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第一個外藩小國的使團入京時,謝漣找到裴君,邀她一同去吏部看官員籍冊。
謝漣不知查到了什麽,看起來頗有幾分沉鬱,氣質越發冷凝,且不知是不是因為他是大理寺官員的緣故,看人的時候仿佛銳利地能將人看透,旁人見到他都要先怵幾分。
裴君倒是不怕,知道無論是查看吏部籍冊還是查看京兆府府志,都極耗時,便有些不緊不慢,不驕不躁。
而且她要查的東西,不一定和謝漣查的東西相同,她就顯得更加像個混的了。
謝漣不以為意,還主動與裴君說起案件。
他起先懷疑“陶承嗣”並非陶承嗣,可經過大理寺查證之後,基本已經確認,起碼留遺書的陶承嗣跟參加秋闈的人是同一個,若不是畏罪自殺,陶承嗣的異常便可能是受人脅迫。
如此,消失不見的書童便成為可疑之人,只是茫茫人海,若有人故意躲藏,如同大海撈針,極難尋。
但案件不能就此結案,於是謝漣便決定從旁處尋找線索。
裴君耳朵裡聽著謝漣的講述,眼睛看著天和十一年的江南官員籍冊,這一頁正是姬家主任職江南期間的政績,其中治水賑災以及查明貪腐都與柳三爺有關。
所謂的兩家交好,如此的大公無私,大義滅親……
裴君低語:“姬家……”
她聲音極輕,謝漣卻準確地接收到姬家,道:“去年江南水患,范郎中生前曾兼代過水部司的差事,當時在江南主持修堤的官員便是姬家二爺,姬榮。”
裴君眼神一閃,莫名想起她拿到的帳本,那時她便懷疑姬家有些不乾淨,也不知道有什麽關聯。
而謝漣只是聽到她的話才說起,並未懷疑到姬家,又沉浸在籍冊中。
裴君卻放下籍冊,看著他。
若與姬家不相乾倒無妨,若查出姬家什麽,也不知謝漣同為世家子,會如何選擇……
第87章 莫名的情緒
裴君查吏部官員的籍冊, 專注於往前十數年從北境而來的官員,特別是家世平凡的,這樣的出身, 更容易冒充。
不過北境不比江南文風盛,能夠讀書的家庭家底便是不算豐厚, 也不會太差, 若以她所想的那般謀劃, 耗費的心力和精力, 絕非尋常,定然要精心挑選。
而且為了不功虧一簣,恐怕十分隱秘,輕易不會動用。
裴君沒指望光從一些卷宗中便能找出潛藏在大鄴或者已經背叛大鄴通敵的人,但她可以一點點排查, 她有這個耐心。
至於為何沒有連南邊兒一起查, 是因為裴君以己度人, 將手伸去江南並非易事, 北境更便利。
各國之間互相安插探子,其實是常事, 但回京後裴君屢次看到跟突厥有關的圖騰,才知道大鄴並不像她以為的已經平安無事,暗處還有許多危害大鄴安定的因素。
這讓裴君極不爽。
她小的時候也經常不爽, 偶爾會做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來緩解, 通常都很文雅,沒什麽壞心;戰場上那七年,很苦很難,她變了很多,不爽的時候, 很直接地需要敵人的血才能稍稍平息。
她現在看起來再正直無私不過,可她不正常,她想要將那些人全都抓出來,殺光。
而殺光之後的事情,她也不知道,但裴君的存在,就恪守著她自己劃定的底線,和世俗中那些惡人的樣子永遠不會重合……
現下,裴君除了金吾衛的差事,每日都要抽出一部分時間和謝漣一同往返於吏部或者京兆府衙門。
但不知道是受近在眼前的春闈影響,還是受突厥使團快要抵達京城的影響,她隱藏在皮囊之下的情緒不高。
沒有人發現。
她身邊常來常往都一些人,都如常地做事,還算熟悉實則疏遠,近日走得又近的只有謝漣。
謝漣在大理寺,也不止范郎中這一個案子,一個小小工部郎中被殺的案子,在眾人眼中實在微不足道,若謝漣是個急功近利的人,只要按照仇殺平掉案子便可,但他顯然不是,固執地做著繁複可能沒有結果的查探。
裴君很包容,她很容易為別人找到優點,無論是秦珣,還是四公主和謝漣。
謝漣的一生,原本應該是極完美的,四公主也是一樣,而他們突破界限給各自的人生戴上枷鎖,裴君看來又奇怪又正常。
裴君橫插一腳,冷眼看著他們的掙扎,結局可能是無法自拔,也可能是慢慢釋然,而以兩個人的品性,最後都會感激她。
她若是想嘗試,秦珣就是個現成的人選,但她總也做不到。
裴君看著卷宗,不自覺地走起神來,看起來像是定定地看著謝漣,實際上眼睛並未聚焦。
謝漣抬頭,初時以為她在看她,待到發現沒能與她對視,便知道她走神了。
他遲疑片刻,還是開口道:“裴將軍,四公主……還好嗎?”
一瞬間,裴君的眼神便恢復清明,平靜地回答:“不錯,四公主年前拿出一大筆錢義診之後,越發喜歡做善事,前幾日還說在城外布置粥棚給流民。”
大鄴一直都有流民,沒有災情或者戰亂便會少些,前幾年總有大批北境跑過來的,大鄴開始打勝仗之後越來越少,卻也斷絕不了。
謝漣眼裡沒有意外,即便他控制著忙碌著,分明還在悄悄關注。
裴君沒有拆穿他的偽裝,她忽然發現,女人絕情起來,竟然比男人抽身更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