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一路凡塵》第894頁
  他覺得,他現在不適合想太多,至少,不適合規劃未來的生活方向。

  每周休息一天,楚鳳河會去老楊樹胡同,他就是因此和曾廣同熟悉起來的,

  雖然不同姓,楚鳳河和曾廣同家卻離得很近。

  曾家是望寧一大姓,當年還是望寧一帶最富有的人家,一個姓就佔據了望寧村路北位置最好的地段大半條街。

  楚鳳河家就隔著一條窄窄的鄉村道路,和曾廣同家斜對著門。

  楚鳳河隱隱約約有記憶就知道曾廣同其人:目下無塵的少爺,跟著父親在京都,神童,每年回家都穿著閃瞎人眼的綾羅綢緞,去洋人國留學,京都的大學教授,特務、臭老九、左派,被本家趕出去,被南山一個當過兵的大隊書記救走……

  後來,楚鳳河從柳家兄弟那裡知道了真實的曾廣同是怎麽回事,年輕的鄉下小子對自家對門出的這個大人物更加崇拜了。

  曾廣同雖然現在和老家的同姓親人成為陌路,但他對那塊土地依然有很深的感情,所以這一老一少一見面隻生分了(單方面指楚鳳河)幾分鍾,很快就成了忘年交。

  鳳河的工地離小柳巷不遠,曾廣同還單獨約他到家裡聊過兩次天。

  年紀最長地位最高的曾廣同沒有架子,更不喜歡人多的時候訓誡晚輩,所以餐桌上的氣氛非常融洽。

  最近社會上最熱的話題有兩個,明年可能高校大規模擴招和世界杯。

  世界杯雖然熱鬧,但和在座的基本沒什麽關系,因為大家都不懂這個。

  只有柳凌和柳俠上大學期間曾短暫地對歐洲幾個國家的聯賽著過迷,但兩兄弟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在某一天晚上看比賽的時候,忽然覺得幾十個大老爺們兒整天啥都不乾,就為了把個皮球踢進個框子裡這樣那樣折騰一輩子,挺沒意思的,一下子就沒了熱情。

  那麽話題自然而然就拉扯到了高校擴招上,柳凌、柳俠疑惑一下子增加那麽多大學,房子可以不分晝夜地蓋起來,最多質量差點難看點,可師資呢?

  中國這麽多年就那麽幾所大學,夠資格在大學裡當老師的人也就那麽多,那麽擴招出來的那麽多學生誰教?

  這個問題討論半天,無果。

  曾廣同這個大學教授表示,除了稀釋現有大學的教室隊伍和教育資源,沒有第二個辦法。

  雖然這是個挺令人沮喪的結論,可大家覺得營養再稀薄的大學不也是大學麽?

  所以,大家一致覺得小蕤太虧了:如果他生在城裡,不提前上學;柳家嶺小學如果能正規點課程多點,他不跳級,那他複讀一年就能趕上擴招了。

  只有小蕤本人沒這感覺,他說:“我雖然沒跟真正哩大學生樣有學籍,天天去上課……”

  柳俠和柳葳同時插額嘴:“真正哩大學生可多也都不天天去上課。”

  小蕤點點頭,繼續:“就是,所以我覺得我跟著爺爺這一年多,學到哩東西一點不比大學生少,反正,反正那喆覺得他比不過我,他說他可多同學還不勝他咧。”

  確實,別的不說,小蕤這一年多以來毛筆字一直在進步,曾廣同要求他,每天再忙也要至少練習九十分鍾字。

  小蕤現在說起攝影也是一套一套的,隨便拿出一張照片,他能從焦距到光線陰影什麽的給你講一大堆。

  再加上曾廣同每天帶在身邊對他言傳身教的各種美學影響,小蕤在攝影和美術方面的知識確實比很多不那麽用功的專業攝影系或美術系大學生都要扎實。

  小蕤的話讓大家都很高興,只有柳凌和柳俠、柳葳心裡不大舒服。

  他們又想起了常帥那個混帳玩意兒,不是他,小蕤肯定能考上大學的,現在的小蕤肚子裡有再多墨水,沒有那一紙文憑,也不可能有個終身穩定的職業。

  柳俠正憤憤不平地和柳葳交換小眼神,他的手機響了,打開手機蓋,是一個不認識的本地座機號。

  第356章 見面

  永安大道皇家宮殿向西約五公裡,一條不起眼的小街和永安大道交叉口,一家不起眼的中式快餐店——“一大碗”燴面店。

  燴面店是挨著一家旅館的山牆搭建的違章建築,四米來寬十多米長的一溜,白色的彩塑牆,紅色的彩鋼頂,外觀十分的惡俗。

  但這卻是遠近聞名的一家店,一到飯點,吃飯的人排隊能排到門外好幾米。

  店裡的設施也很簡陋,隔著一條窄窄的過道,兩邊是最近幾年快餐店標準配置的桌椅一體式座位,靠窗的這邊是三人一排,另外一邊是兩人一排;屋子兩頭各有一台空調櫃機,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雖然是違章建築,小店的位置其實很好,坐在玻璃窗邊,入眼便是永安大道姹紫嫣紅的街心花園。

  此時此刻,柳俠就坐在“一大碗”的玻璃窗下,看著街心花園裡一片盛開的不知名的花。

  店裡隻他這一位客人。

  人家小店十點半才開始營業,現在,剛剛十點,是人家的打掃時間。

  而實際上,柳俠已經在街心花園那片花旁邊的石條凳上坐了大半個小時。

  昨天那個電話,是蘇建華夫婦的好朋友戴女士打的。

  貓兒在電話裡不止一次說起過這位戴女士,說她家也在薩維小鎮,蘇建華夫婦為了照顧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女兒,沒時間過來看他,就委托戴女士夫婦倆照顧他。

  戴女士和丈夫戴文遠先生非常忠於這個委托,一星期至少會去看望貓兒兩次,和他聊天說話,帶他認識小鎮上的鄰裡。

  戴女士還經常把自己做的小點心之類的給貓兒送點;遇上天氣不好,戴先生上下班的時候,經常會讓貓兒搭個順風車。

  戴先生的父母在佛州有個三百多英畝的農場,非常漂亮,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戴女士兩口子邀請貓兒去農場做過幾次客,貓兒在那裡照了很多相片。

  戴女士打電話約柳俠,就是要給柳俠送貓兒托她帶回來的一些東西,照片是其中一大部分。

  貓兒在柳俠回去接小莘他們之前就告訴柳俠戴女士最近要回國的事,柳俠為了今天已經抓心撓肝半個月了。

  花園裡的人越來越多,那個石凳已經接待了好幾撥遊客了;飯店的服務員也開始往玻璃餐櫃裡擺放涼菜。

  柳俠巴巴地盯著著永安大街往小街拐的路口,如果不是不認識對方,他都想跑到路口去迎接了。

  柳俠和戴女士約的是十一點。

  十點五十,詢問了服務員後,他跑到外面的的小鋪子去買酸奶。

  貓兒曾經和他說過,戴女士幾乎不喝碳酸飲料和酒,她愛自己做酸奶,還給貓兒送過兩罐呢。

  賣酸奶的小鋪子很近,就在“一大碗”斜對面,柳俠拿到一小罐酸奶,付錢的時候回了下頭,看到一輛黑色的轎車從路口拐進來。

  他付完錢再看,那輛車已經停在了他那輛捷達後面,一個瘦高的女子左手斜抱著個小嬰兒,正在從車子後備箱拿一個好像折疊著的嬰兒推車。

  柳俠心跳加速,想也不想地跑了過去:“那個,需要幫忙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