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有福娃會種田_緋紅雨【完結】》第217頁
  回來後聽周立喜氣洋洋地和他們說,有了本家的消息,他們在禹城。周郡不太理解周立的興奮,本家和他們有什麽關系?雖說都姓周,可是八百年前是一家,血緣關系和他們還不如周家村的村民近呢。

  周立見他疑惑,耐心地和他解釋,說周氏一族原先也是大族,祖上有過當官的,最高的做過前朝的禮部侍郎呢,不過後來戰亂又改朝換代的,家族人才凋零後世不濟,三十年前才有幾個家族子弟出仕,多是在縣令縣丞主簿一位子上。所以周氏一族勉強也能稱得上是當地大族,比如在平縣就是,平縣的主簿就是周氏一族的人。周氏一族在平縣也能佔一畝三分地,不過周家村這一支的族人早就分離出去了,和主支早就沒怎聯系了。周家村也沒幾個人讀書讀出來,更別提給周氏一族增光了。

  周裡正一家和本家關系好,聯系緊密,也是靠著本家,他才能做周家村和王家溝的裡正。不然他們早就選周家村的老村長做裡正了,他才是威望最高的。

  周立說現在大家流落在外,家族更應該抱團。周氏主□□邊有二百多人,當初走的早又走的官道,所以在禹城安頓下來了,禹城比這繁華,他們應該過得可以。然後周立又說之前族裡就有族學和族田,選作聰慧的子弟讀書。他在族學裡還讀了兩三年呢。現在有了本家的消息,雖然還沒聯系上,但一旦聯系上了,他就又可以去讀書了。

  他還說周郡也可以去讀,雖然之前在村子裡也沒聽說周郡會認字讀書,但是周郡經常在外晃蕩,說不定開竅了,以前他父母都在自己不操心,現在父母不在了,他就懂事了。反正他爹是這樣認為的,說周郡是一夜之間長大了,也開竅了。

  周立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対,書上也說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飛衝天的故事。他和周郡這樣說是想等聯系上本家了,讓他也一起去讀書。周郡的字他也見過,不忍直視,有些字還缺少筆畫的,但周郡聰明,只要努力學,肯定和他一樣強。

  周郡敷衍著,不忍打消周立的好心情,但他覺得就算是聯系上本家了,本家也肯定沒有多少資源給他們。自家的子弟還顧不過來呢,逃荒啊就算再有家底也剩不多說,剩下了後又一窮二白的重頭開始,肯定要先緊著自家人。周裡正這麽通透老道的人,心裡肯定有數。周郡就敷衍著周立,周立又說了一會話,然後把百家詩換給了他,又把自己寫的字帖給了他,讓他照著寫,別弄壞了。

  周立走後,周郡把字帖放在自己房間的桌子上,他現在有兩本字帖了,周立給他一本,自己又買了一本。然後有七本書了,趙雍抄寫的三本《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草藥集》還有柳工送的《論語》注釋和《百家詩》,還有他自己寫得還記得住的詩詞和高中學過的還記得古文。

  最後還有一本數學筆記和一本他自己每日寫得隨筆和菜譜。隨筆他寫在紙上用針線縫起來了,還有菜譜和一些他能記得住的方子,這些他覺得都很值錢。

  主要是三年多了,他以前學的好多東西忘得差不多了,也沒一本書能給他參考的,之前能記得住的也沒紙筆能寫下。現在有了筆墨紙硯能寫了,有些東西又忘了。他新房子建造好之後就開始整理好自己的以前學過的還記得的知識和常識還有些語文化學生物地裡的一些知識,趕緊用筆頭記下來,免得全部忘光光。

  他寫寫畫畫的,周嬌過來說熱水燒好了。他停下筆,然後去把東躲西藏的路拾抓了過來,“該洗頭了,你躲了兩天了。”這小家夥,以為他忘了是嗎?

  在院子裡,照著日頭,把洗澡隔間裡把盆架子拿出來,周郡讓路拾脫了外套,開始給他洗頭。

  他們洗頭用的是皂角葉子,皂角葉搓搓,然後揉在頭髮上。路拾的頭髮就是今年才留起來的,反正不論男子女子都束發,讓周郡覺得和麻煩。他自己的頭髮一乾活就包起來,反正鄉下大家都這樣,也不管好看不好看。他們不剪發,周郡才不管那麽多呢,他偷偷剪發梢。反正不會讓頭髮太長又不至於太短,也好打理一些。

  洗完了頭,路拾悶悶不樂地一會兒,但是聽說晚上燉雞吃,心情又亮堂起來。晚上就是中秋節了!桂花糕蒸起來,燉雞燒起來,豆芽和豆腐也吃起來,當然還有他們的鯽魚。

  殺雞把雞血雞肝拿走留著,然後把雞腿和雞翅也留下,剩下的雞肉放點曬乾的蘑菇和乾海帶,一起熬煮,小雞燉蘑菇,鯽魚豆腐湯,桂花糕,加一個清炒豆芽。

  三菜一湯,配著碩大圓滿的月亮,一起度過了美妙的中秋節。中秋節後沒幾天,鄭村長就召集他們說上面吩咐下來了,要服徭役了,按照戶籍來,每戶出一個勞力去修水渠挖河道或者修路。今年他們服徭役的地方不遠,在高台鄉,高台鄉那邊有一段路要趕在年底前修好。

  有人嘀咕,為什麽不修他們村的路,下營村的路就一條,難走的很,一下雨就坑坑窪窪的,泥濘不堪的很。鄭村長眼睛一瞪,他有什麽辦法,這是上面的命令。裡正都沒去爭取,他哪有那本事。

  他們村加上周家村和王家溝的人現在記錄在冊的有五十一戶人家,加上這兩年新生兒,還有剛分家剛娶進來的,一共有二百二十一人。五十一戶,家中有超過六十,不滿十五歲的孤兒寡母不用服徭役,女戶不用出徭役,但凡有十五到六十之間的都要服徭役。鄭村長算了下,他們村子裡要出四十七個壯勞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