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想要存韓滅趙禍水東引,他偏偏就要滅韓,讓韓非不能如意。
於是李斯與韓非在朝堂上展開了一場更為激烈的辯論,兩人引經據典各抒己見,將六國局勢從各自角度分析個通透,令所有人大開眼界,兩人圈粉無數,兩人的支持者在秦國朝堂上也差不多是五五之數,支持韓非的人認為,從趙國開始由強及弱,可以為秦國省下不少事兒,一旦趙被滅上可攻燕國下克打魏國,齊國,只要在滅掉魏國便可破除六國之間的合縱之勢,順勢而下在滅掉楚國,其余小國不足為慮,會如韓非所說那般不戰而降,此乃不戰屈人之兵法。
支持李斯者則認為,先取韓國同樣可以破開六國合縱連橫之勢,由弱及強,先緩緩吞噬掉周圍的小國,這樣一來進可攻退可守,進可通過控制的韓國地盤進攻楚國,齊,趙,魏四國,退可據城而守哪怕丟掉韓國一半土地,對秦國來說也是賺的,因此只要佔據韓國半壁江山,就等於打開了秦國這頭猛虎南下的缺口,趙魏齊三國對秦國的封鎖將會瓦解。穩扎穩打徐徐圖之,老成持國的計劃深得秦國保守派的喜歡,但這個計劃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耗費時間比較久,有點同秦國之前的政策一脈相承,也就說嬴政若無法統一六國,便會像他的那些先祖那般將底蘊留給秦國後來的君王,一代一代積累直至統一天下,秦皇嬴政是個有雄心壯志的君王,他肯定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大一統,絕對不做守成君主,故而嬴政對李斯的計劃有些猶豫。
同樣精通帝王之術的韓非敏銳的捕捉到秦皇嬴政對李斯計劃的猶豫不決,立刻抓住機會予以反擊,想要李斯的滅韓之說一舉擊潰。
其後韓非向嬴政奏對說,韓國早就是秦國囊中之物,可以隨時取奪,但滅韓之後容易打草驚蛇,韓國滅亡勢必會引起其它國家警覺,很可能會重現當時合縱抗秦的局面,不利於秦國一統。
很快李斯便解釋予以反擊,諸國之間並無情誼,唯有利益永恆,趙國,齊國,等人君主都是目光短淺之輩,只看眼前利益,在滅韓之後只要分出一部利益,給其它國家,諸國之間的聯盟會不攻自破,同時回擊韓非,說滅掉趙國才會讓其它國家聯盟更加緊密,一個大國的滅亡肯定會引起其它大國的恐慌,人人畏秦之下,必然會出現大家抱團取暖,連手抗秦的局面。
韓非不甘示弱再次反駁,說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滅韓之後小國人人自危,不想被秦國滅掉那就必須依附其它大國生存,在滅國危及面前,就不是某些人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賄賂官員重臣就能瓦解的。
而滅趙國就不同了,趙國在當時是除秦國外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兩個國家領土接壤犬齒交錯,攻佔趙國的土地會與秦國緊密連結成片,讓秦國的可以自上而下威懾其它國家。
隨後韓非又從物資運輸,兵力調動等方面,地理優勢等因素,對比進攻韓趙兩國優劣,趙國地大物博豈是韓國彈丸之地可以媲美,一番說辭之後,秦皇嬴政都有些蠢蠢欲動。
李斯見勢不妙,便開始細數攻擊趙國的種種壞處,首先趙國乃強國,攻趙風險太大,萬一趙國殊死一拚,唯恐秦國攻下趙國後亦是強弩之末,無力繼續攻伐其它國家。
但從自從武安君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兵卒之後,趙國的戰力便每況愈下,不複曾經戰國第一大國的榮光,現在趙國已經出現名將斷層,幾乎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大將,將熊熊一個,兵熊熊一窩,沒有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統帥,趙國人口再多也是白搭,趙國也就剩下一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翻不起什麽風浪了,這在秦國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很快李斯的建議便遭到了韓非一派的駁斥,此時的李斯卻無法拿出更加令人信服的證據,只要暫時退去商量改日再議。
不管是滅趙,還是滅韓,對嬴政來說都是統一天下的一種選擇罷了,因此嬴政對於韓非與李斯的爭辯鮮聞樂見,理不辨不明,只有兩人奮力爭辯他才能從兩人的分析中找出最適合秦國統一天下的那條道路。
此後幾日裡,朝堂上議論最多的便是韓非的滅趙計劃以及李斯的滅韓計劃, 眾人在感歎兩人才華之余,皆沉浸在對兩人計劃的推演中,無論韓非的計劃,還是李斯的計劃都有很高的可行性,像這等可以一統天下巧妙絕倫的計劃出一套大家都能欣喜若狂,現在出了兩套,大家不得不面對幸福的煩惱,不知該選擇那一條道路比較好。
可惜李斯才華不抵韓非,隨著時間推移,李斯逐漸露出頹態,滅韓之事也只是老調重彈,反覆強調滅韓之後的好處,以及秦國統一天下後,該如何治理國家,說白就是畫大餅,對於如何攻略剩下五國,李斯並沒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計劃,反觀韓非卻愈戰愈勇,調理更加清晰,不僅詳細為大家講解了滅趙之後,對趙國的善後處理工作,隨後還未繼續攻伐其它五國寫下詳細對策,滅趙之後韓非的下一個目標是燕國,燕國與趙國,齊國接壤,獨居一隅,進攻燕國的好處在於,魏國與燕國之間隔著趙國,齊國與燕國接壤部分不大,齊國與趙國接壤領土也不算太多,也就說進攻燕國之時,只要在原有趙國領地上固守邊關防范魏國,齊國進攻即可,並不用擔心魏、齊兩國在秦進攻燕國的時候派兵支援,就算兩國真相出兵相助,也只能由齊國北面進入燕國,還要經過燕國腹地才能抵達西面秦國進攻區域,到時候燕國敢不敢放齊國大軍進入燕國還兩說,就算燕國敢放齊軍穿過燕國,有句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戰鬥結束之後,齊國軍隊樂不樂意走還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