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裡擺個小攤兒一日賺那麽一點,到底來錢快,每日都能看到錢。
秋收以後家裡可用的食材不少,杜衡預備就著有的食材做吃食,自家有的總比再去費錢采買劃算。
杜衡盡可能的把能用的都給用起來。
這個月份裡挖回來的地瓜正是新鮮,汁水多還甜,杜衡很瞧的中它內裡飽含的澱粉。
紅薯澱粉製作其實也簡單,無非便是把地瓜清洗乾淨以後摻水搗碎成泥,將地瓜泥過濾,瓜泥與水分離。
分出的水靜置,沉澱後堆積在底層的白色粉末就是澱粉了,去水後取出晾曬乾,就能供自行隨意使用。
澱粉的用途不少,能做糕點能裹食物油炸,市面上還是常見。
但一斤地瓜只能出二兩左右的澱粉,好在是地瓜產量還不錯,可供折騰。
杜衡取了二十斤的地瓜出來製作澱粉,雖然步驟不算難,可要搗地瓜泥還是很費功夫,隻得是先切碎成塊了借助於石滾。
地瓜泥可以反覆衝洗過濾個三五次,如此才能盡可能的裡面富含的澱粉給取出。
過濾出來的水分了幾個盆子裝,這樣也沉澱的更快一些。
放置個兩個時辰就能見著盆底有一層白色的澱粉了,用手指按一按發現柔和又緊實,就跟揉好的麵團一樣。
兩人忙碌了一日才把地瓜都碎出來,次日一早起來再倒掉盆子裡的水,余下的就都是澱粉了。
從盆子裡取出來的澱粉是整的一塊兒,盡可能的分成小塊兒進行晾曬。
冬日天氣不好,很難曬乾,放在灶上倒是一兩日間就能乾的徹底。
秦小滿睡了一大早起來,正搓著手進灶房,就看著杜衡捏了捏筲箕裡放著的澱粉,一捏就碎成了粉。
杜衡瞧見小滿,把人拉到了灶下:“前兒找人做了個小推車,等送過來就能去縣城裡出攤兒了。”
“什麽時候去,我跟你一道。”
杜衡也沒打算讓小滿一個人在家裡,兩個人一起出攤兒也更能支應過來,再者把東西準備好了再帶去的話也不會太累。
“好,屆時我們一起。”
等著小推車的日子裡,杜衡也沒閑著,大部分的時間都和秦小滿在家裡一起準備著食材,磨豆子,配香料.......瑣碎的事情疊在一起也不見得清閑。
過了幾日,杜衡定下的東西都齊全了,一早上兩人裹的嚴實,把要擺攤的物品全都裝在牛車上前去縣城。
十月底裡天將亮不亮的時候最是冷,整個板車像是從冰窖裡剛剛打撈起來的一般,便是隔著衣料坐上去,那凍人的味道依舊能往皮肉上躥。
杜衡用做衣服的碎布縫了兩個坐墊,這時候正巧派上用場,不僅是板車上放了坐墊,連大黃牛四肢的膝蓋位置也裹上了夾棉的厚布。
家裡就指望著這牲口出力,天寒地凍的要是冷壞了到時候更是麻煩。
拾騰好天已經大亮了,只不過冬日白天還是晨起時多數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不見得有多亮堂。
見著杜衡和小滿要出門,連大黃牛也要走,幾乎是舉家出動了,虎子在牛車邊上跳著腳也想跟著出門,不過被小滿給攆了回去。
秦小滿裹的十分厚實,頭頂上還帶了個厚實的毛絨氈帽,要知道他從小到大除卻幼時沒有自理的能力被他小爹抱著帶過帽子外,落地能跑能跳時頭頂就在沒見過有什麽能蓋在頭頂。
而下為著肚子裡的小家夥,也算是穩重的多了,初帶著帽子覺得哪兒都癢癢不舒坦,待著牛車上了官道跑大牛跑的快些,迎面的寒風刮臉而過時他才察覺到帽子的好處來。
這些日子吃了睡,睡了吃,幾乎是沒有乾過什麽活兒計,又是補藥又是隔三差五的肉食,他趕緊自己好像長了好些肉起來。
且再如何嗜睡睡的多了也覺得睡不著了,出門做點小生意恰好是舒展了骨頭。
他露出來的一雙眼睛神采奕奕,不覺得冬日冒著嚴寒出門做小生意糊口多辛苦,反倒是充滿了期切。
鑒於上回擺攤子的經驗,杜衡提前到縣城裡摸了摸路子,最後在一條不用繳納攤位錢的街道上選了個位置。
兩人是從村裡進城來的,再早也早不過縣城裡做小生意的住戶,到老南街的時候街市已經熱鬧起來了。
蒸籠大鍋都冒著白色的蒸氣,賣早食的攤子早已經支開,前去吃麵條喝熱茶的人不少,原本嘈雜的街道更多了一分煙火氣。
街道兩旁不乏有做小推車生意的,不絕有賣煎餅烤地瓜,都是些簡單的小吃食,倒是讓人平添了些安心。
杜衡把定做的小推車從牛車上搬了下來,他們家的小推車有左右兩個鍋爐,一個是深口的,一個是較淺的大敞口。
深的用做鹵味,淺口炸點小吃。
一早就在家裡燒過了的鹵湯就在那深口鍋裡,在爐子底下放點炭點上,鍋蓋蓋嚴實。
鍋裡的鹵水燒開以後,合著鹵水一塊兒放在裡頭的雞腳還有豬下水就散開來了,這都是昨兒個就鹵的差不多的吃食,今兒熱著隨時能賣。
冬日裡誰都愛吃一口熱乎的,撈出來冷冰冰的就是再香看著食欲也大減。
爐子裡的火不敢大,把下水煮化了就不成樣子了,眼見鍋裡沸騰杜衡就轉了一點炭到淺口鍋爐那頭。
淺鍋裡裝的是半鍋的清油,火給溫著,有人來買吃食可以及時的下鍋炸,也不必等太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