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朝廷中樞徹底通過,那皇子分封海外的事就不會輕易再有更改了。
而皇子們去了海外,那……
裴清忽然想到自己剛穿來時擔憂的一些事,現在再看,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雖然太子還不說是百分百的勝利者,可有了海外這條路,哪怕太子最後還不是獲勝者,也有了新的出路了。
至於之後如何,那也不是裴清可以再多管的了,他如今能做的就是盡量讓研究的環境好一些,再多給研究院開開腦洞,讓他們盡量順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不要走太多的彎路。
到如今,裴清最在意的還是百姓們,讓皇子們分封海外,給百姓一條新路,這些對於國家來說只能算是治標的辦法,治本的辦法之一還是要提高生產力,而生產力的提高離不開科學研究。
讓皇子分封海外的政策定下,可朝堂還沒有安靜下來,畢竟這是大事,就算做出了決定,計劃的實行也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比如說皇子去海外,能去哪裡,地盤怎麽選擇呢,這麽多皇子,而地點不一樣,必然會有好點的地方和差點的地方,而定下去哪裡後又怎麽去,帶多少人馬,帶多少物資過去,朝廷之後會給予什麽樣的資助,持續多久……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更是讓朝廷忙得不可開交,鄧元更加焦頭爛額,畢竟戶部是負責給錢的,皇子們在海外的生活如何,銀錢就算不佔全部,那也是佔了大部分。
妃嬪們也知道沒有辦法阻攔皇子們離開這事,所以為了讓他們日後日子好過一些,哪怕自己不方便和鄧元接觸,也讓母族派人過來和鄧元商討,盡量給自家孩子討要好處。
如果皇帝態度強硬,那還好辦一些,偏偏皇帝因為這件事對皇子們有諸多愧疚,讓鄧元盡量多給皇子們些方便,有了這個前提在,鄧元也不好太強硬。
畢竟他也清楚,皇子們分封海外,對大盛有好處,可對這些皇子來說那就是從一個好地方趕到窮鄉僻壤去,哪怕這些地方之後會變好,可對於現在的皇子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只是朝廷能給的銀錢物資本就不夠多,想讓皇子們夠用都很勉強,更別說讓他們滿意了。就算之後市舶司的稅銀交上來了,總量夠了,可皇子們誰給多誰給少,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鄧元為此很是發愁。
說到市舶司,原本市舶司的稅法出台,本來是該掀起一陣風波的,可有皇子分封海外的消息在前,幾乎沒有什麽人去關注這件事了。
因為一些純商戶就算關注,也不會引起多少人的在意,而一些高門大戶家本該是關注這事的,畢竟這對海貿收益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按照新出的稅法來說,他們要交的稅額還不少,只是錢和權比起來還是權更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而等阻擋皇帝分封皇子去海外失敗後,這些人再次回過頭看市舶司,市舶司也已經立起來了,加之他們剛剛聯合失敗過,也不好再聯合起來反對市舶司,只能想辦法如何逃稅。
只是不想還好,一想,不少人就發現了問題,以往他們要是想避開官府的目光是容易的,只是這些年海貿越發的發達,就算能避開官府的目光,也很難避開旁人的目光,據說那市舶司還有舉報偷稅漏稅的條例,說不得就有人會去舉報。
而且皇子們要分封海外,按照朝廷的計劃,估計時不時地就要出海去探訪一番,送些物資過去資助一番,那他們的船想不被碰到就有點難了。
就算想方設法得到了對方的行進路線,可朝廷走的海路必然是最好的路線,若他們要避開這些路線,海貿必然更加地折騰費事了,到時候說不定稅是少交了一些,可生意也要虧損不少。
如果只是一時的虧損也就罷了,可其他人都在那條海路上做生意,就你家不做,貿易時間也不確定,慢慢地就很難和其他人做生意了,這才是最可怕的。
至於說讓其他人也跟著他們一起避開朝廷的商船,開辟新航路……
剛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就被對方視作蠢貨,新航路要有這麽好開拓,那之前的海商怎麽會將海圖當成寶貝看待呢,至於說聯合其他商船那更是無稽之談,說不定他們這頭剛剛商議著要怎麽避開朝廷,下一刻就被人給舉報了。
要知道朝廷對逃稅的海貿商船懲罰極高,但同樣的,給舉報人的回報也很高,要是他們發現有誰逃稅,被他們抓住了把柄,他們也要去舉報的,由己推人,對方會怎麽做也很好猜了。
盡管有些人還是不甘心就這麽交稅,畢竟這麽多年他們也沒有交稅啊,朝廷這突然讓他們交稅,這不是在欺壓百姓,只是大部分人考慮過後還是決定老實點,至於老實多久則是要看朝廷的收稅力度,以及他們有沒有想到新的逃稅辦法。
第187章
鄧元憂愁著給皇子們的東西,而皇帝則是在愁這些皇子去了海外能不能順順利利地在當地站穩腳跟,延續下去。
對於厲王,皇帝是最不擔心的,甚至還有點擔心厲王過於厲害,把周邊的小國都揍一圈,戰事是勝了,但是把帶去的銀錢物資給用光了。
而周王,皇帝對他的文治不擔心,擔憂的主要是周邊的小國會不會趁著立國還不穩的時候欺負他,如果兩人關系好,皇帝都想要將他們安排在一處,只是他試探性地問過,厲王顯然對周王不是很喜歡,而周王雖說回應溫和,但顯然對厲王這位兄長的態度也有些敬而遠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