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警花追我到元朝》第九百六十一、九百六十二節 7層金塔,佛牙舍利
“警花追我到元朝 新()”查找最新章節!
 正月初八,大唐百姓還沉浸在新春節日當中,北國仍在雪妃起舞之時,而唐軍就再次發動了對外戰爭。

 受封伏波大將軍的南洋水師都督羅昱,統帥兩萬水陸兵馬,從蒲州西南海港若開港(皎漂港)出發,直指錫蘭國(斯裡蘭卡)。

 唐軍戰艦百余艘,乘風破浪往西南而去。

 到了正月十八,都督天竺諸軍事的許夫人,接到聖旨,接討逆大將軍印,抽調恆北駐軍兩萬,梁衛理軍各一萬,共五萬大軍征發曼索拉國。

 征討曼索拉國的副帥,由梁王蕭焱擔任。

 就是天竺唐軍出征之際,征討錫蘭的唐軍已經在錫蘭國登陸了。

 錫蘭(登巴德利亞王朝)頓時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

 錫蘭雖然只是個百余萬人口的小國,卻是當今天下最大的佛國。其《巴利語三藏》和佛牙舍利,極其有名。

 此國實為後世南亞佛教淵藪。在天竺大陸佛教衰落後,錫蘭島反而將佛教發揚光大。可以說,錫蘭佛法已是天下最正宗的佛法。自東晉開始,中原的法顯大師就曾來到錫蘭島,學習佛法。

 唐軍登陸時,錫蘭國王維耶巴胡六世,正在康提城“無畏山寺”的“佛牙精舍(佛牙寺)”,舉行盛大的膜拜佛牙舍利大典。

 康提山城五大寺,今日聚集了錫蘭國幾乎所有的高僧和貴族。數以萬計的僧加羅人來到這裡,膜拜佛牙舍利,觀摩新王登基。

 維耶巴胡六世是新上任的新王。根據佛國的傳統,新國王要在僧團的見證下膜拜佛牙舍利,才能完成最後一道登基儀式,成為真正的王。

 供奉在“無畏山寺”的佛牙舍利,是錫蘭王權的象征。得佛牙者得王位,失佛牙者失王位。馬來人曾經進攻錫蘭,奪取佛牙,意圖統治錫蘭。

 正是因為佛牙如此崇高,所以才供奉在地位最高的無畏山寺。並在無畏山寺中專門建了寺中之寺:佛牙精舍。

 佛牙精舍聽起來很小,其實殿閣重重,規模恢弘,壁畫輝煌,根本就是一座寺。所以佛牙精舍又被稱為佛牙寺。

 香煙繚繞之中,數百僧人在廣場上虔誠的翻閱著貝多羅葉經,僧伽武士們一個個光著抹了金粉的上身,手持刻滿經文的兵器盾牌,靜靜的侍立在廣場周圍。

 巨大的菩提樹下,是一座蓮池,蓮花已開,瑞氣已來。令人見而歡喜,素心自在。

 鍾磬聲,誦經聲,編織出一片肅穆、莊嚴、神秘的氣氛,加上氤氳的煙霧,使得整個無畏山寺猶如沐浴在佛光普照之中。

 而新國王維耶巴胡六世,則是在一群貴族高僧的陪伴下,準備開啟七層金塔。

 沒錯,佛牙舍利就供奉在七層金塔。

 七層金塔,塔塔相套。最外面的一層,足有一丈高,乃是純金所鑄。

 “以我的虔誠之心禱告佛祖,請賜予我智慧,無畏,慈悲…王者之心永不迷失…”

 王冠上戴著仍有露珠的花環,手中持著獅頭權杖。威風鼎鼎的王啊,森羅伽人的新王啊,這個錫蘭島最尊貴的男人,將要開啟第一層金塔了。

 維耶巴胡六世萬分虔誠的打開一個鑲嵌寶石的小盒子,從裡面取出一把金鑰匙。

 沒錯,按照規矩,每次開啟七層金塔,都要由國王打開第一層和最後一層。

 維耶巴胡六世舉起金鑰匙,轉過身面對他的臣民,然後親吻了一口。

 “鑰匙啊鑰匙,我要請你打開,這無上佛光的世界。阿彌陀佛—”

