行叭,反正離大婚還有至少兩年多。

 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大致的情況,安雪蓮越想越有性質,喚了錦繡到跟前,問她還知道什麽事兒不成?

 錦繡作為皇后的貼身大宮女,要熟悉的可不僅僅是鸞鳳宮這一畝三分地的事兒,包括整個后宮,甚至外頭的世家大族裡的新鮮事兒,都要做到耳熟能詳。別的不說,總不能主子問起來,她來個一問三不知吧?

 當下,錦繡便道:“魯國公府早就已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勢,素來不知何謂收斂,原先國公府大老爺身子骨還康健時,瞧著尚好,可自打那位意外墜馬受重傷後,家裡的事情就都交給了府上的大公子。從那時起,魯國公府就成了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了。”

 安雪蓮腦補了一出陰謀詭計,臨了又覺得狐疑,魯國公府就算再怎麽不靠譜,這大姑娘是親王側妃,二姑娘又成了二皇子妃,謝晝……真不怕搞出事兒來?

 就算真不怕出事,可這連襟什麽的,還是叔叔跟侄兒當連襟,這口味也是夠獨特的。

 這廂,安雪蓮還在為人家操心,那廂,安家人終於耐不住遞了牌子進來。

 考慮到總是想借口避而不見終究不好,安雪蓮到底還是允了,同意兩天后的上午見一面。

 本以為來的只有安母一人,不過等到了約定的時間,安雪蓮才得知來的還有她大弟媳婦。

 比起後頭幾個弟媳婦,安雪蓮至少對這個大弟媳婦還是有些印象的,是屬於難得見過幾面的娘家人。當然,見是原主見的,不是她本人。

 想著來都來了,也沒必要特地趕人離開,安雪蓮還是賜了座,只是臉上的神情淡淡的。

 興許是娘家人已經習慣了她永遠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樣,倒並不覺得驚訝。安母更是在落座後不久,就急急的道出了來意。

 “娘娘,嫻兒在宮中是不是衝撞了什麽人?自打她離宮回府後,就一直病著,問她什麽都不說,眼瞅著就快要瘦脫型了……”

 安母雖然語氣急切,面上也露出了心疼的神情,不過總得來說還算穩得住,她身畔的大兒媳卻是忍不住紅了眼圈,幾乎要落下淚來。

 安雪蓮正琢磨這話要怎麽回答,就看到她大弟媳婦一臉難忍悲痛的模樣,頓時無奈了:“嫻兒沒衝撞誰,只是本宮思來想去沒尋到適合她的姻緣,就索性撂了她的牌子,讓她回府自行聘嫁了。”

 “沒適合她的姻緣?”安嫻之母猛的抬起頭,不敢置信的重複了一遍,“可娘娘您先前不是這麽說的啊!您不是說……”

 “本宮說什麽了?”安雪蓮一派淡定,幸虧原主是個穩得住的,所謂的看好安氏女,多半是暗示,從未明言或者承諾過什麽。在當時看著似乎是謹慎過了頭,不過如今倒是方便了她推卸責任。

 這話一出,安嫻之母完全不知道該怎麽接才好,只能將求助的眼神投向婆婆。

 然而,安雪蓮又開了口:“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也知道合不合適只是我的想法,你們不一定讚同。可你們要明白一件事兒,皇上已經下了賜婚的旨意,你們是怎麽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怎麽想。”

 安嫻之母臉色煞白,哆嗦著嘴唇顫顫巍巍的道:“可、可嫻兒對太子殿下癡心一片……”

 作者有話要說: 安雪蓮:我對狗皇帝癡心一片?我侄女對狗兒子癡心一片?

 敲你媽的癡心一片→_→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