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青雲台_沉筱之【完結】》第340頁
  曹昆德將一盞參湯擱在了龍案上,“官家,大殿裡涼,暖閣裡爐子燒好了,回去歇一會兒吧。”

  趙疏睜開眼看了他一眼,反應了一下,才明白曹昆德說的暖閣是他的寢殿,不是皇后宮裡的。他近日政務繁忙,總也想著要去探望皇后,總也騰不出空閑,好在章元嘉身上月份大了,這一月來總是嗜睡,有時甚至用過暮食就歇下了,並不多等他。

  趙疏“嗯”一聲,曹昆德見他起身,連忙上前來為他披上龍氅。推開殿門,秋夜的寒涼迎面撲來,趙疏在這秋涼中走了一會兒才問,“皇后近來心安吧?”

  他這話語焉不詳,但曹昆德一下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小昭王回京,呈遞朝堂的罪證引起了軒然大波,數名大員相繼落獄,章鶴書雖然未被問罪,卻被趙疏以一句“功高勞苦,回府將養”勸說停職了。

  曹昆德端著拂塵,緊跟在趙疏身後,“心安著呢。宮中沒什麽碎嘴子,哪怕有,也不敢擱在皇后娘娘宮裡。仁毓郡主近來進宮得少了,約莫是裕王妃那邊打了招呼,太后成日禮佛不問世事,今天一早,榮華長公主也進宮了,想來是為了給官家分憂,下午過去了皇后娘娘宮中,眼下應該回昭允殿了。”

  趙疏聽到這裡,步子一頓,“姑母在宮裡?”

  曹昆德笑盈盈的,“正是呢。”他浸淫深宮多年,怎麽可能連聖上喜歡誰不喜歡誰都猜不出,早吩咐了墩子候在拂衣台下,招招手,墩子就從拂衣台下一路小跑過來,躬身稟道,“官家,長公主說近日回宮裡住,昭王殿下身邊的侍從,那個叫顧德榮的似乎有什麽事要稟與長公主,適才在宮門遞了牌子,眼下也過去昭允殿了。”

  第177章

  趙疏聽是德榮也進宮了,心境為之一寬。

  他一直獨居深宮,若說與誰親近,除了榮華長公主,只有謝容與了,只是謝容與生性清冷,洗襟台坍塌後,心緒幾不外露,好在常年伺候在他身邊的德榮溫和善言,偶爾德榮說起他們在宮外的經歷,趙疏也是愛聽的。

  德榮是宮外人,能進到禁中已是破例,如果謝容與不在,他甚至不能在昭允殿留足一個時辰,趙疏到的時候,德榮正欲辭去,見了皇帝,連忙行大禮,“官家。”

  趙疏將他略扶了扶,囑他跟自己一起進了暖閣。長公主見趙疏一身風露,心知他是直接從宣室殿那邊過來的,這麽晚了,想必連晚膳都沒用,都說皇帝享萬人供奉,極尊極貴,可趙疏做皇帝這些年,長公主隻覺得他比尋常百姓還要辛苦,當即吩咐人去被膳食。

  阿岑上來為他去了龍氅,趙疏屏退了曹昆德和墩子,接過長公主遞來的薑湯,“姑母怎麽進宮了?”

  “不進宮難道一直在公主府閑著,你和與兒這樣辛苦,姑母看著心疼。”長公主道,“再說元嘉月份大了,許多事打理起來不便,你這后宮再冷清,好歹也是一座宮所,太后禮佛不問世事,余下幾個嬪妾,你恐怕連她們長什麽樣都記不清,眼下這個當口,這后宮的事我不幫你,誰來幫你?”

  趙疏吃完薑湯,撩袍在暖榻的一側坐下,“表兄也一起回宮裡住嗎?”

  謝容與自小封王,照說十八歲就該開衙建府,但是洗襟台坍塌,修建王府的事也耽擱了,他在京一直沒有自己的府邸,這回回京,也是暫住在公主府。

  長公主淡笑了一下:“他不來。”

  德榮適時解釋道:“官家,小的今日進宮,正是與夫人說這事呢,殿下不跟著進宮,打算搬去江府。”

  長公主道:“他父親和江逐年是莫逆之交,江家算他半個家。何況,那是他成親的地方,他雖然嘴上不提,我知道他在想什麽,那溫家的姑娘許久沒有消息了,她不是京中人,如果上京,只能去江家找他。”

  他在等著她呢。

  趙疏聽了這話,稍稍一愣,隨即了然地點頭,“表兄這些年,學為洗襟,病為洗襟,險些身家性命都要折騰在了洗襟二字上,好不容易多出來這麽一個牽掛,其實是好事。”

  下頭的侍婢上了晚膳,就擱在暖榻的方幾上,菜肴不多,都是趙疏愛吃的,長公主雖然吃過了,還是命人拿了碗,陪趙疏用膳,期間問,“案子辦得怎麽樣了?”

  這是趙疏唯一一個不必“食不言,寢不語”的地方,擱下玉箸,拿布巾揩了揩嘴,“已經梳理得差不多了。”

  他提起這個,眉間就湧上愁緒,“適才朕還和三法司說這事呢,案情雖然明白了,也不是沒有疑點,其中一個,曲不惟拿來販賣的名額究竟是從哪兒來的。誰都知道洗襟台名額的源頭是翰林,今天三司也提議說徹查翰林,可是……雖然眼下案情的具體細節沒有外露,但是‘洗襟台名額買賣’這七個字,已在京中士人裡引發軒然大波,不少士子包括朝中的士大夫出聲質疑當初洗襟台修築目的,甚至開始反對重建洗襟之台,如果在這個時候,朝廷徹查了翰林,查到了老太傅身上,普天下的士人乃至於百姓,必將人心惶惶……”

  這些話即便說給長公主聽也無用,一個深宮婦人,能想出什麽法子。

  但長公主知道,趙疏需要說出來,這些事在他心中積壓得太久,壓得他夜不能寐,是故她才有此一問。

  “……眼下曲不惟也許有把柄在章鶴書手中,寧死不願招出章鶴書,朕也知道想要真相,必須當機立斷,但朕是皇帝,每做一個決策,必須考慮後果。表兄或許看出了朕的顧慮,三法司說想查翰林,他力排眾議將此事壓後,今日去禮部徹查當年士子登台的名牌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