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超級農業強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發力的“嘉谷系”(一/二)
第596章 發力的“嘉谷系”(12)

 橫空出世的“嘉豆13號”,給相關人士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大力推廣,也是國家很輕易就能做出的一個決定。

 時至今日,中國的大豆政策被很多人視為一個“戰略失誤”的案例——剛加入WTO之初,大豆被視為不重要的經濟作物戰略性放棄,從國際市場采購補充。迄今為止,如果不算嘉谷對遠東大豆的控制力,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向著80%逼近。

 這是錯了嗎?

 在當時沒錯!

 與大家現在看到的情況不同,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對大豆的需求與現在是不同的,發展到今天大豆需求如此之大在當時也是難以想象的。

 因為早期大豆在中國一直是作為一種榨油的油料作物,而吃油這件事首先並不是必需品,半年不吃油也不會死人,而且油料的替代作物非常多,比如玉米,比如花生,比如菜籽,放棄大豆並不存在明顯的問題。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些東西發生了變化,而政策的轉向通常是有滯後性的,導致了目前我們看到的大豆這種驚人的進口量以及大家猝不及防的驚愕。

 這個變化,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對大豆的依賴從油脂轉變為豆粕!

 這一點非常重要,油脂的需求量其實很有限,並且替代品很多。但是豆粕作為全球最優質、供應最大最穩定的蛋白來源,對於處於養殖工業化進程中的中國來說,確實是不可或缺的。

 往日不可追,但堪稱能為整個大豆產業帶來一場“革命”的“嘉豆13號”,讓中央相關部委看到了中國扭轉這一局勢的希望。

 但是,怎麽推廣,這是一個問題。

 還是像以前那樣讓科研人員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跑,靠著各地參差不齊的農業部門宣傳發動嗎?

 亦或是通過中間商推廣種子,然後被“提一次籃子就加一次價”,種子幾經轉手後,到農民手裡就飆升到天價嗎?

 再者,“嘉豆13號”的種子產量再高,如果農民沒有經過培訓、教導施肥和種植方法,超級大豆的高產實力也難以發揮呀。

 如果沒有對比,這倒不是什麽大問題——哪個新品種不是這麽過來的?

 但齊政“一言而攻略黑省”消息傳來,對比簡直太過慘烈。

 為此,發改委召開了一場專題會議,參會者還有農業部、商務部、甚至是國務院的相關代表與領導。

 會議上,就要不要支持嘉谷主導“嘉豆13號”全國推廣工作的議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其中,主管農經司的發改委副主任胡其遠是堅定的“挺嘉谷派”。

 他手執草案掃視全場:“……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一手培育出‘嘉豆13號’的嘉谷,對於我國大豆產業未來的構想。第一,他們希望國家規劃好大豆產區布局,在東北春大豆區、黃淮海流域夏大豆區以及長江流域春夏大豆區劃分出食用大豆區和高油大豆區,以實現專業化生產;第二,通過大力組建農民合作社,推動土地流轉,實行大豆規模化種植;第三,他們請求中央、銀行在政策上向大豆種植合作社傾斜,同時鼓勵國內大豆加工商優先采購國產大豆……”

 “因此,不管是基於嘉谷的構想,還是基於嘉谷的組織動員能力,我都建議由嘉谷來主導‘嘉豆13號’的全國推廣工作。”胡其遠態度明確道。

 “你這是想在大豆產業中同時全面推廣規模化經營吧。”下面有人忍不住反駁了,讚同聲同時響起——讓嘉谷主導“嘉豆13號”的全國推廣,基本上可以說是將國產大豆產業交到嘉谷手上了。

 現場無論是那個部門的代表,都是能影響部級立法的天之驕子。對於這樣一群天之驕子來說,要他們集體讚同某個人是非常困難的。

 更何況,這其中還關乎著當代中國農業轉型的“派別爭論”。

 農業規模經營之爭、農業資本深化之爭、農業技術選擇之爭和農地制度變遷之爭,可被稱為當代中國農業轉型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爭論”。

