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了一半又覺得沒必要跟共工說的這般詳細,說多了共工這渾人也不見得明白,便狠狠瞪了共工一眼,有些憂心忡忡的告訴共工,一旦遇到什麽不對的苗頭,立刻撤退,不能像從那般容易上頭,脾氣來了不管不顧肆意妄為!若這次因他在壞了巫族大計,就把他流放到歲月長河裡面去,讓共工歷經千百次輪回磨磨性子。
共工噤若寒蟬,連忙點頭,保證自己聽從指揮,絕不亂來,教訓完共工,燭九陰又把其它十位祖巫召集起來,挨個提耳叮囑了一番。
燭九陰實力或許不是所有祖巫之中最強的,但他絕對是十二祖巫裡面最可怕的一位,不單單因為他掌握的能力逆天,燭九陰的智謀亦在大荒最頂尖那一批裡面,故而所有祖巫都比較信服燭九陰。
一切就緒,燭九陰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叮囑的了,但心中依舊揣測不安,彷佛心裡揣著一隻兔子在不斷的蹦躂,令他心緒不寧,心煩意亂。
想了想燭九陰又覺得還不夠妥當,巫族沒有應對妖族周天大陣的手段!一直以來這都是巫族的硬傷,巫族無數次將妖族逼入絕境最終都讓妖族靠著周天大陣起死回生,這周天大陣對巫族來說始終是一個不穩定因素,倘若妖族如以往那般拿出周天大陣阻擋他們,恐怕他們會再次铩羽而歸,不同以往的是,這次他心緒不寧,恐有意外發生,弄不好會有祖巫隕落。
思來想去燭九陰覺得導致自己心緒不寧的原因可能是出在妖族的周天大陣上,除此之外他實在想不出在這個盤古所化的世界裡面,還有能讓他心頭不安。
保險起見燭九陰決定想一招可以應對妖族周天大陣的辦法,照徹九天十地,追尋古往今來,燭九陰再早之前就一直有心為巫族創造一套陣法用來應對妖族的周天大陣。
妖族單從個體實力來說不如巫族,卻能憑借周天大陣與巫族周旋這麽多年,陣法之威可見一斑,妖族尚且如此,他們巫族比妖族實力還要強悍若是能創出一套綜合他們十二人力量的陣法,試問誰還能阻攔巫族!
自從燭九陰見識到周天大陣威力之後,便生出了這樣的想法,但他始終不得其法門,思來想去就是差那麽一層,直至這次巫族險些滅族,又逢臨心有預警,重重壓力之下,燭九陰剛才突然靈光一閃,彷若突然頓悟了一般,竟把那腦海中
遲遲無法完善出來的巫族陣法給補全了。
燭九陰所創立的陣法乃模彷周天大陣而創造,周天星鬥大陣是東皇太一自先天靈寶河圖、洛書中悟得,合天上三百六十五星辰之力,再加太陽星與太陰星做陣眼,深邃無比,殺氣彌漫。
三百六十五顆周天正星。然後是十萬八千大星。包括北極星(即紫微星)。、北鬥七星。以及南極星。南鬥六星。還有西鬥四星、東鬥三星與中鬥五星。一共五方鬥星。此外更有二十八宿。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九曜星。金木水火土諸星等等等等。
帝俊、東皇太一選出的三百六十五位妖神個個都是大羅金仙修為,三百六十五個大羅金仙再加上帝俊、東皇太一兩位準聖,恐怕就是聖人來了也難討了好去。
周天星鬥大陣乃是縱橫洪荒的奇陣,沒有一個陣法能與之比肩,乃妖族立足根本。
布置此陣,需要煉製三百六十五杆大周天星辰幡,對應上天的三百六十五顆主星辰,然後還需要一萬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對應一萬四千八百顆副星辰。再配以億萬神魔之力,一人代表一顆星辰,就可組成威力絕倫的周天星鬥大陣。
三百六十五杆大周天星辰幡為根,一萬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為乾。億萬神魔為枝葉。以周天星辰之力聯系在一起,可以想像其威力和威勢是多麽的浩大。
星辰幡,無論是大周天主幡,還是小周天副幡,每一杆都完全不同,所對應的星辰也各不相同。
此陣與其他陣法不同,其他的陣法,比如說九曲黃河大陣、十絕大陣等陣,都是自成陣法空間,隔絕外界所有天機玄轉。
而此陣卻沒有陣法空間的存在。但是它能夠鎖定陣法籠罩下所有人。 被它鎖定的人,無論你有何種神通。也逃不脫星光的隕落。
此陣與外界空間融合,召喚周天宇宙星力,億萬星辰之威。威力之強,足以毀天滅地。
故而此陣陣法有屏蔽大荒天機只能,燭九陰數次栽跟頭都是栽在這上面,無形之中被周天大陣屏蔽了天機,神不知鬼不覺,半點端倪都發現不了,等他醒悟的時候,妖族早已事成。妖族屢屢得手,讓燭九陰既憤怒又無可奈何,在這妖族的周天之下巫族就像瞎子,聾子,處處受製不管做什麽都比妖族慢一拍,對於兩大種族的博弈來說往往佔得一步先機就能取得最終勝利,巫族數次失敗並非實力敗給了妖族,而是輸在了這一步先機之上。
所以燭九陰才要破開這種被動的局面,但巫族不修元神,沒辦法像妖族一般駕馭大陣勾連天地,尋常的陣法對巫族來說毫無用處,幾番深思熟慮之後,燭九陰決定避己之短,揚己之長。避開巫族元神不足的弱點,充分發揮巫族力量強項,走一力破萬發的路子,任你周天大陣千變萬化我自一力破之,任你遮蔽天機,我自當一刀斬之。
按照這個方向很快燭九陰就想到了集合十二祖巫力量陣法,從理論上來說世界最強力量便是當初憑借一己之力開天辟地的盤古,十二祖巫合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便是在世盤古,當然並非真正的盤古再生,卻能模彷出盤古十之二三的力量,不要先看這兩三分盤古之力,盤古之力是開天辟地的力量,能模彷出十之二三就已是了不得成就,足以斬破大荒一切力量,打破妖族周天大陣更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