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死的道侶回來了_問西來意【完結】》第172頁
  嬴夢槐眉頭一皺,手中的長劍一震,劍脊上流下了一線寒光,從上至下,閃爍著數點刺眼的星芒。正準備再度出手,一道金身法相驟然在她的身上顯化,那數百道劍光仿佛一頭扎進了鍾中,打出了一連串叮叮當當的沉悶聲響,可卻始終不能夠將金身打壞。“逐血蹤”的劍勢到了此刻才算是散盡。

  半空中,記何年一步踏出,伸手摘下了兜帽,雙手合十朝著嬴夢槐行了一禮,笑微微道:“沒來晚。”須彌佛宗已經化作了廢墟,余下的三千寺廟曾被丹蘅打壞了大半,元州、流州之事已經不需要她們來料理,隻將善後之事交給方伯便可。記何年原本是想要尋找丹蘅的,可聽聞嬴夢槐前往青州前線之事,她便也改變了主意。

  靈山,那邊是神的戰場。

  劍尖淅瀝瀝地淌著血,肅殺之氣衝天而起。那是一股從千年前便已經刮起的、侵蝕骨肉的肅肅之風!在十二道儒門護法法相崩潰後,連接成陣的儒門十二賢也一同遭遇了重創。他們欲以聖人言來教化敵人,可“聖人言”是哪裡來的?“聖人之道”又是怎麽求來的?史籍中不再詳細記錄這一筆,但是他們心中清楚,一切都源於“青帝”!唯有“青帝”是一切之源,那麽他們要用什麽來“教化”?所有聖人言化作的堅甲、兵刃都在刀氣中破散崩潰,他們發現此刻的丹蘅已經沒有了“極限”。

  “棄了人間身……那麽此刻站在我等跟前的,只能是‘祂’了。”孟長恆的聲音很低,他扯了扯嘴角,神情有些慘淡。他抬頭看了眼陰沉的天色,在天際一道龐大的法相逐漸地顯化……仙凡有別,大荒人間要如何承載那來自高天的偉力?新神借著祭品將化影投入人間,那麽青帝呢?少了肉身後,誰是祂鑄世之基?是大荒的天道嗎?

  鏡知與丹蘅並肩而立,她的身影頗為虛幻,似是能被一陣清風給吹散。她出劍的次數很少,並不是她不願意助丹蘅,而是她與天地之間有一場“自我”的拉鋸戰。隨著丹蘅氣意的拔高,她的身影逐漸與過去的青帝疊合,人間沒有祭壇,已經沒辦法承載祂的力量。可她不能讓丹蘅,她要以一片赤忱愛丹蘅,那麽天地就該以同樣的赤忱來愛她的帝君!

  天地隆隆,滾雷震蕩不已。

  人間帝王釋放出的氣運填補著她的神魂,逐漸將她推向了至高、至大、至遠。

  可鏡知抿著唇,如霜雪般的容顏緊繃著,銀灰色的雙眸逐漸地被燦燦的金芒覆蓋,她索性分出了神魂,用無窮山川堆成祭壇,用自身神魂燃成祭火,給她最愛的人一個天下無雙的祭典,一個可以停駐在人間的祭典。

  丹蘅轉身看了鏡知一眼,她不難感知到天地之間的變化。

  她的雙眸幽寂,像是那森沉不見底的深淵,可慢慢地,那股森冷化開,變作了一股如駘蕩春風般溫柔的笑容與歎息。

  丹蘅什麽都沒有說,她提著刀斬向了橫亙在前方的敵人。

  這是余留了千年的孽,是再也無法抹消掉的悔,是她該摧毀的一切。

  儒門十二賢人隻覺得那柄青色的枯榮刀無處不在,越來越難招架,他們根本沒辦法阻止丹蘅、鏡知踏入靈山中!再這麽下去,他們自身也會被斬於刀下!在親眼看到了一個同道化作了血肉爆散後,孟長恆的心中出現了悔意。“用舍行藏、不可做匹夫之勇……是我輩該隱時。”他口中的話語顛三倒四的,祭出了一道劍芒斬落了那即將劈中自身的刀氣後,他一旋身卻是向著另一個方向竄逃!那位要入靈山登扶桑,那麽撤退是他們唯一生還的機會。

  孟長恆一動,余下的儒門修士自然也跟著他一道向外竄逃,直到瞧不見那道青芒,他們才重新聚首,重重地喘息。耳中刀劍的嗡鳴散去後,孟長恆長吐了一口氣:“我等已經盡力了,也不知靈山十巫那邊祭典如何了。”

  溫長應撫了撫汗濕的雲鬢,答道:“回去瞧一瞧就知道了。”她幾度以為自己要喪生在那奪目的刀光之下!

  “就先——”“如此”兩個字尚未出口,孟長恆眼皮子一跳,他驀地抬起頭,望著那憑空壓下的一頁金冊,眉眼間滿是錯愕和震怒!六十四卦風雲變,每一回爻動都藏著一股殺機!而這世上修此道臻至化境的人,唯有見秋山!

  “師姐……”溫長應心尖一顫,眼波漾動,那張玉雪可愛的面龐上出現了欲說還休的柔情。

  見秋山溫聲道:“請諸位道友留步。”自上回一別後,他們連“同門”都不是了,過往的同修情意一筆勾銷,剩下的則是一種沒有愛與憎的疏離和陌生。

  “忘恩負義之人,不必再勸。”孟長恆冷笑了一聲,面露疾風之色,“她連昔日枕邊人都可以下手,何況是我等與她早已陌路的同道?都道蓬萊無情,我看那位就是太多情了才會落得如此結局!要不然以蓬萊之力,怎會潰敗得如此之快?”

  孟長恆故意提起蓬萊,卻是要以姬贏來攻心。

  他們才經歷了一場惡戰,與見秋山對上未必能夠討得到好處,可要是見秋山心境有缺,那麽他們就能找到破局的機會了。

  只是見秋山聽說了這番話,神色不改。她心中衝澹寂寂然,那雙如春水橫波的眼中,是一種無情的溫柔。

  第76章

  儒門十二賢昔年都在學宮中清修,坐而論道,各自秉性不同,時常為了一個觀點爭論不休,乃至於大打出手。他們雖一身文氣,可動起手來算不得文雅。十二人中唯有見秋山最為溫柔,她就像是至善的水,沒有動怒的時候。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見秋山好說話,因為沒有人能夠勸服得了她。

Top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