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即鹿》第58章 連日酒宴酣 到了盡義時
吃一次虧,怎能同樣的事上再吃第二次虧?

 桓蒙雖是最初沒有想到,好歹後知後覺,猜到了莘邇可能會趁機佔些便宜,也算是及時地把令陳如海“盯住陰洛所部之漢中兵”的檄令傳到了陳如海軍中,陳如海也算是及時地擋住了陰洛所部。

 卻兩邊在秦昌縣外相見。

 陰洛先到的秦昌縣,聞報陳如海兵到,他帶了十余從騎,驅馬出營,西行三四裡,蔚藍無雲的天空之下,色彩斑斕的群山之間,遙遙看見了一支兵馬,順著一條東西流向,蜿蜒叮咚的宕渠水支流,正往這邊行來。等這支兵馬到了近處,一面白底黑字的丈余長寬大旗映入陰洛眼簾。那旗上豎寫三字:“滿身膽”。可不就是陳如海及其所部了!

 陰洛駐馬原地,未再前行,叫了一騎趕去通傳。

 那騎去後,與對面來軍相會,陰洛未等多時,見其帶了數騎轉回。

 數騎裡邊,當先之人一騎絕塵,數裡地須臾即到,待之馳近,見此人朗目疏眉,體格強健,然未著鎧甲,裹葛巾,服鶴氅,儼然文士打扮。陰洛認得,這人即是陳如海。

 卻這陳如海,家本士族,後來沒落,因是他才走了以勇武出仕這條路,進了桓蒙的軍府,做了個武吏,但如今雖然從軍,領受軍職,被桓蒙視為鷹犬武人之流,畢竟不能忘記其家士族的身份,所以平時不打仗時,他從來都是儒士的衣著。

 陰洛下馬來,抓住袍角,雙手並攏,下揖相迎。

 陳如海勒騎停住,矯健地從馬上跳下,趕忙回了一禮,爽朗笑道:“怎敢勞府君候迎?”

 陰洛是太守,他是撫蠻校尉,就官品來講,兩人相差不大,然太守是一方長吏,撫蠻校尉既近類軍職,且如官職名稱,管的還都是蠻夷之屬,論以“清貴”,則是略遜;再則,這一趟又還是桓蒙這方請莘邇這方幫忙,故是陳如海有此一話道出。

 見禮畢了。

 陰洛直起身子,肅容說道:“前鄙郡遇危,多賴校尉仗義援助,危乃才得解,校尉情義,在下沒齒難忘。”

 陳如海笑道:“遠親不如近鄰,鄰裡間且守望互助,況乎你我兩郡?氐虜已竊關中,膻腥北地,猶嫌不足,複寇貴郡,我等同為唐臣,正該合力滅之!府君這話,太客氣了。”朝陰洛身後的從騎中看了一看,問陰洛,說道,“聞張君景威也來了,怎麽不見?”

 “就在昨日,唐壽縣送來急報一道,當地山中的賨人趁張護軍領兵外出之際,搶掠縣中,唐壽者,葭萌關之所在也,張護軍聞報,已於昨日下午率其本部北上,急赴唐壽去了。”

 陳如海說道:“張君回去了?”

 “是啊,我軍既入巴西,已是完成了桓公的所托,張君以為,他便是再留下來,也是沒甚用處了,加上擔憂葭萌有失,於是就率部而返了。……臨行前,他特地囑我,叫我見到足下後,替他向足下賠個不是,又請我今晚宴時,務必要代他多給足下端幾杯酒。”

 陳如海惋惜說道:“自漢中與張君一別,雖有書信相通,而一直未曾得以再見。當日漢中一戰,張君面上中箭,換三醫而方得拔之出,豪烈之氣,使我心服!我還想著,今天見到了張君,定要與他多親熱親熱,奈何緣慳一面,竟是不得見也。”

 陰洛笑道:“昔笮橋一戰,足下功勞顯著,桓公親賜‘滿身膽’旗,張護軍對足下,那也是敬仰得很!君與護軍,可謂惺惺相惜矣。”側身伸手,邀請陳如海,說道,“我已在帳中備下酒宴,陳君,就請賞個臉吧?”

 陳如海推辭說道:“我是地主,府君是客,酒宴怎好府君來備?”

 “君與我,這些月來也是書信不斷,咱倆盡管只見過一面,而君在我心中,已是故交好友!朋友之間,何須分得這般清楚?陳君,也沒什麽好酒好菜,無非是兵士們就近打到的些許野味,買來的本地土酒,隻望陳君別嫌不恭!”

 陳如海還要推辭,陰洛上前,拽住了他的衣袖,笑道:“君莫要推辭了!怎麽,是瞧不起我這個西北偏地的鄙陋之士麽?”

