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澤清創立武朝之初,並沒有封任何皇室宗親,唯一的妹妹也拒絕了公主封號遠走江湖,於是這年除夕夜她直接去了華清殿。
因為當年在扶天寺董月為救她而沾染蛇毒,落下了寒症,所以葉澤清初冬時分就把宮裡的銀絲碳都運到了華清殿。
此時剛進清月閣,一股熱浪便撲面而來,葉澤清解了擋風的大氅才往裡走去。
這夜她難得多待了一會兒,看著在奶乎乎的葉允漢在董月懷裡睜著圓圓的眼睛與她對視,不由得伸手點了點他的小鼻子,看著他吧唧吧唧的裹著胖胖的小手指,模樣十分可愛。
用了晚膳後,葉澤清在巳時才離開華清殿,而董月也沒有挽留。
在回寢宮的路上,葉澤清聽見宮外傳來的爆竹聲。
一時興起,她登上了鼓樓,從高處仰望夜空絢爛的煙火,又低頭俯瞰地面的萬家燈火,她突然想,這萬家燈火裡是不是也有朝陽的那盞亮光。
獨自站在煙火中,葉澤清迎風而立,身上環繞著的一片孤寂。
寒風沒有吹得太久,轉眼就到了三月,積雪全部融化,京城迎來了萬花盛開。
在清明節這日,朝陽帶著青玉也走出了牡丹苑。
她帶著一整個冬天抄寫的經文前往扶天寺供奉,既為了長眠在寒山腳下的五萬鐵騎,也為了給死去的大夏王朝贖罪。
當馬車停下,走出來的朝陽卻看見一個白面書生帶著書童也在祭拜這五萬玄甲平陽軍。
拎著祭品的青玉也看見了不遠處的書生,轉頭看向朝陽,問:“主子,還去那邊祭拜嗎?”
那邊的書生聽見聲音,隔著路邊的樹木枝葉伸頭看向這邊。
因為今年的會試即將開始,各省地方的舉人都趕到了京城。
朝陽看這書生穿著樸素十分面生,猜想大概也是趕考的學子,不過能想到在這日來祭拜平陽軍五萬英魂,其品性倒也可貴。
隻瞧了兩眼,朝陽便放棄了祭拜,轉身順著山道向上,往扶天寺行去。
當朝陽的最後一片衣角也消失在面前,那白面書生面上竟有些悵然若失。
他早就敬佩平陽軍的英勇,這次進京趕考,在會試前特意在今日來祭拜,卻不想預料會遇見佳人。
那突然出現的女子氣質清雅高華,讓人所見便自慚形穢,不敢褻瀆,但偏偏直到她離開很久後,他仍對那道倩影魂牽夢繞。
當他回到客棧溫書,還在想會不會再遇那個女子。
但直到會考結束,在殿試被點為狀元郎後,他才終於知道,在擁擠繁盛的京城去專門遇見一個人有多難。
作者有話要說:
補充:此書生是促進主角感情升溫的工具人。
另外下一章會有重要人物重新登場。
第40章 春雪
葉澤清在殿試中出了兩道策論,考題一為北疆困局,二位江南水患,讓考生選擇一種來作答。
在幾十篇文章裡,其中一人對於南疆水患倒是提出了十分新穎的觀點,讓葉澤清一眼相中,直接點為了狀元,這人正是寒山腳下的書生,肖雲帆。
另有兩篇文章分別對北疆戰局和江南水患也有獨特的建議,被點為了榜眼和探花。
三人在崇文殿謝恩後都一臉喜色的從禮部領了金花烏紗帽和大紅袍,各自回去準備禮部的次日打馬遊街。
並且皇帝還賜他們這一批進士榮恩宴,十日後還在這崇文殿舉行,同時也將下發他們的官職和去處。
也就是是說,十天后他們再出皇宮,便都是官身了。
肖雲帆也在宮前與他們分別,跟著同住在一個客棧的同鄉一起回去。
“肖兄,恭喜恭喜啊,你可是三元及第,今朝第一人啊!”
“哪裡,只是僥幸而已,何兄也是進士裡面的頭十名,今日策論也是極為出彩。”
“那也比不得肖兄,畢竟皇帝親賜你一座府邸,顯然是要長留你在京中,我就不知明日將在何處了。”
肖雲帆笑了笑,也不知該說些什麽,好在又走了不久便到了客棧。
兩人正要進去,就見身邊走過一個穿著細麻喪服的女子,她手裡還舉著一塊白幡。
讓人驚異的是這女子眼睛以下的臉布滿了交錯的疤痕,當走近時看著尤其恐怖,但她的雙眸卻又清澈如水,並沒有一絲怯弱和自卑,便顯得整個人乾淨而從容。
何遠見那女子走遠,悄悄和肖雲帆說:“這女子以前的姿色定然不俗,那雙眼睛你看見沒,嘖嘖,可惜了。”
肖雲帆撇了何遠一眼,見他仍回頭看那女子的方向,便問:“何兄若是好奇,不如跟去看看?”
“要不……我們一起?”何遠的確想去看看。
想到後面也無大事,肖雲帆便同意一起出去看看。
他把手裡的金花烏紗帽和紅袍先讓小童送上了樓,就和何遠離開了。
那舉著白幡的女子明明穿著喪服,卻身邊並無一人,更是沒有任何屍體。
單單她身為女子,卻舉著男子才能碰的白幡,就已經吸引了很多人注意。
她一路走到了人群中,然後果然如肖何二人所料,是要賣身為奴的,周圍也確實很快圍上了人,只是都被她的面容嚇退了。
就在二人好奇女子的結局時,便見一個青衣姑娘從對面的茶樓出來給那女子遞了十兩銀子,卻拒絕收那女子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