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女世子_於歡【完結】》第422頁
  王懷忠虛驚了一口氣,他撐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到中堂坐下,閉著眼睛長歎了一口氣。

  半月前京師就有消息傳出,裕王趙瑞病重,皇帝下旨,召命各地名醫赴京。

  如此,可見裕王的病之重,一連半月過去,各地名醫匯聚京師,卻不見皇帝封賞下來,恐是無人將裕王醫治好。

  王懷忠拿著先帝賞賜他的短刀,眼裡充滿了無奈,“這都是命啊。”

  (完)

  【作話】

  下本開女庶王近代篇,請幫忙收藏一下哦,具體開文時間會在qun和微博通知。

  第210章 後記

  永康末年,洪佑皇帝登基為帝,是為仁宗。

  洪佑二十八年,裕王幼子年滿十歲,更名為趙楨。

  洪佑三十三年,晉王第三子趙頊年滿二十歲,皇帝於宮中為其舉行冠禮,封吳王,開府置屬於京師。

  同年,吳王大婚。

  洪佑三十五年,趙楨提前冠禮,封越王,開府京師,於次年娶錦衣衛指揮同知周康次女。

  洪佑三十八年,晉王趙哲病逝,帝悲痛,為其輟朝三月,諡號恭,為晉恭王,其嫡長子襲封晉王。

  洪佑三十九年吳王妃誕下嫡三子,同年秋,越王妃誕下嫡長子。

  洪佑四十一年越王趙楨病逝於府內,帝悲痛,輟朝三日,以皇太子禮下葬,諡號懿,其世子趙煦承襲越王爵。

  洪佑四十九年,仁宗大病一場,由沈皇后代為理政。

  洪佑五十年,皇帝病愈,吳王趙頊嫡長女及笄,洪佑五十一年,吳王嫡長女下嫁,王女出嫁,京師大喜。

  洪佑五十五年,吳王趙頊嫡長子吳王世子於吳王府舉行冠禮,娶將門之女為世子妃。

  洪佑五十七年,吳王趙頊嫡長孫誕生,同年,吳王病重,皇帝下詔接入宮中。三月後,吳王病逝於紫禁城,輟朝七日。

  洪佑五十八年,吳王世孫夭折,越王趙煦及冠。

  隨著皇帝越發年邁,一場立儲風波即將席卷京城。

  內閣臣子換了又換,而皇帝仍是那一個,自洪佑五十年後,皇帝退居乾清宮,不再日日早朝。

  “吳王聰慧,越王仁孝,二子都是立儲的合適人選,且自幼都是養在你我膝下的,立誰為儲,當真是個難題。”皇帝看著大臣們呈上來的奏疏有些犯難。

  “總有一個偏愛的。”沈氏從旁道,“每日都入內請安,若晚了時辰不見,陛下也總是念叨著,生怕他們不會來了。”

  皇帝思索了一會兒後,便在立儲的詔書上提了筆,隨後將其封起,又重新再書寫了一道,一道交給信任的心腹大臣,一道則給了沈氏,“立儲的密詔,在我百年之後再公之於眾。”

  ——

  洪佑五十九年,皇帝病危,帝後撫育過的宗室子弟跪滿了整座坤寧宮。

  哭泣聲聲頻頻傳來,洪佑五十九年夏,皇帝病逝於坤寧宮,舉國哀痛,廟號仁宗,葬於獻陵,共在位六十年,六十年間,大興仁政,四海安寧,無敢犯者,史稱洪佑盛世,亦成為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作為帝王與沈皇后一人而終,也成為了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時人稱仁宗皇帝長情,無不稱頌,沈皇后也為後世女子所欽羨。

  帝駕崩之時,萬民跪於紫禁城前臨哭,邊境番邦聽聞,君臣臨東方,掩面落淚。

  仁宗皇帝的喪事處理完後,沈皇后於同年崩於坤寧宮,皇后崩時獻陵尚未關陵,次年春,嗣君親送皇后沈氏靈柩出殯,與仁宗合葬獻陵。

  帝後陵前有禁軍護衛,百姓隻得於遠處跪拜,幾處皇陵中,為獻陵掃墓人最多,多為受帝後恩惠賜還的宮人與太監。

  數百年後,此陵安然存世。

  【作話】

  ——懸念留給大家猜哦——

  非常感謝大家一路支持,愛你們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