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即鹿》第5章 玄甲不尋常 王師其容盛
相比蒲秦,定西的兵力也好、戰爭潛力也罷,都不如之,那麽要想取勝,或者不說取勝,便是打成平局,也必須要在其它方面下功夫,以彌補不足。

 莘邇想來想去,最終經過和唐艾、張龜等人的反覆商討,得出了“只能從機動性”上下功夫,以補定西不足的結論。

 兵法有雲“兵貴神速”,部隊的機動性一旦得到足夠的提升,那麽戰場的主動權就容易被把握手中,尤其是擔負“迂回”作戰任務的部隊,機動性顯而易見地對之而言更加重要。

 ——於是,就有了他的這個“充足準備”。

 甲騎、輕騎不必多說,讓步卒騎馬,很明顯,就是為了加強這支部隊的“機動性”。

 事實上,讓步卒騎馬,變成騎馬步兵,這並非是莘邇的原創,遠的不提,隻說當代,徐州賀渾氏帳下的頭號精銳“高力禁衛”,其中有一些實際上就是騎馬步兵。

 然則說了,既是看重“機動性”,那乾脆全用騎兵好了,為何還非要讓步卒騎馬?

 這是因為騎兵、步兵各有其長。

 如果全用騎兵,首先,敵若佔城為守,在攻城方面就會有所欠缺;其次,或者敵人未佔城,但用步兵列成完全守禦的陣型,隻用騎兵去衝陣的話,亦不太可行。

 故是,不能只有騎兵,且須得有步兵。

 說完了自己的方略,莘邇問諸將意見,說道:“……卿等以為何如?”落目到一直沒有發言的趙興身上,亦呼他的小字,笑道,“勃勃,你覺得我的這番安排、籌劃可行麽?”

 趙興跪坐榻上,直起身子,回答說道:“明公此略深得‘兵貴神速’之要,末將覺得,明公此略大大可行!”

 莘邇再問高延曹、羅蕩等將。

 諸將皆認為莘邇的此個方略極好。

 高延曹挺胸請纓,說道:“明公,末將敢請加入這支迂回部隊,為明公先鋒!”

 莘邇笑道:“當然是少不了你螭虎的。”

 他顧看諸將,說道,“這支迂回部隊的組成,除掉那兩千余已選揀好的虎士步卒以外,五百甲騎,我意便用螭虎、羅虎兩部,太馬二百,螭虎率之,牡丹騎及虎豹騎三百,羅虎率之;兩千輕騎,我意分以勃勃、拔列為將,各率千騎;……至於那兩千余步卒,我意分成三營,兩營各千卒,以苟子、道武為將,剩余三二百卒,由朱延祖統之。”

 “太馬”是鐵甲具裝騎兵;牡丹騎、虎豹騎都是皮甲具裝騎兵。

 ——牡丹騎是麴家一手打造出來的,但隨著羅蕩等麴氏故將轉歸屬到了莘邇軍中,他們本部的牡丹騎也就隨著轉到了莘邇軍中。不過轉屬莘邇的牡丹騎數量並不很多,牡丹騎的主力依舊還處在麴家的掌控下,麴爽營中的牡丹騎足有數千之眾,遠比莘邇營中的牡丹騎兵數為多。

 “苟子”者,指的自是李亮;“道武”,不必說,是薛猛。

 高延曹、羅蕩、趙興、禿發勃野四人,俱是莘邇帳下眾多騎將中的佼佼者。

 李亮盡管好像“平平無奇”,可從他上次守衛武都之戰的時候四斫秦營、終獲功成的此個故事,就可看出此人是個有韌性的,用之統帶攻堅克險的步卒恰是合宜。

 薛猛自降定西以來,莘邇待之一向深厚,今用他為這支迂回部隊的步將之一,既是看重他本身之勇,也是希望能通過此舉邀得關中豪強的好感。

 朱延祖和王舒望一樣,亦是武舉的狀元,其人之勇武稍遜於王舒望,然亦相當出眾。

 騎將、步將,都是驍悍敢戰之將。

 加上甲騎、輕騎、步卒又都是挑選出來的百戰精兵。

 這支將擔起“迂回進戰”重任的部隊,在莘邇做出組建它這個決定的同時,就注定了它會是一支不尋常的部隊。

 莘邇對這支部隊抱有很大的期望,但他的臉上仍是雲淡風輕的模樣,他接著從容溫聲說道:“軍不可無名,這支部隊,我打算以‘玄甲突騎’名之。”

 高延曹帶頭躍起,羅蕩、趙興、禿發勃野、李亮、薛猛、朱延祖等將校跟著也都離榻。

 和高延曹一起,眾將分成三排,列於堂中,齊齊行軍禮,大聲同道:“敢請為明公效死!”

 ……

 七月十五,蒲秦秦州。

 州之東界處,一支數萬步騎的軍隊,沿著渭水的河道,從更東邊行來。

 此支大軍即是蒲茂親率的征隴秦軍。

 等候已久的慕容瞻、秦廣宗等秦州的文武官員,以及秦州各郡的頭面士紳,大約數百人,迎於道上。

 秦軍先鋒主將是蒲茂龍潛時的心腹摯申金。

 摯申金聞報慕容瞻、秦廣宗等在前迎候蒲茂,即親自趕去中軍,向蒲茂稟報。

 “大王,慕容瞻、秦廣宗等人在前頭迎接大王。”

 “叫他們來中軍見孤。”蒲茂一身戎裝,意氣風發,吩咐完摯申金,笑顧從騎其側的一個青年人,說道,“你去迎一迎你的阿父吧?”

