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商人是衝著蚯蚓肥去盛北的,還有些商人純粹就是因為糧食區的盛北。
去年那場水災,讓不少商人都把家裡的存糧給捐了出來,在經過這一年糧鋪的售賣,鋪子裡面的糧食已經不多了,既然盛北這次大豐收,這麽充足的糧食,他們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糧價上再壓壓價,如此回來一倒手又能掙一大筆。
還有些商人看到這麽多商人跟著去盛北,想到勝北那麽多災民突然有了錢也是需要消費的,拉著自家的貨物跟在這些商人身後也向盛北去了。
這才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原本狗去了都得餓著肚子回來的盛北,現如今各大商人都往盛北跑了,生怕跑慢了就沒有生意做的架勢,看得曾經都說那盛北是個垃圾收容所什麽垃圾都要得百姓們,目瞪口呆。
一年啊,這才僅僅一年的時間,一個偌大的災區就這樣慢慢再恢復了?!
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看待盛北,盛北這邊豐收完了之後,所有人都看著許懷謙:“許大人,接下來我們種什麽啊?!”
“種豆子、花生!”許懷謙想不想地說道,他計算過了,一畝地五石的麥子,就算盛北的百姓賣一半留一半,那剩下的麥子也夠他們吃一年了。
老百姓有了糧,還缺什麽?
缺油啊!
他觀察過了,在縉朝,要是沒有油,一個成年男子敞開肚皮吃,至少需要兩斤糧食才能夠填飽肚子。
但是若是有了油水,就算是下苦力的勞力,一天半兩糧食就能夠飽腹。
省下的一斤半兩糧食,還可以養活家裡三個相同的勞動力,可想而知,油是多麽的重要。
但是,這個時代,黃豆的榨油率特別低,只有百分之三左右,也就是一百斤黃豆才出三斤豆油。
所以不怪豆油貴得離譜。
而亞麻油出又是高,但許懷謙想起來,這種油吃多了,對身體的刺激性特別大。
怪不得他這麽排斥吃亞麻油。
所以,他覺得為了全縉朝百姓的安危,有必要推出能夠替代亞麻油的油了。
黃豆油和花生油就不錯。
雖然花生油許懷謙也不喜歡,但是不妨礙花生比黃豆的出油率高啊,好像能夠達到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當然這是現代的數據,許懷謙向工部的人詢問:“現在的榨油技術榨花生,出油率是多少?”
“榨花生?”工部的人疑惑地看著許懷謙,“花生還可以榨油嗎?”
“你們沒吃過花生油麽?”許懷謙奇怪,他記得古代很早就有花生油了啊。
工部的人搖頭:“沒有。”他們還從未聽說過花生可以榨油。
那可能是縉朝還沒有花生榨油。
“那你們在盛北給我建個油坊吧。”無論如何,這花生榨油許懷謙都是要實驗一下的。
其實最好還是種植菜籽,菜籽油的出油率也很高,炒菜的口感更好,但是,盛北的土質不適合——
“許大人,”工部的人看許懷謙的目光都呆滯了,“我們又要修堤壩,又要修水庫,還要修水磨坊,偶爾陳大人還要找我們討論這個討論那個,我們真的沒有精力了。”
工部就來了三十個人,許懷謙把他們當成三千個人來用了,真再長十隻手也不夠用啊。
“沒事了,你們先忙你們的。”許懷謙見他們趴在地上,一頭長發都抓成了雞窩頭,身上的衣裳也好久沒有換過,髒兮兮地趴在地上畫圖,拿算盤演算得都沒空回復他的樣子,想了想,反正現在豆子和花生還沒有種出來,就不麻煩他們了。
拿炭筆在自己的工作本本上記了一下,要工部的人才。
看來,這次回京,他得再去工部薅點人來,人手嚴重不足。
是的,許懷謙準備啟程回京了,回京述職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回京參加陳金虎與王婉婉的婚禮。
他們辦在今年的中秋,正好他們一家人還能團團圓圓,多好。
就是他的在走之前,把盛北這邊的事都安排好。
記下要點,許懷謙這邊沒事幹了,他去了盛北一縣衙門接陳烈酒下班。
他現在是盛北一縣的縣丞,每日在縣衙裡和方天祿一塊工作呢。
這個盛北一縣衙門,還是當初陳烈酒知道自己當官了後,特別大氣地一揮手,用自己的磚瓦廠的磚瓦給一縣修的衙門,在一眾大部分都是帳篷的營地裡,這佔地面積極廣全都是青磚瓦黛建築的縣衙衙門,看上可氣派了。
跟知府衙門有得一拚了。
至於一縣這個名字,許懷謙取的,盛北被他劃分成了三十個區域,三十個區域的縣令都找他取名字,一下取三十個縣衙的名字,他哪裡取得出來。
索性就用一二三四五代替了,這樣也方便他知道,那個區域是哪裡,不然他每天光是想這個縣在哪兒,他都要想好大一會兒,太浪費時間了。
“老方,等商人們都到了,我們要鼓勵百姓多買農具,至於他們交易後收上來的稅,我們再辦個面廠吧。”
許懷謙進去的時候,陳烈酒正在跟方天祿說事,他也沒打擾,在一旁默默地聽著。
“鼓勵百姓買農具我不反對,”方天祿聽陳烈酒說話,想到現在百姓們手中的農具都很殘破,確實很有必要買,但,“辦面廠做什麽?”
“掙錢啊,”陳烈酒難掩商人習性,跟方天祿算帳,“你看哈,我們現在有水磨坊了,一斤麥子才三文錢,而一斤麥子磨成麵粉能出八兩的麵粉,一斤麵粉能賣到六到八文錢,這光是賣麵粉就能多賺一倍的錢了,要是我們再把麵粉加工成面條,一斤面條的價格是十三文到十五文,又翻了一倍,我們現在有麥子,有水磨,就差一個面廠,等有面廠,我們一斤麥子價格直接翻了好幾倍,不掙錢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