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崛起西夏》第18章 思路
  第三個原因就是六國人才的斷層,不管是什麽年代,永遠都不要忽視人才的作用,什麽叫人才?人才其實就是花費最少的資源辦最大的事的人。

  為什麽韓信被稱為兵仙?別人打仗都喜歡帶精銳部隊,人家是給什麽人就用什麽人,不管是什麽樣的部隊,弄到手裡都可以捋順,都能打勝仗,背水一戰的時候不就是帶著一群市井之徒乾掉了秦末名將成安君陳餘嗎?這樣的人,哪個領導不喜歡?劉邦有了韓信,就可以把精兵猛將都弄到滎陽來跟項羽對峙,至於北面的魏國、趙國、燕國、齊國等,韓信帶著二流部隊或者是空手套白狼就可以搞定,多麽節省資源?多麽讓人省心?而反觀項羽,手下沒有方面之才,雖然自己很能打,但是一個人不能掰成兩半用,只能被劉邦、彭越、韓信等人搞得疲於奔命,最後被逼的窮途末路,自刎烏江。

  在魏公子信陵君魏無忌死後,東方六國已經沒有了能對抗秦國的帥才,僅有將才李牧和項燕能招架反抗幾招,所以只能被秦始皇逐一消滅。

  而到了諸侯反秦的時候,秦始皇所擁有的這三個有利條件都已經不存在了,首先,諸侯鑒於之前因為互不救援被秦國滅掉的教訓,在復國之後積極救援友軍,著名的巨鹿之戰不就是諸侯救趙國時打出來的嗎?

  第二,此時反抗秦國的已經不只是六國的貴族了,還有全天下的百姓,因為天下苦秦久矣,全天下的百姓都已經被秦始皇父子折騰的活不下去了,全都揭竿而起,反抗秦國。秦軍雖然強大,但是也只有幾十萬而已,但是天下的百姓有幾千萬,真真正正地使秦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正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是也。

  第三,此時的六國各個階層湧現出來一批頂級天團,老天爺是調皮的,他老人家一次性將各個領域的頂級大拿降生到了秦末漢初的這幾十年中,在反秦之戰和楚漢相爭中的這幾年中演繹了中國歷史上濃度最高的一幕大戲。

  項羽、韓信的軍事能力絕對不輸白起,二人都可以隨意吊打秦末第一名將章邯,蕭何的理政之才不輸李斯,曹參、英布、彭越等人的戰力也不一定比蒙恬等人差。

  再加上還有一個運氣好到爆棚的史上終極大流氓劉三哥。

  這誰頂得住啊。

  可以說,秦始皇不死,天下遲早也會反,因為天下人已經忍受不了的,當然造反的過程肯定沒有那麽順利——三年亡秦,但是誰勝誰負還真的不好說。

  為什麽說秦末漢初的制度是最好的呢?因為秦朝設置的制度是很完美的,之所以亡國就是因為秦始皇太浪了。

  其實這樣不能全怪秦始皇,畢竟在他之前的年代,從來都沒有農民起義推翻朝代的先例,不管是商湯革命還是武王伐紂都是一個諸侯國乾掉另一個諸侯國,所以在他的認知裡他從來都不認為他最看不起的黔首能反掉他。

  然而,他的試錯還是給後來的劉邦提供了借鑒,人家劉三哥一上來就宣布休養生息,子孫後代共做了四百年江山。

  史書記載,漢承秦製,劉邦當了皇帝之後,全盤接收了秦國的制度,只是廢除了秦國的苛政峻法。這就是劉邦的厲害之處,為什麽人家最終能當皇帝?還是史上第一個布衣天子。

  因為人家謙虛,人家並沒有因為自己反秦成功就嘚瑟,就得意忘形,就全盤摒棄秦國的制度,重新設立一套自己的制度,只是廢除了秦國的苛政,其他的全盤接受。

  因為他知道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麽,

並不是這些制度,相反這是很好的制度,他自己就算是再重新設計也設計不出比這更好的制度。  真的的牛人是什麽,不是會一兩件東西,做成了一兩件事情,而是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的人。

  秦國的中央官職是三公九卿,丞相負責行政,雖然看似權力很大,但根本威脅不到皇權,歷史上並沒有哪個丞相能造反成功的,曹操不算,他當的丞相不是真正的丞相。

  三公九卿和高級將領都是皇帝任命的,丞相只是個乾活的,怎麽能造反?

  太尉是軍隊的管理機構,平時負責征兵、訓練等管理方面的事情,但是想要調兵還得要皇帝的虎符,也威脅不到皇帝。

  禦史大夫管監察,三公互不隸屬,互相製約,互相監督,既能將事情辦了,又可以保持權力的平衡,維護國家的穩定,實在是一個精明到極致的制度。

  至於地方上,實行郡縣製,郡守的權力很大,在當地幾乎可以一言堂,這對抵禦外敵和鎮壓人民很有好處,因為他可以調集一個郡的全部資源。

  但是一個郡的大小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以它的體量是威脅不到中央的。秦朝時期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無論哪個郡要造反面對的力量都是三十五比一,怎麽可能成功?

  所以秦朝的這個制度將各方面的權力和平衡劃分到最好,而且成本也最低,是最科學的制度,這個制度一直影響到今天。

  在今天的中央機構裡行政、軍事、監察也是分開並且互不統屬的,地方上省高官的權力很大,可以有效的管理地方行政事務。

  唯一不同的是現在的省要比之前的郡大很多,之前的郡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地級市,那是因為秦朝的時候地方小,才二百一十萬平方公裡,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個地級市很合適,現在的國土面積要比秦朝時期大得多,有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再以地級市為地方基本單位就不合適了。

  巧合的是,秦朝有三十六個郡,我們現在也有三十多個省級地方政府。

  所以說,秦國的國家機器已經設計的十分合理了,所以劉邦基本沒有動什麽,而是照單全收,在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漢朝迎來了它的頂峰——文景之治,這同樣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高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