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闕韶華_薄荷酒/薄荷酒BHJ【完結+番外】》第399頁
  只要停止努力,不去碰觸那個最核心的念頭,一切不適都會很快消失。慕少卿並沒有覺察到,由於一次次的失敗、摧折,自己艱難的反抗已趨於衰微,漸漸無以為繼,他步回初始的逆反與桀驁,在近乎冷酷的默然中感到了安心。千百年前,吳越之地就有著無數嫉惡如仇、誓死雪恨的傳說,自己留著同樣的血,為什麽要委曲求全、沆瀣一氣?而晚璃,他甚至朝相反的方向想著,倘若晚璃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洛湮華呢?那麽,相見爭如不見,自己還不如不要知道。

  於是他反覆地陷入矛盾徘徊,沒有去找江晚璃,而江晚璃也沒有找他,感覺上不知是失落還是應該松一口氣。

  時辰已臨近黃昏,就在慕少卿轉念的短短一刻,謝瀟走近濯月亭,兩名屬下隨在身後,衣著分屬淇碧和玄霜,手中各捧一隻木盒。

  “慕令主,”謝瀟的神色極是嚴肅,“依照前約,宗主應允的證物已經送到,請你過目查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草木無情

  所有人的目光立時都集中到那一長一方兩隻木盒上,群雄紛紛聚攏過來,一些距離近的、自感有關聯的進入亭中,坐不下就站著,多數人簇擁在外面,將濯月亭圍得裡外三層。洛憑淵也拉了二師兄,徑自分開人群進去,到了寧則非身側。

  朱晉站起身,朝四周一拱手,沉聲說道:“請眾位同道為我琅環做個見證。”

  謝瀟從淇碧屬下手中接過方形的盒子,置於茶桌上打開,裡面盛著一疊文書卷冊。他先是拿起最上面那份,翻動到其中一頁,逐字念道:“甲寅年仲夏,本縣譚溪鎮春抬巷木匠王大福添第三女,名王穗兒,裡正張保升具名報與縣戶房核記,時天宜三年六月初七。”

  眾人一時間都有些不明所以,慕少卿冷冷道:“這是什麽?”

  “琴師裴姑娘降生時的年庚記錄,連同本名,載於十九年前。”謝瀟一板一眼說道,“這本戶籍簿則是在贛州源水縣衙查找到,上有戶房印鑒。”

  他跟著拈起一卷字紙,緩緩展開:“木匠王大福,譚溪鎮章王村人士,家中兄弟三人,上數五代皆為本村農戶,朝夕耕種,供奉宗祠。因家中田畝有限,王大福十歲起拜村中木匠為師,一同於潭溪鎮延攬活計,十八歲娶親同村女子章紅杏。二十七歲分家另過,遷入鎮上春抬巷賃屋居住,而立之年得女王穗兒,三十六歲染病而卒,留下一子三女,葬於村北。這是王家族譜碑文拓片,另有王氏族長證言,三位族老一同畫押,請慕少莊主驗看。”

  群雄面面相覷,謝瀟口中所述,分明是一個普通莊戶手藝人的生平經歷,謀生、成家,包括中年病亡,都毫無特別之處,卻在試劍大會上娓娓道來,被數千英傑屏息靜聽,也是一樁奇事。

  慕少卿鎖住眉頭,他已明白了洛湮華的意思。裴素雪是裴三娘的養女,應是的確改過名姓,難道原先是姓王?而木匠王大福生於村落田埂,祖上世代務農,常年守著家門前的鄉野鎮子討生活,無論怎麽看,都與琅環扯不上關聯。

  果然,隨著謝瀟將文書一份份念出,琴師裴姑娘的身世脈絡也逐漸清晰連貫。裴素雪,原名王穗兒,贛州源水縣譚溪鎮章王村人士。天宜九年王大福身故,章紅杏拖兒帶女回到村中,依靠家裡四畝薄田維持生計。天宜十年贛州一帶遭遇洪災,地裡顆粒無收,為保孤兒寡母度過荒年,王家長兄做主賣掉了年紀最小的幼女,身價三鬥稻米。王穗兒當時七歲,被人牙帶往姑蘇,與另外三名女童一起賣入一戶樊姓商賈人家,取名藕香,服侍家中女眷。

  三年後,樊客商生意蝕本,不得不賣掉城中宅院,攜帶家眷回鄉另謀出路,小丫鬟藕香於是被發賣到一家名為春色流波的青樓,開始每日學習書畫彈唱,其時是十歲。應當說,在眾多身世坎坷、命如飄萍的苦命女子中,她算是很幸運的。大約一年後,青樓重金請托名聞江南的琴藝大家裴三娘前來為清倌人做指點。裴三娘偶然發現,這個才接觸古琴不久的小姑娘,於音韻方面卻有種與眾不同的靈性,遂起了收徒之念。為了讓春色流波放人,裴三娘輾轉設法,還動用了多年積聚的人情,幸而在鴇母眼中,藕香雖是個好坯子,卻不是最頂級的那種,加上才教養了一年,耗費的心血花銷有限,最終在索取紋銀四百兩後拿出了賣身契。裴三娘其實已年近不惑,欣喜自己一身技藝後繼有人,親自到官府消去了藕香的奴籍,為其改名裴素雪,相待之情,亦師亦母。

  此後數年,裴素雪跟隨師父,專注練習琴藝曲調,裴三娘憑自身名氣往來於揚州、蘇杭繁盛之地,也曾接受大戶人家延聘,但短則月余,長不過半載,直到四年前來到金陵萬劍山莊,就此安住,再未離開。

  章紅杏因生活困苦,九年前已帶著兒子改嫁到距離章王村八十裡的另一個村莊,王穗兒的兩個姐姐,一個已出嫁,另一個同樣在不得已時被賣去了贛州城中。

  淇碧調集的書證攤開在茶桌上,一應俱全:王穗兒賣身的字據,樊家買丫鬟時與牙婆立下的契書,轉賣青樓與贖身時的手續文契,上面統統寫明了雙方和中人的名姓,簽字畫押,春色流波那份,還附有一幅畫像;又有裴三娘在姑蘇府衙為王穗兒去籍、更名的記檔,蓋有官府印鑒,這些紙頁文冊已陳舊泛黃,看得出存放了不少年月。此外另有幾份來自有關人等的證言,證明張紅姑自家同樣是村中農戶,以及改嫁的事實;還有裴三娘由於愛惜藕香的天賦,幾經周折為其贖身的過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