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所有人都摩拳擦掌,恨不得趕緊扛著鋤頭,去地裡開乾!
因龐知縣親臨,村裡特地提前把全村開大會用的高台平整一番,還在兩側的樹上掛了大紅花。
等龐知縣講完話,村長又點燃了一掛長長的紅鞭炮。
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鑼響,石坎村這次儀式感十足的秋收,正式拉開帷幕。
秋收並非一日之功,龐知縣也不可能在此久留,看也只能看個熱鬧。
可沒想到,這熱鬧還真是讓人看不夠。
收割糧食用的麥籠三件套,已經家家都有一套。
哪怕不是都買得起牲口,可即使用人力,也能眼睜睜瞧見那人走過的地方,身後的麥子齊齊倒下,麥穗直接進入網包。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不知比以前輕松多少。
龐知縣在旁邊也看得一陣手癢,沒過多久,就主動脫去外袍,堅持親身上陣試用一番。
他為官多年,往日耕種的本事,可以說丟失了大半,故而不比村人,著實花了一些時間適應。
可一旦研究明白用法且上手過後,他不由深刻地認識到,這件農具的發明有多偉大。
不久後,重新穿上外袍,擦乾淨汗水的龐知縣,已經在醞釀秋收之後往上遞的折子要怎麽寫了。
除了傳統作物,此次最大的看點自然是以土豆為首的新作物們。
即使早知土豆產量高,可真從土裡刨出來一大串時,所有人還是驚奇地睜大了眼。
離龐知縣最近的地方,就是方老三家的地。
這會兒方老三正手裡托著一個比手掌還大的沉甸甸的土豆,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這……這東西竟能長這麽大?天老爺啊,就算是在我家,也夠吃一頓了!”
嚴之默在商城裡買的土豆種,都是優中選優的良種。
雖不至於每一個都像方老三挖出來的這個這麽大,可最小的,也不會小過成年人的拳頭。
很快,隨之而來的,各家地裡都傳來陣陣驚呼,一個賽一個大的土豆,擊鼓傳花似的傳到了龐知縣和路玉臨的面前。
如意居的岑掌櫃站在旁邊的人群裡,忍不住犯起了職業病。
“乖乖呦,這麽一個,就夠炒兩盤菜了!”
龐知縣和田間農戶一般,心情大好,當場命人仔細測量稱重,看看誰家地裡的土豆是最大的,他重重有賞。
一旁的路玉臨一聽,當即表示,他願意捐出一百兩紋銀,作為賞銀。
龐知縣知曉一百兩對這位路公子來說,還不夠買上一枚扇墜的。
可相比之下,能省了讓他從縣衙的公帳上出的麻煩,怎麽樣都是好的。
他點頭稱是,緊接著大肆讚許了一番路玉臨的高風亮節。
轉而思忖半晌,最終決定將這一百兩銀子分成三份。
一份十五兩,賞給村中種出最大土豆的人家,權當個好彩頭。
一份三十五兩,賞給這次地裡畝產最高的人家,激勵後來者。
剩余的五十兩,直接給石坎村,作為公用,等農閑時修一修進出村子的路,村民也能沾光不說,也更有利於農作物的運輸。
村長兜頭被砸了五十兩銀子,恍恍惚惚地跪下謝恩。
至於本場“土豆大賽”,最後獲勝的,是在村裡以老實本分出名的秦家人。
老秦頭是村裡種地的老把式之一,各家地裡的作物要是害了什麽病,就會請老秦頭來看,他有不少土辦法,都意外地有用。
這次秦家地裡挖出來的大土豆,足足有將近五斤重,當之無愧奪得魁首。
秦家一家子村戶人,一個個到縣老爺跟前後頭都不敢抬,顫顫巍巍地跪在下頭,不敢相信縣老爺真的會因為一個大土豆給賞賜。
沒想到,下一刻,十五兩銀子就交到了老秦頭那皺皺巴巴,飽經滄桑的一雙老手上。
有了這十五兩銀子,再加上地裡今年收成賣的錢,一家人可以預見,至少今年可以過個前所未有的好年。
頓時一家七口人,偕老帶幼,磕頭不止。
看完挖土豆之後,龐知縣和路玉臨又去看了摘辣椒、采番茄、收萵苣。
嚴之默還當場讓人從家裡打了水,洗了好多新鮮的番茄,分給大家吃。
一口下去,可謂酸甜爽口,汁水豐盈,無論男女老少,沒有不愛的。
路玉臨吃得斯文,可任誰都看得出,他對這批食材再滿意不過了。
最後一站,是村裡的玉米地。
玉米的成熟要較其它作物晚上一點,但嚴之默還是提前從自家地裡掰了幾個,拿過來展示。
“此物叫做玉米,怕澇但耐旱,不怕土壤貧瘠,即使是下等田也會有不錯的收成,畝產高。成熟後,果實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飯、煮粥、磨面、榨油,秸稈是很好的飼料,還可堆肥。”
玉米金黃,飽滿多粒,與麥穗、稻谷相比,又別有一份吸引人的模樣。
龐知縣在手裡掂量一陣,大手一揮道:“玉米,以玉為名,此名甚好!來,給我拿紙筆,我今日就為這石坎村的豐收,賦詩一首!”
作者有話要說:
周末會加更(搓手手)
——
預收求收藏~
主攻種田文《夫郎贅婿又在硬飯軟吃》一句話簡介:國醫聖手穿成盲眼小村醫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