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對此很有耐心。
他依舊帶著微笑看謝洛水,直到謝洛水回神,小跑到他面前。
老皇帝打趣:“朕瞧你若不是在朕面前,都想跑著跑著翻個跟頭了吧?”
謝洛水大大方方,笑著說:“回陛下,洛水確實極為興奮。”
老皇帝也笑了:“確該興奮。”
“封侯受賞。朕不食言。”
謝洛水的手指扣緊手心,發聲都有些艱澀:“臣,謝陛下厚恩!”
“哈哈哈!先別急著謝,你還不知自己該封什麽侯呢!”
天統大帝朗聲大笑起來。臉色突而一肅:“謝洛水上前聽封!”
謝洛水臉色突然平靜下來。
仿佛已經做過千百遍那樣,沉穩地上前,跪下。
大帝垂眼看她:“有功乃得封侯。今謝氏洛水遠赴海外,歷時二載,得回神種。大功!封洛縣縣侯,食邑五百戶。”
仿佛有著什麽聲音衝擊著她的耳膜與心臟,每一聲心跳都像是要撞出喉嚨。
有那麽一瞬間,謝洛水臉上的表情和腦海中的思想都化作空白。
她似乎聽不到其他聲音了,只能抓住一句“封洛縣縣侯”。
此刻她感覺自己仿佛風中的草芥,輕飄飄,晃悠悠,不爭氣得好似隨時可以暈過去。
洛縣是她從小到大住的地方,皇帝將她封在這裡,就是為了讓她能夠衣錦還鄉。
這還不夠。
她再次聽到陛下的聲音。
“設渡海將軍一職,階從七品。特官封汝渡海將軍。”
謝洛水沒有吭一聲,只是低下頭去,重重給皇帝磕了個響頭。
作者有話說:
最初的牛痘苗多采用牛□□旁的天然痘漿和已種牛痘的嬰兒所發的痘癡,但受地域、氣候、時間及供體的影響,既不能及時接種,又因痘苗質量不一使療效下降。中國醫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粵東地勢卑濕,不無瘋疾(注:指麻風、梅毒等傳染病 ),若誤取其漿,傳之無疾小兒,為害不淺。”
——《種痘術及其中外交流》
*
民國時期的數據更能反映清代的單產。民國時期,玉米、番薯新品種並未大面積推廣,品種改良也是以稻麥為主,玉米、番薯仍沿用以往的農家種,在外部生產環境沒有顯著改變的前提下,民國的統計數字完全可見清代的一般水平。如吳寶華的統計簡單運算後,可知玉米畝產為180市斤、番薯畝產為1000市斤;吳傳鈞的為玉米209市斤、番薯1128市斤;馮和法的為玉米161市斤、番薯993市斤;均能代表清代玉米、番薯一般畝產水平
——《商貿演進視角下的貨幣金融變遷》
*
據1936年對甘肅32縣馬鈴薯的統計,種植521892畝,產量2986059擔,平均畝產量572.2斤
——《農村經濟史研究:以近代黃河上遊區域為中心》
【拿甘肅的平均畝產代表全國肯定不行,但是我找不到全國的土豆畝產了】
*
印第安人還發明了一種土豆凍乾技術:將土豆清洗、冷凍,化凍後用腳踩踏擠出水分,再在室外曬乾。這種風乾脫水的土豆能夠長期儲存,不再受季節的限制,可以應對天災人禍,也有助於王國大興土木
——《谷物的故事:讀解大國文明的生存密碼》
*
土豆在美洲原產地有幾百個品種,愛爾蘭偏偏種植了一種名為“壟坡”(Lumper)的單一品種。疫情暴發時,根本找不到其他能夠抗病的替代品種。在沒有農藥的年代裡,病害第二年注定會在田間重新開始。1845年愛爾蘭島的土豆減產1/3,第二年和第三年疫情持續暴發,愈演愈烈,土豆幾近絕收。
——《谷物的故事:讀解大國文明的生存密碼》
*
從前農民都喜歡從北方引種土豆,因為北方氣溫低,種薯感染病毒程度較輕,引種成功率更高。
——《谷物的故事:讀解大國文明的生存密碼》
第146章 告老還鄉後,我寫點回憶錄記載同僚的糗事,不過分吧?
我想封侯!
我會封侯!
我將封侯!
我封侯了!
謝洛水穿著她那身侯服,踏著靴子,在堂屋裡走得亂響。
她爹高興地在屋簷下,大著嗓門和鄰居嚷嚷:“是嘞!我閨女!封侯了!她還見了皇上!和皇上在一個地方吃飯!皇上給洛水賜了一個大宅子,我們明天就搬過去嘍!那宅子我看過,哎呦,豁亮!”
她娘急急忙忙地從外面過來:“洛水她爹!快來看看,咱家母豬下的豬崽,屙白屎了!”
“哎呀!”謝爹直接跳起來,就要跟謝娘出去,鄰居笑他們:“女兒都要當侯爺了,怎麽還管那兩頭豬?”
謝娘愣了下,困惑地說:“為什麽不管?我家母豬好不容易養那麽大的,它可能生豬仔了,之前半個時辰生了五六隻!都是錢呢!”
“嗐!有皇帝給你們洛水發錢!”
“嗐,誰不知道呢。這不是閑不下來嗎?洛水說了,家裡的豬圈、菜地都搬到侯府後面院子裡,我和娃她爹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規矩那是對外人的。”
謝娘笑得眯縫起雙眼,看得鄰居們一通羨慕。
誰能想到,養女娃娃還能當侯爺的爹媽啊!這女娃娃還是他們撿的,這是多麽大的運氣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