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的,您開個價吧,我很喜歡這塊玉佩。”方長說道。
“按照小店的定價,這塊玉佩不賣錢,但是得用價值相近的東西來換方可,而且多了不退,少了得補。”
當鋪掌櫃斟酌了下,說出來個很苛刻地條件:“所以,閣下若是有價值相近的寶物,可以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合適方能換。”
這個條件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頗有些達成難度,但方長不同。
他順手摘下背後的背包,但沒有伸手進去掏摸,而是對掌櫃說道:“我這裡寶貝不少,尋個和它價值差不多的,應該也不是很難。所以掌櫃的先介紹下,這塊玉佩到底珍貴在何處?來歷又是如何?”
“這塊玉佩啊,在小店放了有些年了,這可是件不可多得的寶物,佩戴其有靜心凝神之效,真正的靜心凝神。”
“無論是失眠還是心神不寧,但凡佩上,當即便心緒通明,時日久了不藥自愈。而且還有另一樁好處,若是曾經立志之人,也能專注而堅定,尤其適宜備考的學子,在三伏天的鬧市裡也能靜心讀書。”
“至於它的來歷,已經不太清楚了,更不知當初是何人所做,又是何人最初所佩。只知道是有人救急,用它來這裡死當了不少銀錢。小店收了之後,自用了一段時間,而後便放在這裡,等待合適的買主上門。”
聽了對眼前這塊玉佩功能和來龍去脈的介紹,方長點點頭:“原來如此……多謝掌櫃的解惑。”
看了看方長,當鋪掌櫃忽然問道:“客官認識這塊玉佩?”
方長略帶懷念地看著這枚花紋古樸的玉佩,頷首應道:“是,我認識,曾經是我一位故人之物,沒想到在這裡瞧見,既然有緣分,那我便換回去。”
他回憶起了曾經那位志向堅毅的年輕人,對方早已作古,沒想到自己贈出去的寧神佩,竟然流落到這裡。
輕輕撫了下玉佩表面的花紋,懷中的小玉刀輕輕動了下。
畢竟這塊玉佩和自己懷中的白玉小餐刀,乃是同一塊玉石上切下來的,又分開了百多年,如今驟然接近,竟然有點點感應。
方長這才將注意力轉回來,他對掌櫃說道:“還請稍待,我來尋摸一下價值相近的寶貝。”而後他伸手進背包裡面,仔細掏了掏,找出塊半個拳頭大的黃水晶,問店家道:“不知此寶可否換到這塊玉佩?”
想了想,他又在背包裡掏出來塊狗頭金,以及一株百年靈草,與黃水晶並排在一起,詢問當鋪掌櫃:“或者這兩個也行,看掌櫃願意兌換哪種,如果價值不夠也好商量,我再找點它物。”
這家店沒有專門的鑒定師傅,所以店鋪掌櫃便是鑒定師傅,他見方長松了手,才走上前去,用軟布墊了手,才輕輕拿起黃水晶和狗頭金,還有那株靈藥,仔細端詳。
比起帶效果的寶物,礦物和植物的鑒別更加簡單純粹,店鋪掌櫃各種查看之後,才放心地將兩件寶物放回桌上,笑道:“閣下這兩件寶貝,確實不簡單,任何一樣都足以兌換這塊玉佩,而且沒必要補差價,只是不知道閣下準備用哪塊來換?”
“都可以,看掌櫃的準備選哪樣了。”方長不以為意,這三樣東西對他來說都不算稀罕。其實對於他來說,再造個新的一模一樣甚至功能更強的寧神玉佩,也十分簡單,只是對於凡人來說,可能終究不如黃金與寶石那樣便捷,也不如靈藥那樣有價值,所以他才只是選了這兩樣用作交易。
當鋪掌櫃想了想,還是斟酌了下,才選了那塊看起來很是剔透的大塊黃水晶:“我就選這個罷,客官,這塊玉佩也歸您了。”
方長接過玉佩,便走出了質鋪。
這近百年,他經常與桑子平有書信來往,倒也知道些情況。當初桑子平的二徒弟魏和去世時候,這位老友還難過了不少天。
當年那位自斷仙路,投身人間治水的魏和,於天下有大功績,所以有功德加身,這塊玉佩也被略微沾染上了些許。
而魏和去世之後,被當地百姓們建廟祭祀,香火不絕。
“那便去魏和的廟去看看吧。”方長心中暗自想著,而後他行隨心動,略微調整了下方向,繼續向前走。
當初魏和離開雲中山時候,他贈送了這塊玉佩他,上面附加了個自己親自施展的寧神術。方長還記得,自己曾經也贈送另外一塊,使用碧玉塘中玉佩,給那位志在遊覽天下的陳遠, www.uukanshu.net 作為拜見山神土地時候的憑證,現在說不定已經被他後人珍藏了起來。
……………
鶯啼澗。
耕牛山裡的靈氣比當年濃鬱太多太多,想來是自己那位徒弟經常在山裡活動,將這處地方改造的更好。如今從側面看去,耕牛山上類似耕牛的身子,已經靈韻十足,宛若即將活過來一樣,草木也有了不小的變化。
山中的景色頗為美妙,方長一路欣賞一路向前走,循著近百年前的路途,成功找到了自己徒弟居住的道場。
上百年過去,鶯啼澗的模樣有了大幅變化,多了許多建築,各處水流、河岸、石塊、崖壁,都有人工修整的痕跡。這裡的視野如今已經變得很寬闊,配合從山澗裡吹過的柔風,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方長徑直走進去,朝著有人的地方過去。
傅齊正在那裡,將幾個竹匾上的茶葉翻一翻。方長並未隱藏氣息,所以很快傅齊便獲知了師父到來的消息。扭過頭來,待遠遠地看清楚,來人真是自己師父時候,傅齊激動壞了,一溜煙地跑了過來。
“師父——!”
當初的少年,如今已經是青年人模樣,但他奔跑的歡快姿勢,又十分像半大孩童。上百年過去,傅齊的修為已經很深,所以這二裡路途,他幾乎是瞬間跑完,衝到了方長面前。
傅齊看著方長,語氣有些激動地說道:“師父,七年未見,徒兒很是想你!”卻是他曾經在七十七年前,曾經去過仙棲崖拜見,而後每十年一次,從不間斷。距離上一次傅齊去仙棲崖,如今又是過去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