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他們準備出發了。出門時恰好碰上住在隔壁的那些漢子,兩邊便邀好一起過去。在路上,兩邊彼此試探底細,這群北方漢子看著爽朗,可也不是沒有心計的,說話很有分寸,不該透露的東西半點不松口。胡商他們這邊也一樣,所以聊了一路之後,他們對彼此的了解也都還停留在最基礎的層面。
“這茗正軒還挺遠的。”胡商一路說話,此時已覺得有些口乾舌燥了。他們出了城後,已經走了半個時辰了。
“好像再過去一些就到了。”外頭的人說,地址上寫的很清楚,經過一座道觀後,往左拐再走上一刻鍾就能到。
胡商一聽,掀開車簾往外看去。他們此時正駛在一處山道上,兩邊都是青山。上面綠樹成蔭,周圍草木茂盛,在這種地方待久了,隻覺得胸口的那股濁氣都隨著新鮮的空氣漸漸排出去了,讓人神清氣爽。
好山好水出好茶,怪不得滄州綠有此滋味。胡商想到,對接下來要去的茗正軒也更加期待了。
第169章 賣方市場
“諸位, 請隨我來。”
一個仆役打扮的年輕男子見帖子上的所有人都已到齊,便按照吩咐將他們往裡面領。
大家還沒來得及失望這間茗正軒只是鄉下一座大房子,而不是他們設想中品茗論道的清閑雅地,便被一路所見震驚了。
從大廳往裡, 每處走廊上都擺著大大的笸籮, 笸籮架在長凳上, 裡頭全都是青綠的茶葉。這些茶葉葉子大些,一根芽上長著兩三片葉子,和最為鮮嫩的一芽一葉相比自然要粗糙些,炒製好後泡出來的茶湯, 卻比一芽一葉泡出來的更濃鬱些。各人飲茶口味不同,有些人倒是更喜歡這種。
每個笸籮旁邊都坐著一兩個人, 他們正低著頭認真挑揀裡頭的茶葉, 把老梗或殘葉或混進去的其他雜質挑出來, 待水汽晾乾後, 就可以下鍋炒製了。
滿眼的綠色讓大家心情舒暢, 穿過第一個晾茶的院子後,一股撲鼻的茶香朝鼻子湧來。這茶香並不是泡茶時的香味, 而是更為濃鬱的, 伴隨著煙熏火燎,在滾燙的溫度中炙烤出來的香味。綠茶原本清淡的香味在此刻顯得極為誘人, 有好茶之人忍不住深深地嗅了一口,臉上透出些微醺之色,仿佛已經被這茶香灌醉了。
放眼看去,偌大的院子裡架了七八口大鍋, 每口鍋的底下都架著火, 即使還沒靠近, 光看著就讓人覺得熱了。鍋前站著幾個人,正用手在鍋裡翻炒著什麽,隨著他們翻炒的動作,茶香也更加誘人,他們這才看仔細,原來鍋裡已由綠轉黑的竟是茶葉。
他們大致知道茶葉是炒出來的,可從沒見過具體炒茶的過程。他們去南邊買茶時,那些莊園主恨不得將茶山都用東西遮擋起來,哪裡肯讓他們看見這些?身為商人,他們也能理解,但這滄州人,為何這般大方呢?
“他就不怕我們學去嗎?”有人小聲問道,他家鋪子裡獨一份的東西,如何製作是決計不肯示人的。
被問到的搖搖頭:“學去,學了幹什麽去?從樹上擼些樹葉子下鍋炒嗎?”
呃……也是,滄州以北的地界從沒聽說過產茶葉的,就連這滄州,也是今年才有茶,不然這地界絕不至於窮這麽多年。
有些人確實覺得很奇怪,既然山上長了茶,何至於現在才被人發現呢?但細想一下,就能明白。上山的都是沒喝過茶的百姓,認識茶的人從來不會上山,何況這茶樹和炒製好的茶葉相去甚遠,就算看見了,大概也不會將它們混為一談。
這群人興致勃勃地看了好一會炒茶,那幾個漢子甚至想親自上手翻炒幾下,然後被禮貌地勸服了。在領路人的提醒下,這群人繼續往裡走去。
這又是一個院子,院子裡有許多人,他們有的在裁紙,有的拿著杆小秤在稱晾涼的茶葉,把它們按照半斤,一斤,兩斤的量分好,有的則用紙把這些茶葉包好系繩,然後在封口處蓋上一個紅印,上頭寫著“滄州綠”這三個大字,想來應該是徐管事寄了信回來,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
每個人的動作都這麽麻利,整齊的流水線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也讓這群人看得眼花繚亂。
看了一會後,再往裡走,院子顯得小了很多。在一處空地前,擺放著很多把椅子。帶路的仆役請他們隨意坐下後,便退下了。
這些人按照親疏遠近的關系各自坐下,忍不住就剛剛看到的那些流程展開了討論。這一趟前來,可謂是大飽眼福,比他們之前所想的一群人坐在一起品茗聊天要有意思得多。
有些人看完這些流程之後,忍不住心中一動。既然這滄州可以種茶,那他能不能在滄州自己買一塊山地種茶賣呢?這樣就不用擔心來年茶葉生意被人捷足先登了。
在這些討論聲中,有人注意到,兩個男子從一側的門裡並步而出。其中一人雖身著便服,可周身的氣勢和絕佳的容顏卻並非一件衣裳能遮擋住的。另一人眉眼帶笑,看起來俊秀活潑,讓人一看就覺得親近,仿佛家中子侄一般。
“各位客人遠道而來,江某招待不周,還請不要見怪。”俊秀的年輕人朝他們拱了拱手,這些人聽了,忙道不敢。
如果說茶葉是他們這幾天談論的最多的話題,那麽滄州知州裴澈和他的男妻便是眾人津津樂道的第二話題。無論是聖旨賜婚,還是二人之間懸殊的身份,都能引來人們的猜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