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這麽拚一把只要是雙腳落地就起碼加4分,如果再發揮好些,還真有可能彌補第一輪和前頭倆人的差距。
可惜阿伊蘇的狀態似乎有些受心理壓力的影響,起跳時機略晚。
他本來就是強力量型的爆發性起跳選手,跳躍曲線也偏低,一旦起跳不絕對踩實,就影響距離上的發揮。
出發門+風力補償分給阿伊蘇帶來了6.7分,這是全場最高的補償分,但是距離遠不如第一輪,172米。
而距離分才是重中之重。
“有些得不償失呀……”有觀眾替他惋惜。
不過,至少也是銅牌了,只等著看後面兩位選手發揮。
“阿伊蘇總分出來了,395.5,很高啊!”
“其實這兩輪他的表現,也足以拿下歷年八成以上的世界杯分站賽冠軍,在任何一屆奧運會到這個水平都是保2爭1,隻除了本屆。”
鏡頭裡,哈薩克斯坦的年輕人面帶遺憾,並沒特別高興的樣子:這次的風力條件其實比上輪好些,跳得沒上輪好,似乎表明選錯了策略,他有點兒沮喪。
場邊有一名絡腮胡大叔迎接阿伊蘇,大笑著擂胸脯又揉腦袋,才讓他露出些笑模樣。
哈薩克斯坦男子跳雪水平不錯,原因之一就是阿伊蘇所在家族的天賦,他的教練就是運動員退役、阿伊蘇的親伯父,場邊等待的隊內工作人員也是他遠房叔叔。
中國電視台的解說間裡,蘇靖厚道地隔空寬慰:“其實阿伊蘇也是粗中有細,這種時候的策略無所謂對錯。升門還跳得不錯,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其實哈薩克斯坦隊的策略還是比較成功的,只要第二輪凌放和克努特沒有發揮完美,稍一掉落到第二梯隊的140-170區間,第一輪帶來的距離優勢縮小,他升門掙來的近7分可就有大用了。
“賽場上嘛,一切皆有可能……”蘇靖盡職盡責地繼續解說,填補比賽空檔的同時他也和萬千觀眾一起等待著。
“凌放出場了!”
很多通過這場比賽被科普了什麽叫Gate加分的觀眾,第一時間去看他的出發策略——凌放沒有升門。
倒也不算意外。
對這塊跳台凌放總歸比別人熟些。他跳得多些,這是天然優勢,也是中國運動員頭一回能在大賽中有點兒地利。
跳好比什麽都重要,他沒有賭的必要。
“看來凌放和他的教練這次的策略是穩啊,拚純技術的時候到了,沉住氣!”此時此刻,從現場觀眾、到守在中國隊休息室裡的幾位助理教練,再到無數屏幕前的中國觀眾,都在給凌放加油。
凌放輕靈地起跳,穩健地轉換動作——在高空,他對這一跳感覺不錯。
預估落地在200米左右!
他直掠而過,飛向大地。
沒想到,滑翔到了20米左右的低空,風場發生了微小卻關鍵的意外變化。
一陣上升氣流,在高速相對作用中,猛然頂起了凌放的左雪板,將連接著腳踝的雪板向右推去——
左側風!
凌放必須作出瞬間的調整判斷 ,他全力控制腿腳動作和角度,但意外氣流的一擊之下,在畫面中看,他的左雪板還是收了影響,顫動著貼近了右雪板,幾乎要形成危險的交叉。
一旦交叉,從雪板V字形缺口撲向人體的空氣張力會立刻失衡,對距離的影響起碼得有二三十米,甚至有可能直接翻車。
而他距離著陸不到三秒鍾,一切都發生在須臾之間。
中國隊休息室裡,王副總教練差點脫口而去:“呀失誤了!?”
不!
左雪板內收,和右側不對稱,但是同時略外翻,角度也保持住了——凌放是有控制地在調整!
高空中,凌放是靠身體意識和運動直覺行事,而普通觀眾對於如此細微和飛速而過的變故幾無察覺。此刻,全場最看得明白的人,是在教練台上的葉飛流。
他並沒慌亂,甚至哈哈靈光一現,想起了克努特上一輪超遠距離躍出、最後右偏落地的動作。
再看一眼風場圖,果然。
這座山體規模達到141米的大跳台,由於地理位置原因,會受到山谷風影響,在目前只有凌放和克努特、阿伊蘇這三個選手到達過的、150米左右躍出位置,偶爾會有側方上升氣流。
現在看來,凌放本輪和克努特上輪都趕上了20-30米空中迎面而來的左側氣流。
利用好了是紅利,被影響則是遺憾。
凌放此前的訓練中都沒飛過這麽遠,中國隊其他人就更加沒有了。
在舉辦過的測試賽中,此前也還未出現飛躍150米以上,還依然保持在距地面二十米以上高度的表現。
這位置也不能在空中布設傳感器,因為就是運動員的行動軌跡,葉飛流能瞥一眼就從複雜的風場信息系統裡看出低空程氣流的秘密,也是因為被老教練們天天盯著學習和分析。
每座跳台都被無數運動員和教練員們,千錘百煉地試驗著,但也還是有實賽才能發現的秘密、凸顯的特點。
每一跳都可能變化萬千,從中掌握和摸索每個跳台的“脾性”是很重要的。
或許這也是冰雪運動的魅力,當然,也是經驗的重要性。
此刻,對於這座年輕的中國跳台,全世界任何選手都還沒有這個經驗,大家的教練組或許賽後會分析總結,但選手們如果遇到情況,在空中就純拚天賦和臨場反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