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董卓生前惹得天怒人怨,即使他已經死了,老百姓也難泄心頭隻恨,仍然還要對屍體施以酷刑。
“點天燈”!
點天燈,的具體實施是在屍體的肚子上用尖刀挖一個孔洞,然後再往裡面插一根燈芯,將屍體中的脂肪當作燈油,像點蠟燭一般,燃盡屍體,所以這種刑罰也叫“倒點人油蠟”,而董卓生前吃喝用度皆是頂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胖子,所以在點燃身體的時候,他全身的油脂肉膏支撐燈芯著了好幾天,最後燒成一捧焦炭而死!
彼岸花說完後一臉玩味的看著言崢,心中暗自道:難怪董卓這般厲害,生前做了這麽多傷天害理的事不說,又遭義子背叛而亡,死後還被人點了天燈。
身前做惡人死後為惡鬼,心懷怨恨而死,凶上加凶……
怪不得地府裡都稱呼董卓為羅刹惡鬼……
比起彼岸花那副吃驚裡面帶著驚喜的複雜神情,言崢的表情則簡單的多,宛如一個得了失魂症的人,傻傻愣在原地,在他心裡有太多的消息需要消化。
言崢先前只知道歷史上董卓很暴虐,酒池肉林,霸佔貂蟬,三姓家奴,專殺義父……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董卓乾過如此多傷天害理的事情,三國演義裡面也隻記載了董卓暴虐的一面,對於董卓之前具體做過哪些缺德事情,焉語不詳,經彼岸花這一番解釋,言崢終於確定李通的橫征暴斂來源自董卓,同樣明白了李通的橫征暴斂為何如此怪異。
要說那李通用小銅錢換大錢,這點跟董卓用小錢掠奪市場物資如出一轍不用過多贅述,重點在與董卓前面網羅罪名,李通能用小銅錢將四象大陣的能量轉換為五銖錢,便是與這條有關,離間親疏致四象大陣能量不合,最終令一部分四象大陣的能量被排斥,讓李通有機可趁。
李通將那四象大陣能量可以收入體內估計與那萬歲塢有關,至於那飛出的多余能量,則與言崢之前猜測的差不多,比較抽象的表達了通貨膨脹之後的物質轉換。
一番剖析之後,言崢才發現李通的這招橫征暴斂不簡單,前面的幾招財神神通,效果雖然出眾但是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都是單一的,比如那見錢眼開就是見錢眼開,見利忘義便是見利忘義,唯獨這橫征暴斂看似是一招神通,裡面蘊含著至少三種甚至更多的效果!
言崢越想越覺得可怕,隨即將自己的發現告與彼岸花,聽罷言崢分析,彼岸花亦是倒吸一口涼氣。
一招神通裡面可以蘊含多重效果,彼岸花在陰界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她剛肯定就算是那些正牌的陰財神,也沒人可以創造如此複雜的神通。
直到此刻彼岸花開始有點相信言崢之前所分析的李通身份,對面那個陰財神不是子貢,范蠡,沈萬三等正牌陰財神所假扮,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能力,換句話對方十有八九是李通本人!
正如言崢之前所說,李通出身唐代,承接上下,漢朝,南宋距離他所處年代都在千年之內,甚至更短一些,只有李通完全有可能領悟領悟這三招跨度長達千年的神通。
想到這裡彼岸花忽然意識到一個更加可怕的問題,漢朝建立公元前202年~滅亡公元220年,享國四百零七年。
唐朝建立618年-滅亡於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如果李通是存在唐初時代的人物,李通距離領悟見利忘義事件的秦末漢初大概有百年年左右,這是一個十分極限的時間!
按照鬼神天賦追溯法則,時間越久追溯難度越大,南宋與1127年6月12日,滅國與1279年3月19日,唐朝距離南宋只有短短二百多年時間!
也就說李通加入陰財神體系沒多久之後,便領悟了見利忘義神通,至於李通距離領悟橫征暴斂的時間少說也得有四百年以上的光景!
假設李通從加入陰財神體系開始便著手參悟陰財神神通,從入門到領悟兩個陰財神技能,李通僅僅用了二三百年的光景……隨後又著手領悟了南宋之後的錢見眼開!
在這其中還要包括橫征暴斂這種具有多重屬性的複合型技能,這是何其可怕的天賦,如果不是早就知道陰財神體系由子貢開創,彼岸花都會懷疑李通才是陰財神體系的開創者!
這也從側面證明李通本人恐怖,擁有如此的天賦實力,卻一直在陰財神之間默默無聞,任勞任怨……
彼岸花越想越是心驚,最終忍不住想要找人分擔自己心中的恐懼,抿了抿自己有些發乾的嘴唇,彼岸花將自己剛才的發現,慢慢講述給言崢
言崢聽完後一臉嚴肅的說道:“以前老陰比我只服輪回王, 執掌黑石,權傾天下,卻甘心在宮中做一名九品送信太監!
現在老陰比我隻認李通,擁有無上實力卻甘願在陰財神之間蟄伏近一千五百多年!
什麽樣的人才能擁有這樣的耐心啊,現在我更加好奇李通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麽樣的原因,促使他可以忍耐寂寞日複一日的潛伏下去!“
說完後言崢的內心久久無法平複,對方在陰財神之間蟄伏千年真的只是為了尋找長生石嗎?
言崢心中不禁泛起這樣的疑問,心頭就如同深秋裡的濃霧,籠罩上一層揮之不散的迷障。
言崢與彼岸花兩人開始陷入沉默,有些事情揭開之後比不揭開更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李通的身世以及他此刻展現出來的實力,讓兩人各懷心事,各有所思。
李建成現在就像是一個一邊放水又一邊抽水的瘋狂泳池管理員,他可以竊取四象大陣傳送給秦皇嬴政的能量,但他卻沒辦法全部截流,這是神通法則的限制,總體來說李通能截流四象大陣百分之四十的能量,剩余的百分之六十,他依舊需要通過自己的方式還給秦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