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修仙從鑽木取火開始》三百五十六、【廢墟裡的希望】
雖然氣溫也低,但這裡的人們即使在冬日,依然習慣開著窗戶。

 這家小飯館也是,窗戶高高支著,方長從二樓這扇窗看出去,可以清晰看到外面的街道,還有遠處的大海,以及海上的大小船帆。風吹浪湧,陽光熾烈,水天一色。

 剛剛他寫好了信件,就是從這扇窗戶扔出去的,結果現在,又有一隻紙飛機飛過來,從窗戶裡穿進,落在自己手上。

 “回信這麽快?”

 方長略帶疑惑,隨著大劫的深化發展,他早已無法感應兩位主角目前的狀態,只能從通信中知道近況,但是紙飛機的速度並不算快,沒想到他們的回信如此之快。

 將淺淺酒盞中的女兒紅一飲而盡,方長把酒壇酒盞推到一旁,而後把這隻紙飛機展開,鋪平在桌面上。

 “致方先生:”

 “來信已經收到,先生之壯舉,於天下有大益,必當為後人所稱頌,願大劫因此結束的快一些。”

 “妖族既未能團結天下大多數閑散妖怪,又未能聯結海中妖族,再加上先生所剿滅的兩個訓練堂,它們人手不足,尤其是訓練有素的人手不足,已經成為他們的致命弱點。”

 “這裡也會嘗試,從這個弱點著手,做一些針對性布置。另,我等在南疆也觀察到妖怪活動,主公已經召集人去處理。”

 “惜乎大劫早已經蔓延至整個天下,各地生靈塗炭,天下形勢大變。我們二人追隨主公,滌蕩宇塵,清掃濁邪,勢頭摧枯拉朽,已經據有天下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半數為各路軍閥,半數為舊日朝廷。”

 “得知先生已至江南,還望順路可以前來一晤。”

 “於青菱、柳元德書。”

 方長默默點頭,而後將這張紙折好裝起,繼續將不遠處的酒壇拽回來,往酒盞裡面倒滿。

 剩下的幾個蝦仁有些涼,不過鱔絲面還熱著,他將幾個蝦仁倒進鱔絲面碗裡? 喝酒吃麵。還好溫度並不影響蟹黃翅的美味? 幸好剛剛他已經喝光了三絲魚羹? 那個更怕涼。

 他叫過旁邊的小夥計? 問道:“最近天下間有什麽大事兒?”

 小夥計很伶俐? 他聽到方長的問題? 笑著說道:“客官是剛從海上回來?最近天下間形勢確實變得厲害? 待在海上會錯過許多新傳聞。”

 “別看咱們這扶應港安寧和平? 其實是得了大幸運罷了。周邊數府,這兩年兵禍綿延? 已經破敗了許多。經常聽見有商賈來這裡吃飯時候? 感歎周邊生意不好做,只能往更遠處去。也經常能看見周圍幾府的平民百姓? 拖家帶口慕名來這裡找活兒乾。”

 “然後就是天下? 各路豪傑征戰不休,時常有新的出現,也常有舊的敗亡,亂的很。朝廷已經失了大半壁江山? 但是據說啊……”小夥計下意識看了看四周,降低了聲音說道? “……據說朝廷裡面,現在還是內鬥不休,下面的幾隻大軍,連棉衣和糧食都供應不足,饑一餐飽一餐。”

 見方長面色平靜,小夥計補充了句:“此事其實天下皆知,知道情況的都感歎,如果不出個力挽狂瀾的人物,這天下或許會要改朝換代。”

 方長問道:“在你看來,哪一方能夠得這天下?”

 小夥計將身子一挺,略帶自豪地說道:“這事兒也是天下皆知,是最為明顯的事兒。”

 “有位叫劉旦的英豪,從南疆起事,體恤百姓,仁德無邊,而且戰無不勝,早就引得八方豪傑去投。他手下謀臣似雨、猛將如雲,已經佔據了天下三分之一。咱們扶應港,也已經是這位大王的治下。”

 “說起來,扶應港這些年也是換了好幾個大王,之前也是混亂不堪,直到這位劉旦大王接掌,市面才變得清平、日子好過起來。周圍幾個遭了兵災殘破的府縣,也有了人賑濟,估計明年開春就能正常起來。”

 “有點學問的都稱讚,劉大王這是明君氣象,說不得就會是下一任人皇。”

 春江水暖鴨先知,有些時候,對於那些看似離地太遠的爭鬥,小民們用自己切身體會,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大勢在哪一邊,雖然他們很難像這小夥計這樣清晰地說出來。

 很多時候,天下的興亡歸屬,就隱藏在老農們諸如“吃了幾碗飯”和“今年收成怎樣”的普通對話裡面。

 方長會了帳,問清楚前營的大致位置,徑直出了飯館,離開扶應港。

 ………………

 “果然是滿目瘡痍。”方長歎道。

 經過的幾個府鎮,都破敗不堪,還好此處溫度不算很低,百姓們搭起窩棚,靠著賑濟,還能夠勉強捱過去。

 待到來年春日,只要將珍藏的種子種下,用漫山遍野的野菜之類撐到秋天,便又能正常地過上日子。畢竟現在執掌此地的劉大王,已經派手下柳丞相賑災。柳丞相是個好官啊,他承諾會賑濟到秋收,並且免賦稅三年。

 這便是方長趕路時候,聽到周圍百姓們對話裡的內容。

 雖然破敗, 但已經有了希望,於是面有菜色的百姓們,臉上多了些笑容和對未來的憧憬。

 尤其讓人注意的是,孩子和老人們往往會得到多一點糧食,被監督著當場吃下。

 而且,還有從遠方來的年輕男女書生,在這災地尋找地方,將孩子們聚攏在一起,授蒙學識字課。孩子們對此很是好奇,紛紛前來,而大人們若是來聽,書生們也不阻止。

 據說這些書生,都是從興慶府簡先生的學堂中出來的。

 他們接受了簡先生領悟到的道理,因義軍之名來到此處,有的去柳丞相手下報到執掌一方,有的拒絕出任,學習兩位先生的樣子,四處開辦學堂教孩子們識字,隻為能將從老師那裡學來的道理,踐行一二。

 窺一斑而見全豹,以方長在這段路上的見聞,這劉旦不愧是被兩位主角所輔佐的人,看起來確實有得天下的氣象。

 畢竟,建設和發展從來都比破壞艱難,難許多。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