 後兩者暫且不提,前兩者在“嘉豆13號”的推廣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很顯然,嘉谷是認為,國產大豆的小農經營與現代農業要求背道而馳,“嘉豆13號”一出,國產大豆具備了全面發展規模種植的條件。

 出言反對的人則認為,小農經濟在中國的存在具有歷史和現實雙重合理性,中國應支持小規模農業生產而非推動農業規模化。

 兩派觀點都有相應的立論基礎,其曠日持久的交鋒難解難分,因此胡其遠早有準備。

 他侃侃而談道:“大家都應該認識到,我國農業效率不高,競爭力不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農業經營的土地規模過小,製約了農業效率的提高。”

 “我們現在農產品的成本絕大多數都比國際市場高,比如說糧、棉、油、糖、肉、奶,這都是老百姓生活不可離開的產品。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產不出來,而是產出來的比人家成本高得多,就給了國際農產品進入我國的機會,壓縮了我國農產品的利潤空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大宗農產品中,玉米、食糖、牛羊肉等產品的成本與國外的差距都在拉大,只有水稻、大豆和奶類的差距在縮小,為什麽?最直觀的原因,就是這三者都因為有嘉谷的參與,實現大范圍的規模化經營,從而將平均生產成本拉了下來。”

 下面又有人開口了:“你這隻考慮農業的效率和農產品的競爭力,不考慮農民的出路在哪裡?規模化就意味著強行讓農民離開土地,他找不到更好的就業,不能獲得更好的收入,那是要出大問題的。你想過依賴於大豆種植這個產業的農民怎麽辦嗎?”

 “按照嘉谷的方案,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式,能為滿足新需求創造新路徑。”胡其遠說得很自然。

 “你這不是對嘉谷資本的迷信嗎?”有人按捺不住地諷刺道。

 其實,無論是否認同農業規模化,但基本都不會否認農業資本化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農業資本深化之爭,也不在於農業是否需要資本深化,而在於進入農業的資本“從哪裡來”的問題。

 說白了,就是對於農戶通過積累或借貸的自有資本,或者政府部門所擁有的資本,譬如補貼等,他們就認為是無害的。但是像嘉谷這樣的“工商資本”下鄉,農民總是處於弱勢地位,誰知道哪一天就會形成利益勾結?

 胡其遠則表示毫無壓力:“但你們不可否認,嘉谷資本下鄉後,帶來的是‘規模經濟效應’、‘知識溢出效應’和‘社會組織效應’三大正面效應。作為弱者的農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了不菲收益,同時依靠培訓、專業得到妥善安置;而農業通過嘉谷資本驅動,也實現技術升級……”

 歸根到底,嘉谷的所作所為以及顯眼的成績,才給了胡其遠這樣的“嘉谷系”發力的底氣。

 可以說,嘉谷狂飆突進的一路上,在中央部委也擁有了不少支持者。尤其是讚同農業規模化經營,讚同工商資本下鄉改造農業的“派別”,天然的就是“嘉谷系”。

 這種基於理念上的認同, 也讓嘉谷更容易獲得政府的支持。

 譬如眼下。

 胡其遠面向壓陣的領導,誠懇地提出建議:“我承認,無論是農業規模化,還是資本下鄉,也有不少消極作用,但我認為這都是可以通過相應的措施加以化解的。正因為如此,不如趁著推廣‘嘉豆13號’重整國產大豆產業的時機,將嘉谷作為一個大的試點,而不是因噎廢食……”

 就胡其遠發改委副主任的級別而言,他的領導,對於今天的議題幾乎可以一言而定。

 所以,當他看到領導微微點頭的時候,心裡不禁暗喜。

 他希望抓住這次的機會,為自己,也為中國大豆產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而嘉谷,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最靠譜的“奠基者”。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