 隨即,哢的一聲,金光燦燦的金塔,被開了鎖。

 接著,就露出第二層金塔。

 無畏寺的寺主,總僧團的僧王(大僧長),也請出一把鑰匙,打開第二層。

 然後,康提寺的寺主,打開第三層。

 每打開一層,廣場上的僧加羅人就歡呼一次。

 金塔越來越小,到第七層時,只有兩尺多高了。

 這最後一層,仍然由新王打開。

 第七層金塔打開後,是一個五色寶石製作的蓮花台。佛牙舍利,就放在蓮花台的最中央。

 這時一顆如同玉石般的寶物,光華蘊藉,氣息古老。

 維耶巴胡六世神色虔誠的下拜,塔外的貴族高僧,以及廣場上的民眾,全部激動萬分虔誠無比的下拜。

 之後,佛牙舍利被請出七層寶塔,準備放在大象的背上,巡遊康提城。

 然而正在眾人膜拜之時,天上突然風吹雲動,轉眼間烏雲密布。不到一炷香功夫,但見一道閃電在天空破雲而出,隨即就是轟隆一聲霹靂。

 而太陽,仍然還在。

 這是晴天霹靂啊。

 這是什麽征兆,難道蓮花世界有難?

 新王的臉色難看到極點。怎麽恰恰偶在自己登基膜拜佛牙的關鍵時刻,就電閃雷鳴了?

 看樣子,暴雨很快就要來臨,這儀式…

 “轟隆隆——”

 又是一陣雷鳴炸響,伴隨著馬蹄急奔的聲音。維耶巴胡六世等人往馬蹄聲傳來的方向看去,但見幾個騎士不顧禮儀的縱馬而來。

 “停下!”塗著金粉的武士們一起上前,圍著幾個騎士,“你們要對佛祖不敬麽?你們敢蔑視新王?下馬!”

 幾個騎士神色惶然的一起下馬,解下佩刀,衝到面前,向維耶巴胡六世五體投地的下拜,用悲憤的聲音說道:

 “尊貴的國王陛下,來自東方的唐軍,已經在達尼登陸了,他們打敗了阿耶陀將軍的精兵,攻佔了寶石城和普羅城,和往王城康提而來了!最遲後天,唐軍就要出現在王城之下了!”

 什麽!

 騎士們送來的消息,比天上的雷霆更加震撼,維耶巴胡六世等人都是愣住了。

 唐軍登陸了?還打敗了阿耶陀的一萬多精兵,攻下了寶石城和普羅城?

 這是真的麽?

 恍惚之間,就是天上的驚雷,維耶巴胡六世也聽不見了。

 “你說什麽?該死的人啊,你在什麽啊!”維耶巴胡六世猛然掐住一個騎士的脖子,“該死的瓦迦,你再說一遍,到底是怎麽回事!”

 “王啊。”瓦伽的眼淚鼻涕一起下來了,“……佛祖面前不能說謊,唐軍最多後天,就要到了。”

 維耶巴胡六世心中的僥幸之心立刻被擊的粉碎,他腳步踉蹌的退後幾步,在貴族和僧侶們震驚的目光中,咬牙問道:“他們,有多少人?”

 瓦伽道:“不清楚,只聽說他們有很多大船,船上有很厲害的火器,火器一響,就將我們的船擊沉。阿耶陀將軍隻抵擋了半天,就被打的大敗…”

 錫蘭國的君臣們聽到這裡,所有人的心都沉到海底。

 阿耶陀有一萬五千精兵,是佛國主力之一,不但都裝備了盔甲,還有數百頭戰象。而且阿耶陀是經常和泰米爾人和馬來人打仗的,幾乎屢戰屢勝,打的泰米爾人蜷曲在北方小小的半島苟延殘喘。

 這麽強的的阿耶陀,竟然半天就被唐軍打敗了!

