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青雲台_沉筱之【完結】》第104頁
  江辭舟看了眼天色,說:“那公公來得遲了,早點兒來,叫我知道官家這麽看重我,我好進宣室殿叩謝去,眼下天晚了,不便去了。”

  他這是句玩笑話,曹昆德聽得明白,笑說:“不急,再等兩日,虞侯不進宮也得進了。翰林詩會,虞侯忘了?”

  小雪之日的翰林詩會,這在前朝是大日子。

  昭化年間,受士子投江的影響,翰林文士在朝廷上地位極高。每年小雪日,昭化帝必要令翰林設宴,邀請年輕的士子及家眷,以文會友,暢談切磋。

  “官家孝順,登極後,每逢小雪日,憶起先帝,悵惘神傷,所以這頭兩年,詩會沒怎麽辦。但今年不一樣,今年官家及冠了,詩會的宴請是傳統,不辦說不過去,太后那邊呢,也是該辦的意思,不僅辦,還要好好辦,要將這年輕一輩的翹楚都請來。”

  江辭舟道:“這麽說,小章大人和小何大人都會來。”

  “且不止呢。”曹昆德笑道,“還有張二公子。”

  江辭舟怔了一下:“張遠岫回京了?”

  “是,本來說要等立春,約莫半個月前,張二公子忽然請旨,說想提早回來。他試守的地方不遠,就在寧州,官家覺得早一月晚一月,並不妨礙什麽,就恩準了。昨兒晚上就到了,把老太傅高興的,冬夜裡掀了被衾,親自趕去城門口接,聽說小章大人也趕去了。早上張二公子進宮複命,也是小章大人陪著的,他們陪官家說話,還提起虞侯您呢。”

  江辭舟笑問:“他們提我什麽?”

  “也沒什麽。”曹昆德道,“中途吳醫官來跟官家複命,說貴府的少夫人病好了,張二公子便問您是不是成親了,娶的哪家姑娘。”

  曹昆德說完這話,那頭,章祿之就引著青唯從內衙過來了。

  青唯一身廝役打扮,罩著絨氅,還戴著一頂黑紗帷帽,如果不是熟悉的人,很難看出她是誰。

  曹昆德於是也只看了一眼,很快把目光收回來,繼續笑著道:“左右再等幾日吧,等幾日就是詩會了,到時少夫人的病徹底好了,虞侯把她帶來,該跟官家叩謝,該跟皇后引見,甭管什麽事兒,湊一塊兒能解決個齊全。”

  第52章

  “張遠岫,這是誰?”

  青唯坐在桌前拆禮匣,翻到一張帖子,上頭“安平無疾”四個字寫得工整錦繡。

  她這一病愈,短短幾日,收到的禮帖如冬日雪花,禮箱禮匣在屋中堆放不下,江辭舟把書齋劈了半邊給她,方便她將禮單謄寫成冊。

  送禮的人她大都識得,再不濟也聽說過,隻這一張生名字生字跡,她全然不曉得來由。

  江辭舟在書齋的另一側看帳本,聽了這話,順口應她一句:“是張家的二公子。”

  這句等同於沒說,德榮接過話頭:“當年領著士子投江的士大夫張遇初,少夫人可聽說過?”

  青唯道:“聽過。”

  “正是張遠岫之父。”德榮道:“說起這個張遠岫,其實是個苦命人。張遇初投江死諫那年,他尚是四歲稚兒,上頭還有個兄長叫張正清。昭化十二年,先帝修築洗襟台,張正清因為出身,被翰林欽點登台,後來洗襟台塌,張正清陷在殘垣下,沒能救出來。張遠岫母親早逝,先後喪父喪兄,著實可憐,也正因為此,翰林的老太傅覺得愧對他,把他接到身邊教養。他也爭氣,嘉寧年間,朝廷就開過一次科考,他二甲登科,入翰林做了半年編修,之後被發去寧州試守,聽說前幾日剛回來。”

  青唯聽了這話,點了點頭,跟桌前執筆的留芳道:“記下吧。”

  送她的禮她沒細看,左右這些禮說是給她,實際上是借她名義送給江辭舟的。巡檢司案子剛結,翰林詩會將近,朝中人盯著新風向,前幾日帝後的禮一到,江府門前的禮車就絡繹不絕了。

  青唯的心思在江辭舟手裡的帳本上,她對留芳和駐雲道:“這禮單你們記就好了,不必再報給我。”隨即繞去書房另一側,問江辭舟,“怎麽樣?”

  江辭舟手裡的帳本正是何鴻雲買賣夜交藤的那本。

  他幾日前就從藥商王家拿到了,這幾日翻來覆去看了數遍,唯恐有遺漏,但無論怎麽看,這本帳冊只能證明何鴻雲授意林叩春囤藥,不能證明他從洗襟台昧銀子。

  江辭舟將帳本放下,問朝天:“鏢局那邊怎麽說?”

  “還在查。”朝天道,“跑馬到陵川要些時候,早上屬下去找祁銘打聽,說什麽還要看當年何鴻雲走的是明鏢還是暗鏢,不一樣的鏢,查法也不一樣。”

  “明鏢暗鏢?”

  “這我知道。”青唯道,“說白了,明鏢價格低一些,光明正大地發貨,運鏢人可以查驗貨物;暗鏢價格很高,運鏢人也不能驗貨,貨物一到,拿銀子走人,從此封口,絕不對人提起此事。何鴻雲發銀子這趟鏢,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暗鏢。不過他這暗鏢,可能還有點不一樣。”

  明鏢暗鏢是行話,行外人很少知道,但嶽氏祖上草莽出生,做過各種營生,嶽魚七早年乾過最正經的事就是幫人護鏢,青唯拜他為師,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通曉門道。

  她拿過江辭舟的筆,在桌前抹平一張紙,“這事兒你們該早問我啊,省得兜一個圈子。”她在紙上寫下一個“京”字,一個“徐”字,“你看,當初買木料的銀子,是由京裡撥去陵川的,共計五十萬兩,這是買好木料的錢,是官銀。但是徐途賣的是次等木料,他的木料可能隻值一半價錢,所以他拿到五十萬兩,刨開盈利,把余下的二十萬兩給何鴻雲,這是不是就等於幫何鴻雲洗過一回銀子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