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帝王》第29章 風流官家
  大宋皇城,是一個略呈正方形的宮城。四面開有七門,南開三門(宣德、左掖、右掖),東開兩門(東華、移門),西開西華,北開拱辰。

  其中,東華門與西華門正對,開出一條寬大的東西橫街來,將這大宋的皇宮分為南北兩個組成部分。

  南是外朝,北是禁中。

  在橫街以北,又有宣佑門與拱辰門正對,開出一條同樣寬敞的南北直街,於是又將這宮城禁中分割為東西兩個區域。

  東為君王、妃嬪、皇子生活、聽政之所,西為內廷機構與生活服務場所。

  於是,這巍巍皇城,被兩條橫貫其中的大道,分割為三個獨立區域:南區、西北區、東北區。

  而在這三區中,西北區最是核心、重要。

  因為,此區分布著紫宸、垂拱、崇政、延和四殿。

  特別是崇政殿與延和殿,乃是大宋帝國的大腦與心臟。

  如今的大宋官家趙禎日常聽政與召見大臣,都是在這兩殿進行。

  和往常一樣,趙禎從早上起來,就一直頻繁的召見宰臣,聽取諸有司的事務安排,處理有關州郡的人事任免。

  一直忙到晚上,趙禎才終於可以喘上一口氣。

  於是,一直侍立在其身後的內臣們,立刻便奉來各種膳食,又捧來種種湯飲,以供這位官家選用。

  趙禎卻是看著面前琳琅滿目的珍饈佳肴,忽然想起了什麽,於是問道:“今日春坊之中,壽國公一切起居可還安順?”

  “回稟官家,臣聞楊懷敏奏報,國公在春坊,一切安順,起居無恙!”作為趙禎身邊最得力的內臣,張惟吉立刻就上前報告,他還將一份從內侍省取來的起居記錄,奉給趙禎。

  趙禎於是接過來,草草的看了一遍。

  然後,這位官家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瞎胡鬧!”他重重的將記錄著愛子起居諸事的書冊丟到了張惟吉面前:“皇后是怎麽回事?張卿,你給朕說說!”

  雖然這起居錄上,只有文字,而無具體描述。

  但在趙禎看來,卻就是自己的皇后,又在故意和他的愛妃較勁。

  張惟吉連忙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陛下,臣以為,皇后或許是事出有因……”

  “嗯?”趙禎敲了敲自己面前的桌子,若有所思。

  他知道,張惟吉是隻忠於他的內臣。

  而且,為人正直而有骨氣,滿腹經綸,胸有溝壑。

  便是外朝的宰臣們,也都說‘張都知有古君子之風’。

  這對內臣可是極為罕見與難得的評價!

  而張惟吉也對得起宰臣們對他的評價!

  從一個小小的黃門,到現在的入內內侍省都知、提舉在京司庫務,張惟吉一步一個腳印,走的踏踏實實,而且在每一個位置上,都做的非常出色。

  讓他管茶稅,一年就超額完成了三年的征稅額度,而且,輿論還高度評價,沒有認為他有橫征暴斂或貪贓枉法的事情。

  讓他監地方,三年就抓了十幾個貪官汙吏。

  其中,甚至還有知州這樣的方面大員。

  叫他擔任元昊告官使,出使元昊,回來張惟吉就馬上報告元昊要反,請求立刻整頓邊防,加強沿邊的軍事部署!

  而,那還是景佑三年。

  更難能可貴的,還是這個內臣有軍功!

  去年,張惟吉受命前往並州和汾州招募士兵,支援范仲淹的麒延路。

  當其帶著並、汾招募的軍隊,

趕到麒延路時,正好遇到元昊進攻。在仔細審視了敵我情況後,張惟吉勒令士兵勿要輕敵妄進,穩扎穩打,於是成功的逼退了元昊。  這就不得了了!

  大宋官家,從來都喜歡用有軍功的內臣。

  所以,張惟吉回來後就被任命為入內內侍省都知,以本官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簡而言之,就是讓他管趙禎的錢袋子。

  對張惟吉的信任與愛護,已是溢於言表。

  “臣或以為,皇后許是知道了一些事情……”張惟吉趴在地上說道:“臣聽說,辛巳日,國公醒轉後,便逐內殿頭王守規……”

  “後,守規兄守忠乃請罪於國公,自請出知京東路……”

  “今日,守規卻忽然遷寧華殿……”

  趙禎聽著,神色漸漸肅穆起來。

  良久,這位官家忽然笑了:“張才人真是胡鬧……”

  “才人喜歡守規忠貞、細致,想要守規伺候服侍,可以直接和朕說的嘛……”

  “這樣……”這位官家站起來,吩咐道:“張卿,你替朕去一趟寧華殿,將朕的意思告訴張才人,就說,春坊的事情,才人以後就不要管了,才人安心在宮中撫養公主就好了……”

  “張卿再替朕走一趟保慶殿,叫苗才人明日就搬遷春坊,照顧和撫養壽國公!”

  張惟吉於是便立刻領命拜道:“臣敬奉官家旨意!”

  “張卿先等等!”趙禎卻是叫住了就要拜辭的張惟吉, 命人找來一張宣紙,然後取來筆墨,在這宣紙上用飛白字體,寫下一段話,然後交給張惟吉:“卿連夜出宮,去將此詔,交給申國公,讓申國公按照朕的要求去做……”

  這就是要內降文字,以授宰臣,命令宰臣遵照執行了。

  而自趙禎即位以來,他很少內降文字乾預兩府執政。

  於是,張惟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拜道:“臣敬奉詔!”

  這位都知知道,事情可能要大條了。

  因為,官家內降文字,是瞞不了人的,遲早會被人知道的。

  如今大宋宰相為什麽會有‘千歲’這樣一個半貶義的稱呼?

  就是因為當年官家內降文字,命時任首相張士遜替他給張才人的伯父張堯佐開後門的時候,在紙上以‘千歲’相稱。

  於是,一下子整個汴京都知道了。

  張士遜沒有辦法,隻好趕緊給自己建了一個宅邸,名曰‘千歲堂’來自黑,才算涉險過關。

  從此,大宋宰相,就會被他的正敵用‘千歲’來調侃。

  所以,張惟吉不敢怠慢,帶著天子的中旨,除了延和殿,他悄悄打開來,看一眼。

  隻這一眼,這位都知就縮了縮脖子,然後搖頭歎道:“人盡道柳三變風流人物,但……如今看來,當今官家才是真風流……”

  為一寵妃,而給首相講好話、說情。

  這位官家已經是第二次了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