 陰洛家在敦煌,要說“西北”,整個而今之華夏,還真是沒有比這個地方更西北的了。

 話話到這個程度,陳如海不好再推辭,便說道:“好吧,請府君稍待,我給從吏們吩咐一聲,叫他們尋地,使兵士築營。”

 陰洛放開了手。

 陳如海轉回到從騎中,他和陰洛的對話從騎們都聽到了。

 半路碰見他,跟著他來的那吏說道:“校尉放心,有下吏等在,這營壘明日即可築成。”

 陳如海背對十余步外的陰洛,目落這吏身上,放低聲音,說道:“陰府君說張君率部返回駐地了,你等會兒派幾個斥候,北上去找找。”

 “……找著了,再把他請回來麽?”這吏搖頭晃腦,嘖嘖稱讚,說道,“校尉對朋友真是沒的說!為解相思之渴,走了也要找回來,非與他喝上幾杯不可!”

 “你是不是傻?”

 “啊?”

 陳如海沒好氣說道:“他若治內果然生亂,我如何能再把他強行拽回?我叫你派人北上去找,不是為拽他回來喝酒,為的是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率部北還了!”

 這吏恍然,說道:“原來校尉是怕陰府君、張君哄你!”

 陳如海確是有此擔心。

 已從桓蒙的二道檄文,“命他擋住陰洛,不要令其部繼續南下,深入巴西”中,陳如海領會到了桓蒙對“漢中兵也許會借機佔據巴西郡的縣邑”之擔憂,又知陰洛頗有智謀,他當然難免就會起疑,那張景威到底是真的回了駐地,還只是虛晃一槍,由陰洛把他穩在這裡,而張景威實則實是帶兵搶佔別縣去了。故是,他就有了對此吏的這道命令。

 陳如海說道:“你探查清楚後,立即報我知道。”

 這吏領了陳如海的軍令,自去落實。

 陳如海回到陰洛這邊,沒再多做敘話,兩人就各自上馬,並騎而前,去往陰洛軍營。

 到了營中,入進帳內,寬敞的百子帳中,已然擺上了酒菜。

 分賓主落座,陰洛帳下的一乾文武大吏俱皆作陪。

 酒宴開了,幾個從縣中找來的歌舞女,還有兩個百戲伎,在帳下或歌或舞,或雜耍起來,以助酒興。

 不管張景威是不是真的返回駐地了,至少“沒什麽好酒好菜”這話,陰洛說的是實話。

 菜確然多是野味,酒也都是從數裡外的秦昌縣城臨時買來的土酒,——實際上,僚人較為粗蠻,但賨人是頗善釀酒的,賨人所釀的清酒,早在周時就很有名氣了,被《周禮》列為是“三酒上品”,不過一則那樣的上等好酒不是隨便就能釀出的,二來倉促買來的酒,自也難以稱好,是以,陰洛用來招待陳如海,給他接風洗塵的此所用酒,只能稱是尋常。

 酒水舀入黑色的木杓中,不很清澈,雜質沉澱。

 服侍的小吏們先把雜質瀝出,再給陰洛、陳如海等斟上。

 就著香氣撲鼻的胡炮肉、生魚片等菜肴,陰洛頻頻舉杯,諸多作陪的吏員們紛紛敬酒,陳如海次次都是一飲而盡。酒過三巡,旋舞兩周,陳如海略酣。

 這時,帳外有人求見陳如海。

 陳如海出去見到,正便是派人去探查張景威部行蹤的那吏。

 那吏報道:“校尉,張護軍部的確是北還了。”

 “查清楚了?”

 “下吏所遣之騎,雖是沒有能追上張護軍部,然詢問沿途的賨人、僚人,確實有支兵馬北上而去。”

 陳如海聞言,放下心來,打發走了這吏,回入帳中。

 擔憂已去,陳如海放開了身段,他不耐煩等小吏有板有眼地先瀝再斟,搶過酒壺來,叫換大碗,解開裹幘的葛巾,捂住酒壺的口,倒過來酒壺,朝大碗裡倒,卻是用葛巾漉酒。

 雜質都被葛巾隔住,酒滿一碗,陳如海反客為主,端碗起身,與陰洛說道:“府君盛情,在下感念,借府君之酒,在下敬府君一碗。”

 陰洛酒量還可以,但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他喝酒倒不上臉,越喝臉越白,酒意下頭,他瞥眼看到,陪酒的吏員中竟是已有酒力不支,歪倒榻上的了,而面前的陳如海仍然生龍活虎,心中叫苦,想道:“這老陳怎生如此善飲!”

 騎虎難下,他隻好晃晃悠悠的也起身,端小碗,說道,“我不是已經說了麽?我與君雖隻一見,如似故交,君若再這般見外,我這碗酒就不、不喝了!”

 陳如海箭步上前,奪下陰洛手中的酒碗,呼侍吏,說道:“給府君換大碗來!”

 陰洛駭然,叫道:“不可!”

 “府君是瞧不起我這販橘之賈麽?”

