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境也是頻頻傳來捷報,給這一個年帶來了更多的喜慶。皇帝高興,往宋國公府送了許多賞賜。
西境的仗一直打到三月,孟季廷領著雍州的神武軍,不僅收復了失地,更是差點直搗西梁王的王巢。
孟季廷抓住了西梁國力不強,將兵力全部派往前線後導致後方王城守衛空虛的特點,將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其帶領下與杌述帶領的西梁軍直面拚殺,另外一路在神武軍統製張尉帶領下,直接殺到了距離西梁王宮不足十裡的地方,兵臨西梁王城城牆下。
孟季廷射殺了西梁軍中的副首領後,首領杌述雖仍然負隅抵抗,但西梁軍中將士的信心已經崩潰,最終大敗,孟季廷活捉杌述。那邊王城之下,在張尉即將攻破城門時,西梁王趕忙舉白旗投降,遞上降書。
孟季廷讓人收下西梁王讓人呈上來的降書,這一仗才算徹底結束。
承影在東跨院裡,繪聲繪色的描繪了孟季廷在戰場上的英武神姿,聽得孟承雍托著小下巴一臉的崇拜。
青槿看著他們,臉上含上了笑,也不去糾正承影在其中部分誇張的說辭。
孟承雍問:“爹爹真的能一箭射穿十人嗎?”
承影抬著下巴表示:“當然,爺是什麽人,天上戰神降生,一箭射穿百人也不成問題。”
孟承雍驚掉了下巴,並托著小下巴開始思考,他長大後要超過爹爹的可行性問題。
青槿摸了摸一臉煩惱的兒子的小腦袋,然後問承影:“爺是不是要班師回朝了?”
承影道:“得到五月吧,大軍需要休整,還有兩國需要換俘,西梁雖然投降,但雙方簽訂的協議也得協商。”
說到這裡承影就在心裡將崔獻大罵了一頓,要不是他前期領兵不力,打了敗仗讓大燕的近萬將士被俘虜,此時完全可以不必理西梁的討價還價。
崔家因為崔獻在前線吃了敗仗,最近倒是低調得很。青槿還聽孫側妃跟她說過,宮裡崔賢妃在崔獻剛棄軍逃跑時,脫衣脫簪向皇帝請罪,表示願意自降份位為兄補過。
皇帝沒有降她的份位,反而安慰她崔家的事情與她一個婦人無關。最後崔獻被革職,宣靖侯被申斥。
孫側妃那時一邊搖著扇子一邊跟青槿道:“我看陛下可真偏心崔家,就崔獻那樣,領著比敵人多的兵力吃了敗仗,把咱們自己的城池都給丟了不算,扔下將士自己逃亡,導致將士被俘。這樣貪生怕死又無能之輩,不說殺頭,蹲幾年大獄總是應該的。但陛下卻只是革了他的職,其他什麽處罰都沒有,宣靖侯府也一點事也沒有。”
“真是帝王心,海底針,陛下不知道怎麽想的。我聽我們王爺說,朝中有不少大臣對陛下這樣的處置很不滿的。”
青槿聽著笑了笑,孟季廷打了勝仗,孟家的軍功又上了一層,皇帝這麽多年也就提拔起來一個崔氏,他倒是還想提拔自己的外家周氏,但畢竟周家能人太少,沒能提拔起來,其他府上更是無人能跟孟家抗衡。如今要是把崔氏打壓下去,就更顯得孟家在朝堂上獨樹一幟了。
所以,哪怕朝臣反對,皇帝也不會重罰崔家的。
青槿想到這裡,心裡歎了口氣,功高蓋主,令皇帝生畏,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她看著坐在榻上,正低頭玩一個九連環的女兒,對她招了招手。孟毓心看見後,對她笑了一下,扔了手裡的東西,爬過來扶著她的膝蓋往她身上爬。
青槿抱起她,親了親她的額頭問道:“爹爹很快就要回來了哦,心兒還記得爹爹嗎?”
孟毓心只是對著她笑,伸手要去抓她耳朵上的耳墜。
第一百二十章
“剛剛國公爺肯定是沒看見二少爺,二少爺學三少爺那樣,大聲的對國公爺喊,他肯定就能看到小少爺了。”
五月, 孟季廷領軍班師回朝。大軍駐扎在城外,孟季廷隻領幾百兵馬,拖著囚著西梁那位神將杌述的鐵籠子進城。
上京的百姓站在大路的兩側, 夾道歡迎, 手上的鮮花、帕子、香包什麽都往他們身上扔。看到鐵籠裡的人, 則扔雞蛋和爛菜葉。
鐵籠裡坐著的杌述睜開了眼睛看了一眼,接著又重新閉上了眼睛。他雖然留了胡子,但看年紀確不過是二十出頭, 比孟季廷還要年輕幾歲。
孟季廷騎在馬上,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他身側的張尉卻是第一次受到這麽激烈的歡迎,一邊揮手笑著跟百姓致意,一邊轉頭對孟季廷道:“這上京的百姓就是不一樣, 比咱們雍州的百姓熱情多了。”
孟承雍被承影馱在肩膀上, 站在人群裡,看到父親,伸長了手跟父親揮手致意, 大聲喊道:“爹爹,爹爹, 我是雍兒, 我在這裡……”
孟季廷聽到聲音轉過頭來,看到咧著嘴笑著跟他揮手的孟承雍, 臉上不由含上了笑意, 停下了馬步, 示意承影把孩子送過來。
承影馱著孟承雍走到孟季廷馬下, 笑著對他喊了一聲:“爺。”
孟承雍對他伸出手, 喊了一聲:“爹爹。”
孟季廷將他抱過來放在自己馬前, 孟承雍抬起頭看著父親,高興的笑道:“爹爹,你好威武啊!”
孟季廷點了點他的鼻子,問他道:“你怎麽跑到這裡來了,不怕走丟了。”
“不怕,承影叔叔帶著我呢。”
張尉看著孟承雍,笑著問孟季廷道:“大人,這是您的兒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