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長所言不錯,”兩人正說著,卻見樓公公也走了進來,十分惋惜地說道:“那位殿下,不止喜好書畫,自己也極擅於此,就連陛下都曾誇耀過。”
說到這裡,倒是讓鍾棠想起了之前問威提到的白鶴圖,他原本想試探從嘍公公口中套些話,可垂眸間又一想,眼前這位老太監,心思之老辣怕是他這個妖物也難含混過去的,於是便乾脆直說道:“陛下既是喜歡,想來彼時那位殿下,也常上進書畫吧?”
樓公公側眸而看,如鍾棠所料他並沒有慍怒或是驚訝的意思,只是了然地點點頭:“是,那位殿下常呈送書畫,陛下也一直很喜歡,直到——”
在鍾棠與李避之的目光中,樓公公坦然地說道:“直到他奉上了一副,瘸腿的白鶴。”
“公公當時,可也親眼見過那畫?”李避之聞言,又問道。
“見過,”樓公公歎了口氣,實是不願再提當年之事,於是便乾脆伸手指了指一處書架:“那畫後來也被存放於此,還是老奴我親手送進來的。”
鍾棠倒沒想到那等惹惱了帝王的畫,居然還能留下,不過眼下若能看到原畫,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正想著,李避之已走到那書架前,取下隻已遭蟲蛀的桐木盒子,打開後卻見裡面有兩隻畫軸。
鍾棠伸手用指尖在兩隻上都點了點,而後隨意拿出一隻,拂去灰塵後輕輕地展開了。
卻不想這幅畫上畫的,卻並不是白鶴,而是幾顆裝在水晶盤裡的荔枝。
或許是因年歲過久,那用於塗抹荔枝殼的朱紅已然斑駁,但左下方的印鑒卻鮮紅的刺眼。
“榮王李修承印。”
鍾棠皺皺眉,李避之隨即並指拂於印上,卻見又是幾滴摻了血的朱砂汁便從紙上滲出,落於鍾棠手中。
樓公公自然也看到了這異像,不由得皺眉:“這是--”
“有人以朱砂與血為引,下了咒術。”此事自然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說清的,李避之只是簡簡而談,樓公公卻也聽得明白。
鍾棠輕倚在一處稍乾淨些的書架上,抬手令那幾滴朱砂汁凝浮於指間,稍稍思索後問道:“樓公公,您可知死去的那位劉太監,當年可與前太子……或是這荔枝果子,有何關聯?”
“關聯?”這一時間也讓樓公公犯了難,荔枝這等精貴的果子,想來即便身處宮中,劉太監怕也是輕易接觸不到的,能有何關聯呢?
“若非要說什麽關聯的話,老奴倒也想起個說法。”樓公公再三回憶後,才說道:“昔年曾聽人說起,那位殿下對身邊伺候的人很是寬和,常將自己的用度賞與他們。”
“大約這劉太監,當年也是受過那位殿下恩賞的人,所賞之物裡便有這麽盤果子吧,”說到這裡,樓公公也是無奈笑笑:“到底此事太過瑣碎,老奴能想到的,便也只有這些了。”
樓公公說的也對,若說那白鶴圖,到底算得上是件驚動了皇帝的大事,才有人至今記得。而眼前不過一盤荔枝一個太監,無人知曉也很正常。
這般忖度著,鍾棠又取出了桐木盒中,余下的那隻畫軸,展開後不出所料,畫上所繪的,正是那隻斷了一足的白鶴,而畫紙的角落中,也同樣有枚印鑒。
“這畫……”印鑒見多了便沒什麽稀奇的了,鍾棠反而細細地看起那畫上的白鶴。平心而論,前太子的畫技確實不錯,白鶴雖斷一足,卻並不顯醜陋狼狽,只是多添了幾分淒意。
“那位殿下,當真是想將此畫獻給陛下?”
事隔多年,樓公公再看到這副白鶴圖,也是唏噓不已:“當年陛下收到此畫,隨即震怒不已,但那位殿下卻始終不曾申辯……”
“只是老奴後來,卻聽過東宮那邊小太監傳來的些許碎語,說是那位殿下原本準備的乃是幅瑞鶴圖,不知被何人調換成了殘鶴圖。”
樓公公說著,也像是沉在了舊事的回憶中,皇家紛爭無情,但前太子到底也是他看著長大的,便是當真鐵石心腸也是會難過的。
他從鍾棠手中接過那兩幅畫,又好好的卷起來,剛要放回桐木盒中時,卻是一愣:“這……這盒中怎麽少了一幅畫?”
“少了一幅?”李避之寒目微斂,繼而問道:“公公怎知少了一幅?”
“這桐木盒中的三幅畫,都是我親手收進去的,自然不會記錯,”樓公公顯然也察覺出了不對,指著兩隻畫軸說道:“當年陛下命宮中尋收殿下的遺物,上交者多是殿下被立為太子後的物件,唯有這三幅畫蓋的是榮王私印,老奴才單獨收了起來。”
鍾棠聽後,立刻問道:“那公公可還記得,第三幅畫上,畫的是什麽?”
“畫的是座小亭,”樓公公雖年紀大了,但記憶卻不曾減退:“是碧安宮中一座小亭,當年那位殿下年幼時,曾與崔貴妃在那裡住過幾載。”
“那如今那座亭子可還在?”鍾棠緊接著,又問道。
可惜這次,樓公公卻搖搖頭,歎了口氣:“那位殿下去後,崔貴妃也……沒過兩年,碧安宮便因雷火燒毀了。”
雖說畫中的亭子已不在了,但鍾棠與李避之卻並不怎麽泄氣。經過這幾番事後,他們隱隱感覺畫中之物,似乎並不是關鍵。
真正的問題……怕是出在那枚刻著“榮王李修承印”的私印上。
“喵……”隨著幾聲書卷墜落的響動,黃狸兒忽得從書架上,冒出了拱得滿是灰塵的小腦袋,衝著鍾棠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