 這青年人膚白高鼻,相貌英俊,非是別人,正是慕容瞻的長子慕容美。

 摯申金接令、慕容美應諾,兩人齊赴軍前,見到慕容瞻、秦廣宗等,摯申金傳達了蒲茂的命令。慕容瞻、秦廣宗一眾人遂順著官道邊上的田地,在摯申金、慕容美的帶領去前去中軍。

 行軍於官道上的秦兵,迤邐不絕,過去的已經西行數裡地了,極目朝東望去,隨後的步騎兵士猶望不到盡頭。

 旗幟如林,甲械曜日。

 兵士中氐、羌、唐為多,也有鮮卑、匈奴、雜胡等各色族種之卒。

 通常來講,士卒行軍之時,為保存體力,甲士是不披甲的,但蒲茂存心炫耀武力,此時此際的秦兵軍中,不止步卒甲士全都披著鎧甲,甲騎也都是人馬皆甲,披掛整齊。

 剛好摯申金部下最為精銳的營頭行至,這個營中的兵士悉為甲士,數百人盡數著甲,手持丈八步槊,排著齊整的隊列,在白色繪狼的營旗引領下,目不斜視,大步而前。

 觀之著實威風凜凜,隻把隨從慕容瞻、秦廣宗的那數百官吏、士紳看了個眼花繚亂。

 數萬步騎,並及千余輛沉重的輜重車前進,地面為之顫動,塵土飛揚漫天。

 有好幾個士紳只顧掩住口鼻,看行進中的秦軍軍容,沒注意腳下,踩到了田間的坑窪,都險些摔倒。

 便有士紳不禁讚歎,說道:“赳赳王師,其容何盛哉!”

 其身邊的士紳聽到了這人此句感歎,有人接腔說道:“以此擊隴,好比以石擊卵,何愁不勝!”

 行約小半時辰,總算到了中軍。

 慕容瞻、秦廣宗和那些官吏、士紳都已是灰頭土面,汗水流下,把他們個個弄成了大花臉。

 天子所乘之車有五,是為“天子五路”,——路,即輅(lu),大車的意思;這五種車中,有一種是專用於天子巡視諸侯、國土或打仗時乘坐的,名叫“革路”。

 與其余幾種天子所乘之車不同,革路的外觀比較樸素,“覆之以革,無它飾”。

 一輛底色為白,外蒙皮革,六馬駕轅的大車停靠路邊。

 車的北、南、東三面環立著數百甲士、數百甲騎,唯西面空出了一條通道,通道的兩側亦列著甲士,各持戟、斧鉞、槊等兵器。

 慕容瞻、秦廣宗等看到這輛車和車邊的陣仗,心中皆知,這就是蒲茂的坐車了。

 眾人不敢再往前行,伏拜到了通道的入口處。

 摯申金、慕容美下馬步行,去到車邊,向車內的蒲茂稟報。

 摯申金說道:“大王,慕容瞻、秦廣宗等已到。”

 車中傳出了蒲茂的聲音:“請他們過來。”

 摯申金應道:“是。”轉身去召慕容瞻等。

 慕容瞻等得了召喚,這才起身,俱皆垂手彎腰,由對立兩側的甲士們的視線下,穿過裡許長的通道,到至蒲茂的坐車前。

 眾人再次下拜。

 慕容瞻、秦廣宗說道:“臣慕容瞻(秦廣宗)迎拜大王。”

 車中很安靜,暫時沒有蒲茂回達的話音,不過兩人沒有等多久,很快就聽到了車門打開、一人踩著階梯下來等等的聲響,繼而,蒲茂親切的聲音響起:“卿等快起身吧。”

 慕容瞻、秦廣宗起身。

 別的官吏和那些士紳猶未敢起來,仍然伏拜地上。

 蒲茂車中久坐,不免憋悶,下到地上後,先是愜意地伸了個懶腰,然後笑對慕容瞻說道:“慕容公,方才已見過汝子了吧?”

 慕容瞻恭謹應道:“是,回大王的話,臣剛已與犬子見過了。”

 “如何?”

 “……臣愚鈍,不知大王此問何意?”

 蒲茂笑道:“公將汝子交給了孤,孤是問你,孤把汝子照顧得如何?”

 “比起犬子跟在臣身邊時,犬子現在胖了許多。”

 這是句一方面不顯阿諛, 另一方面又把感激、感恩之情給表達了出來的頗具藝術性的回答。

 聽到慕容瞻的此話,蒲茂哈哈大笑,欣賞地看了看恭立於旁邊的慕容美,說道:“胖了許多麽?慕容公,汝子人物俊美,孤以為還是瘦些好看!要真是比以前胖了,那等打完此仗,孤凱旋鹹陽後,說不得,就得狠下心,餓上汝子幾天了。哈哈,哈哈。”

 慕容瞻說道:“莫說餓上幾天,只要大王喜歡,餓上十天半月,犬子都是心甘。”

 “誒,孤是那種殘虐之主麽?”

 “大王仁厚之名,海內誰人不聞!”

 蒲茂歎了口氣,說道:“孤雖仁厚,奈何有人冥頑不靈!”

 慕容瞻問道:“大王說的此冥頑不靈之人可是莘幼著麽?”

 “除他還能有誰?……慕容公,這次伐隴,孤本來是想用你為主將的,然後來聞得阿瓜部燒我略陽、害我子民,孤實在是痛恨不已,遂乃決定親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