 阿耶陀的一萬五千精兵大敗,那麽抵抗唐軍的,就只有王城康提的一萬禁衛軍了。

 其他地區的農兵和僧兵,一時半兒根本指望不上。

 無畏山寺寺主,總僧團的僧王說道:

 “國王陛下啊,之前本座勸你不要開罪東土大唐,國王陛下偏要不聽本座勸告,現在好了,惹怒了夜叉來攻打,蓮花界怕是要變成修羅界了!吉祥的烏鴉神鳥,要飛走了!”

 康提寺主也合十說道:“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金人來夢裡,白馬出城中。哎,這首唐詩所說乃是凶兆,本座之前也夢到,想不到應在今日啊。”

 “夠了!”維耶巴胡六世怒道,“夜叉來了,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快想辦法禦敵吧!”

 “馬來人打過我們,結果被我們消滅!朱羅人打過我們,也被趕走!一直和我們爭鬥的泰米爾人,也被我們揍得躲在半島上!唐軍就是來了,最後的勝利還是我們僧加羅人!”

 這個尊貴男人話剛落音,似乎是感應到上天,只聽“嘩啦啦”一聲,大雨就傾瀉而下。

 原本隆重的佛牙膜拜儀式,只能在突如其來的暴雨中草草結束。

 對於維耶巴胡六世故作豪泰的話,貴族和寺主們都不以為然。

 馬來人也好,泰米爾人也好,朱羅人人也好,誰能和唐軍相比?

 唐軍都打下整個南洋了,就連天竺都被打服了,錫蘭國又能如何呢?

 聽說東土大唐疆域萬裡,地大物博,雄兵百萬,連蒙古人都被打敗了。錫蘭小國,怎麽能抵擋?

 之前,他們就勸告國王去朝貢,可是國王年輕氣盛,根本不願意低頭,又認為唐軍不會跨海來攻。

 可這才多久,唐軍就來了啊。

 ……

 此時的唐軍,駐扎在距離康提城東百余裡的普羅城。

 普羅城也是一座古城,曾經做過錫蘭國都。這裡在山地和平原之郊,正適合駐軍。

 羅昱擊敗錫蘭孱弱的水師,在達尼登陸,一路勢如劈竹,在寶石城附近殲滅一萬多錫蘭軍,俘虜錫蘭國大將阿耶陀。

 又輕而易舉的攻佔普羅城,簡直猶如無人之境。

 島國錫蘭,也就兩個海州(彎彎)大小,百姓不過百余萬,兵馬不過兩三萬,如何能抗衡大唐百戰百勝的虎狼之師?

 一萬五千錫蘭甲兵,依仗數百頭戰象衝鋒,結果不但沒給唐軍造成傷亡,反而在唐軍的火器下大敗虧輸,潰不成軍。

 完全不是一場像樣的戰鬥。

 不過,羅昱等唐軍將領心裡也明白,王師選擇正月出兵,又有最佳行軍路線圖作為情報,其實是佔了很大的便宜。

 因為錫蘭島雖不大,卻氣候炎熱,地形複雜,山地叢林縱橫,湖泊草甸密布,其實很不好打。

 要不是有路線圖,加上此時不算太熱,就是一個兩月,唐軍也難以打到普羅城。

 唐軍一路走來,附近村社的百姓早就望風而逃,也就是寺廟中的僧人,還算淡定。

 夕陽西下,羅昱站在普羅城的城牆上,望著城外的壯美的山巒,寧靜的寺廟,河邊飲水的野牛,繁花似錦的草甸,以及漫天飛起的百鳥,不禁心曠神怡。

 “這裡,還真是個好地方啊。”羅昱笑道,“雖說太熱了些,可山水如畫,鳥獸成群,風景宜人,當地起大洋明珠四字。”

 部將道:“的確是個寶地。這次大將軍率領兩萬大軍,為大唐開疆拓土,拿下錫蘭,陛下一定龍心大悅,大將軍怎麽也要升一級爵位。”

 羅昱哈哈一笑,“兩萬人,也能叫大軍?莫讓人笑話。”

