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上榜的學子笑逐顏開,落榜的學子也沒有太過失落,因為這白榜已經算是意外之喜了,給了他們一些心理安慰。
而且看上榜的要求也只是讓他們考試合格,這次還沒有上去,那還是他們的實力不夠,也不用再多想什麽,安心回去,要麽放棄,要麽備考。
放榜之後,京都很是熱鬧了一陣。
熱鬧主要是放榜後,來京都的學子們都沒有什麽負擔了,到處遊玩的人更多了,哪怕是一些準備回鄉的人,只要身上帶著些錢,都會選擇采買一些東西。
原本一些家境不好的學子是不打算買什麽,可是裴清打探到消息後,出手幫了一把,給他們找了一些臨時的工作,畢竟這些學子雖然落榜,但那也要看看和他們競爭的對象都是些什麽人啊。和其他人比的話,實力還是很不錯的,這些臨時工作雖然不能讓他們在京都久待,但是多少可以賺些錢。
若是還想多賺的,那還可以從京都采購一些熱銷商品回鄉,轉手就能賺一些錢,哪怕以他們的本錢和能力可能賺不了太多的錢,但多多少少還是可以讓家裡好過一些。
不過這種熱鬧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又恢復了之前的狀態,不過這只是從整體來看,而從小處來看,京都附近的孩子都發現學習壓力大起來了,一些人原本並不打算讓孩子多念書的,可看到科舉的盛況,也覺得多讀些書還是有好處的。
而科舉上榜的消息很快就從京都傳遍了整個大盛,得知這次上榜的學子可以為官,甚至合格的都能入官署做事,哪怕這不是當官,可在一些人眼中已經算是一步登天了,不少人羨慕又後悔,後悔自己沒有去試一試,萬一他們也考上了。
哪怕他們明知道自己之前沒去是沒有信心,可也不妨礙他們產生一些幻想。
還有一些沒有去的學子和回來的人打聽了一番京都的情況後也後悔了,他們遺憾的是錯過和那麽多學子一起探討學習的機會,這次敢去的都是學識深厚的,平時很少能接觸到這麽多人,這次錯過,就算下次科舉也有人,可質量和數目肯定也不如第一次。
第一次的人才那都是大盛這麽些年積累下來的人才,才能一口氣出現這麽多,這第二次恐怕就要差點了。
想到這點,這些打探的學子更加後悔了,轉而就是纏著這些去過的學子問東問西,沒辦法,一手消息聽不上,只能聽聽二手了。再說對方這時候回來,對那些事還記得清楚些,現在問也不容易出錯,要是過一陣子,記憶消退,再問效果就差了。
而其他人看他們這樣的問,覺得對方是在打探消息,意識到打探消息的好處,也都熱情地問了起來,利誘什麽的手段都用上了,回來的學子根本招架不住,將探討過的一些內容都說了出來。
等到避開了這些問話,回來的學子不禁歎氣,他清楚這些人詢問的原因,只是對方給出的好處實在是拒絕不了,只是這麽一來,下一次的科舉考試,競爭難度怕是也相當的高。
唯一慶幸的是,若是不能上榜,可只要考試合格,還是有出路,只不過這出路和上榜比要差一些了。
……
時間飛逝,轉眼就是近兩年過去了,裴清一直以為裴穆過不了多久可能就要離開京都了,誰知道皇帝居然一直沒有讓裴穆離開,要不是皇帝給裴穆按照了官職,其他朝臣都要懷疑皇帝是不是對裴穆不放心。
畢竟以裴穆如今的年紀來說,鎮守邊關是最好的情況,留在京都多少有些浪費了。
別看大盛開國不久,朝中武將眾多,可像裴穆這樣的武將還是珍稀的,怎麽能浪費呢。
裴清一開始沒感覺,後來反而看出了一點點情況,皇帝似乎是有更重要的事需要裴穆去做,只是現在還沒到時機,才讓裴穆一直留在京都,等時機一到,裴穆還不知道會被派到哪裡。
而隨著這兩年,海外貿易的利潤不斷流入,海外的消息不斷傳回來,裴清懷疑,皇帝大概是對大盛之外的國土有了心思。
若是心動了,那裴穆作為年富力強的武將,這段時間也確實不好隨便派出去,畢竟武將到邊關鎮守,待的時間太短還不如不待。時間太短了,兩邊剛磨合好,武將就要調走,之前的精力都白費了。
不過裴清覺得,皇帝之所以心動,除了本身的擴張欲.望外,皇子們越來越濃的奪嫡氣氛也是一個原因。
厲王本身是沒有什麽奪嫡的想法,可是他沒有,身邊的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想法,哪怕厲王表現得很明顯,這些人也沒有什麽行動,可裴清相信,如果有機會的話,這些人指不定就敢有行動,只是現在被厲王壓著,動不了了。
而周王則是被身邊的人包圍,哪怕皇帝幾番安排,可也驅散不了這些人,畢竟皇帝也不可能真就讓周王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手段也不好太過激,過激是能清除掉一些人,可也是在打周王的臉。
剩下的一些皇子,裴清關注得並不算多,可從謝雲煜那裡也了解到一些消息,自然知道也不平靜。
可現在顯然還不是最激烈的時候,因為太子這兩年依舊很穩定,厲王作為最大的皇子,實力也是除太子之外最強的,也沒有什麽行動,局面看著也還算穩定,可這種穩定顯然只是一時的,局面隨時可能會被打破。
太子,厲王,皇帝……都可能成為打破平靜的這個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