 陳如海年少家貧時,他曾經販橘於市,於今雖是貴為撫蠻校尉,然對他過往窮寒時的那些經歷,他並不忌諱。

 這話正與陰洛之前那句“西北鄙陋之士”對應,陰洛無法再辭,只能任侍吏換碗。

 一碗下去,陰洛再也站不穩當,踉蹌坐下,險些吐出。

 然而盡管腹內翻湧,陰洛咬住舌尖,掙扎著不失去清醒,又因生恐失禮,把那湧出之物,生生咽下,以目示意,招呼陪酒的吏員們趕緊上來。

 陪酒諸吏出來兩個能喝的,再給陳如海敬酒。

 一個說道:“咱們現在軍中,隻喝酒也沒趣味,要不投壺何如?輸者,罰以三碗。”

 陳如海興趣盎然,便就允了。

 被這一分神,忘了陰洛。

 投壺和箭拿來,尚且能喝的四五吏員,和陳如海圍成一堆,遂投壺而飲。

 一夜酒宴,到天亮才散。

 半夜的時候,陰洛實在撐不住,就已提前先悄悄地回去本帳。

 睡也沒睡好,他連著吐了三四次。朦朦朧朧睡著,一睜眼,已快中午。陰洛嚇了一跳,翻身而起,披衣赤足,奔到帳門口,打開帳門,急聲問門外吏:“陳校尉呢?”

 門外吏應道:“宴到天亮才止,陳校尉剛走,說是回他軍中了。”

 “回去了?”

 “是。”

 陰洛色變,猛拍大腿,催促說道:“快,快,趕緊去把他請回來!就說我打著了一頭鹿,中午請他喝酒!”

 那門外吏看著陰洛臉色刷白、站不穩的樣子,鼻中聞著他噴出的濃重酒味,遲疑說道:“府君,你……”想問“你還能喝麽”,不好直問,換了個說辭,體貼地勸道,“府君,下吏知府君與陳校尉意氣相投,可縱是知交故友,也不能這麽喝啊。府君宜以身體為重。”

 “你懂個甚麽!快點去請他來!”

 那吏無法,便應令而去。

 陳如海應邀而至。

 中午又是酒宴。喝到傍晚,接著晚上酒宴。

 連著喝了三天。

 第四天,接連兩道軍報送到了陳如海處。

 一道是:周安部、戴實部各遣小隊兵馬,以漢中兵入掠,助程勳守土為名,分從巴郡東、西入其界;蕭尊儒部經廣漢郡,到了巴郡西北邊部,也遣了小隊兵馬,入了巴郡界。

 一道是:秦昌縣南,宕渠水與不曹水匯聚處的宕渠縣和宕渠縣東北百十裡外,不曹水北岸的宣唐縣,被張景威部入佔。

 頭道軍報也就罷了。

 看完第二道軍報,陳如海楞了片刻,面色大變,跺腳說道:“啊呀,還是中了陰洛計!”

 他哪裡還能不知,那張景威率部北上,於今而觀,必是假的了!而連著這幾天的飲宴,也非是陰洛對他的熱情招待,卻竟是麻痹糊弄於他!

 丟下軍報,陳如海怒不可遏,令全軍備戰,自帶從騎數人,出營去陰洛營。

 入到陰洛營,陳如海不下馬,催騎穿營,到陰洛大帳,下馬闖入。

 陰洛端坐帳中案後。

 帳中無有別人,隻陰洛一個。

 陳如海抽劍而出,大步至陰洛案前,逼視著他,質問說道:“陰府君,我且問君,你漢中告急,我率兵往援,對不對得住你?”

 “何止對得住!我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陳如海問道:“漢中戰後,你我書信不絕,凡我所得之好物,我無不送君一份。我再且問君,我對不對得住你?”

 “君之饋贈不斷,是視我為友,我感動之情,發自肺腑。”

 陳如海怒道:“你既感激,又感動,卻就是這麽回報我的麽?騙我張君北還,騙我在你這裡飲酒,張君卻帶部去佔了我宕渠、宣秦兩縣!”

 “不敢瞞君, 便在昨夜,我以君之名義,遣兵入進秦昌,現下秦昌也已為我軍所佔了。”

 陳如海一呆,回過神來,怒氣越發不可抑製,晃動手中劍,指向陰洛,怒道:“陰府君!你這等欺我,不能忍也!我已令軍備戰,今日下午,我願與君一決勝負!”

 陰洛撩衣而起,從帳側蘭錡上拿下己劍,將劍抽出,屈指彈之,歎道:“大好此劍,正可斫頭!”

 陳如海不知其意,凝神戒備。

 陰洛徐徐步至陳如海前,倒轉寶劍,遞給了他,從容說道:“我深知對不住君,然各為其主也。前我哄君,非是誠心哄騙,無它,只是我怕君為難而已。

 “今主事已畢,忠,已經盡,到了我盡義之時了。君對鄙郡有恩,對我有情,我是絕不會與君刀兵相見的。我之此頭,易斫也,無須君之利刃,此劍足矣。請君取我頭去,報桓公,以免桓公責君,此我之為君盡義是也。”

 陳如海瞠目結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