 另一個部將道:“那倒不一定。我大唐將士,個個精銳剽悍,屢次以少勝多,哪怕五千人,也能稱得上是大軍了。以末將說,征服這錫蘭小國,區區數千人足以,根本不用兩萬大軍呐。”

 眾人一起大笑,都是意氣風發,驕狂不可一世。

 羅昱笑聲一收,正色道:“陛下說過,戰略上蔑視敵人,戰術上卻要重視敵人。哪怕敵人再弱小,一旦打起來就要獅子搏兔,不能麻痹大意。”

 部將們聽到主帥提到陛下,一起肅然收斂笑容。

 羅昱繼續道:“陛下給本帥的旨意,早說過錫蘭易下,治理卻不易。這錫蘭是佛國,比當初的暹羅更加禮佛。此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鳥獸草木極多,要成為大唐的大洋明珠。”

 大唐把海州成為東海明珠,如今又把錫蘭稱為大洋明珠,意思當然很明了。比起海州,錫蘭的資源更是得天獨厚。

 “陛下說,要花最小代價控制錫蘭,就要拿到佛牙舍利,佔領無畏山寺。錫蘭佛法是小乘,不承認菩薩存在,隻承認釋迦牟尼佛。這怎麽行?”

 部將問:“大將軍,難道陛下的意思是讓錫蘭人該宗大成佛法?”

 羅昱點頭,“就是這個意思。陛下在佛界,那可是文殊大菩薩在世,大威德明王。所以吐蕃人稱陛下為文殊師利大皇帝。”

 “哼,小乘沒有菩薩,不管渡人,隻管渡己,簡直豈有此理。他們不要別人來渡,那大唐算什麽?”

 “我們的仗好打,但要這些僧人放棄小乘改漢傳大乘,就要費些功夫了。”

 一個部將皺眉道:“大將軍,為何不直接強令他們該宗天道?我大唐天道教法,才是正宗之法啊。他們要敢不修道廟,就乾脆滅了。”

 羅昱搖頭,“道教雖是大唐國教,可卻不能隨意推廣出去,只能在本土推行。海外領的土著們奉了國教,對我華夏本土未必是好事。他們信佛那是最好不過,起碼百年之內,他們要信佛,你們可明白了?”

 眾將都是一起點頭。陛下的意思是,什麽時候這海外領成了本土,那才有資格信道。

 至於何時成為本土,那當然是華夏人多土著人少的時候。

 “大將軍,此島如此重要,為何陛下不乾脆大量移民此地,直接變成本土一州?”又有人問。

 羅昱道:“那是因為,大唐如今需要的是更多的海外領,而不是更多的本土。大唐本土已經夠大,可海外領卻不多。這海外領還有個名字,也是陛下說的,叫殖民地。你們想啊,殖民地都成了本土,那大唐還能撈到那麽多好處麽?”

 部將們想想也是,還是這殖民地更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陛下其實是規避後世沙俄的道路,走的是英國的路子。

 沙俄的擴張,是把殖民地全部變成本土。弊端就是,沙皇政府沒了殖民地,很難得到殖民地的供養,無法優化國內的政治經濟結構。

 相對而言,英國就聰明的多。本土就是本土,殖民地就是殖民地。殖民地必須為本土服務,向本土輸血。然後本土在政治經濟結構上處於主導地位,始終保持優勢。

 羅昱指指夕陽下的風光, “大好山河,不久之後,便是大唐梨州了。梨州,呵呵,好名字!”

 之所以叫梨州,是陛下說這錫蘭島的地圖如同一隻梨的意思。

 聽起來是個地道的華夏地名,可注定很多年之內,沒有成為本土的資格。

 在李洛的規劃中,錫蘭和中南半島的真臘暹羅等國,還是不同的。

 真臘和暹羅在人種和文化上,更接近中原,地理上也和本土相連。

 可是錫蘭,本質上是歐羅巴人種和澳洲棕色人種的混血,文化上和中原差若雲泥。這樣的種族,同化起來絕非幾十年就能做到,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PS:哎,身體不舒服,今天就到了。晚安。蟹蟹大家支持。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626章 第961 962節 七層金塔,佛牙舍利)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警花追我到元朝》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